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和其他工业中需要一种简单,廉价而可重新封闭的塑料袋。过去已有各种类型的可重封柔性容器或盛袋,但在价廉,和可作大规模生产的包装物件方面,或此或彼总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一种熟知类型的袋,使用所谓“捋封”(Zip Lock)特点,用一个橡胶或塑料垫片加在袋的内表面上。在将袋封闭或打开时,使垫片滑入一条槽中,或从槽中拉出。这种设施虽然有效,但相对昂贵,因此制造厂在包装多数食品时都不采用。而消费者则用以包装三明治等。
在食品和其他工业中,制造商或生产商仍需要一种适合大规模生产而可普通使用的简单,价廉,可重新封闭的柔性容器或口袋。这种容器应能用传统制袋设备,制成各种形状,尺寸和形式。
本发明的容器包括一个柔性前壁,和一个相对的柔性后壁,围绕外边边缘结合,形成封闭的边缘,一个封闭的底和敞口共同形成容器的中央贮藏空间。容器壁最好用透明热塑材料制造,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薄片,也可用聚乙烯醇,聚氯乙烯,或另一种柔性热塑乃至热固性片材。
容器的特点为至少在一个壁的内表面上,布置一个暴露的可再封粘合剂层,在上开口附近,沿整个宽度基本平行于上开口,因而使容器便于再封,仅需将相对的两壁贴靠,也就是依靠粘合剂层使前后壁粘拢。这种粘合剂层的形式可为一条或多条窄的或宽的平行粘合剂带形,布置在前后壁中的一个或两个壁的内表面上,或在容器的任何其作两相对壁的内表上,这些壁靠拢时便将容器顶部封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容器上端热封闭(或作其他封闭),有横向刻划线,方便使用人使用时打开容器。首先保持下端开敞,通过敞口放入待储藏的物品,然后作永久性热封。密封后的上端可有一个孔,供将容器挂在陈列挂钉上,但这时已将整个上端部密封,或者将孔放在密封区上方。在另一方案中,完成容器的上端部有一个暴露的突缘,上面设置一个或多个挂容器用的孔。
附图内容如下:
图1为本发明改进的可再封容器地第一理想实施方案,示其局部剖开概略前视;
图2为本发明改进的可再封容器的第二理想实施方案,示其制造过程中的概略前视;
图3为本发明改进的可再封容器的第三理想实施方案,示容器贮物和密封前,其倒置恣态的局部剖开概略前视;
图4为本发明改进的可再封容器的第四理想实施方案,示容器贮物开密封前,其倒置恣态的局部剖开概略前视;
图5为本发明改进的可再封容器的第五理想实施方案,示其局部剖开概略前视。
详见附图之图1,对本发明的改进柔性可再封容器第一理想实施方案作概略示意。示容器10。形式为一柔性透明袋12,将前壁14和后壁16在边侧18及20与底部22处,沿外边缘封合形成。底部22和边侧18及20闭合,而袋12的上端24敞口,这些部分共同形成袋12的中央贮藏空间26,通向顶部24。
最好壁14及16用单层或多层薄片材制造,例如厚度为0.005-0.020英寸的廉价,耐用的透明热塑材料,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及聚乙烯醇之类。使用这类材料时,可首先将其裁切,然后迭放,在边侧18及20和之底边22上热封。壁14及16也可用大片材制造,采用传统制袋所使用的分步重复密封过程,先密封边缘然后切断。应理解可用热固性塑料代替热塑塑料,将壁14及16的边缘连接,例如在材料仍有粘性而未完全定形时密封。壁14及16也可以是双倍长度的料坯的半部,然后对析,仅需将两边缘18及20连接(底部22为折线)。将袋12制成开口容器的其他传统手段也可以使用,在本行业中属于常见。
袋12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后壁16内表面28的上部,有三条有间距的带30,32及34,各由可再封粘合剂层形成。带形30,32及34互相平行,和顶部24平行并接近。带横贯壁16。前壁14内表面上无粘合剂。
带30,32及34使用的可再封粘合剂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廉价粘合剂,诸如纽泽西州布里基瓦特市的National Starch and Chemical Corp出品名为Instant Tak 34-2823的作商品出售的热熔塑料。这种粘合剂有压敏性,可重复使用,在美国专利第4,460,364号中有叙述。例如可用A-B-A嵌段共聚物,配合粘性树脂及增塑剂。这种共聚物可含聚烯烃及聚苯乙烯。还可用各种其他热塑橡胶类聚合物,配合添充剂,增塑油,增粘剂,稳定剂等等,如美国专利4,136,699;3,554,940;3,917,607号等等所述。
