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及容器盖.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171860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80304.6

申请日:

2016.12.19

公开号:

CN106892205A

公开日:

201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5D51/16; B65D47/06

主分类号:

B65D51/16

申请人:

姜南华

发明人:

姜南华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公园市金斯福德街5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代理人:

罗京;孟湘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包括一保护组件和一可膨胀部,均连接于所述容器盖,所述保护组件适于密封所述容器盖的饮用孔和气压孔,防止饮用孔沾染细菌,避免交叉感染,其中所述可膨胀部采用热膨胀材料制作,盛装热饮后,所述可膨胀部鼓凸向上,使得所述容器内形成负压,所述保护组件和所述可膨胀部共同作用,增加了所述容器的密封度,便于携带。

权利要求书

1.一容器,包括:
一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器腔;和
一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体以封合所述容器腔,其中所述容器
盖具有一饮用孔和一膨胀膜,当所述容器盖密封所述容器体时,所述膨胀膜使得所述容器
体内部形成一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盖具有一中心区和一边缘区,所述边缘区
设于所述中心区,其中所述饮用孔设于所述边缘区,所述膨胀膜设于所述边缘区,使得热气
进入所述容器腔内部后,所述膨胀膜膨胀形成一膨胀空间,进而产生所述负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一第一保护
件,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具有一第一固定端和一第一密封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由所述容器
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密封端可分离地连接所述饮用孔来密封所述饮用孔,以防止所述容
器腔内部的液体泄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盖进一步具有一通气孔,其中所述保护组
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保护件,所述第二保护件具有一第二固定端和一第二密封端,所述第
二固定端由所述容器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密封端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通气孔以密封所述
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
述第二保护件的所述第二固定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容器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
述第二保护件的所述第二固定端粘结于所述容器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保护组件进一步具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
于所述容器盖的邻近所述饮用孔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的所述第一密封端选择性地
连接于所述限位槽或所述饮用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为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轴接于所
述容器盖以选择性地覆盖所述饮用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盖具有一密闭边缘,所述密闭边缘可分离
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体的一开口边缘其中所述容器盖的所述密闭边缘具有一密封腔,所述密
封腔具有一增大的顶部封闭端和一延长的底部开放端,以用于密封并接收所述容器体的所
述开口边缘,使其位于所述密封腔处,其中在所述开口边缘处,所述密封腔的一内壁连接于
所述容器体的一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开口边缘具有一增厚的结构,
使得所述容器体保留一个开口的形状,且所述增厚的结构用于连接并收纳到所述密封腔
中。
11.一盖子,适于匹配一容器,所述盖子具有一开口,其中所述盖子包括:
一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体的开口以封合所述容器体的一容器
腔,其中所述容器盖具有一饮用孔和一可膨胀部,当所述容器盖密封所述容器体时,所述可
膨胀部在所述容器体内部形成一负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容器盖具有一中心区和一边缘区,所述边缘
区设于所述中心区的周围,其中所述饮用孔设于所述边缘区,所述可膨胀部设于所述中心
区,使得热气进入容器腔内部后,所述可膨胀部膨胀形成一膨胀空间,进而产生所述负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可膨胀部采用热膨胀材料制造。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可膨胀部具有一褶皱结构,所述褶皱结构适
于纵向地或横向地膨胀。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可膨胀部具有一平面结构,由于热气进入所
述容器体使得所述平面结构膨胀。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盖子,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一第一保
护件,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具有一第一固定端和一第一密封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由所述容
器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密封端可分离地连接所述饮用孔来密封所述饮用孔,以防止所述
容器腔内部的液体泄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容器盖进一步具有一通气孔,其中所述保护
组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保护件,所述第二保护件具有一第二固定端和一第二密封端,所述
第二固定端由所述容器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密封端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通气孔以密封所
述通气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保护组件进一步具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
设于所述容器盖的邻近所述饮用孔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的所述第一密封端选择性
地连接于所述限位槽或所述饮用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为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轴接于
所述容器盖以选择性地覆盖所述饮用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盖子,其中所述容器盖具有一密闭边缘,所述密闭边缘可分
离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体的一开口边缘其中所述容器盖的所述密闭边缘具有一密封腔,所述
密封腔具有一增大的顶部封闭端和一延长的底部开放端,以用于密封并接收所述容器体的
所述开口边缘,使其位于所述密封腔处,其中在所述开口边缘处,所述密封腔的一内壁连接
于所述容器体的一外表面。

说明书

容器及容器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用容器领域,尤其涉及盛装液体的一容器及容器盖。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热饮已成为一种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传播,每个人都有喝热饮的经历,在闲暇的午后,散步途中,逛街的过程当中,和好友聊天的
过程中,都会选择上热饮,既能解决口渴的问题,又对胃有利。

但是随着热饮的普及,盛装热饮的容器及容器盖所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盛装
热饮的一般方式为,将热饮装在容器中,例如,杯子等,然后将容器盖盖在容器口上,在容器
盖上设置气压平衡孔和饮用孔,以平衡容器的内外气压,防止内部气压过大将容器盖掀开,
饮用孔可以便于人们饮用容器内部的饮料等液体,人们可以直接通过饮用孔来饮用饮料,
也可以通过将一吸管插入饮用孔来饮用饮料,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将封闭饮用孔的材料
取下,由于饮用孔的封闭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打开就无法再次封闭,如果人们想将剩余一半
的饮料带走的话,则会有液体从饮用孔中漏出,而且,一旦出现倾斜或者倒立,液体也会从
气压平衡孔中流出,损失热饮,烫伤人们或者弄脏周围的物品,影响人们的情绪,不便于携
带。因此,传统的容器盖的设计不适合外带。

另一个问题是,传统的盛装热饮的容器均为塑料的,可以用来盛装咖啡、果汁等其
他热的饮料,而热饮的温度都较高,盖上容器盖后,容器内部的气体会膨胀,产生较大的冲
击力,会将容器盖掀掉,使得容器盖与容器体分离,有时需要反复将容器盖封合容器体,给
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

