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150498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04728.2

申请日:

2017.02.24

公开号:

CN106831734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405/12申请日:20170224|||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05/12

主分类号:

C07D405/12

申请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孙承航; 邬钢; 刘少伟; 蒋忠科; 王婷; 李飞娜

地址:

100050 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该方法由化合物(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与化合物(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氧基)??6??氧代己酸经缩合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氨基)??4??羟基??6??((1??(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己酸叔丁酯;再依次经氢化还原、环化反应、脱掉叔丁基二甲基硅醚反应、水解反应得到和田霉素A。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原料药易得、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所得产物和田菌素A具有较广谱的细菌抑制活性及抗肿瘤活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

该方法由化合物(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与化
合物(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氧基)-6-
氧代己酸经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氨基)-4-羟基-6-
((1-(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己酸叔丁酯,再依
次经氢化还原、环化反应、脱掉叔丁基二甲基硅醚反应、水解反应得到和田霉素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碱
为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所述反应的缩合剂选用EDCI、DCC、HATU或HBTU;反应温度为-10
℃~25℃;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
和/或,所述氢化还原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或四氢呋
喃;催化剂为5~15%的Pd/C,用量为原料重量的5~15%;
和/或,所述环化反应是与甲醛进行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30℃~60℃;反应溶剂为甲
醇、乙醇或四氢呋喃;
和/或,所述脱掉叔丁基二甲基硅醚反应的脱保护试剂为四丁基氟化铵或氢氟酸-吡
啶;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
和/或,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0℃~25℃;反应溶剂为甲醇、乙醇、四氢呋喃或1,4-二
氧六环;水解条件可为酸性或碱性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S)-3-((S)-1-氨基-3-甲
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由如下方法合成得到:

该方法以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保护羧基后,与化合物(4-甲基-1-氧代
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加成内酯化生成中间产物(S)-1-((S)-8-甲氧基-1-氧代异苯并
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酸苄酯,再依次脱除甲基、苄氧羰基保护基,即得(S)-
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羧基具体为:2-甲氧基6-甲基苯
甲酸与二氯亚砜反应生成酰氯,再与噁唑烷-2-酮反应生成3-(2-甲氧基-6-甲基苄基)恶唑
烷-2-酮,再在碱性条件下开环得到N-(2-羟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再经羟基卤
化生成N-(2-氯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再在碱性条件下关环得到2-(2-甲氧基-
6-甲基苯基)-4,5-二氢恶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成内酯化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述
碱为丁基锂、二异丙基氨基锂、氰化钠或氢化锂;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或环己烷;反应温度
为-78℃~-60℃;
和/或,所述脱除甲基反应是与三溴化硼反应,所述三溴化硼的用量为原料重量的1~
20倍;反应温度为-78℃~25℃;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或环己烷;
和/或,所述脱除苄氧羰基保护基通过催化氢化反应进行,催化剂为5~15%的Pd/C,用
量为原料重量的5~15%;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或四氢呋喃。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4-甲基-1-氧代
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由如下方法合成得到:

该方法以亮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苄氧基羰基保护氨基、还原反应,即得(4-甲
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苄氧基羰基保护氨基在碱性条件下进
行,所述碱为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反应温度为-10℃~25℃;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
氢呋喃;
和/或,所述还原反应的还原试剂为DIBAL-H;反应温度为-78℃~-60℃;反应溶剂为四
氢呋喃或环己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2S,3S,4S)-2-氨基-4-(苄
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氧基)-6-氧代己酸由如下方法合成得到:

该方法以N-苄氧羰基-L-天冬氨酸-4-叔丁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缩合反应、还原反应、
维蒂希反应、夏普莱斯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磺酰化、叠氮化、叔丁基二甲基硅醚保护羟基、
水解反应,即得(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
基)氧基)-6-氧代己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是与N,O-二甲基羟胺盐酸在
碱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碱为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缩合剂选用EDCI、DCC、HATU或HBTU;反
应温度为-10℃~25℃;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
和/或,所述还原反应的还原试剂为DIBAL-H;反应温度为-78℃~-60℃;反应溶剂为四
氢呋喃或环己烷;
和/或,所述维蒂希反应是与(三苯基膦烯)乙酸乙酯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
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或甲苯;反应温度为室温;
和/或,所述夏普莱斯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是与AD-mix-a在甲磺酰胺的催化下进行;反
应溶剂为水和叔丁醇的混合溶液;反应温度为0℃;
和/或,所述磺酰化反应是与对硝基苯磺酰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碱为二异丙基乙
胺或三乙胺等;反应温度为-10℃~25℃;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
和/或,所述叠氮化反应是与叠氮钠进行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温度为50℃~80
℃;反应溶剂为DMF;
和/或,所述叔丁基二甲基硅醚保护羟基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碱为2,6-二甲基
吡啶或三乙胺;反应温度为-78℃~-30℃;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
和/或,所述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
酸钾或碳酸钠;反应温度为0℃;反应溶剂为水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

