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廊布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又称之为共同沟)是建于城市地下容纳两类及以上市政管线于一体的
箱涵隧道。可将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纳入其
中,实现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统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坚决落
实管线全部入廊的要求,绝不能一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一边在管廊外埋设管线。各试点城
市也都将雨污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其中雨污水管线检查井的设置成为综合管廊设计的一
个重点需解决的问题。住建部《关于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
通知》中要求将城市排水防涝与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协同推进,因地制宜确定雨水管道
入廊的铺射方式,严格落实管线入廊制度。
当前综合管廊纳入雨污水管线的案例中,检查井往往直接穿过管廊结构直通地面
或从管廊一侧修建检查井通向地面,这种设计一方面影响管廊结构的完整性,不利于管廊
防水,其次检查井设置在管廊外部,维修人员需到管廊外部及地面作业,增加工作量的同时
还会影响到路面交通。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以解决检查井不利于管廊防水以及维修作业影响路面
交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所述管廊包括设置在地面
下的排水舱,所述管廊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排水舱,所述排水舱包括检查层和排水层,所述
检查层设置在所述排水层的上方,并供检查人员走动,所述检查层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检查
排水层排水的检查井,所述检查层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检查人员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能够
用管廊的其他舱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舱为雨水舱和污水舱或单独设置的污水舱或雨水舱,其中雨
水舱、污水舱均包括检查层和排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管廊还包括雨水调蓄池,所述雨水调蓄池的进水口与地面雨水口
连通,所述雨水调蓄池的出水口与雨水舱的排水层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调蓄池的底面高度与雨水舱的排水层的进水口高度一致,所
述雨水舱的检查层与所述雨水调蓄池并列设置;
所述雨水调蓄池靠近所述雨水舱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上层地面之
间以及所述溢流板与雨水舱的检查层之间预留有溢流通道,所述雨水调蓄池与所述雨水舱
的排水层进水口通过所述溢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调蓄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能够将雨水调蓄池内的蓄水
抽出。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雨水口内设置有雨水过滤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舱和污水舱的排水层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U型的底部为半圆
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管廊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电信舱和供水舱,所述开口与排水舱相邻
的舱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井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密封检查盖。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层设置有照明组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将排水系统
纳入到综合管廊中,推进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同时排水舱的检查设施设置在了舱
内,合理利用了排水舱的排水层上部的空间,避免了检查井穿越管廊结构引起的漏水情况
的发生,提高了综合管廊的防水性;同时,检查井设置在地面以下,避免了现有工作人员在
进行检查作业时对地面交通等造成不良影响情况的发生。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
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
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综合管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综合管廊的上、下层形式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雨水舱,11:雨水舱检查层,12:雨水舱排水层,13:雨水舱检查井;2:污水
舱,21:污水舱检查层,22:污水舱排水层;23:污水舱检查井;3:雨水调蓄池;4:雨水口;5:雨
水过滤组件;6:水泵;7:溢流板;8:电信舱;9:供水舱,10:照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所述管廊包括设置在地下的排水
舱、电信舱8以及供水舱9。
其中,所述排水舱包括上下设置的检查层和排水层,所述检查层底面上设置有用
于检查排水层排水的检查井,且所述检查层和排水层均设置在地下,检查层的侧壁上设置
有供检查人员进出的开口。排水层是排水线路,供水流从地下排出;检查层供检查人员走
动,并通过检查井检查排水舱内的排水层排水情况。电信舱和供水舱为非排水舱。电信舱用
于容纳互不影响的电力电信管线,供水舱用于容纳给水、中水等管线。
其中,一般在综合管廊种一般均包括了非排水舱,所以供检查人员进出的开口可
以直接与非排水舱中的靠近排水舱的舱室连通,这样检查人员就可以通过非排水舱的舱室
进入到排水舱检查层中,进而通过检查井对排水层排水进行检查。
所述排水舱可以是单独的雨水舱1或者单独的污水舱2,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污水