为了使容器能够更好的盛装热饮及便于携带,急需对传统的盛装热饮的容器及容
器盖进行改进,以防止液体漏出。

此外,在热饮店,消费者购买热饮后,热饮店的工作人员,例如服务员或者收银员
将热饮装入杯体后,会直接用手将容器盖盖上容器体,以使二者相封合,防止液体溅出,便
于消费者饮用。在工作人员拿容器盖并将其盖上容器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会直接接
触饮用孔及其周围的表面区域,手上的细菌会沾到饮用孔上,当消费者通过饮用孔饮用饮
料时,消费者的嘴又会接触到饮用孔及其周围的区域,这样,细菌与饮料一起被喝下,进而
进入消费者体内,造成潜在的危险。由于一天当中,工作人员不断的重复收钞票、找零钱的
动作,而钞票和零钱被不同的人接触过,会沾染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工作人员会在无意中把
这些细菌传递给不同的消费者,造成交叉感染,给消费者带来疾病威胁,这是一个公共卫生
及安全问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通过对容器盖的结构进行改进,以
防止容器内部的液体漏出,更加便于携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在容器盖上设置至少一保护组件,
使得塞子能够塞入气压孔和饮用孔,以适时打开与封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容器盖受热膨胀,减小容器内部的
压力,形成负压,防止容器内部的液体从容器盖漏出,携带更加方便和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通过采用热膨胀性材料来制造容器
盖,受热膨胀,得以减小容器内部的压力,防止盖上容器盖的瞬间压力过大造成容器盖移位
的情况,使得容器盖更加牢固地封闭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容器盖采用多层叠状结构,以增加
保温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封闭气压平衡孔和饮用孔的塞子与
容器盖一体成型,简化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保护组件与容器盖可活动地连接,
进而可以旋转到容器盖的任何方位,方便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封闭气压平衡孔和饮用孔的塞子适
于粘贴于容器盖,可以粘贴于容器盖的任意位置,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在容器盖上设置有专用的限位槽或
者定位槽,以放置处于闲置状态时的塞子,防止丢失,不但不会妨碍使用者使用,而且外观
更加美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通过在容器盖上设置一保护罩,大
面积的覆盖饮用孔及其周围的区域,保护饮用孔及周围的区域,避免工作人员的手接触到
饮用孔及其周围的区域时沾染细菌,防止交叉感染,保护了消费者的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包括一保护罩,保护罩盖在容器盖
的外部,以密封饮用孔,防止容器内的液体流出,便于携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在保护罩或者保护组件上设置至少
一操作部,以便于揭开塞子与饮用孔的连接,打开更加方便,也可以避免打开时接触到饮用
孔,防止污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容器盖采用陀螺形结构,膨胀后形
成一个大的容纳空间,增加容器体内部的空气体积,起到更好的减压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价格便宜,制造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包括一饮用孔塞,适于从一盖体上
撕破所述饮用孔塞以连接和密封所述饮用孔,防止所述容器中的液体从所述饮用孔中漏
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包括一饮用孔塞槽,当饮用孔塞从
所述盖体上分离后,所述饮用孔塞槽可以用于暂时固定所述饮用孔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包括一通气塞,所述通气塞能够从
所述盖体上撕破以连接和密封所述气压孔,因此,所述饮用孔和所述气压孔分别通过所述
饮用孔塞和所述通气塞进行完全密封,以防止所述容器渗漏,并可防止外部物质进入所述
容器,例如,灰尘;另一方面,所述饮用孔塞和所述通气塞非常易于从所述饮用孔和所述气
压孔上移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至少一膨胀膜设于所述盖体的
侧面和/或顶部,这样的话,当所述一次性饮料杯被颠倒后,所述膨胀膜的膨胀使得所述一
次性饮料杯内部产生负压,可以阻止其内部液体的渗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在本发明中,所述盖体能够塞
满和折叠到一起来节约包装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不需要改变传统的一次性饮料容器
的原有设计,所以可以减少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本发明中的所述容器和容器盖的制
造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和昂贵的材料即可达到上述好处,因此,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密封装
置和配置成功的为一次性饮料容器提供了一种经济的、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上述优势和特点将通过下述描述得以实现,而且附属的权利要求将进一
步的阐述。

为满足本发明的以上目的及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势,本发明提供一容器盖,适
于与一容器体相连接,形成一容器,以盛装液体,其中所述容器盖具有一饮用孔,包括:

一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一第一保护件,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包括一第一
密封端,所述第一密封端与所述饮用孔相适配,进而密封所述饮用孔,以防止所述容器体内
部的液体流出。

所述容器盖进一步具有一气压孔,所述保护组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保护件,所述
第二保护件包括一第二固定端和一第二密封端,其中所述第二保护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
连接于所述容器盖,所述第二密封端与所述气压孔相适配,以密封所述气压孔,防止所述容
器体内部的液体流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护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固定端,其中所述第一
保护件与所述容器盖固定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护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固定端,其中所述第一
保护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容器盖可旋转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护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固定端,其中所述第一
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均为粘贴部位,将所述第一保护件及所述第二保护件与所述容器
盖可拆卸地连接,适于粘附于所述容器盖的任意部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件进一步包括一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于所述第一保护件
的一端,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分离所述第一密封端与所述饮用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容器盖具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密封端
相适配,适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端以定位所述第一保护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端为塞子,塞入所述饮用孔及所述限位槽。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端具有一凹槽,以容纳所述饮用孔的周壁,进
而密封所述饮用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进一步包括一可膨胀部,所述可膨胀部受热膨胀形成一
膨胀空间,以增加所述容器体内气体体积,使得所述容器内部形成负压。

优选地,所述可膨胀部采用热膨胀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可膨胀部设于所述容器盖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可膨胀部为褶皱状,设于所述容器盖的外侧,并且受热后沿纵向延伸
地膨胀。

优选地,所述可膨胀部未受热时,为折叠结构并且内部形成所述膨胀空间,受热鼓
凸膨胀后,形成增大的所述膨胀空间。

优选地,所述可膨胀部为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褶皱结构,受热后呈拉伸变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可膨胀部为未受热时呈平整结构,受热后相对所述容器盖的其他部
分鼓凸膨胀并形成所述膨胀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容器盖,适于与一容器体相连接,形成
一容器,以盛装液体,包括:

一可膨胀部,所述可膨胀部与所述容器盖一体连接,受热膨胀,形成一膨胀空间,
蒸汽进入所述膨胀空间,增大所述容器体的气体体积,所述容器内部形成负压,以防止所述
容器体内的液体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容器,包括一容器盖和一容器体,其中
所述容器盖适于与所述容器体相连接,形成所述容器,所述容器盖包括一饮用孔,包括:

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覆盖于所述容器盖的表面,适于保护所述饮用孔及其周围
的区域,其中所述保护罩包括一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饮用孔相适配,以密封所述饮用
孔。

所述保护罩包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保护罩的一边缘上,将所述保护
罩连接于所述容器盖。

所述保护罩包括一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由所述保护罩的一边缘向外延伸形成,适
于揭开所述保护罩,以分离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饮用孔。

所述容器盖具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密封部相适配,以容纳所述密封部,
进而定位所述保护罩。

优选地,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容器盖的外形适配。

所述容器进一步包括一可膨胀部,所述可膨胀部受热膨胀形成一膨胀空间,蒸汽
进入所述膨胀空间,增加所述容器内部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力,使得所述容器内部形成负
压,增加密封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容器,包括:

一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器腔;和

一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体以封合所述容器腔,其中所述
容器盖具有一饮用孔和一膨胀膜,当所述容器盖密封所述容器体时,所述膨胀膜使得所述
容器体内部形成一负压。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容器盖具有一中心区和一边缘区,所述边缘区设于所
述中心区的周围,其中所述饮用孔设于所述边缘区,所述膨胀膜设于所述中心区,使得热气
进入所述容器腔内部后,所述膨胀膜膨胀形成一膨胀空间,进而产生所述负压。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容器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一第
一保护件,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具有一第一固定端和一第一密封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由所
述容器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密封端可分离地连接所述饮用孔来密封所述饮用孔,以防止
所述容器腔内部的液体泄漏。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容器盖进一步具有一通气孔,其中所述保护组件进一
步包括一第二保护件,所述第二保护件具有一第二固定端和一第二密封端,所述第二固定
端由所述容器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密封端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通气孔以密封所述通气
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护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保
护件的所述第二固定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容器盖。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护件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保
护件的所述第二固定端粘结于所述容器盖。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保护组件进一步具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
容器盖的邻近所述饮用孔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的所述第一密封端选择性地连接于
所述限位槽或所述饮用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保护件为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轴接于所述容器
盖以选择性地覆盖所述饮用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容器盖具有一密闭边缘,所述密闭边缘可分离地连接
于所述容器体的一开口边缘其中所述容器盖的所述密闭边缘具有一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具
有一增大的顶部封闭端和一延长的底部开放端,以用于密封并接收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开口
边缘,使其位于所述密封腔处,其中在所述开口边缘处,所述密封腔的一内壁连接于所述容
器体的一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容器体的所述开口边缘具有一增厚的结构,使得所述容器体保留一
个开口的形状,且所述增厚的结构用于连接并收纳到所述密封腔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盖子,适于匹配一容器,所述盖子具有一开口,其中所述盖子包
括:

一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容器体的开口以封合所述容器体的一
容器腔,其中所述容器盖具有一饮用孔和一可膨胀部,当所述容器盖密封所述容器体时,所
述可膨胀部在所述容器体内部形成一负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盛装热的液体后的截
面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盛装液体后
倒立状态和倾斜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一种变形实施。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另一种变形实施。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又一种变形实施。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倒立状态的截面示意
图。

