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4153111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8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43531.1

申请日:

2015.11.26

公开号:

CN106801129A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1D 9/00申请日:20151126|||公开

IPC分类号:

C21D9/00; C21D1/667

主分类号:

C21D9/00

申请人:

上海恒精感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钱涛; 刘又红; 江国清; 韩旭; 陈大乔

地址:

201707 上海市青浦区工业园区汇金路12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代理人:

刘常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内部设有:电源放置平台;第一淬火机构;第二淬火机构;机械手,其设置在第二淬火机构与第一淬火机构之间;工件定位自转装置,其分别与第一淬火机构和第二淬火机构配合连接;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其分别与第一淬火机构和第二淬火机构配合连接;电源切换器,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一侧还设有控制器、淬火水箱和淬火水回水泵。本发明可直接和车削工序连线,车削好的工件经输送链到达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由工业机器人将工件移送到淬火机床上进行自动淬火与自动回火处理,然后由机器人移送到下料输送链上,由下料输送链输送到下道工序,能耗低、生产效率高、工件变形量小、可自动化连续生产,可满足自动化连续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蜗杆全
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内设有:
电源放置平台,所述电源放置平台上设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三电源
和第四电源;
第一淬火机构,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分别为第一淬火机构供电;
第二淬火机构,所述第二淬火机构与第一淬火机构相配合,第二电源、第
三电源和第四电源分别为第二淬火机构供电;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置在第二淬火机构与第一淬火机构之间;
工件定位自转装置,所述工件定位自转装置分别与第一淬火机构和第二淬
火机构配合连接;
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所述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淬火机构和第
二淬火机构配合连接;
电源切换器,所述电源切换器分别与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三电源和第
四电源连接,
所述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一侧还设有控制器、淬火水箱和淬火
水回水泵,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机械手、第一淬火机构、第二淬火机构、工件定
位自转装置和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淬火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台、第一上下料装置、第一检测装置、
边部淬火装置、内孔淬火装置、大头淬火装置和吹干装置,所述上下料装置、
检测装置、边部淬火装置、内孔淬火装置、大头淬火装置和吹干装置分别依次
匀距设置在第一旋转台上方的四周,并与第一旋转台上的工件对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特征
在于,所述边部淬火装置和内孔淬火装置分别与第一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二淬火机构包括第二旋转台、第二上下料装置、第二检测装置、
小头淬火装置、螺纹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和喷液冷却装置,第二旋转台、第二
上下料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小头淬火装置、螺纹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和喷液
冷却装置分别依次匀距设置在第二旋转台上方的四周,并与第二旋转台上的工
件对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特征
在于,第二电源为小头淬火装置供电,第三电源为螺纹淬火装置供电,第四电
源为回火装置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特征
在于,所述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内还设有淬火水冷却系统和设备冷
却系统。

说明书

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机床,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
床。

背景技术

目前,淬火加工行业都朝着节能、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自动流水
线生产过程中,要求上下工序衔接紧促,所有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一环出错
整个流水线就得停下来,对生产影响很大。

现有的淬火加工行业一般采用渗碳淬火,工件经过车削加工后,被集中放
置到一起进行渗碳处理,随后进行回火处理,淬火回火处理之后,再进行磨削
等其他加工处理。该热处理方式虽是成熟的热处理方式,但存在能耗高、生产
时间长、运输不便、工件变形量大、废品率高及不能自动化连续生产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
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所述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
床内设有:

电源放置平台,所述电源放置平台上设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三电源
和第四电源;

第一淬火机构,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分别为第一淬火机构供电;

第二淬火机构,所述第二淬火机构与第一淬火机构相配合,第二电源、第
三电源和第四电源分别为第二淬火机构供电;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置在第二淬火机构与第一淬火机构之间;

工件定位自转装置,所述工件定位自转装置分别与第一淬火机构和第二淬
火机构配合连接;

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所述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别与第一淬火机构和第二
淬火机构配合连接;

电源切换器,所述电源切换器分别与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三电源和第
四电源连接,

