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9月17日、发明名称为“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中国
发明专利申请No.201380047920.2(PCT申请号为PCT/JP2013/074968)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形成外壳体的外层的内侧可剥离地层叠了形成内容体的内层而成
的合成树脂制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涉及容器的发明,所述容器是在形成外壳体的外层的内侧,
自由剥离地层叠了形成自由萎缩变形的内容体的内层而构成的、被称为所谓分层瓶的利用
直接吹塑成型法成型的容器。
这种分层瓶被使用作为与配设了单向阀的盖组合而成的挤压型注出容器或与手
动泵组合而成的注出容器。
图12是表示将分层瓶使用作为容器主体的挤压型注出容器的代表性例子的侧视
图,图13是沿着图12中的G-G线表示的俯视剖面图。
该注出容器是在作为直接吹塑成型(在模具内将挤出成型的筒状半成品吹塑成型
的成型方法)的分层瓶的容器主体101的口筒部102上螺纹配合组装了盖体109而成,所述盖
体109配设了排出口109a和两个单向阀109Va、109Vb。
容器主体101具有在外层111上自由剥离地层叠了内层112的层结构,所述外层111
形成外壳体106,所述内层112形成自由减容变形的内容体107。
另外,在外壳体106的口筒部102部分上,开设有用于向外层111与内层112之间导
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孔119。
而且,在利用了上述分层瓶的注出容器中,当注出内容液L时,由于内容体107的内
部成为减压状态,一边内层112从外层111剥离,一边内容体107减容变形成萎缩状,所以能
够与单向阀109Va、109Vb的作用效果相结合而防止外部空气侵入内容体107的内部,并能够
有效地抑制内容液L的质量下降。
另外,通过构成为向外层111与内层112之间导入外部空气,导入空气的量与内容
体107减容变形的量对应,在注出后外,外壳体106能够复原至原来的形状,能够成为在使用
方便性方面、外观方面均具有优异性能的注出容器。
另外,在这种注出容器中,由于伴随着内容液L的注出的内容体107的减容变形,存
在如下问题:在瓶内剥离的内层112彼此紧贴,内容液L的流路F在使用的中途阶段变窄,进
一步堵塞而损害注出操作性,或者直到最后不能够使用完内容液L。
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在容器主体101的中心轴对称的位置配设一对粘接
带113,所述粘接带113利用粘接层113呈纵带状粘接了外层111和内层112而成,如图13中双
点划线112a、112b所示,将形成内容体107的内层112的变形形态限制为一定的形态,确保流
路F直到大致使用完内容液L。
在这里,在上述的直接吹塑成型的分层瓶中,虽然在半成品的夹紧封合(pinch
off)时形成的底密封部108(参照图12)为外层111/内层112/外层111这样的层结构,外层
111彼此经由内层112紧贴,但是由于外层111与内层112原本可剥离地形成,也能够在该底
密封部108,部分地剥离外层111和内层112并设为进气孔,
但在另一方面,具有容易以该底密封部108为起点发生底部破裂这样的本质性问
题。
另一方面,在引用文献2中记载了将对试管状的预成型件进行了双轴拉伸吹塑成
型而成的瓶体状容器作为分层瓶的发明,所述双轴拉伸利用嵌件成型将合成树脂制的外体
和内体层叠而成。
根据这种利用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形成的分层瓶,能够至少将外壳体设为在直
接吹塑成型中成型困难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制,
能够提供一种发挥了该PET树脂制的双轴拉伸吹塑容器即所谓塑料瓶的强度、刚
性、气体阻挡性、透明性以及光泽性等特征的分层瓶。
另外,在引用文献3中有涉及使用了呈同轴心状地配设圆筒状的外流路、中间流路
以及内流路,并在这些流路的下游端部配设圆柱状的合流路而成的多层喷嘴的注射成型装
置的记载,并示出了在该装置中成型的、具有在基体层之中层叠了中间层而成的层叠构造
的层叠预成型件。
图14是表示使用该装置成型的预成型件的一例,该预成型件201在除去了口筒部
202的上部和底部205的高度范围内,具有在PET树脂制的基体层211之中呈三明治状地层叠
了气体阻挡性高的中间层211而成的层叠构造,在将该预成型件201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成
的容器中,能够利用中间层211发挥比PET树脂制单体容器更高的气体阻挡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727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82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306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以往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的分层瓶使用在引用文献2中有记载的嵌件成
型或者利用其它工序嵌合了试管状的外体和内体而成的双层壁状的预成型件,由于需要实
施两次注射成型,并进一步需要伴随着外体与内体的嵌合工序、嵌件成型的工序,存在生产