图10和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一种变形
实施。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盛装液体后倒立状
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17是传统的容器及容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另一种变形实施。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22和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一种变形
实施。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一种变形实施。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包括的容器盖的俯
视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包括的容器盖的俯视示
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盖包括的容器盖的俯视示意
图,展示了附件装置的旋转动作。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包括的附件装置的
第一个变形实施。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包括的附件装置的
第二个変形实施。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包括的附件装置的
第二个变形实施,展示的是所述饮用孔塞部分撕离所述饮用孔。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九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剖视示意图,展示
了一个侧部膨胀膜。

图3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3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十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38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十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剖视示意图,展示
的是顶部膨胀膜。

图3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剖视示意图,展示的
是顶部和侧部膨胀膜。

图4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第七个至第十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容器及容器盖的一种
变形实施,展示的是一个不同的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
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
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所述容器包括一容器盖10和一容
器体20,其中所述容器盖10包括一封合部11,所述容器体20具有一腔体21和一容器口22,其
中所述封合部11设于所述容器盖10的周围,适于与所述容器体20连接,连接后,所述容器盖
10于所述容器口22处与所述容器体20相封合,进而将所述腔体21封闭,以保护盛装于所述
腔体21中的液体。

所述容器盖10进一步包括一主体部12,其中所述主体部12连接于所述封合部11,
并且所述封合部11位于所述主体部12的周围,所述主体部12包括一中心区121和一边缘区
122,其中所述边缘区122设于所述中心区121和所述封合部11之间,连接所述封合部11和所
述中心区12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封合部11、所述中心区121和所述边缘区122可以一体成
型,也可以分开制造再连接到一起,以保护所述容器体20中盛装的液体。

所述容器盖10具有一饮用孔13和一气压孔14,所述饮用孔13和所述气压孔14间隔
地设于所述边缘区122,其中所述饮用孔13适于使用者饮用所述容器体20中的液体,所述气
压孔14适于平衡所述容器体20内外的气压,防止盛装热的液体时内外气压过度失衡。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容器及容器盖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组件30,其中所述保护组件30
适于封合所述饮用孔13和所述气压孔14,防止所述容器体20内部的液体漏出,以方便使用
者能够带走未饮用完的液体(例如奶茶、饮料等)。

具体地,所述保护组件30包括一第一保护件31和一第二保护件32,其中所述第一
保护件31包括一第一固定端311和一第一密封端312,所述第一保护件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
端311与所述容器盖10相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端312的大小、形状与所述饮用孔13的大小、形
状相适配,以密封所述饮用孔13,所述第二保护件32包括一第二固定端321及一第二密封端
322,其中所述第二保护件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321与所述容器盖10相连接,所述第二密
封端32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气压孔14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以封合所述气压孔14。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端311和所述第二固定端312为粘贴部位,其底面采用粘性
材料制作,适于粘贴在所述容器盖10表面的任意部位,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保护件31和所述
第二保护件3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和所述第二固定端321与所述容器盖10相黏接,
以更加方便地密封所述饮用孔13和所述气压孔14。

当不需要所述第一保护件31来密封所述饮用孔13的时候,例如,消费者通过所述
饮用孔13饮用液体的时候,则适于将所述第一保护件31放置于所述饮用孔13旁边的任意方
位,但其所述第一固定端311依然固定在所述容器盖10上,并且可以移动所述第一固定端
311,将其粘在所述容器盖10表面的其他部位,进而将所述第一保护件31固定到所述容器盖
10表面的任意部位,防止其影响消费者饮用,需要密封的时候,再进行移动,直接密封,可以
防止其丢失,密封和打开都非常方便,另外,由于所述第一固定端311的固定,所述第一保护
件31不会脱离所述容器盖10,防止丢失,有利于下一次的密封。

所述第二保护件32适于通过将所述第二固定端321粘贴在所述容器盖10表面的任
意部位来进行移动,密封与打开所述气压孔14都非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保护件31和所述第二保护件32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固定
端311及所述第二固定端321固定在所述容器盖10的表面,即所述第一保护件31和所述第二
保护件32与所述容器盖固定地连接。

当所述饮用孔13由周壁131围合而成时,即所述饮用孔13的周壁131凸出于所述容
器盖10的表面的时候,所述第一密封端312则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能够容纳所述饮用孔13
的周壁131,通过二者的紧密连接,使得所述饮用孔13的周壁131紧贴所述第一密封端312,
进而密封所述饮用孔13;当所述饮用孔13为与所述容器盖10在同一平面上的孔时,所述第
一密封端311可以实施为一塞子,能够塞入所述饮用孔13,进而将所述饮用孔13密封,防止
所述腔体21中的液体漏出,便于携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饮用孔13可以为任意形状,方形、圆形、心形等,可以直接通过
所述饮用孔13饮用,也可以通过插入吸管饮用,所述气压孔14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及大小。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容器及容器盖进一步包括一可膨胀部40,所述可膨胀部40设于
所述容器盖10,其中所述可膨胀部40采用热膨胀性材料制作,例如,采用橡皮材料制作,当
未受热时,其可以呈平整状态如水平延伸状态,当受热时,所述可膨胀部40能够膨胀,顶部
膨胀后能够鼓凸向上,形成一膨胀空间41,所述膨胀空间41通过所述容器口22与所述腔体
21相连通,蒸汽会进入到所述膨胀空间41,进而增大了所述容器体20内部的气体体积,降低
其压力,使得所述容器内外形成压力差,容器内部的压力小于外部的压力,即在所述容器内
部形成负压,增加密封度,使所述容器盖10与所述容器体20之间的密封更加严实,当所述容
器倒立或者倾斜时,可以有效防止内部的液体流出,使得所述容器在盛装热饮后依然适于
携带。

优选地,所述可膨胀部40与所述容器盖10一体成型的制造。

优选地,所述可膨胀部40设于所述中心区121,位于所述容器盖10的中部,当用所
述容器盛装热饮时,盖上所述容器盖10后,所述可膨胀部40能够向着所述容器盖10顶部的
方向膨胀,形成一个半圆形的所述膨胀空间41,这样相当于增大了所述容器内部的体积,所
述容器内部的气压小于其外部的气压,在所述容器内形成负压,当所述容器内部的液体冷
却后,所述可膨胀部40则会自动收缩,不再膨胀。

图8和图9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基
础上,对所述容器盖10进行了变形和改进。在所述中心区121处设置一可膨胀部40A,优选
地,其中所述可膨胀部40A为一个“陀螺形”的层叠状结构,并采用热膨胀性的材料制作,采
用多层重叠结构,未受热时,所述可膨胀部40A的两层重叠在一起,并且内部形成较小的膨
胀空间41A,当受热时,会膨胀,使得所述可膨胀部40A膨胀形成一个陀螺形结构,其内部形
成一个陀螺形的并且增大的膨胀空间41A,其中所述膨胀空间41A与所述腔体21相连通,因
此,增加了整个所述容器体20内部的空间,蒸汽会进入到所述可膨胀部40A的所述膨胀空间
41A中,因此,所述容器体20内部的空气体积增大,进而使得容器内部的压力会小于其外部
的压力,容器内形成负压,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流出,增加了安全性,便于携带。

图10和图11是对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一可膨胀部40B设于所述容
器盖10的所述中心区121,其中所述可膨胀部40B采用单层褶皱结构,其制作材料受热时可
以膨胀。当受热时,褶皱部分会膨胀,鼓凸向上,使得所述可膨胀部40B成为一个陀螺形结
构,其内部形成一个膨胀空间41B,其中所述膨胀空间41B和所述腔体21相连通,因此,增加
了整个所述容器内部的腔体的空间,蒸汽会进入到所述膨胀空间41B中,因此,容器内部的
压力会小于其外部的压力,容器内形成负压,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流出,增加了密封度,密封
的更加严实,更加安全,便于携带。