舱2和雨水舱1,也即无论是哪种排水舱,只要是采用地下两层设置的方式均是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包括污水舱2和雨水舱1的综合管廊,污水舱2与
电信舱8靠近设置。其中,雨水舱1包括上下设置的雨水舱检查层11和雨水舱排水层12,雨水
舱检查层11上设置有雨水舱检查井13;污水舱2包括上下设置的污水舱检查层21和污水舱
排水层22,污水舱检查层21上设置有污水舱检查井23。污水舱检查层21供检查人员进入的
开口与电信舱连通,雨水舱检查层11供检查人员进入的开口与污水舱连通,这样检查人员
可以通过电信舱8进入污水舱检查层对污水舱排放层进行查看,也可以进一步从污水舱进
入雨水舱检查层11,对雨水舱排水情况进行检查。
本实施例综合管廊在雨、污水舱的排水层上设置夹层,将雨、污水舱建为双层结
构,夹层内设检查井,将检查空间设定于夹层内,检查人员在管廊内完成管线的检查,道路
上无需设置检查井,不影响道路交通。夹层内还可布置管线,不影响管廊空间的使用,保证
了管廊结构的完整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综合管廊还包括雨水调蓄池3,所述雨水调蓄池3的进水口与
地面雨水口4连通,所述雨水调蓄池3的出水口与雨水舱排水层12连通。其中,地面雨水口4
对应的路面A的坡度可以是5°左右,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路面A的倾斜方向。
雨水调蓄池3的设置,一是当雨水量较小时,雨水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调蓄池3储
存备用,实现雨水的储存利用;二是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在雨水调蓄池3储满后进入雨水
舱1排除,同时雨水量可通过管廊内的雨水调蓄池作为滞蓄设施错峰排放,降低城市内涝的
发生机率。
如图1所示,所述雨水调蓄池3内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能够将雨水调蓄池3内的
蓄水抽出,可用于绿地浇灌或作为路面喷洒用水。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设置方式,雨水舱1和污水舱2并列设置,且雨水舱1靠近雨水
调蓄池3一侧设置。所述雨水调蓄池3的底面高度与雨水舱排水层12的进水口高度一致,所
述雨水舱检查层11与所述雨水调蓄池3并列设置。所述雨水调蓄池3靠近所述雨水舱1的一
侧设置有溢流板7,所述溢流板7与上层地面之间以及所述溢流板7与雨水舱检查层11之间
预留有溢流通道,所述雨水调蓄池3与所述雨水舱排水层进水口通过所述溢流通道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雨水舱1靠近雨水调蓄池3一侧设置,这样的空间结构布置合理,雨
水可以直接通过地面的雨水口4进入雨水调蓄池3,待雨水调蓄池3蓄满水后直接可以通过
溢流通道进入雨水舱排水层12,不需要复杂的管路设计,也避免了管路交叉布置繁琐的问
题。同时,所述雨水舱检查层11与所述雨水调蓄池3并列设置,指的是雨水舱检查层11的设
置高度与雨水调蓄池3接近,且在横向上成并列排布,这样最合理的利用了雨水舱排水层12
的上部闲置空间,又保证了雨水调蓄池3的蓄水量并且不会影响到雨水舱排水层12的排水。
如图1所示,所述地面雨水口4内设置有雨水过滤组件5。过滤组件可以将来自地面
的杂物进行初始过滤,避免杂物沉积在雨水调蓄池3内以及避免杂物影响水泵的工作以及
雨水下游的排放。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结构,所述雨水舱1和污水舱3的排水层的截面形状为
U型,所述U型的底部为半圆弧形。这种结构的雨水舱和污水舱的底面圆滑,减小了外部来水
的冲击,减小了水流阻力,有利于雨水和污水的顺畅排出,不易沉积淤泥杂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检查井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密封检查盖。设置检查盖
既可以保证检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可以在不检查时将检查口封好,避免排水层排水过多
时溢出到检查层上。
作为本实施例综合管廊的优选实施方案,在雨水舱检查层11、污水舱检查层21以
及电信舱8、供水舱9上均设置有照明组件。可以理解的是,照明组件方便了检查人员的作
业。
本实施例综合管廊内部的雨、污水舱排水层和检查层均单独设置,上部分为检查
区,下部分为排水区,中间为分隔板,分隔板上设检查井,需要检查时工人在检查区可通过
打开检查井盖进行检查,检查人员不用在地面道路上检查,地面上不再设置雨污水检查井。
这样的结构设计,一是为了解决管廊纳入雨污水管线后检查井设置问题,避免了检查井从
管廊结构穿过、破坏管廊完整性、降低断面利用效率,也即本发明的检查井的设计,增强了
管廊的防水性能,提高了结构及管理的安全性。二是独立的雨污水舱易于设置检查井,便于
管线的检查,独立设置的雨、污水舱可以不影响其他舱室管线的敷设,降低综合管廊的成
本,提高管廊断面的利用率。检查时不影响道路交通,检查工作直接在管廊内部完成,降低
检查人员工作量,保持管廊结构的完整性,充分利用了管廊内部的空间。
本实施例综合管廊降雨时,雨水经过道路雨水口4流入下面雨水调蓄池3,当雨量
小时,雨水调蓄池3能储存全部水量,此储存雨水可以用水泵6提升至地面用于浇洒与绿化
等。当雨量大时,雨水调蓄池3水满,然后溢流入雨水舱排水层12,通过雨水舱排水层12将溢
流雨水排走。
可见本实施例综合管廊解决了城市综合管廊同海绵城市的雨水调蓄的建设过程
中各自规划、单独施工的问题,也即本实施例综合管廊随道路建设,将其与随道路建设的雨
水利用设施结合建设,做到二者统一规划、设计和施工,降低成本的同时把施工对城市的影
响降到最低。将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中的雨水调蓄结合建设,利于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统
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既能防涝排水,增加雨水利用率,又可避免因埋设线对道路反
复开挖,有助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前综合管廊断面相比,无论是在设计还是
施工上成本相差不多,但考量该种断面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综合管廊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形式,检查层下的
雨、污水舱不利用排水层排除而是利用管道排除,或者管廊只包括雨水或污水管线或者包
括更多舱室,或者雨、污水舱在整个管廊系统中的位置变化,只要设置检查层用来实现检查
井的方案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综合管廊的排布也不限于实施例附图1中给出的形
式,如图2所示,将供水舱9等其他舱室设置在雨水舱1(或污水舱)的上方,此时相当于供水
舱设置在了检查层上,图2中雨水舱1(或污水舱)相当于图1中的雨水舱排水层12,所以仅将
雨、污水舱的排水层作为雨、污水舱设置在其中一层,其雨、污水舱的上层检查层敷设管线
作为供水舱、电舱或者其他舱室使用并在该舱室内设置检查井的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