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制品及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编织制品在经过切割后容易起毛和开线,影响其整体美观性。当对编
织制品表面质量具有较高要求的时候,简单的打磨处理并不能达到要求。而对编织制品进
行高温热熔后再进行镭雕及抛光处理,可以获得表面效果较好的成品,但工艺复杂成本又
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织制品及其加工方法,以提高
编织制品的表面质量,同时保证工艺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编织制品,编织制品包括本体及修护层;
所述本体具有切割面,所述修护层涂覆在所述切割面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用于加工上述编
织制品,包括:
将修护涂料调至粘稠态;
将处于所述粘稠态的所述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
晾置涂覆在所述编织制品表面的修护涂料,直至所述修护涂料在所述编织制品表
面形成修护层;
打磨所述修护层的表面,直至所述修护层达到预设的平整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将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的表面,晾置后形成的
修护层,通过修护层覆盖在编织制品的表面,从而可以避免编织制品的表面出现起毛与开
线;通过将修护层的平整度打磨至预设平整度,可以确保编织制品的表面的平滑手感;此
外,本实施例由于只需要将修护涂料调至粘稠态,将粘稠态的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的
表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高温热熔等工艺,因此相对现有技术,工艺简单并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本发明编织制品的效果图;
图1B是现有技术中的编织制品的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
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
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
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
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
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
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
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图1A是本发明编织制品的效果图;图1B是现有技术中的编织制品的效果图;如图
1A、图1B所示,编织制品包括本体10及修护层20,修护层20通过上述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制
成。本体10具有切割面11,修护层20覆盖在切割面11上。图1A示出的编织制品与图1B所示的
编织制品切割面11起毛和开线的状况相比表面更光滑,表面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本实施例中,编织制品可以是表带、腕带等。
其中,修护层20的厚度所在的范围为0.3mm-3mm;修护层20的平整度所在的范围为
0mm-0.1mm。
其中,修护层20的材质为聚氨酯树脂。由于聚氨酯树脂自身良好的延展性、粘接性
以及固化后的柔性质感,使其适用于作为制品的修护层。聚氨酯树脂也可以应用到尼龙、塑
料等其他材质以及其他位置的表面维护。
本申请提出的编织制品表面涂有修护层,修护层覆盖了编织制品切割面的起毛和
开线,使编织制品的外观更平滑。而且由于修护层材质的柔性质感,也增加了编织制品的使
用舒适性。此外,本申请对修护层的厚度和平整度进行了限定,使修护层可以覆盖切割面的
起毛和开线且表面平滑。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201、将修护涂料调至粘稠态;
步骤202、将处于粘稠态的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
步骤203、晾置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的修护涂料,直至修护涂料在编织制品表面形
成修护层;
步骤204、打磨修护层的表面,直至修护层达到预设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中,修护涂料采用的是聚氨酯树脂。由于聚氨酯树脂自身具有良好的延
展性、粘接性以及固化后的柔性质感,使其适用于作为编织制品的修护层。
其中,修护涂料在晾干后会直接粘附在编织制品上,所以当修护涂料处于粘稠态
相比处于稀质状态的粘附性更好,能够使晾干后形成的修护层与编织制品之间的粘接关系
更稳固。当粘稠态修护涂料的粘度范围在170CPS~8000CPS之间时粘接效果较好。此外,粘
稠态的修护涂料更方便涂抹。
在晾置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的修护涂料时,可以直接在常温下晾置,常温的温度
范围为20℃-25℃,常温晾置一般需要7h-8h,但工艺过程相对更简单。也可以利用烤箱烘
干,当烤箱加热温度为60℃时的烘干时间一般需要1h-3h,烤箱烘干缩短了晾置时间。
本实施例将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的表面,晾置后形成修护层,通过修护层覆
盖在编织制品的表面,可以避免编织制品的表面出现起毛与开线;通过将修护层的平整度
打磨至预设平整度,可以确保编织制品表面的平滑手感;此外,本实施例由于只需要将修护
涂料调至粘稠态,将粘稠态的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的表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高温热
熔等工艺,因此相对现有技术,工艺简单并且成本低。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如
何检测修护层的厚度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将修护涂料调至粘稠态;
步骤302、将处于粘稠态的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
步骤303、晾置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的修护涂料,直至修护涂料在编织制品表面形
成修护层;
步骤304、检测修护层的厚度;
步骤305、确定修护层的厚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当修护层的厚度未达到第一
预设阈值时,继续执行步骤302、将处于粘稠态的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的步骤;当
修护层的厚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停止执行步骤302、将处于粘稠态的修护涂料涂覆在编
织制品表面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阈值位于0.3mm-3mm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使用本方法
的其他产品,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第一预设阈值的范围。
其中,步骤301到步骤303中涉及的操作与上述实施例步骤201到步骤203的具体操
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采用检测修护层厚度的方式来确定涂覆工艺是否完成,获得的参数直
观,易于判断。当检测到修护层的厚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即停止涂覆工艺,否则继续执
行涂抹修护涂料的工艺。在每次涂覆以及晾置工艺完成后检测修护层的厚度,既可以避免
修护层过薄而无法达到覆盖编织制品表面起毛以及开线的目的,又能够防止修护层过厚导
致编织制品的整体美观性下降以及涂抹成本增加。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如
何检测修护层的平整度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将修护涂料调至粘稠态;
步骤402、将处于粘稠态的修护涂料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
步骤403、晾置涂覆在编织制品表面的修护涂料,直至修护涂料在编织制品表面形
成修护层;
步骤404、打磨修护层的表面;
步骤405、检测修护层的平整度;
步骤406、当修护层平整度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继续执行步骤404、打磨修护层
的表面的步骤;当修护层平整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停止执行步骤404、打磨修护层的表
面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平整度是指修护层表面的不平与绝对水平之间的所差数据。平整度
的数值越小越好。第二预设阈值位于0mm-0.1mm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使用本方法的其
他产品,要根据产品的具体需求来确定第二预设阈值的范围。
编织制品的加工方法还可以通过统计打磨修护层表面的次数来判断工艺是否完
成。当次数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时,停止执行打磨修护层的表面的步骤,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预
设阈值为3次。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使用本方法的其他产品,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来确
定第三预设阈值的范围。
其中,步骤401到步骤403中涉及的操作与上述实施例步骤201到步骤203的具体操
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采用检测修护层平整度的方式来确定涂覆工艺是否完成,检测参数精
确,因此可以通过监测修护层的平整度来获得产品需要的修护层表面质量。当检测到修护
层的平整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即停止打磨工艺,否则继续执行打磨工艺,因此既保证能
够获得所需修护层平整度,又减少了打磨工艺成本。而通过计算打磨次数的方式来确定涂
覆工艺是否完成,只需对打磨次数进行计数,而无需其他检测步骤,针对对修护层平整度的
精确程度要求不高的产品,方法更简便,成本也相对更低。
本申请所提出的加工方法还可以用作其他制品的表面修护,并不限于编织制品。
同时,可以用于切割面以及其他位置的表面修护。此外,上述方法也可以延伸到其他能与聚
氨酯树脂相互粘接的其他材质的产品加工当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
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
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
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
权利要求指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
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
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
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