图12至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容器包
括一容器盖10C及一容器体20,其中所述容器盖10C包括一封合部11C和一主体部12C,所述
封合部11C位于所述主体部12C的周围,所述容器盖10C通过所述封合部11C与所述容器体20
相连接。所述容器盖10具有一饮用孔13C和一气压孔14C,其中所述饮用孔13C和所述气压孔
14C设于所述容器盖10C的所述主体部12C相对的两个边缘。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容器及容器盖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组件30C和一可膨胀部40C,
所述保护组件30C包括一第一保护件31C和一第二保护件32C,所述第一保护件31C适于密封
所述饮用孔13C,所述第二保护件32C适于密封所述气压孔14C,倒立或者倾斜所述容器时防
止液体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件31C包括一第一固定端311C和一第一密封端312C,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端311C和所述第一密封端312C设于所述第一保护件31C相对的两端上,所述
第二保护件32C包括一第二固定端321C和一第二密封端322C,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端321C和
所述第二密封端322C设于所述第二保护件32C相对的两端上。所述第一保护件31C通过所述
第一固定端311C与所述容器盖10C的表面可活动地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端311C围绕
所述容器盖10C进行旋转,进而改变所述第一保护件31C在所述容器盖10C的方位,便于消费
者饮用,所述第一密封端312C实施为一塞子,其形状、大小与所述饮用孔13C的形状、大小相
适配,以塞入所述饮用孔13C,进而密封所述饮用孔13C;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端321C将所述第
二保护件32C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容器盖10C的表面,并围绕所述容器盖10C旋转,以改变其
在所述容器盖10C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密封端322C也实施为一个塞子,其形状、大小与所述
气压孔14C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以密封所述气压孔14C。

所述容器盖10C进一步具有一限位槽33C,优选地,所述限位槽33C设于容器盖10C,
与所述饮用孔13C和所述气压孔14C相间隔地设置,其中所述限位槽33C的大小和形状与所
述第一密封端312C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以容纳所述第一密封端312C,当所述第一密封端
312C不密封所述饮用孔13C的时候,便于将其置于所述限位槽33C,即围绕所述第一固定端
311C旋转所述第一保护件31C,使得所述第一密封端312C旋转至所述限位槽33C,进而将所
述第一密封端312C塞入所述限位槽33C,以固定所述第一保护件31C,防止其阻挡消费者饮
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件31C的一端具有一定位槽313C,其中所述定位槽313C与
所述第一密封端312C设于所述第一保护件31C的同一端的相对的两个面上,其中所述定位
槽313C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第二密封端322C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以容纳所述第二密封端
322C,当所述第一密封端312C位于所述限位槽33C的时候,旋转所述第二保护件32C,使所述
第二密封端322C也位于所述限位槽33C的上部,将所述第二密封端322C置于所述定位槽
313C,即将所述第二密封端322C塞入所述定位槽313C,进而得以固定所述第二保护件32C,
当需要密封所述气压孔14的时候,再从所述定位槽313C中取出所述第二密封端322C,通过
所述第二固定端321C的旋转使所述第二密封端322C密封所述气压孔14C。

所述可膨胀部40C设于所述容器盖10C的中部,采用热膨胀的材料制作,其中所述
可膨胀部40C为多圈褶皱结构并沿横向方向排列,如图中所示的沿水平方向延伸地排列,当
所述容器盛装热饮时,所述可膨胀部40C受热膨胀鼓凸向上,形成一膨胀空间41C,一部分蒸
汽进入所述膨胀空间41C,进而使得所述容器内部的空气体积增大,气压减小,所述容器内
部的气压小于所述容器外部的气压,即所述容器内形成负压,进而使得所述容器盖10C与所
述容器体20之间密封的更加严实,防止其内部的液体流出,即使所述容器处于倾斜或倒立
状态时,其内部的液体也不会流出,便于携带。

图15和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容器包
括一容器盖10D,其中所述容器盖10D为心形结构,所述容器盖10D包括一封合部11D和一主
体部12D,所述封合部10D适于将所述容器盖10D与所述容器体20相封合,以防止所述容器体
20内部的液体流出,且所述封合部11D设于所述主体部12D的周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
12D包括一中心区121D和一边缘区122D,其中所述中心区121D位于所述容器盖10D的中部,
所述边缘区122D用于连接所述中心区121D和所述封合部11D。

所述容器盖10D具有一饮用孔13D和一气压孔14D,其中所述饮用孔13D和所述气压
孔14D分别设于所述边缘区122D相对的两端。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容器及容器盖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组件30D,所述保护组件30D包
括一第一保护件31D和一第二保护件32D,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件31D包括一第一固定端311D
和一第一密封端312D,所述第二保护件32D包括一第二密封端322D,所述第一固定端311D将
所述第一保护件31D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保护件32D的一端共同连接于所述中心区121D的中
部,所述第一密封端312D和所述第二密封端322D分别设于与所述第一保护件31D和所述第
二保护件32D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端311D和所述第二固定端321D相对应,其中所
述第一保护件31D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保护件32D的另一端分别延伸到所述饮用孔13D和所
述气压孔14D,分别可拆卸地密封所述饮用孔13D和所述气压孔14D,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密
封端312D和所述第二密封端322D的大小、形状分别于所述饮用孔13D和所述气压孔14D的大
小、形状相匹配,进而适于分别可拆卸地塞入所述饮用孔13D和所述气压孔14D。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容器及容器盖进一步包括一可膨胀部40D,其中所述可膨胀部
40D为多层褶皱结构,相重叠地设于所述封合部11D和所述主体部12D之间,连接所述封合部
11D和所述主体部12D,即位于所述容器盖外侧。具体地,所述可膨胀部40D连接于所述封合
部11D和所述主体部12D的所述边缘区122D,其中所述可膨胀部40D采用热膨胀材料制作,受
热后,沿纵向方向膨胀即图中所示的沿竖直方向膨胀,形成一膨胀空间41D,增大了所述封
合部11和所述主体部12之间的距离,即增加了所述容器盖10D的高度,蒸汽进入所述膨胀空
间41D,使得容器内部的空气体积增大,进而使得所述容器内部的压力小于其外部的压力,
在所述容器内部形成负压,可有效防止内部的液体流出,便于携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容器盖10D和所述容器体20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发明中的所述
容器盖10D和所述容器体20为圆形和心形只是作为举例,并不限制本发明,所述容器还可以
制作为方形等其他任意形状。

如图17所示为传统的盖容器盖的方式,在日常购买饮料的时候,当工作人员(例如
服务员或者收银员)将相应的饮料装入饮料容器后,会直接用手将容器盖1盖到容器体2的
开口处,以防止内部的液体飞溅,此时工作人员一般都需要用手向下按压所述容器盖1,将
容器开口严实密封,因此,工作人员手上的细菌会沾到容器盖1上的饮用孔3及其周围区域
上,当消费者使用所述饮用孔3饮用饮料时,消费者的唇部会接触所述饮用孔3及其周围的
区域,细菌就会接触到消费者的唇部,进而进入消费者的体内,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如图18至图2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
五个优选实施例及其变形实施。

如图18至图21所示,所述容器包括一容器盖10E,所述容器盖10E包括一封合部11E
和一主体部12E,其中所述封合部11E设于所述主体部12E的周围,所述容器盖10E通过所述
封合部11E与所述容器体20相封合,以密封所述腔体21,防止所述腔体21中的液体外泄,所
述封合部12E包括一中心区121E和一边缘区122E,所述中心区121E设于所述容器盖10E的中
部,所述边缘区122E设于所述中心区121E和所述封合部11E之间,以连接所述中心区121E和
所述封合部11E,其中所述中心区121E、所述边缘区122E及所述封合部11E一体成型的制造。

