抗扭转商用车车架.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176969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86001.5

申请日:

2016.12.20

公开号:

CN106585720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21/02申请日:20161220|||公开

IPC分类号:

B62D21/02

主分类号:

B62D21/02

申请人:

重庆大学

发明人:

郑玲; 苏锦涛; 李以农; 詹振飞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代理人:

周维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扭转商用车车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根纵梁,两根纵梁之间从前至后依次横跨并列设置有前横梁、驾驶室翻转机构横梁、变速箱安装板、第一加强横梁、第二加强横梁、备胎安装点以及车架尾部,所述纵梁上还设置有后板簧支座后安装点、后板簧支座前安装点、前板簧支座后安装点以及前板簧支座前安装点,所述纵梁包括前端拓扑结构段、中部拓扑结构段以及后端拓扑结构段,所述前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以及竖直截面均呈S形,所述中部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S形,所述后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波浪形。该结构的车架,具有抗扭转能力强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扭转商用车车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根纵梁,两根纵梁之间从前至后依次横
跨并列设置有前横梁、驾驶室翻转机构横梁、变速箱安装板、第一加强横梁、第二加强横梁、
备胎安装点以及车架尾部,所述纵梁上还设置有后板簧支座后安装点、后板簧支座前安装
点、前板簧支座后安装点以及前板簧支座前安装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包括前端拓扑结
构段、中部拓扑结构段以及后端拓扑结构段,所述前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以及竖直截
面均呈S形,所述中部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S形,所述后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波
浪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转商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拓扑结构段包括前
端水平内凹部分以及前端水平外凸部分,所述前端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10-
15度,前端水平内凹部分向上弯曲形成扇形角度10-15度,所述前端水平外凸部分向外凸形
成扇形角度20-25度,前端水平外凸部分向下弯曲形成扇形角度20-2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扭转商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拓扑结构段包括中
段水平内凹部分和中段水平外凸部分,所述中段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50-60
度,中部拓扑结构段整体向上弯曲形成扇形角度140-1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扭转商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拓扑结构段包括依
次连接的第一后端水平内凹部分、后端水平外凸部分以及第二后端水平内凹部分,所述第
一后端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30-35度,所述后端水平外凸部分向外凸形成扇
形角度35-40度,所述第二后端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20-25度,所述后端拓扑
结构段整体向下弯曲形成扇形角度30-35度。

说明书

抗扭转商用车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扭转商用车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
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
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
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目前的商用车车架,其车架纵梁结构简单,无截面变化,前端承载动力总成部分结
构薄弱,因此存在车架的NVH性能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同时,由于结构的不合理性,不仅导致
车架的整体抗扭转能力差,而且导致整体车架一阶扭转频率4-5Hz,容易引起车架与轮胎旋
转频率的共振造成车辆行驶抖动问题,严重影响车辆的平顺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扭转商用车车架,使其具有抗扭转能力强
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抗扭转商用车车架,包括对称布置
的两根纵梁,两根纵梁之间从前至后依次横跨并列设置有前横梁、驾驶室翻转机构横梁、变
速箱安装板、第一加强横梁、第二加强横梁、备胎安装点以及车架尾部,所述纵梁上还设置
有后板簧支座后安装点、后板簧支座前安装点、前板簧支座后安装点以及前板簧支座前安
装点,所述纵梁包括前端拓扑结构段、中部拓扑结构段以及后端拓扑结构段,所述前端拓扑
结构段的水平截面以及竖直截面均呈S形,所述中部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S形,所述后
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波浪形。

进一步,所述前端拓扑结构段包括前端水平内凹部分以及前端水平外凸部分,所
述前端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10-15度,前端水平内凹部分向上弯曲形成扇形
角度10-15度,所述前端水平外凸部分向外凸形成扇形角度20-25度,前端水平外凸部分向
下弯曲形成扇形角度20-25度。

