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挤出模具型腔口激光强化处理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模具的热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
种塑料挤出模具型腔口激光强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预硬处理的塑料挤压模具(材料:P20),在保持其预
硬硬度35~40HRC的条件下,对模具的韧性有特殊要求,但往
往在工作过程中,模具的型腔口(即挤出口或称“唇口”)极
易被塑料材质刮伤,甚至使模具报废,目前虽然采取渗氮或镀
Cr处理,但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墨铸铁的链接臂
与转向盘加工工艺,该球墨铸铁的链接臂与转向盘加工工艺,
容易保证工件质量。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
料挤出模具型腔口激光强化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塑料挤出模具整体材料进行预硬处理,保持模
具整体硬度为35~40HRC;
步骤二:在型腔口涂覆吸光涂料;
步骤三:对经过涂覆吸光涂料的型腔口进行激光淬火处
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步骤三中激光淬火的激
光能量密度为103~105W/cm2,激光焦距:307mm;激光光斑:
17mm×2mm;激光功率:1850w;扫描速度:6mm/s。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激光淬火加热时间
<1秒,淬火后的硬化层深度为0.1~1.1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激光淬火采用模具
自身的热传导方式进行自冷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六中采用“DISAS,
5KW”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激光淬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三激光淬火工序中将激
光器安装在机器人上,然后按照型腔口位置的大小,调试激光
束的能量,进行3D编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吸光涂料为胶体
石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挤出模具整体材料为
P20模具钢。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在保持塑料挤出模具基
体硬度(35~40HRC)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型腔口采用新型
激光淬火技术处理,提高了型腔口的强度和硬度(达55~58
HRC),而不影响模具基体韧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采用3D编程进行激光淬火,实用可靠,保证了激光淬火的质
量,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可按照不同模具形状、不同位置,进行
方便自如地调节,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激光束质量有保证,
整个激光束加热和模具自身冷却的整个过程极短(<1秒钟),
生产效率高,不需要使用淬火冷却介质,仅使用可循环的普通
自来水,不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塑料挤出模具型腔口激光强化处理方法,具
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塑料挤出模具整体材料进行预硬处理,保持模
具整体硬度为35~40HRC;
步骤二:在型腔口涂覆吸光涂料,既提高吸光性能,又可
防护非淬火区域不产生氧化;
步骤三:对经过涂覆吸光涂料的型腔口进行激光淬火处
理。
激光束具有单色性好、相关性好、传播方向好、光强度高
的特点。在激光器中,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透镜聚焦方式,获
得了一个很小面积的光斑,并具有很高的激光功率密度与能
量,实现非直接接触方式加热工件(通常激光的功率密度可达
104~105W/cm2,加热速度可达(104~106℃/S),并使光斑面积
内的温度迅速达到淬火加热温度。当激光器移开后,依靠模具
自身的热传导特性,迅速将这个淬火加热区域冷却(即自冷
却)。采用激光淬火新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模具相应部位的强
度、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而同时又保持刀体基体的硬度与韧
性不变。采用激光淬火新技术,淬火变形小、无需淬火介质、
不环境污染、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通过上述加工工艺,对塑料挤出模具型腔口进行激光淬火
处理,提高了型腔口的强度和硬度;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解
决了长期以来塑料挤出模具型腔口极易被拉毛和损坏的难题,
效果显著。
所述在步骤三中激光淬火的激光能量密度为103~105
W/cm2,激光焦距:307mm;激光光斑:17mm×2mm;激光功率:
1850w;扫描速度:6mm/s。
所述步骤三激光淬火加热时间<1秒,淬火后的硬化层深
度为0.1~1.1mm。
所述步骤三激光淬火采用模具自身的热传导方式进行自
冷却。
所述步骤六中采用“DISAS,5KW”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激光
淬火。
在步骤三激光淬火工序中将激光器安装在机器人上,然后
按照型腔口位置的大小,调试激光束的能量,进行3D编程,
按照3D程序编制的激光器,迅速使型腔口表面的温度迅速达
到淬火加热温度和自冷淬火,既提高了型腔口的强度与硬度,
又不影响模具基体的韧性。
所述步骤二中吸光涂料为胶体石墨。
所述塑料挤出模具整体材料为P20模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