所述容器盖10E具有一饮用孔13E及一气压孔14E,分别相间隔地设于所述边缘区
122E,以便于消费者饮用所述腔体21中的饮料及平衡气压。

所述容器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罩30E,其中所述保护罩30E的形状与所述容器盖10E
的形状相类似,其大小为所述容器盖10E的一半,以覆盖于所述容器盖10E的半个表面上,保
护所述饮用孔13E及其周围的区域,即所述保护罩30E大面积的保护了所述饮用孔13E,工作
人员在拿所述容器盖10E密封所述容器体20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会直接接触到所述保
护罩30E,而不会直接接触到所述饮用孔13E及其周围的区域,可以有效防止工作人员手上
的细菌、病毒等沾染到所述饮用孔13E及其周围的区域上,防止感染扩散,避免了交叉感染,
保护了消费者的安全。

具体地,所述保护罩30E包括一封合区31E和一主体区32E,其中所述封合区31E的
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封合部11E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所述主体区32E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主
体部12E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保护罩30E紧密地覆盖半个所述容器盖10E的外部,
同时外观也更加漂亮。

所述保护罩30E包括一密封部33E,其中所述密封部33E设于所述保护罩30E与所述
容器盖10E相对应的面上,所述密封部33E可以实施为一个塞子,其大小和形状与所述饮用
孔13E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以可拆卸地塞入所述饮用孔13E中,进而密封所述饮用孔13E,
防止所述腔体21中的液体通过所述饮用孔13E流出,需要饮用的时候,分离所述密封部33E
与所述饮用孔13E,在所述饮用孔13E中插入吸管或者直接通过所述饮用孔13E进行饮用。

所述保护罩30E进一步包括一固定部34E,所述固定部34E设于所述主体区32E的边
缘的中部,以将所述保护罩30E连接于所述容器盖10E的中心区121E的中部,便于将所述保
护罩30E覆盖于所述容器盖10E表面覆盖上,并且当打开所述保护罩30E饮用饮料的时候,所
述固定部34E适于用来固定所述保护罩30E,防止其丢失。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固定部34E可以实施为粘贴部位,其底部采用粘性材料制作,
以将所述保护罩30E可分离地粘贴于所述容器盖10E上,也可以实施为热封的方式,通过热
封直接将所述保护罩30E通过所述固定部34E固定于所述容器盖10E上。

如图19至图21所示,所述保护罩30E进一步包括一操作部35E,其中所述操作部35E
设于所述封合区31E上,由所述封合区31E的边缘向外延伸而形成,并与所述封合部11E之间
保持一间距,便于消费者操作,也就是说,消费者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35E,能够更加方便的
揭开所述保护罩30E,进而分离所述密封部33E与所述饮用孔13E,以通过所述饮用孔13E饮
用所述腔体21中的液体。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35E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为一个把手,消费者通过所述操作
部35E不但便于分离所述密封部33E及所述饮用孔13E,并且便于密封所述饮用孔13E,而且
同时可以防止消费者手上的细菌在打开所述保护罩30E的过程中沾染到所述饮用孔13E及
其周围的区域上,保护液体不受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保护罩30E可以采用硬质材料或者软质材料,例如,塑料、薄
膜,也可以采用与所述容器盖10E相同的材料,并且所述保护罩30E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作
成相应的厚度,可选择透明的材料或者不透明的材料。

所述饮用孔13E可以实施为一个大孔,插入吸管,也可以实施为多孔。在本优选实
施例中,所述饮用孔13E实施为多孔气孔,可接受吸管插入,又可以通过所述保护罩30E的所
述密封部33E进行隔离,避免了感染的扩散,保护了消费者的安全。

另外,所述气压孔14E也可以实施为一个大孔或者实施为多个小孔,其中所述气压
孔14E实施为多孔气孔时,每个孔都比较小,各个小孔之间相间隔地连接,既可以使得所述
腔体21与所述容器外部的空气相连通,又可以防止所述腔体21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气压孔
14E流出。

图22和图23所示为本发明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实施方式。如图
22和图23所示,所述容器盖10E及所述容器体20与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相同,所述容器包
括一保护组件30F,其中所述保护组件30F包括一第一保护件31F和一第二保护件32F,所述
第一保护件31F和所述第二保护件32F均为保护罩,与所述容器盖10E的形状相似,分别覆盖
于所述容器盖10E的两个部分,进而得以将所述饮用孔13E和所述气压孔14E及其周围区域
进行覆盖,防止工作人员手上的细菌粘附到所述饮用孔及其周围的区域,避免了交叉感染
的可能性,保护了消费者的安全,并且得以将所述饮用孔13E和所述气压孔14E密封,防止所
述腔体21中的液体流出,便于携带。

所述第一保护件31F包括一第一固定端311F和一第一密封端312F,所述第一固定
端311F将所述第一保护件31F固定于所述容器盖10E上,所述第一密封端312F与所述饮用孔
13E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可以实施为一塞子,塞入所述饮用孔13E,进而密封所述饮用孔
13E。所述第二保护件32F包括一第二固定端321F和一第二密封端322F,所述第二固定端
321F将所述第二保护件32F固定于所述容器盖10E上,所述第二密封端与所述气压孔14E的
大小和形状相适配,可以实施为一个塞子,塞入所述气压孔14E,进而密封所述气压孔14E。

图2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4所示,所述容器包括一保护罩
30G,其中所述保护罩30G适于实施为一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方形的罩子,也可以实施为其
他形状的盖子,以大面积的覆盖于所述饮用孔13E及其周围的区域,保护所述饮用孔13E及
其周围的区域,避免粘附细菌或者病毒等,进而避免了交叉感染,保护了消费者的安全。

所述保护罩30G包括一密封部31G,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31G实施为一塞
子,其大小和形状与所述饮用孔13E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以塞入所述饮用孔13E中,进而密
封所述饮用13E,防止所述腔体21中的液体流出,便于携带。

所述容器盖10E进一步具有一限位槽32G,其中所述限位槽32G设于所述容器盖
10E,所述限位槽32G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密封部31G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以容纳所述密封
部31G。当需要通过所述饮用孔13E饮用饮料时,打开所述密封部31G,揭开所述保护罩30G,
进而可以将所述密封部31G塞入所述限位槽32G,进而得以固定所述保护罩30G,防止丢失,
需要密封所述饮用孔13E的时候,再从所述限位槽32G中取出塞入所述饮用孔13E,使用简
单,操作方便。

图25所示为上述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变形实施,如图25所示,所述容器包括
一保护罩30H,所述保护罩30H包括一密封部31H、一固定部32H和一操作部33H,其中所述密
封部31H设于所述保护罩30H的一表面,其大小和形状与所述饮用孔13E相适配,以密封所述
饮用孔13E,优选实施为一塞子,塞入所述饮用孔13E,所述固定部32H设于所述保护罩30H的
一边缘上,将所述保护罩30H固定在所述容器盖10E上,优选地,固定于所述中心区121E,可
以直接固定揭开后的所述保护罩30H,所述操作部33H设于所述保护罩30H的另一边缘上,与
所述固定部32H相对应,由所述保护罩30H的一边缘向外延伸而形成,并与所述封合部11E保
持一间距,便于消费者操作所述操作部33H,以揭开所述保护罩30H,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
述操作部33H实施为一个把手。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可膨胀部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提供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第
六个优选实施例及相应的变形实施方式中,即在所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第六个优选实施
例及形影的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盖10E适于采用热膨胀性材料制作,盛装热饮时,受
热膨胀,在所述容器内形成负压,防止所述容器内的液体流出,增加安全性,便于携带。