性变低的问题。
另外,能够得到的层叠构造也限定为两层,并且如图12、13所示的直接吹塑成型的
分层容器那样,包含生产性、再现性在内,用粘接层113a呈纵带状地固定外层111与内层112
在工业上并不容易。
现状是,即使使用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的分层瓶,也是在基本上不限制内容体的变
形形态的状态下使用。
另外,以往的使用了多层喷嘴的注射成型的层叠预成型件以及将该预成型件双轴
拉伸吹塑成型而成的容器通常利用图14所示的层叠在基体层中的中间层来发挥气体阻挡
性、遮光性以及保香性等功能,但在这种层结构中,应用扩展至分层容器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将在利用使用了多层喷嘴的注射成型的层叠预成型件形成的双轴拉
伸吹塑成型容器中,创造出比得上直接吹塑成型的分层瓶的分层功能作为技术问题,其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挥了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特征的前所未有的高性能分层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段之中,本发明的主要结构设为如下结构:
在将使用了多层喷嘴的注射成型的试管状层叠预成型件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成
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中,
设为具有口筒部、主干部以及底部的瓶体状,
具有形成外壳体的外层和可剥离地层叠在该外层的内侧而形成内容体的内层,
内层形成为薄壁从而内容体可进行由内部的减压而导致的萎缩状的减容变形,
外层和内层具有在从口筒部的预定高度位置到在底部的底面壁的中央部残留形
成的浇口痕的下端面为止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层叠的层叠构造,
以在浇口痕的下端面向外部露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层叠界面作为起点,将外层和内
层设为剥离状态,并形成向外层与内层之间导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孔。
上述结构的容器中的从口筒部的预定高度位置到在底部的底面壁的中央部残留
形成的浇口痕的下端面的高度范围内层叠这样的外层与内层的层叠构造沿用注射成型的
预成型件的层叠构造而形成,能够通过对试管状的预成型件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形
成,所述预成型件具有外层和内层在从口筒部的预定高度位置到残留在底部的底壁的中央
部的浇口痕的下端面的高度范围内层叠的层叠构造。
而且,具有这种层叠构造的预成型件通过:
使用呈同心圆状地配设圆筒状的外侧流路和内侧流路,并在这些外侧流路和内侧
流路的下游端部配设圆柱状的合流路而成的多层喷嘴,在合流路中形成在内层用树脂的外
侧呈同轴心状地层叠了外层用树脂而成的圆柱状的层叠熔融体,
经由配设在多层喷嘴的前端的注射成型模具的流道、浇口向模具阴模内注射、填
充该层叠熔融体而成型。
另外,例如像将外层设为PET树脂制,将内层设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
制那样,通过组合相互相溶性低且非粘接性的合成树脂,能够可剥离地层叠外层和内层。
另外,根据上述层叠构造,在将预成型件注射成型后,当从底部切除圆柱棒状的流
道时,在该切除面即通过该切除残留形成的圆形浇口痕的下端面,在外层呈同心状地层叠
在内层的外侧的状态下,成为外层与内层的层叠界面向外部露出的状态。
该预成型件的浇口痕沿用与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的容器的底部大致同样的形状和
层叠构造。
而且,能够用适当的装置使推压力等外力作用在将容器成型后残留形成在底部的
浇口痕附近,以向外部露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层叠界面为起点将外层和内层设为剥离状态,
并形成向外层与内层之间导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孔。
本发明的其他结构设为如下结构,在上述主要结构中,在外层与内层之间层叠粘
接层,所述粘接层呈纵带状地粘接该外层和内层。
根据上述结构,与以往的直接吹塑成型的分层瓶同样地,能够将形成内容体的内
层的变形形态限制为一定的形态,并确保流路直到大致使用完内容液。
此外,关于粘接层的配设形态,在容器的左右对称的位置配设一对是标准的。
另外,配设粘接层的高度区域能够根据使用目的而适当设定。例如,如果能够将粘
接层延伸设置到浇口痕的下端面附近,则能够在内容体的底面壁在浇口痕附近固定于外壳
体的状态下进行内容体的减容变形。另一方面,为了加大来自形成在浇口痕的进气孔的外
部空气的取入量,也能够设为不将粘接层延伸设置到浇口痕的结构。
在这里,上述粘接层能够通过:在将预成型件注射成型时使用的多层喷嘴中,在外
侧流路与内侧流路之间配设纵带状流路,使粘接外层与内层的粘接性树脂在该纵带状流路
中流动,在合流路中,使该形成为纵带状的粘接性树脂层层叠状在形成外层的树脂与形成
内层的树脂之间流动而形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其他结构设为如下结构,在上述主要结构中,在内层的内侧层叠