说明书

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和田霉素A(Hetiamacin A),即2-((4S,5S,6S)-5-羟基-6-(((S)-1-((S)-8-羟基-
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是一种植物叶片内生
枯草芽孢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Amicoumacin类抗生素;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专利文献CN102977082A首次公开了和田霉素A,并公开其具有较广谱的细菌抑制
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耐β-内酰胺抗生素的菌株)、革兰氏阴性菌如肺炎克
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等在体外都具有强抑制作用;同时,对HeLa肿瘤细胞也具有
良好的抑制作用。

现有技术获得和田霉素A的方法为从异香豆素类抗生素的发酵液中提取;然而,和
田霉素A在发酵液中的含量低,提取分离操作比较复杂,目前,亟待开发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
合成方法,以便于和田霉素A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和田霉素A,即化合物2-((4S,
5S,6S)-5-羟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六
氢嘧啶-4-基)乙酸的全合成方法。

所述反应的合成路线如下:


该反应由化合物(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
与化合物(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氧
基)-6-氧代己酸经缩合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氨基)-4-
羟基-6-((1-(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己酸叔丁
酯;再依次经氢化还原、环化反应、脱掉叔丁基二甲基硅醚反应、水解反应得到2-((4S,5S,
6S)-5-羟基-6-((1-(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六
氢嘧啶-4-基)乙酸,即和田霉素A。

具体而言,和田霉素A由以下具体步骤制备而成:


该步骤具体为:(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
(化合物8)与(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
氧基)-6-氧代己酸(化合物20)经缩合反应得到((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氨
基)-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
3-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己酸叔丁酯(化合物21)。

优选地,此反应的碱为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等;缩合剂选择EDCI,DCC,HATU,HBTU
等;反应温度为-10℃至25℃;所选溶剂可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


该步骤具体为:((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氨基)-4-((叔丁基二甲基甲
硅烷基)氧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
6-氧代己酸叔丁酯(化合物21)经催化氢化得到(3S,4S,5S)-3,5-二氨基-4-((叔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氧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
基)-6-氧代己酸叔丁酯(化合物22)。

优选地,此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至5h;反应溶剂可以为甲醇,乙醇,乙
酸乙酯,四氢呋喃等;催化剂为10%的Pd/C,用量为原料药重量的10%。


该步骤具体为:(3S,4S,5S)-3,5-二氨基-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
(((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己酸叔丁酯
(化合物22)与甲醛关环反应得到2-((4S,5S,6S)-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
(((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

丁基)氨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叔丁酯(化合物23)。

优选地,该反应的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为1h至5h;反应溶剂可以为甲醇,乙
醇,四氢呋喃等。


该步骤具体为:2-((4S,5S,6S)-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S)-1-
((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
叔丁酯(化合物23)脱叔丁基二甲硅醚保护基,得到2-((4S,5S,6S)-5-羟基-6-(((S)-1-
((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
酸叔丁酯(化合物24)。

优选地,该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至20h;反应溶剂可以为二氯甲;脱保
护的试剂选择四丁基氟化铵或氢氟酸-吡啶等。


该步骤具体为:2-((4S,5S,6S)-5-羟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
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叔丁酯(化合物24)经水解
反应得到2-((4S,5S,6S)-5-羟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
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化合物25,即和田霉素A)。

优选地,该反应的温度为0℃-25℃;反应时间为1h至5h;反应溶剂可以为甲醇,乙
醇,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水解条件可选择酸性或碱性条件;所述酸性条件中的酸为
盐酸,硫酸,三氟乙酸,优先选择盐酸;所述碱性条件中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
锂、碳酸钾、碳酸钠等。

作为本发明采用的核心原料之一,化合物(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
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由如下方法合成得到:


该方法以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保护羧基后,与(4-甲基-1-氧代戊
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加成内酯化生成中间产物(S)-1-((S)-8-甲氧基-1-氧代异苯并二
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酸苄酯,再依次脱除甲基、苄氧羰基保护基所得。

具体而言,所述化合物(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
喃-1-酮由以下步骤S1~S9的反应制备而成。

S1: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酸(化合物1)与二氯亚砜反应生成相应的酰氯,再与噁
唑烷-2-酮反应生成3-(2-甲氧基-6-甲基苄基)恶唑烷-2-酮(化合物2)。


优选地,该反应的温度为60℃~90℃,反应时间为2~12小时。

S2:3-(2-甲氧基-6-甲基苄基)恶唑烷-2-酮(化合物2)在碱性条件下开环得到N-
(2-羟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3)。


优选地,该反应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所用的溶剂喂甲醇、乙醇或丙酮、
乙腈,反应温度60℃至100℃,反应时间为1至12小时。

S3:N-(2-羟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3)羟基卤化生成N-(2-氯乙
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4)。


优选地,此反应的温度为0℃至100℃,反应时间为2至12小时。

S4:N-(2-氯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4)在碱性条件下关环得到
2-(2-甲氧基-6-甲基苯基)-4,5-二氢恶唑(化合物5)


