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液成形模具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充液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铝合金外板主要通过冷冲模具实现成型。
现有技术中,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其
中包括上模1’和下模2’,通过上模1’和下模2’的相互配合形成较大的冲压力直接将待冲压
件冲压成型。
在冷冲压的过程中,由于铝合金的自身刚度较小,在直接进行冷冲压的过程中,在
受到刚度较大的模具的冲压力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开裂、暗伤、划伤等现象。
如何减少铝合金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开裂、暗伤、划伤等现象,是本领域亟待解决
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液成形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避免
在冲压的过程中出现开裂、暗伤、划伤等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液成形模具,其中,包括凸模、凹模、压边圈和挡水板;
所述凹模固定设置,所述凹模上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底部设有充液腔;所述凹模
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充液腔连通;所述凸模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
模的上方,且所述凸模靠近所述凹模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型腔具有相匹配的形状;
所述挡水板安装在所述凹模靠近所述凸模的一侧,且所述挡水板沿所述型腔的开
口处环绕一周;
所述压边圈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凹模的上方,所述凸模的侧面与所述压边圈的内壁
可滑动地连接。
如上所述的充液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且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均位于所述充
液腔的底部,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与高压液体源连通。
如上所述的充液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水管为三个,且三个所述进水
管均穿过所述凹模的侧壁。
如上所述的充液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凸模座、凹模座和凸模垫块,所
述凹模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模座上,所述凸模垫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凸模座上,所述凸模固定
安装在所述凸模垫块远离所述凸模座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充液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凸模垫块与所述压边圈的内壁可
滑动地连接。
如上所述的充液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压边圈靠近所述凹模座的一侧设
有用于容纳挡水板的凹槽。
如上所述的充液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凸模的外侧壁具有与所述压边圈
内侧壁相匹配的形状。
如上所述的充液成形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挡水板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
环形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型腔与待冲压的铝合金料板之间形成用于充入高
压液体的空腔,在将压边圈压紧后,充入高压液体,使铝合金料板从四周及底面被压紧到凸
模上,从形成一定的形状。由于通过高压液体进行压紧,能够使铝合金料板各处受到的压力
基本相等,因此能够消除由于局部冲压力过大导致的开裂、暗伤、划伤等现象,能够大大提
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充液成形模具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充液成形模具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凹模型腔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充液进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充液成形模具沿充液进水管轴线方向的剖视
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凹模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挡水板安装时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凸模与压边圈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凸模的轴测图;
图1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压边圈的轴测图;
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压力圈的又一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2’-下模;
1-凸模,2-凹模,3-压边圈,4-挡水板,5-凸模座,6-凹模座,7-凸模垫块,8-型腔,
9-充液腔,10-进水管,11-环形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充液成形模具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
方式提出的充液成形模具轴测图;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
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凹模型腔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
出的充液进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充液成形模具沿充液
进水管轴线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凹模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挡水板安装时的截面图;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凸模与压
边圈的安装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凸模的轴测图;图12为本发明具体
实施方式提出的压边圈的轴测图;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的压力圈的又一轴测
图。
如图2到图13,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充液成形模具,其中,包括凸模1、
凹模2、压边圈3、挡水板4、凸模座5、凹模座6和凸模垫块7。
所述凹模2固定设置,所述凹模2上设有型腔8,所述型腔8的底部设有充液腔9,所
述凹模2上设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的第一端与所述充液腔9连通;具体实施时,所述充
液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且每个充液腔9对应至少一个进水管10与之连通。所述凸模1可
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模2的上方,且所述凸模1靠近所述凹模2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型腔8具有
相匹配的形状;
所述挡水板4安装在所述凹模2靠近所述凸模1的一侧,且所述挡水板4沿所述型腔
8的开口处环绕一周;具体实施时,所述挡水板4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环形条11。
所述压边圈3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凹模2的上方,所述凸模1的侧面与所述压边圈3的
内壁可滑动地连接。
具体使用时,将进水管10的第二端与高压液体源连接,将待冲压的铝合金板料放
置在凹模2上,将凸模1和压边圈3向下移动,当压边圈3与凹模2接触,此时,凸模1与位于型
腔8内,但凸模1还未与凹模2完全接触。凹模2与铝合金板料配合形成空腔,从进水管10向该
空腔内通入高压液体,在液体压力作用下,能够将铝合金板料向凸模1一侧压紧。如此,能够
在液体的压力作用下初步成型。断开高压液体源,继续向下移动凸模1,对模具上不容易充
液压出的小角进行整形。由于在使用液体进行压紧的过程中,铝合金板料在各个部位所受
到的压力基本相等,使得铝合金板料各处的变形量较为均匀,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冲压的
过程中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的开裂、暗伤等现象。能够大幅提高铝合金板料的冲压件质量。
具体地,所述进水管10为多个,且所述进水管10的第一端均位于所述充液腔9的底
部,所述进水管10的第二端与高压液体源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10为三个,且三个所
述进水管10均穿过所述凹模2的侧壁。如此,能够保证压边圈3压紧在凹模2上时,进水管10
与所述空腔连通,保证充液能够顺利进行。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凹模2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模座6上,所述凸模垫块7与固定
安装在所述凸模座5上,所述凸模1固定安装在所述凸模垫块7远离所述凸模座5的一侧。进
一步地,所述凸模垫块7与所述压边圈3的内壁可滑动地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凸模1的外
侧壁具有与所述压边圈3内侧壁相匹配的形状。如此,能够保证凸模1在充液形成后能够继
续移动,对不易于充液成型的边角处进行整形。
作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边圈3靠近所述凹模座6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挡水板4的
凹槽(图中未示出)。具体实施时,所述压边圈3与所述凹槽密封连接,如此,能够保证充液后
在空腔内形成较大压力。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
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
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
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