参阅图26,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提供的一容器盖将被阐述,其中作为举例,将一
容器10J作为一次性饮料杯来盛装饮料。所述容器10J具有一容器壁11J、一顶部开口12J和
一开口边缘13J,所述容器10J的所述开口边缘13J具有一增厚的结构来形成所述顶部开口
12J的形状。

根据第七个优选实施例,容器盖可以是一次性盖子,包括一盖体20J和一附件装置
30J,所述容器盖可以使用一次性材料制作,例如塑料,并且可以采取目前现有的任一制造
方法来制造。

如图26至图28所示,所述盖体20J优选地实施为圆形,其中所述盖体20J具有一密
闭边缘21J和一顶盖22J,其中所述密闭边缘21J用来密封所述容器10J的所述开口边缘13J,
所述顶盖22J用来覆盖所述容器10J的所述顶部开口12J,当所述容器10J被所述盖体20J覆
盖时,所述容器10J形成一个密闭的容器腔。相应地,所述盖体20J进一步具有一饮用孔23J,
所述饮用孔23J是一个通孔,设于所述顶盖22J上,与所述容器10J的所述容器腔相连通。换
句话说,使用者能够通过所述饮用孔23J饮用所述容器10J内部的饮料。值得一提的是,所述
饮用孔23J的大小和形状能够任意改变,可以设置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者豆荚形状的孔。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所述盖体20J包括一周壁24J,所述周壁24J由所述顶盖22J
向下延伸并于所述周壁24J的底部边缘形成所述密闭边缘21J,所述盖体22J进一步具有外
部增高板221J和一中心低平台222J,其中所述饮用孔23J设于所述顶盖22J的所述外部增高
板221J上。

所述盖体20J进一步具有一通气孔25J,所述通气孔25J设于所述顶盖22J上以使得
空气能够由此进入。优选地,所述通气孔25J设于所述顶盖22J的所述外部增高板221J,沿着
所述顶盖22J直径方向与所述饮用孔23J相对应的某一位置设置,使得所述通气孔25J与所
述饮用孔23J之间的距离最大。相应的,所述通气孔25J的大小小于所述饮用孔23J的大小,
其中当所述盖体20J密封所述容器10J的时候,所述通气孔25J能够在饮用饮料时来维持和
平衡所述容器10J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换句话说,当使用者通过所述饮用孔23J饮用饮料时,
外界环境的空气会通过所述通气孔25J进入所述容器10J的腔体内,以保证所述容器10J内
部的饮料能够流畅地从所述饮用孔23J中流出。优选地,所述通气孔25J要足够小,仅仅让空
气通过即可。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是一个倒U型结构,形成了
一密封腔211J,并具有一增大的顶部封闭端212J和一延长的底部开放端213J,用以密封和
接收所述容器10J的所述开口边缘13J,使其位于所述密封腔211J处。特别的,所述盖体20J
的所述密闭边缘21J包括一内壁214J和一外壁215J,且所述内壁214J和所述外壁215J之间
形成所述密封腔211J,所述内壁214J由所述盖体20的所述周壁24J向上地、一体成型地延伸
而出。所述内壁214J和所述外壁215J均一体成型地由顶部的正面延伸出,并形成所述增大
的顶部封闭端212J,所述内壁214J、所述外壁215J的底部正面形成所述延长的底部开放端
213J,因此,当所述盖体20J覆盖于所述容器10J的所述顶部开口12J上时,所述容器10J的所
述开口边缘13J被所述增大的顶部封闭端212J所接收并密封,同时,所述容器壁11J的上部
被所述内部214J和所述外壁215J所接收并夹于两者之间进而被密封。

所述附件装置30J包括一饮用孔塞31J,所述饮用孔塞31J由所述盖体20J一体成型
地延伸而形成。特别地,所述饮用孔塞31J一体成型地、向外地由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
缘21J延伸而出,并可从所述密闭边缘21J上撕离,因此,所述饮用孔塞31J与所述盖体20J可
分离地相连接。当所述饮用孔塞31J被从所述盖体20J上撕离后,所述饮用孔塞31J可分离地
连接并密封所述饮用孔23J以阻止所述容器10J内部的饮料从所述饮用孔23J中流出。

如图27和图28所示,所述饮用孔塞31J包括一个塞子平台,所述塞子平台形成一可
撕边缘311J和一塞体部312J,所述可撕边缘311J一体成型地由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
缘21J延伸而出,所述塞体部312J向上地凸出于所述塞子平台。所述饮用孔塞31J能够于所
述可撕边缘311J处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上撕离,因此,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
述塞体部312J能够可分离地连接和密封所述饮用孔23J。相应地,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
塞体部312J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饮用孔23J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值得一提的是,一旦所述
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塞体部312J适配于所述饮用孔23J,所述饮用孔23J将被完全密封以阻
止饮料从所述饮用孔23J渗漏。

相应地,在所述盖体20J的制造过程中,所述饮用孔塞31J同时被制造,所述饮用孔
塞31J余所述盖体20J一体成型地被制造。然而,在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可撕边缘311J设
置一可撕线,以能够使得使用者易于从所述盖体20J上撕离所述饮用孔塞31J。值得一提的
是,本发明中可以由两个或多个盖子堆叠到一起以减小盖子的存储空间。

所述附件装置30J进一步包括一饮用孔塞槽32J,独立地设于邻近所述饮用孔23J
的所述顶盖22J的某一位置上,当所述饮用孔塞31J从所述盖体20J上撕离后,所述饮用孔塞
31J能够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饮用孔塞槽32J以暂时地支撑所述饮用孔塞31J。换句话说,所
述饮用孔塞31J可选择地、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饮用孔23J和所述饮用孔塞槽32J中的其中
一个。当所述饮用孔塞31J连接于所述饮用孔23J时,所述饮用孔23J被所述饮用孔塞31J密
封,当所述饮用孔塞31J连接于所述饮用孔塞槽32J时,所述饮用孔塞31J被暂时固定。如图
27所示,所述饮用孔塞槽32J是形成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顶盖22J上的一个凹槽,其中所述
饮用孔塞槽32J不是一个通孔。

特别地,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塞体部312J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饮用孔塞槽
32J,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塞体部312J依靠于所述饮用孔塞槽32J的底部侧面。因此,当
使用者需要密封所述容器10J时,使用者能够将所述饮用孔塞31J塞于所述饮用孔23J以完
全密封所述盖体20J,当使用者需要饮用饮料时,使用者能够从所述饮用孔23J内取出所述
饮用孔塞31J,然后将所述饮用孔塞31J塞入所述饮用孔塞槽32J来固定所述饮用孔塞31J,
以防止所述饮用孔塞31J丢失。

为了使用本发明中的所述容器盖,使用者可以将所述容器10J灌满饮料并于所述
容器10J的所述顶部开口12J处盖上所述盖体20J,这样使用者就能够通过所述饮用孔23J饮
用饮料。为了携带和储存所述容器10J,使用者可以从所述盖体20J上撕离所述饮用孔塞
31J,然后将所述饮用孔塞31J塞入所述饮用孔23J,因此,所述饮用孔23J被所述饮用孔塞
31J完全密封。

如图29和图30所示,本发明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容器盖将被阐述,为第
七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所述通气孔25K稍微增大一些,以使得空气易于进入所述容器
10J中。另外,所述附件装置30J进一步包括一通气塞33K,所述通气塞33K一体成型地由所述
盖体20J延伸而出。特别地,所述通气塞33K以可撕离的方式由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
21J一体成型地、向外地延伸而形成,换句话说,所述饮用孔塞31J和所述通气塞33K以可撕
离地方式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延伸出来形成两个延伸的羽翼,因此,所述通
气塞33K能够从所述盖体20J分离。所述通气塞33K从所述盖体20J撕离后,所述通气塞33K可
分离地连接和密封于所述通气孔25K,以防止外部物质通过所述通气孔25K进入所述容器
10J,例如泥土或灰尘。