优选地,该反应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所用的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丙酮、
乙腈,反应温度60℃至100℃,反应时间为1至12小时。

S7:2-(2-甲氧基-6-甲基苯基)-4,5-二氢噁唑(化合物5)与(4-甲基-1-氧代戊烷-
2-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1)反应得到(S)-1-((S)-8-甲氧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
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6)。


优选地,此反应的碱为丁基锂、二异丙基氨基锂、氰化钠、氢化锂,反应的溶剂为四
氢呋喃,环己烷等,反应温度为-78℃至-60℃。

S8:(S)-1-((S)-8-甲氧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酸
苄酯(化合物6)与三溴化硼反应得到苄基(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
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酸酯(化合物7)。


优选地,该反应的温度为-78℃至25℃,优先选择-78℃至-60℃,溶剂选择二氯甲
烷、四氯化碳,环己烷。三溴化硼的用量为原料药的1-20倍。

S9:(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酸苄
酯(化合物7)经催化氢化反应,脱掉苄氧羰基,得到(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
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化合物8)。


优选地,该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至5h;反应溶剂可以为甲醇,乙醇,乙酸
乙酯,四氢呋喃等;催化剂为10%的Pd/C,用量为原料药重量的10%。

其中,作为原料的(4-甲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1),是由如
下方法合成得到:


该方法以亮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苄氧基羰基保护氨基、还原反应所得。

具体而言,所述(4-甲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可由以下步骤S5~S6的
反应制备而成。

S5:L-亮氨酸甲酯(化合物9)经苄氧基羰基保护,得到N-苄氧基羰基-L-亮氨酸甲
酯(化合物10)


优选地,此反应的碱为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等;反应温度为-10℃至25℃;所选溶
剂可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

S6:N-苄氧基羰基-L-亮氨酸甲酯(化合物10)在低温下用DIBAL-H选择性还原得到
4-甲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1)


优选地,该反应的温度为-78℃至-60℃,溶剂选择四氢呋喃,环己烷。

作为本发明采用的核心原料之一,所述化合物(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
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氧基)-6-氧代己酸由如下方法合成得到:


该方法以N-苄氧羰基-L-天冬氨酸-4-叔丁酯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缩合反应、还原
反应、维蒂希反应、夏普莱斯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磺酰化、叠氮化、叔丁基二甲基硅醚保护
羟基、水解反应所得。

具体而言,所述化合物(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
((叔丁基二甲基)氧基)-6-氧代己酸由以下步骤S10~S17的反应制备而成。

S10:N-苄氧羰基-L-天冬氨酸-4-叔丁酯(化合物12)与N,O-二甲基羟胺盐酸缩合
反应生成(S)-3-苄氧羰基氨基)-4-(甲氧基(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叔丁酯(化合物13)。


优选地,此反应的碱为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等;缩合剂选择EDCI,DCC,HATU,HBTU
等;反应温度为-10℃至25℃;所选溶剂可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

S11:(S)-3-(苄氧羰基氨基)-4-(甲氧基(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叔丁酯(化合物
13)用DIBAL-H还原得到(S)-3-(苄氧羰基氨基)-4-氧代丁酸叔丁酯(化合物14)。


优选地,该反应的温度为-78℃至-60℃,溶剂选择四氢呋喃,环己烷。

S12:(S)-3-(苄氧羰基氨基)-4-氧代丁酸叔丁酯(化合物14)与(三苯基膦烯)乙酸
乙酯发生Wittig反应生成(S,E)-4-(苄氧羰基氨基)己-2-烯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
物15)


优选地,此反应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反应的溶剂选择二氯甲烷,四氢
呋喃,甲苯等;温度为室温。

S13:(S,E)-4-(苄氧羰基氨基)己-2-烯二酸-1-乙酯-6-叔丁酯(15)与AD-mix-a在
甲磺酰胺的催化下反应生成(2R,3S,4S)-4-(苄氧羰基氨基)-2,3-二羟基己二酸-1-乙酯-
6-叔丁酯(16)。


优选地,此反应的溶剂选择叔丁醇与水,叔丁醇和水的比例为1:1;反应的温度为0
℃,甲磺酰胺的量与原料药的比例为1:1。

S14:(2R,3S,4S)-4-(苄氧羰基氨基)-2,3-二羟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
物16)与对硝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2S,3S,4S)-4-(苄氧羰基氨基)-3-羟基-2-((4-硝基苯
磺酰基)氧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7)。


优选地,此反应的碱为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等;反应温度为-10℃至25℃;所选溶
剂可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等。

S15:(2S,3S,4S)-4-(苄氧羰基氨基)-3-羟基-2-((4-硝基苯磺酰基)氧基)己二
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7)与叠氮钠反应得到(2S,3S,4S)-2-叠氮基-4-(苄氧羰基氨
基)-3-羟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8)。