进一步,所述中部拓扑结构段包括中段水平内凹部分和中段水平外凸部分,所述
中段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50-60度,中部拓扑结构段整体向上弯曲形成扇形
角度140-150度。

进一步,所述后端拓扑结构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后端水平内凹部分、后端水平
外凸部分以及第二后端水平内凹部分,所述第一后端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
30-35度,所述后端水平外凸部分向外凸形成扇形角度35-40度,所述第二后端水平内凹部
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20-25度,所述后端拓扑结构段整体向下弯曲形成扇形角度30-35
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抗扭转商用车车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根纵梁,两根
纵梁之间从前至后依次横跨并列设置有前横梁、驾驶室翻转机构横梁、变速箱安装板、第一
加强横梁、第二加强横梁、备胎安装点以及车架尾部,所述纵梁上还设置有后板簧支座后安
装点、后板簧支座前安装点、前板簧支座后安装点以及前板簧支座前安装点,所述纵梁包括
前端拓扑结构段、中部拓扑结构段以及后端拓扑结构段,所述前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
以及竖直截面均呈S形,所述中部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S形,所述后端拓扑结构段的水
平截面呈波浪形。该结构的车架,具有抗扭转能力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端拓扑结构段俯视图;

图5为前端拓扑结构段主视图;

图6为中部拓扑结构段主视图;

图7为后端拓扑结构段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抗扭转商用车
车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根纵梁3,两根纵梁之间从前至后依次横跨并列设置有前横梁1、驾
驶室翻转机构横梁2、变速箱安装板4、第一加强横梁5、第二加强横梁6、备胎安装点7以及车
架尾部8,所述纵梁上还设置有后板簧支座后安装点9、后板簧支座前安装点10、前板簧支座
后安装点11以及前板簧支座前安装点12,所述纵梁包括前端拓扑结构段、中部拓扑结构段
以及后端拓扑结构段,所述前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以及竖直截面均呈S形,所述中部拓
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S形,所述后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呈波浪形。所述前端拓扑结构
段包括前端水平内凹部分以及前端水平外凸部分,所述前端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
角度10-15度,前端水平内凹部分向上弯曲形成扇形角度10-15度,所述前端水平外凸部分
向外凸形成扇形角度20-25度,前端水平外凸部分向下弯曲形成扇形角度20-25度,所述中
部拓扑结构段包括中段水平内凹部分和中段水平外凸部分,所述中段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
形成扇形角度50-60度,中部拓扑结构段整体向上弯曲形成扇形角度140-150度,所述后端
拓扑结构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后端水平内凹部分、后端水平外凸部分以及第二后端水平
内凹部分,所述第一后端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30-35度,所述后端水平外凸部
分向外凸形成扇形角度35-40度,所述第二后端水平内凹部分向内凹形成扇形角度20-25
度,所述后端拓扑结构段整体向下弯曲形成扇形角度30-35度。该结构的车架,车架前端拓
扑结构段内凹外观,形成变截面曲线外形,该种截面具有良好的抗弯模量,对前端抗扭特性
效果明显,可以提升车架一阶扭转模态2Hz;车架后端拓扑结构段为外扩结构在后板簧支座
后安装点处收口,形成变截面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抑制车架尾部的扭转;整个车架纵梁采用
了变截面优化,大大提高了抗扭转性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抗扭转商用车车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扭转商用车车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抗扭转商用车车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扭转商用车车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扭转商用车车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扭转商用车车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根纵梁,两根纵梁之间从前至后依次横跨并列设置有前横梁、驾驶室翻转机构横梁、变速箱安装板、第一加强横梁、第二加强横梁、备胎安装点以及车架尾部,所述纵梁上还设置有后板簧支座后安装点、后板簧支座前安装点、前板簧支座后安装点以及前板簧支座前安装点,所述纵梁包括前端拓扑结构段、中部拓扑结构段以及后端拓扑结构段,所述前端拓扑结构段的水平截面以及竖直截面均呈S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