根据上述第八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通气塞33K的结构与所述饮用孔塞31J的结构相
似,所述通气孔33K包括一个通气塞平台,并形成一第二可撕边缘331K和一通气塞体部
332K,所述可撕边缘331K一体成型地由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延伸出而形成,所
述通气塞体部332K向上地凸出于所述通气塞平台。能够在所述第二可撕边缘331K处将所述
通气塞33K完全地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上撕离下来,这样的话,所述通气塞
33K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能够可分离地连接和密封所述通气孔25K。相应地,所述通气塞
33K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通气孔25K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值得一提
的是,一旦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调整到所述通气孔25K的位置,所述通气
孔25K将被完全密封,以防止有任何渗漏。

如图29所示,所述通气塞33K和所述饮用孔塞31J形成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
边缘21J相对的两个面上,因此,使用者能够选择性地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上
撕离通过通气塞33K和所述饮用孔塞31K。所述饮用孔23J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通气孔25K的
大小和形状相匹配时,所述通气塞33K和所述饮用孔塞31J可互换地、可选择地连接于所述
饮用孔23J和所述通气孔25K。

根据第八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附件装置30J进一步包括一通气塞槽34K,所述通气
塞槽34K独立地设置于所述顶盖上并邻近所述通气孔25K,这样所述通气塞33K被从所述盖
体20J上撕离后,所述通气塞33K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通气塞槽34K以临时固定所述通气塞
33K,换句话说,所述通气塞33K可选择地、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通气孔25K和所述通气塞槽
34K中的其中一个。当所述通气塞33K连接于所述通气孔25K时,所述通气孔25K倍所述通气
塞33K所密封,放所述通气塞33K连接于所述通气塞槽34K时,所述通气塞33K被暂时地固定。
所述通气塞槽34K的结构与所述饮用孔塞槽32J的结构相似,其中所述通气塞槽34K是形成
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顶盖22J上的一个凹槽,并且不是一个通孔。

特别地,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通气塞槽34K
的某一位置,且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依靠于所述通气塞槽34K的底部侧
面。因此,当使用者需要密封所述通气孔25K时,使用者可以将所述通气塞33K塞入所述通气
孔25K以完全密封所述盖体20J,当使用者需要饮用饮料时,使用者可以将所述通气塞33K从
所述通气孔25K中取出,然后将所述通气塞33K塞入所述通气塞槽34K以固定所述通气塞
33K,以防止所述通气塞33K丢失。所述通气孔25K打开后允许空气进入所述容器10J,又使得
使用者易于饮用。

所述饮用孔塞31J和所述通气塞33K连接于所述饮用孔23J和所述通气孔25K替代
方式如下:所述饮用孔塞31J和所述通气塞33K能够在所述顶盖22J上旋转,使得所述饮用孔
塞31J的所述塞体部312J和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旋转地移动并分别塞入
所述饮用孔23J和所述通气孔25K。

如图29所示,所述饮用孔塞31J进一步具有一固定部313K,所述固定部313K由所述
塞子平台向上地延伸形成,并于所述塞体部312J之间有一间距。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塞
体部312J和所述固定部313K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饮用孔23J和所述饮用孔塞槽32J之间的距
离相匹配。所述饮用孔塞31J从所述盖体20J上撕离后,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固定部313K
连接于所述饮用孔塞槽32J以能够使得所述饮用孔塞31J在所述顶盖22J上旋转以使得所述
塞体部312J可分离地连接和密封所述饮用孔23J,如图30所示。换句话说,使用者可选择地
奖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塞体部312J连接于所述饮用孔23J和所述饮用孔塞槽32J中的其
中一个。正如上面所说的,所述饮用孔槽32J能够暂时地将所述饮用孔塞31J固定于所述顶
盖22J上,当使用者选择性地将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固定部313K连接于所述饮用孔槽
32J,所述饮用孔塞31J能够在所述顶盖22J上旋转。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能够通过一只手
就可以将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塞体部312J塞入所述饮用孔23J或从所述饮用孔23J中拔
出,因而,使用者也能够通过一只手来旋转移动所述饮用孔塞31J使其对准或避开所述饮用
孔23J。因此,所述饮用孔塞槽32J具有多种功能来将所述饮用孔塞31J保持在所述顶盖22J
上。

同理,所述通气塞33K进一步具有一通气固定部333K,所述通气固定部333K由所述
通气塞平台向上延伸而形成,并于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之间保持一间距,所述通气塞33K的
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与所述通气固定部333K之间的距离和所述通气孔25K余所述通气塞槽
34K之间的距离相当。所述通气塞33K从所述盖体20J上撕离后,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
固定部333K连接于所述通气塞槽34K以使得所述通气塞33K能够在所述顶盖22J上旋转,使
得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连接和密封所述通气孔25K,如图30所示。同理,使用者能够选择性
地将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连接于所述通气孔25K和所述通气塞槽34K中的
其中一个。如上所述,所述通气塞槽34K能够暂时地将所述通气塞33K固定于所述顶盖22J
上,当使用者选择将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固定部333K连接于所述通气塞槽34K时,所
述通气塞33K能够在所述顶盖22J上可旋转地移动。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也能够通过一只
手操作来将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K塞入所述通气孔25K,或者从所述通气孔
254K中拔出,因而,使用者能够通过一只手可旋转地移动所述通气塞33K使其对准或偏离所
述通气孔25K。因此,所述通气塞槽34K也具有多种功能来将所述通气塞33K保持在所述顶盖
22J上。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饮用孔塞31J的所述固定部313K和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通气
固定部333K均形成可旋转地轴,使得所述饮用孔塞31J和所述通气塞33K能够在所述顶盖
22J上旋转。

图31阐述了上述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种变形实施。所述饮用孔塞31M和所述
通气塞33M直接连接于所述顶盖22J,并且可以在所述顶盖22J上可旋转地移动。换句话说,
所述饮用孔塞31M和所述通气塞33M不是一体成型地由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延
伸而出的,这样的话,使用者不需要从所述盖体20J上撕离所述饮用孔塞31M和所述通气塞
33M。特别地,所述饮用孔塞31M的所述固定部313M作为一个大头钉或者铰链连接于所述饮
用孔塞槽32M,以使得所述饮用孔塞31M在所述顶盖22J上可旋转,从而使得所述塞体部312M
可分离地连接和密封所述饮用孔23J,如图31所示。同理,所述通气塞33M的所述通气固定部
333M作为另一个大头钉或者铰链预连接于所述通气塞槽34M,使得所述通气塞33M在所述顶
盖22J上可旋转,以使得所述通气塞体部332M可分离地连接和密封所述通气孔25M,如图31
所示。

图32和图33阐述了所述通气孔25N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气孔25N作为
一个凹槽设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顶盖22J上并形成一底壁251N,所述通气孔25N进一步具
有多个气孔252N,所述气孔252N设于所述底壁251N以能够使得空气进入。值得一提的是,使
用者能够通过所述气孔252N戳开(例如,通过一吸管)所述通气孔25N的所述底壁251N,进而
形成一搅拌孔,从而使得所述气孔252N也形成了一个通孔。

图32和图33进一步阐述了上述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种変形实施方式,其中所
述饮用孔塞31N由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一体成型地、向上地延伸而形成,并且可
以撕离所述饮用孔塞31N的一部分。因此,所述饮用孔塞31N能够部分地从所述盖体20J上分
离,所述饮用孔塞31N部分地脱离所述盖体20J后,所述饮用孔塞31N可分离地连接并密封所
述饮用孔23J,以阻止所述容器10J内部的饮料从所述饮用孔23J中渗出。