优选地,该反应为叠氮钠的SN2反应;原料:叠氮钠的摩尔比为1:1-10;反应温度为
50℃-80℃;溶剂为DMF。

S16:(2S,3S,4S)-2-叠氮基-4-(苄氧羰基氨基)-3-羟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
(化合物18)转化为硅醚,得到(2S,3S,4S)-4-(苄氧羰基氨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
基)氧基)-2-((4-硝基苯磺酰基)氧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9)。


优选地,此反应温度为-78℃至-30℃;碱为2,6-二甲基吡啶或三乙胺;反应时间为
0.5-2小时;反应在无水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中进行。

S17:(2S,3S,4S)-4-(苄氧羰基氨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2-((4-
硝基苯磺酰基)氧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9)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2S,3S,
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氧
代己酸(化合物20)。


优选地,此反应温度为0℃;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钾、碳酸钠
等;反应时间为0.5-2小时;溶剂为水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和田菌素A的全合成整体路线如下所示:


该优选方案以亮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苄氧基羰基保护氨基,还原反应得到中
间体苄基(4-甲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酸酯;以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
用2-烷基-1,3-噁唑啉保护羧基,经加成内酯化,再脱除甲基、苄氧羰基保护基得到关键中
间体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母核;以N-苄氧羰基-L-天冬氨酸-4-叔丁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
反应、还原反应、维蒂希反应、夏普莱斯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磺酰化、叠氮化、叔丁基二甲
基硅醚保护羟基、水解反应、缩合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
氨基)-4-羟基-6-((1-(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
己酸叔丁酯;再通过氢化还原,环化反应,脱掉叔丁基二甲基硅醚反应,水解反应得到2-
((4S,5S,6S)-5-羟基-6-((1-(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
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即和田霉素A。

本发明提供的和田菌素A的全合成方法,具有原料药易得、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
优点。该方法合成得到的和田菌素A具有较广谱的细菌抑制活性及抗肿瘤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
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
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用于标准化合物信息的1H-
NMR和13C-NMR用Bruker(500M,600M)超导核磁仪测定。

实施例

按照以下步骤S1~S22合成和田霉素A:

S1:制备3-(2-甲氧基-6-甲基苄基)恶唑烷-2-酮(化合物2):

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酸(1,6g,36.11mmol)、二氯亚砜
(40mL),磁力搅拌回流50min。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过量的二氯亚砜。得到油状
物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S2:制备N-(2-羟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3):

向步骤S1所得油状物中加入恶唑烷酮(3.46g,39.72mmol),65℃反应2小时。反应
完成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10%,35mL)和乙醇(35mL)。混合液
加热回流2h后冷却至室温,用3N稀盐酸调节pH至5。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
洗涤,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体
5.9g,产率78.04%。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Cl)δ7.26(t,J=8.0Hz,1H),6.85(d,J=7.7Hz,1H),6.79(d,J
=8.3Hz,1H),6.30(s,1H),3.85(d,J=2.7Hz,5H),3.63(q,J=5.3Hz,2H),2.79(s,1H),
2.38(s,3H)。

S3:制备N-(2-氯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4):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S2所得N-(2-羟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
(化合物3,5.9g,28.20mmol)、二氯亚砜(20mL),回流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过量
的二氯亚砜。加入二氯甲烷,用饱和碳酸氢钠洗涤。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
洗涤,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体
4.31g,产率67.13%。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Cl3)δ7.20(t,J=8.0Hz,1H),6.79(d,J=7.7Hz,1H),6.74(d,J
=8.3Hz,1H),6.29(s,1H),3.79(d,J=10.5Hz,5H),3.56(q,J=5.3Hz,2H),2.83(s,1H),
2.32(s,3H)。

S4:制备2-(2-甲氧基-6-甲基苯基)-4,5-二氢噁唑(化合物5):

在10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3所得N-(2-氯乙基)-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化
合物4,4.31g,18.93mmol)、乙醇(17.5mL)、盐酸(10%,17.5mL)。回流反应2h。反应后,用二
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
胶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体3.13g,产率86.46%。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3OD)δ7.30(t,J=8.0Hz,1H),6.86(dd,J=13.7,8.0Hz,2H),
4.46(t,J=9.6Hz,2H),4.02(t,J=9.6Hz,2H),3.79(s,3H),2.27(s,3H)。

S5:制备N-苄氧基羰基-L-亮氨酸甲酯(化合物10):

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L-亮氨酸甲酯(9,5.1g,35.12mmol)、蒸馏水(50mL),0℃时
加入NaHCO3(7.38g,87.8mmol)、氯甲酸苄酯(7.79g,45.66mmol),反应15小时。反应结束后,
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层用1N稀盐酸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
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体9.56g,产率97.45%。经鉴定,所得产物为
N-苄氧基羰基-L-亮氨酸甲酯。