所述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一侧还设有控制器、淬火水箱和淬火
水回水泵,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机械手、第一淬火机构、第二淬火机构、工件定
位自转装置和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控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淬火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台、第一
上下料装置、第一检测装置、边部淬火装置、内孔淬火装置、大头淬火装置和
吹干装置,所述上下料装置、检测装置、边部淬火装置、内孔淬火装置、大头
淬火装置和吹干装置分别依次匀距设置在第一旋转台上方的四周,并与第一旋
转台上的工件对应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边部淬火装置和内孔淬火装置分别与
第一电源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淬火机构包括第二旋转台、第二
上下料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小头淬火装置、螺纹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和喷液
冷却装置,第二旋转台、第二上下料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小头淬火装置、螺
纹淬火装置、回火装置和喷液冷却装置分别依次匀距设置在第二旋转台上方的
四周,并与第二旋转台上的工件对应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电源为小头淬火装置供电,第三电源
为螺纹淬火装置供电,第四电源为回火装置供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内还
设有淬火水冷却系统和设备冷却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直接和车削工序连线,车削好的工件经输送链到达转向器蜗杆全
自动感应淬火机床,由工业机器人将工件移送到淬火机床上进行自动淬火与自
动回火处理,然后由机器人移送到下料输送链上,由下料输送链输送到下道工
序,能耗低、生产效率高、工件变形量小、可自动化连续生产,可满足自动化
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的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内部
设有电源放置平台100、第一淬火机构200、第二淬火机构300、工件定位自转
装置400、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和电源切换器150。

电源放置平台100,在其上面设有第一电源110、第二电源120、第三电源
130和第四电源140,第一电源110为第一淬火机构200内的装置供电,第二
电源120、第三电源130和第四电源140分别为第二淬火机构300内的装置供
电。

第一淬火机构200与第二淬火机构300相互配合对工件进行淬火加工,在
第一淬火机构200与第二淬火机构300之间设有一机械手,在第一淬火机构200
加工完毕后的工件通过机械手放置到第二淬火机构300继续加工。

第一淬火机构200,其包括第一旋转台210、第一上下料装置220、第一检
测装置230、边部淬火装置240、内孔淬火装置250、大头淬火装置260和吹干
装置270。

第一上下料装置220、第一检测装置230、边部淬火装置240、内孔淬火装
置250、大头淬火装置260和吹干装置270分别依次匀距设置在第一旋转台210
上方的四周,分别与第一旋转台210上的工件对应配合,在工作时,只需通过
逆时针旋转第一旋转台210就可对工件依次进行检测、边部淬火、内孔淬火、
大头淬火和吹干。

第二淬火机构300,其包括第二旋转台310、第二上下料装置320、第二检
测装置330、小头淬火装置340、螺纹淬火装置350、回火装置360和喷液冷却
装置370。

第二上下料装置320、第二检测装置330、小头淬火装置340、螺纹淬火装
置350、回火装置360和喷液冷却装置370分别依次匀距设置在第二旋转台310
上方的四周,并且分别与放置在第二旋转台310上的工件对应配合,在工作时,
只需通过逆时针旋转第二旋转台310就可以对工件依次进行检测、小头淬火、
螺纹淬火、感应回火和冷却。

工件定位自转装置400,其分别与放置在第一旋转台210上的工件和放置
在第二旋转台310上的工件配合连接,其是用于旋转放置在第一旋转台210上
的工件和放置在第二旋转台310上的工件。

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其分别与第一旋转台210与第二旋转台310配
合连接,其是用于分别驱动第一旋转台210与第二旋转台310旋转。

电源切换器150,其分别与第一电源110、第二电源120、第三电源130
和第四电源140连接,其是用于分别切换使用第一电源110、第二电源120、
第三电源130和第四电源140。

另外,在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一侧还设有控制器600、淬火水
箱700和淬火水回水泵800。

控制器600分别与机械手、第一淬火机构200、第二淬火机构300、工件
定位自转装置400和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控制连接,这样,通过控制器600
就可以分别控制机械手、第一淬火机构200、第二淬火机构300、工件定位自
转装置400和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使用非常方便。

为了进一步便于控制,具体可在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上设置一
启停控制按钮610,启停控制按钮610与控制器600配合连接,可将整个工作
的操作流程输入到控制器600中,这样只需按下启停控制按钮610就可以自动
实现淬火加工。