特别地,所述塞子平台的长度可延伸,所述塞子平台的一自由端由所述盖体20J的
所述密闭边缘21J延伸形成,以定义一不可撕边缘314N和一可撕边缘311N,均由所述盖体
20J的所述密闭边缘一体成型地延伸而形成。因此,所述塞子平台能够在所述可撕边缘311N
处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上部分地撕离下来,同时所述塞子平台依然通过所述
不可撕边缘314N附属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结果,所述饮用孔塞31N的所述塞
体部312N能够可分离地连接并密封所述饮用孔23J,所述饮用孔塞31N能够选择性地连接于
所述饮用孔23J和所述饮用孔塞槽32N中的其中一个。

所述通气塞33N的结构与所述饮用孔塞31N的结构相似,其中所述通气塞33N由所
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一体成型地、向上地延伸而形成,所述通气塞33N可部分地撕
离所述盖体20J。当所述通气塞33N从所述盖体20J上被部分撕离后,所述通气塞33N可分离
地连接并密封所述通气孔25N。

所述通气塞平台的长度可延伸,所述通气塞平台的一自由端由所述盖体20J的所
述密闭边缘21J一体成型地延伸形成,并形成一第二不可撕边缘334N和一第二可撕边缘
331N,均由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一体成型地延伸而形成。因此,能够在所述第二
可撕边缘331N处将所述通气塞平台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上部分撕离下来,同
时,所述通气塞平台依然通过所述第二不可撕边缘334N附属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
缘21J。结果,所述通气塞33N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N能够可分离地连接并密封所述通气孔
25N。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通气塞33N也能够连接并密封所述通气孔25N,所述通气塞33N可选
择地连接所述通气孔25N和所述通气塞槽34N中的其中一个。

相应地,所述饮用孔塞31N的塞子平台和所述通气塞33N的所述通气塞平台均采用
柔性材料制作,这样可以使得所述饮用孔塞31N的塞子平台和所述通气塞33N的所述通气塞
平台能够弯曲并转向以连接所述饮用孔23J和所述通气孔25N。换句话说,所述饮用孔塞31N
的塞子平台和所述通气塞33N的所述通气塞平台足够长,使得所述饮用孔塞31N的所述塞体
部312N和所述通气塞33N的所述通气塞体部332N能够到达所述饮用孔23J和所述通气孔25N
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饮用孔塞31N和所述通气塞33N可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
密闭边缘21J处部分地撕离下来,所述饮用孔塞31N的端部和所述通气塞33N也能够固定于
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因此,能够省略掉所述固定部313K和所述通气固定部
333K。

如图34和图35阐述了上述第七个和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作
为第九个优选实施例。根据第九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盖体20J进一步包括一膨胀膜26N,当所
述容器10J不是以垂直的方式被放置时,例如,所述容器10J倾斜或者上下颠倒放置时,所述
膨胀膜26N能够使得所述容器10J内部形成一负压。

如图34所示,所述膨胀膜26N作为一侧部膨胀膜被设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周壁
24J。特别地,所述膨胀膜26N包括一波纹状膜壁261N,所述波纹状膜壁261N与所述周壁24J
一体成型地设置,换句话说,至少一部分所述周壁24J被设计为波纹状。

根据本优选实施例,所述膨胀膜26N能够变形膨胀以扩大所述容器10J的体积,例
如,当所述容器10J被上下颠倒或者倾斜放置时,饮料就会充满所述盖体20J,饮料的重量能
够推动所述盖体20J向下以使得所述膨胀膜26N于所述周壁24J处伸展,换句话说,所述顶盖
22J将被施加外力,进而移动远离所述容器10J的所述顶部开口12J或者通过所述周壁24J的
延展,所述盖体20J的整体高度将增加,正如图35所示。

当所述容器10J倒立时,覆盖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容器10J的体积膨胀,在所述容器
10J内部产生负压。当环境压力大于所述容器10J内部的压力时,较大的环境压力将会阻止
饮料从所述饮用孔23J或者所诉通气孔25K中漏出。换句话说,由于热咖啡(或热饮料)突然
遇到相对冷的空气时,会形成一个骤冷效应,使其内部突然产生一个冲击压力,进而使得所
述膨胀膜26N将使得所述盖体20J从所述容器10J处突然爆开。

图36和图37是根据第十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膨胀膜26P的一种变形实施,其中所
述膨胀膜26P设于所述盖体20J的顶部。特别地,所述膨胀膜26P作为一个顶部膨胀膜设于所
述盖体20J的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特别地,所述膨胀膜26P包括一波纹状膜壁261P,所述波
纹状膜壁261P一体成型地设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换句话说,所述盖体
20J的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为波纹状。

同理,所述膨胀膜26P的变形能够使得覆盖有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容器10J的体积
膨胀,例如,当所述容器10J倒立时,饮料就会充满所诉盖体20J,饮料的重量将推动所述20J
向下运动使得所述波纹状膜壁261P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中心低平台处延展,换句话说,所
述盖体20J的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将被外力推动,进而偏离所述容器10J的所述顶部开口
12J,或者通过所述盖体20J的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的延展,使得所述盖体20J的整体高度有
所增加,正如图38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盖体20J的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延展后,所述
盖体20J的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形成一圆锥形。所述膨胀膜26P是设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
中心低平台222J处的一柔性膜,以形成负压,另外,所述柔性膜可以为透明的,这样使用者
能够通过柔性膜看到所述容器10J的内部。

图39阐述了顶部和侧部的膨胀膜,相应地,所述膨胀膜26N和所述膨胀膜26P分别
设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周壁24J和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因此,当所述容器10J倒立时,饮
料的重量将使得所述周壁24J的所述波纹状膜壁261N延展,并同时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中
心低平台222J处下推所述波纹状膜壁261P,相应地,其内部的负压将会大幅增加。

图40阐述了所述盖体20J被设计为不同的形状。所述盖体20J能够设为矩形的以与
所述容器10J的所述顶部开口相匹配,同理,所述盖体20J页能够设计为多边形或者椭圆形
来覆盖所述容器10J。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第八个优选实施例至第十一个优选实施例以及其变形实施都
是对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变形,第七个优选实施例至第十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特性是可
以互换的。例如,所述膨胀膜26N和所述膨胀膜26P设于上述第七个优选实施例和第八个优
选实施例的所述盖体20J上,同理,所述膨胀膜26N和26P能够与所述饮用孔塞31N和所述通
气塞33N一起设于所述盖体20J上,可部分分离地设置。带有气孔的所述通气孔25N能够设于
上述任一优选实施例及其变形实施方式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容器盖通过以下步骤来制造:

(1)形成设有所述密闭边缘21J和所述顶盖22J的所述盖体20J,相应地,也能够同
时设置所述饮用孔23J和/或所述通气孔25K;

(2)沿着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密闭边缘21J的相对的或者距离最远的两个侧面一体
成型地设置所述饮用孔塞31J和所述通气塞33K;

(3)分别在所述饮用孔塞31J和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可撕边缘311J和331K处设置
可撕线,因此,所述饮用孔塞31J和所述通气塞33K能够轻易地与所述盖体20J分离;

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饮用孔塞槽32J和/或所述通气塞槽34K可设于所述顶盖
22J上。另外,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膨胀膜26N和26P也可设于所述盖体20J的所述周壁24J
和/或所述中心低平台222J。设有所述饮用孔塞31J和所述通气塞33K的所述盖体20J的所有
结构能够通过热压、冲压或者喷吹来一体成型地制造。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
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
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容器及容器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容器及容器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容器及容器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容器及容器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器及容器盖.pdf(5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包括一保护组件和一可膨胀部,均连接于所述容器盖,所述保护组件适于密封所述容器盖的饮用孔和气压孔,防止饮用孔沾染细菌,避免交叉感染,其中所述可膨胀部采用热膨胀材料制作,盛装热饮后,所述可膨胀部鼓凸向上,使得所述容器内形成负压,所述保护组件和所述可膨胀部共同作用,增加了所述容器的密封度,便于携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