S6:制备4-甲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1):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S5所得N-苄氧基羰基-L-亮氨酸甲酯(化合物10,
9.56g,34.2mmol)、四氢呋喃(100mL),溶液冷却至-78℃。在氮气保护下滴加二异丁基氢化
铝(51.3mL,1.0mol/L in THF,51.34mmol),反应30分钟后,用甲醇和饱和碳酸氢钠淬灭反
应。加入乙酸乙酯稀释,常温快速搅拌30min。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过
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体7g,产率82.06%。经鉴定,所
得产物为4-甲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

S7:制备(S)-1-((S)-8-甲氧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
甲酸苄酯(化合物6):

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S4所得2-(2-甲氧基-6-甲基苯基)-4,5-二氢噁唑
(化合物5,1g,5.23mmol)、四氢呋喃(30mL),搅拌至完全溶解,-78℃下滴加正丁基锂和步骤
S6所得4-甲基-1-氧代戊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11,1.1g,4.41mmol)。-78℃反应1
小时,反应完成后,加饱和氯化铵淬灭,将体系升至室温。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
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
体210.32mg,产率10.11%。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NMR(500MHz,CD3OD)δ7.52(t,J=8.1Hz,1H),7.34(dt,J=24.8,7.3Hz,5H),
7.05(d,J=7.5Hz,1H),6.85(d,J=7.2Hz,1H),5.10(s,2H),4.32–4.20(m,1H),3.89(s,
4H),2.98–2.83(m,2H),1.78–1.65(m,1H),1.58–1.41(m,2H),0.96(d,J=6.7Hz,3H),0.93
(d,J=6.5Hz,3H)。

S8:制备(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
酸苄酯(化合物7):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步骤S7所得(S)-1-((S)-8-甲氧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
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6,400mg,1.04mmol)、二氯甲烷(15mL)。-78
℃下加入三溴化硼(0.5mL),反应2小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淬灭,用二氯甲烷萃取,有
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
化得白色固体370.71mg,产率96.07%。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3OD)δ7.44(t,J=7.9Hz,1H),7.39–7.26(m,5H),6.84(d,J=
8.4Hz,1H),6.74(d,J=7.5Hz,1H),5.10(s,2H),4.50–4.41(m,1H),3.97(dt,J=10.6,
5.1Hz,1H),3.05–2.91(m,2H),1.71(h,J=6.2Hz,1H),1.53(dq,J=13.8,9.9Hz,2H),0.97
(d,J=6.7Hz,3H),0.93(d,J=6.6Hz,3H).

S9:制备(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化合物
8):

在5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8所得((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
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酸苄酯(化合物7,300mg,0.78mmol)、乙醇(15mL)、10%的Pd/C
(30mg)、3N盐酸水溶液(4d)。在氢气流下室温常压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减
压旋干。得白色固体181.70mg,产率96.07%。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3OD)δ7.51(dt,J=8.3,4.2Hz,1H),6.89(dd,J=19.6,7.7Hz,
2H),4.91(dd,J=13.3,3.2Hz,1H),3.71(s,1H),3.19–3.07(m,1H),3.01(dd,J=15.9,
3.5Hz,1H),1.84–1.56(m,3H),1.04(ddd,J=15.7,6.5,3.0Hz,6H).

S10:制备(S)-3-((叔丁氧羰基)氨基)-4-(甲氧基(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叔
丁酯(化合物13):

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S)-4-(叔丁氧基)-2-((叔丁氧羰基)氨基)-4-氧代丁酸
(化合物12,25g,86.41mmol)、二氯甲烷(200mL),冷却至-15℃,加入N,O-二甲基羟胺盐酸盐
(7.2g,86.41mmol)、NMM(17mL,172.82mmol)、15min内分批次加入EDCI(14.2g,86.41mmol)。
室温下搅拌2小后,加入冷的1M稀盐酸溶液(80mL)。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分别用饱和碳
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
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体26g,产率90.5%。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Cl3)δ7.34(d,J=4.2Hz,5H),5.65(d,J=9.2Hz,1H),5.08(dd,J
=27.4,15.2Hz,3H),3.78(s,3H),3.22(s,3H),2.71(dd,J=15.2,5.4Hz,1H),2.59–2.48
(m,1H),1.42(s,9H);

13C NMR(151MHz,CDCl3)δ170.99,169.22,155.69,136.28,128.47,128.09,
128.01,81.37,66.90,61.65,48.42,38.33,32.31,27.97。

S11:制备(S)-3-(苄氧羰基氨基)-4-氧代丁酸叔丁酯(化合物14):

在50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10所得(S)-3-(苄氧羰基氨基)-4-(甲氧基(甲基)氨
基)-4-氧代丁酸叔丁酯(化合物13,26g,70.96mmol)、甲苯(200mL),冷却至-78℃。在氮气保
护下滴加DIBAL-H(1.0M的四氢呋喃溶液,141.9mL,141.9mmol,2当量),-78℃搅拌30分钟
后。用甲醇淬灭反应,加入饱和硫酸氢钠溶液、乙酸乙酯,搅拌30分钟,过滤。有机层用饱和
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得到为黄色油状物。产物无需纯化,直
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S12:制备(S,E)-4-(苄氧羰基氨基)己-2-烯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5):