另外,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内还设有淬火水冷却系统910和设
备冷却系统920。设备冷却系统920分别与淬火水箱700和淬火水回水泵800
配合连接。

由于转向器蜗杆感应淬火的原理是通过感应加热,使转向器蜗杆需要提高
硬度的部位快速升温到淬火温度,然后对淬火部位喷淬火液,使工件被加热部
位快速冷却,达到提高工件表面硬度的要求。在该过程中,淬火水带走了热量,
淬火水的温度升起,淬火水冷却系统910就是专用于淬火水的;淬火水喷出之
后,需要将它收集到一起,所以就需要配置淬火水箱700;淬火水被收集到淬
火水箱700之后,淬火水回水泵800启动将淬火水从淬火水箱700打回到淬火
水冷却系统910冷却后循环使用。

设备冷却系统920是专用于冷却淬火设备的电源及负载的。在电源启动加
热工件时,电源上的元器件及负载也会急剧发热的,为使电源元器件及负载产
生的热量迅速带走,那么就需要对电源元器件及负载进行循环冷却。使电源元
器件及负载温度波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

工件被机械手抓住输送到第一旋转台210的第一上下料装置220上,对工
件进行定位,然后第一旋转台2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的带动下逆时针
旋转一个工位;

首先在第一检测装置230上检测工件是否正确,检测完毕后,第一旋转台
2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针旋转下一个工位,到达边部淬火
装置240上,这时,工件会被工件定位自转装置400驱动旋转,第一电源110
启动边部淬火装置240对工件边部进行感应淬火;

淬火完毕后,第一旋转台2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针旋
转下一个工位,工件被输送到内孔淬火装置250上,工件被工件定位自转装置
400驱动旋转,第一电源110被电源切换器150切换到内孔淬火装置250上,
内孔淬火装置250对工件边部进行感应淬火;

边部淬火完毕后,第一旋转台2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
针旋转下一个工位,工件被输送到大头淬火装置260上,工件被工件定位自转
装置400驱动旋转,第二电源120启动大头淬火装置260,大头淬火装置260
对工件大头进行感应淬火;

大头淬火完毕后,第一旋转台2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
针旋转下一个工位,工件被输送到吹干装置270上进行吹干处理;

吹干完成后,第一旋转台2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又旋转到
第一上下料装置220上,这时可以下料,由机械手将工件从第一上下料装置220
提起,在空中旋转180°,将工件放到第二旋转台310上的第二上下料装置320
的工件定位及自转装置380上;

第二旋转台3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针旋转下一个工
位,到达第二检测装置330上,第二检测装置330检测工件是否放好;

检测完毕,第二旋转台3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针旋转
下一个工位,被输送到小头淬火装置340上,工件被工件定位自转装置400驱
动旋转,第二电源120被电源切换器150切换到小头淬火装置340上,小头淬
火装置340对工件小头进行感应淬火;

小头淬火完毕后,第二旋转台3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
针旋转下一个工位,工件被输送到螺纹淬火装置350上,工件被工件自转驱动
装置400驱动旋转,第三电源130启动螺纹淬火装置350,螺纹淬火装置350
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

感应加热完毕后,第二旋转台3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
针旋转下一个工位,工件被输送到回火装置360上,第四电源启动回火装置
360,回火装置360对工件进行感应回火;

感应回火完毕后,第二旋转台3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
针旋转下一个工位,工件被输送到喷液冷却装置370上,喷液冷却装置370对
工件进行喷液冷却;

冷却完毕后,第二旋转台310在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500驱动下逆时针旋
转下一个工位,这时,工件又回到第二上下料装置320上,可以进行下料,由
机械手将工件从第二上下料装置320上取下,放到下料输送链上输送到仓库进
行存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
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其内部设有:电源放置平台;第一淬火机构;第二淬火机构;机械手,其设置在第二淬火机构与第一淬火机构之间;工件定位自转装置,其分别与第一淬火机构和第二淬火机构配合连接;回转台分度驱动装置,其分别与第一淬火机构和第二淬火机构配合连接;电源切换器,转向器蜗杆全自动感应淬火机床一侧还设有控制器、淬火水箱和淬火水回水泵。本发明可直接和车削工序连线,车削好的工件经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铁的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