可用一个有三条隆脊的旋转鼓筒,或其它装置,同时将三条带形30,32及34在聚乙烯或其他塑料的连续片材上设放。于是,首先可将鼓筒在盛放熔化的热熔热固粘合剂的缸上旋转,使隆脊蘸附粘合剂层,然后在高速下将粘合剂转移或贴挂在聚乙烯片材上。利用粘合剂的性质,敷施温度和其他因素,可控制带30,32及34的厚度。然后可将带30,32及34在其位置上冷却,牢固粘在聚乙烯片上。将片料切成料坯,作若干袋12的后片16。或者,带30,32及34也可通过内放熔化热熔塑料的敷胶器(胶枪)的有间距的孔涂布。其他类似的传统涂粘合剂带的装置和方法也都可采用。
可理解带30,32及34冷却后仍足够粘,因此当将壁14及16压在一起时,便将顶部24密闭。然而带形30,32及34在壁16的内表面28上粘附,一般是当热熔粘合剂放到表面28上时略微熔入表面28而不转移到壁14上,也不失去粘性。因此袋12可反复开启并再封。并且,在将袋12正常收藏,壁14及16仅互相接触或叠在一起时,上端24自动封闭。不需将壁14及16正确对正以达到这种再封。
设三条有间距的密封带30,32及34,仅为保证需要时将袋12完全封闭。
因此,容器10既简单,价廉,耐用而又有效。可用市售的设备迅速制造。此外,带30,32及34在这位置上,袋12较易搬运,迭放贮藏及使用。
图2-5简示本发明的改进柔性可再封容器的其他理想实施方案。图2示容器10a;图3为容器10b;图4为容器10c;图5为容器10d。这些容器的构件凡与容器10的构件相似的,都用相同的标图号,而后缀字母,图2缀“a”;图3缀“b”;图4缀“c”;图5缀“d”。
图2示在制造中的容器10a。与容器10不同之处仅在于有一条热熔热塑粘合剂的宽带,横过聚乙烯或其他热塑材料的单片40的部分14a及部分16a的全部宽度放置。然后将片材40按箭头A表示的方向,沿折线对折,形成壁14a及16a。折迭后将壁14a及16a沿开口侧边及底边热密封,仅留袋12a的顶边24a开口,形成完成的产品,使带30a在袋内沿相对的壁14a及16a伸展。或者在布置带30a后,将片材40按箭头B指示的方向,沿横线折迭,因而下半部(如图2所示)和14a,16a标示的上部成为相对的壁,贴靠带30a。
图3中示容器10b在装物封闭前将其倒放。容器10b为袋12b,由前后片14b及16b在边侧18b及20b上热密封形成,但底部22b保持敞开,便于将物品放入空间26b中。将顶部24b热密封,设刻划线42,便利袋12b的最终使用人打开顶部24b。或者,顶部24b可因其为袋的折迭线而闭合,因为袋的成形是在敷设带30b后,将片材40′沿平行于带形30b的折线24b折迭形成。
后壁16b的内表面28b有在刻划线42下方(非颠倒姿态)放置的与顶边24b平行而邻近的热熔粘性接合剂的横向带30b。制袋厂以图3所示状态的容器10b,供应凡需用容器10b盛物的人。通过开口端22b在空间26b中装物以后,将端22b密封或作永久性封闭,无论将封口反折与否均可。当最终使用人收到盛物的容器10b后,沿刻划线42撕去端部24b,打开容器12b,需要时用带形30b再封闭。撕去端部24b前,围绕全部边缘的予密封,可保证存放物品的完整,防止被人乱动及外来污染。
图4示未装物并封闭的颠倒姿态的容器10c。容器10c与容器10b相同,不同之处为容器10c有三条粘合剂带30c,32c及34c,在以刻划线区域42c为终点的密封区46的上方(非颠倒姿态)的端部24c中有一个孔44。孔44可使容器10c在最终使用前,在陈列架中挂在挂钉上。
在图5中示容器10d与容器10相同,不同之处为在壁14d的内表面上有两条粘合剂带30d及32d,而非在壁16d的内表面上有三条粘合剂带,有突边46构成壁16d的上端,伸到壁14d上端的上方。突边46有助于将容器10d挪动,有两个孔44d,藉以将容器10d在陈列架中的挂钉上悬挂。
可以理解本发明可再封容器开口上的粘合剂带,有需要时可沿两相对侧壁14,16之一,仅设一条。这种安排较易在传统制造方法上发展,在大片材上沿一条边缘涂粘合剂,然后在袋的底部处将片材对折,再用热封设备将各个袋的边缘密封,并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