在1000mL反应瓶中,加入(三苯基亚正膦基)乙酸乙酯(21.2g,60.8mmol,1.1当
量)、二氯甲烷(300mL)、步骤S11所得黄色油状物(化合物14,17g,55.3mmol)。在氮气流下室
温反应10h。反应液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中反复加入乙酸乙酯中,过滤,减压除去溶剂,除
去三苯基氧磷。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体18g,产率86%。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Cl3)δ7.42–7.30(m,5H),6.89(dd,J=15.7,5.0Hz,1H),5.96
(dd,J=15.7,1.9Hz,1H),5.62(s,1H),5.12(t,J=10.3Hz,2H),4.71(s,1H),4.19(q,J=
7.1Hz,2H),2.66–2.49(m,2H),1.42(s,9H),1.28(t,J=7.1Hz,3H);

13C NMR(151MHz,CDCl3)δ169.78,165.91,155.49,146.06,136.18,128.52,
128.18,128.12,81.89,66.99,60.52,48.71,39.39,27.99,14.19。

S13:制备(2R,3S,4S)-4-(苄氧羰基氨基)-2,3-二羟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
(化合物16):

在1000mL反应瓶中,加入AD-mix-a(63g,1.4g/mmol)、叔丁醇150mL、蒸馏水150mL,
0℃下加入MeSO2NH2(4.28g,62.79mmol),搅拌2小时后,加入步骤S12所得(S,E)-4-(苄氧羰
基氨基)己-2-烯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5,23.7g,62.79mmol)。混合溶液在0℃下
反应96小时,反应结束后,用饱和亚硫酸钠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稀释。有机相用水洗三
次后,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白色固体15g,
产率80.9%。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Cl3)δ7.41–7.29(m,1H),5.75(d,J=9.1Hz,1H),5.21–5.05(m,
0H),4.27(ddt,J=13.5,6.5,3.2Hz,1H),4.13–4.03(m,0H),3.96(t,J=8.9Hz,0H),3.65
(s,0H),2.79–2.55(m,1H),1.44(s,2H),1.30(t,J=7.1Hz,1H);

13C NMR(151MHz,CDCl3)δ172.31,171.25,156.73,136.03,128.57,128.30,
128.21,81.67,73.01,70.45,67.25,62.10,50.21,36.53,28.02,14.16。

S14:制备(2S,3S,4S)-4-(苄氧羰基氨基)-3-羟基-2-((4-硝基苯磺酰基)氧基)己
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7)

25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13所得(2R,3S,4S)-4-(苄氧羰基氨基)-2,3-二羟基己
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6,10g,24.3mmol)、TEA(4.1mL,29.17mmol)、4-硝基苯磺酰
氯(915mg,4.13mmol)、二氯甲烷(100mL)。0℃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稀释,
分别用1N稀盐酸(100mL)、饱和碳酸钠溶液(100mL)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水洗三次
后,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得浅黄色固体10.5g,产
率72.4%。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Cl3)δ8.35(d,J=8.5Hz,2H),8.17(d,J=8.5Hz,2H),7.36(p,J
=10.1,8.6Hz,5H),5.47(d,J=9.0Hz,1H),5.23(s,1H),5.09(s,2H),4.35(d,J=8.1Hz,
1H),4.20(d,J=9.3Hz,2H),3.96(s,1H),2.72(qd,J=16.6,5.3Hz,2H),2.32(s,1H),1.42
(s,9H),1.25(dt,J=7.5,3.9Hz,3H);

13C NMR(151MHz,CDCl3)δ172.74,164.58,155.64,151.02,141.38,135.48,
128.70,128.60,128.32,124.31,83.29,67.60,63.13,49.55,33.93,13.96。

S15:制备(2S,3S,4S)-2-叠氮基-4-(苄氧羰基氨基)-3-羟基己二酸-1-乙酯-6-叔
丁酯(化合物18):

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叠氮化钠(3.7g,56.88mmol)、DMF(30mL),加热至50℃,在
反应液中加入步骤S14所得(2S,3S,4S)-4-(苄氧羰基氨基)-3-羟基-2-((4-硝基苯磺酰基)
氧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7,8g,14.22mmol)、DMF(5mL)50℃下反应12小时。
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
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白色固体4.8g,产率83.9%。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Cl3)δ7.42–7.28(m,5H),5.56(d,J=8.8Hz,1H),5.10(s,2H),
4.28(q,J=7.2Hz,2H),4.19–4.06(m,2H),4.03(d,J=5.7Hz,1H),3.62(d,J=7.0Hz,1H),
2.65(qd,J=16.5,5.0Hz,2H),1.43(s,9H),1.32(t,J=7.2Hz,3H);

13C NMR(151MHz,CDCl3)δ171.52,168.74,155.90,136.16,128.53,128.22,
128.12,81.79,73.11,67.02,63.45,62.35,49.67,35.89,28.00,14.11。

S16:制备(2S,3S,4S)-4-(苄氧羰基氨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2-
((4-硝基苯磺酰基)氧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9):

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15所得(2S,3S,4S)-2-叠氮基-4-(苄氧羰基氨基)-
3-羟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8,4g,9.16mmol)、二氯甲烷(100mL),冷却至-30
℃。反应液中加入2,6-二甲基吡啶(4.27mL,36.66mmol)、TBSOTf(4.21mL,18.33mmol,4当
量),-30℃下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用0.5N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
涤。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 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硅胶柱色
谱纯化得到透明油状物3g,产率59.4%。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3OD)δ7.27(dt,J=22.1,7.4Hz,5H),5.00(s,2H),4.33(d,J=
3.1Hz,1H),4.12(ddh,J=10.7,7.7,3.5Hz,3H),2.61(dd,J=15.3,3.7Hz,1H),2.34(dd,J
=15.3,9.5Hz,1H),1.35(s,9H),1.22(t,J=7.1Hz,3H),0.86(d,J=2.4Hz,9H),0.10(s,
3H),0.07(s,3H);

13C NMR(151MHz,CD3OD)δ172.39,169.23,157.58,138.16,129.44,129.01,82.13,
75.73,67.51,66.67,63.00,51.69,38.17,28.32,26.34,18.87,14.44,-3.57,-4.24。

S17:制备(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氧代己酸(化合物20):

在10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16所得(2S,3S,4S)-2-叠氮基-4-(苄氧羰基氨基)-
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己二酸-1-乙酯-6-叔丁酯(化合物19,500mg,
0.91mmol)、四氢呋喃(6mL)、蒸馏水(6mL),0℃下加入氢氧化锂(9.1mL,0.1mol/L),搅拌1小
时后。室温下反应4小时。反应完成后,将混合物用稀盐酸(1mol/L)酸化,用乙酸乙酯萃取,
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得到油状物410mg,产率
59.4%。产物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S18:制备((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氨基)-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
基)氧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
代己酸叔丁酯(化合物21):

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17所得油状物(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
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氧代己酸(化合物20,400mg,
0.77mmol)、步骤S9所得(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
(化合物8,190.8mg,0.77mmol)、DIEA(0.38mL,2.3mmol)、二氯甲烷(50mL),在0℃下加入
HATU(290mg,0.77mmol),搅拌30分钟后,加热至室温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二氯甲
烷,用稀盐酸(1mol/L)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
硅胶柱色谱法纯化,得到白色固体280mg,产率48.5%。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3OD)δ7.43(t,J=8.0Hz,1H),7.36–7.25(m,5H),6.83(d,J=
8.4Hz,1H),6.76(d,J=7.4Hz,1H),5.06(s,2H),4.72–4.65(m,1H),4.31(d,J=9.8Hz,1H),
4.20(s,1H),4.05(dd,J=7.1,2.8Hz,1H),3.20–3.11(m,1H),2.91(d,J=16.3Hz,1H),2.72
(dd,J=15.9,3.8Hz,1H),2.34(dd,J=15.8,10.0Hz,1H),1.84–1.75(m,1H),1.69(d,J=
6.6Hz,1H),1.54–1.44(m,1H),1.35(s,9H),0.97(d,J=6.7Hz,3H),0.93(d,J=6.4Hz,3H),
0.85(s,9H),0.17(s,3H),0.08(s,3H);

13C NMR(151MHz,CD3OD)δ171.97,171.07,168.41,163.24,158.40,141.61,
138.25,137.37,129.48,129.11,119.62,116.69,109.60,82.24,76.23,67.78,67.08,
51.99,51.22,40.54,38.20,31.12,28.33,26.56,25.86,23.71,22.20,19.02,-3.74,-
4.61。

S19:制备(3S,4S,5S)-3,5-二氨基-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S)-
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己酸叔丁酯(化合物
22):

在10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18所得((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氨基)-
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
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己酸叔丁酯(化合物21,200mg,0.27mmol)、乙醇(10mL)、
10%的Pd/C(20mg)。在30psi氢气中室温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减压旋干。得
到无色油状150mg,产率92%。所得产物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S20:制备2-((4S,5S,6S)-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S)-1-((S)-8-
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叔丁酯
(化合物23)

在50mL的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19所得无色油状物(3S,4S,5S)-3,5-二氨基-4-
((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
基)-3-甲基丁基)氨基)-6-氧代己酸叔丁酯(化合物22,120mg,)、甲醛(0.3mL,30%)、甲醇
(5mL)。混合溶液在50℃下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用硅胶柱色谱法纯化,得
到为白色固体80mg,产率65.6%。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600MHz,CD3OD)δ7.45(dd,J=8.4,7.4Hz,1H),6.85(dt,J=8.5,1.0Hz,
1H),6.76(d,J=7.3Hz,1H),4.70(dt,J=12.8,3.1Hz,1H),4.27(ddd,J=9.7,4.7,3.1Hz,
1H),3.86–3.78(m,2H),3.51(d,J=13.1Hz,1H),3.31(p,J=1.6Hz,2H),3.25(d,J=7.5Hz,
1H),3.15–3.07(m,1H),2.97–2.87(m,2H),2.65(dd,J=16.5,4.3Hz,1H),2.36(dd,J=
16.5,7.7Hz,1H),1.73(tdd,J=14.9,8.6,4.9Hz,2H),1.57–1.48(m,1H),1.45(s,9H),0.97
(dd,J=11.8,6.5Hz,6H),0.83(s,9H),0.11(s,3H),0.02(s,3H);

13C NMR(151MHz,CD3OD)δ173.70,172.84,171.04,163.40,141.46,137.67,
119.60,116.96,109.53,82.21,81.80,69.98,66.28,60.05,58.99,50.94,40.73,38.05,
30.81,28.56,26.65,25.78,23.85,22.47,19.20,-3.16,-3.75。

S21:制备2-((4S,5S,6S)-5-羟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
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叔丁酯(化合物24):

在5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20所得2-((4S,5S,6S)-5-((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氧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甲酰基)六
氢嘧啶-4-基)乙酸叔丁酯(23,70mg,)、四氢呋喃(2mL)、氢氟酸-吡啶(2mL)。混合溶液在室
温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稀盐酸(1mol/L)和饱和食盐水洗
涤,减压除去溶剂,残余物用制备型HPLC纯化,得到白色固体30mg,产率52.8%。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500MHz,CD3OD)δ7.47–7.41(m,1H),6.83(t,J=6.4Hz,1H),6.78(t,J=
7.8Hz,1H),4.65(dt,J=12.8,2.8Hz,1H),4.38–4.30(m,1H),3.88(d,J=12.9Hz,1H),3.51
(d,J=12.9Hz,1H),3.29–3.16(m,3H),2.93–2.81(m,2H),2.67(dd,J=16.1,3.9Hz,1H),
2.29(dd,J=16.1,7.7Hz,1H),1.85–1.70(m,2H),1.46(s,1H),1.43(s,9H),0.98(d,J=
6.6Hz,3H),0.94(d,J=6.5Hz,3H);

13C NMR(151MHz,CD3OD)δ173.63,173.01,171.21,163.21,141.95,137.49,
119.57,116.61,109.42,82.87,82.06,71.43,65.92,60.97,59.68,50.44,40.90,38.65,
30.83,28.39,25.75,23.80,22.15。

S22:制备2-((4S,5S,6S)-5-羟基-6-(((S)-1-((S)-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
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化合物25):

在50mL反应瓶中,加入步骤S21所得2-((4S,5S,6S)-5-羟基-6-(((S)-1-((S)-8-
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六氢嘧啶-4-基)乙酸叔丁
酯(化合物24,15mg,0.058mmol)、盐酸-二氧六环(1mol/mL,2mL)。在氮气保护下室温反应15
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压除去溶剂,得到黄色油状物。用制备型HPLC纯化,得到白色固体
10mg,产率75.2%。

所得产物的表征信息如下:

1H NMR(600MHz,CD3OD)δ7.39(t,J=7.9Hz,1H),6.78(d,J=8.3Hz,1H),6.72(d,J
=7.4Hz,1H),4.61(dt,J=12.9,2.7Hz,1H),4.33–4.27(m,2H),3.91(d,J=12.4Hz,1H),
3.51(d,J=9.7Hz,1H),3.35(d,J=9.4Hz,1H),3.19–3.09(m,2H),2.80(dd,J=16.5,
2.9Hz,1H),2.70(d,J=16.9Hz,1H),2.41(dd,J=17.1,7.5Hz,1H),1.78(ddd,J=13.8,
10.8,4.6Hz,1H),1.70–1.62(m,1H),1.41(ddd,J=13.8,9.4,4.2Hz,1H),0.93(d,J=
6.7Hz,3H),0.89(d,J=6.5Hz,3H)13C NMR(151MHz,CD3OD)δ172.0,171.6,171.1,141.6,
137.5,119.5,116.7,109.4,83.0,82.7,82.0,67.9,60.5,59.0,50.4,40.7,33.5,30.9,
25.9,23.7,22.0。

经鉴定,所得产物为化合物25,即和田菌素A。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
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
范围。

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和田霉素A的全合成方法,该方法由化合物(S)?3?(S)?1?氨基?3?甲基丁基)?8?羟基异苯并二氢吡喃?1?酮与化合物(2S,3S,4S)?2?氨基?4?(苄氧羰基氨基)?6?(叔丁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氧基)?6?氧代己酸经缩合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S,4S,5S)?5?叠氮基?3?(苄氧羰基氨基)?4?羟基?6?(1?(8?羟基?1?氧代异苯并二氢吡喃?3?基)?3?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