与该内层粘接的支承内层,用这些内层和支承内层形成内容体,内层与支承内层层叠而成
的层叠层形成为薄壁从而内容体能够进行由内部的减压导致的萎缩状减容变形。
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支承内层从而想要提高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性、该预成型件的
双轴拉伸吹塑成型性、进一步地耐水性以及减容变形性等内容体的功能。
例如,在采用将外层设为PET树脂制、将内层设为EVOH树脂制这样的组合的情况
下,能够通过EVOH树脂的使用提高容器的气体阻挡性,但在另一方面,EVOH树脂单独的注射
成型、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困难,另外,也需要避免内容液直接接触。
因此,通过像上述结构那样在EVOH树脂制的内层的内侧进一步层叠与该内层粘接
的树脂的支承内层,
在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和该预成型件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时,设为在外层与支承
内层之间呈三明治状地夹持内层而成的状态,能够消除形成内层的树脂的成型性的问题,
能够提高容器的生产性。
另外,若观察容器中的内容体的功能,通过适当选择在支承内层中使用的树脂而
不管在内层使用的树脂的种类,能够保持内容液的耐水性、耐药剂性等功能。
另外,在内层柔软性不足而不能顺畅地进行减容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支
承内层中选择柔软的材质,补充减容变形性。
而且,使内层发挥气体阻挡性、使支承内层发挥耐水性等,使两者分担功能,从而
能够提供一种作为整体能够发挥更高的功能的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其他结构设为如下结构,在上述结构中,将外层设为PET树脂制,
将粘接层和支承内层设为粘接性聚烯烃(APO)树脂制,将内层设为EVOH树脂制。
上述结构是本发明的代表性层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形成轮廓体的外层设为PET树脂,能够提供一种发挥了双轴
拉伸吹塑成型的塑料瓶的特征的、在直接吹塑成型的分层瓶中没有的高性能分层瓶。
另外,通过将内层设为EVOH树脂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PET树脂制的外层的剥离,
能够进一步提高容器的气体阻挡性。
APO树脂是在聚乙烯(PE)类树脂或聚丙烯(PP)类树脂等聚烯烃树脂中接枝马来酸
酐等而导入极性基团而成的树脂(作为市售品,例如有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ADMER”
等。),并且是注射成型性、双轴拉伸吹塑成型性良好的树脂,能够在层叠喷嘴内形成纵带状
的粘接层,并呈纵带状牢固地粘接外层和内层。
另外,通过在支承内层中也使用APO树脂,通过用PET树脂和APO树脂呈三明治状地
夹持EVOH树脂,能够以高的生产性顺畅地实施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使用了该预成型件的
双轴拉伸吹塑成型。
另外,在成型的容器中,由内层和支承内层的层叠层形成内容体,且APO树脂制的
支承内层与内容液直接接触,但APO树脂在食品卫生上也没有问题,另外,能够选择耐水性
也良好的材料,能够放心地使用。
另外,通过选择比较柔软的APO树脂,能够使减压时的萎缩变形顺畅地进行。
此外,不言而喻的是,关于本发明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中的层结构、在各层中
的树脂的种类,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在内层使用成型性优异的PP类树脂的情况下,能
够省略支承内层的层叠,另外,根据使用目的,也能够省略粘接带的配设。
另外,在本发明的容器中,形成外壳体的外层需要选择使用双轴拉伸吹塑成型性
良好的树脂,但作为可使用的树脂,除了上述PET树脂之外,能够列举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树脂、包括PET的PET类树脂、PP类树脂以及环状聚烯烃类树脂等。
在这里,作为PET类树脂主要使用PET树脂,但只要不损害PET树脂的本质,还可以
使用共聚聚酯(其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为主体并含有其他聚酯单元),作为用于形成
共聚聚酯的成分,例如能够列举间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已二酸等二羧酸成分、丙二醇、
1,4-丁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等二醇成分。
另外,作为PET类树脂,也能够使用非晶性的PET类树脂。作为该非晶性的PET类树
脂,例如有在PET中共聚了环己烷二甲醇作为二醇成分而成的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
PETG。
另外,作为PP类树脂,从吹塑成型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由聚丙烯与碳原子数为
2~10的α-烯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
另外,作为环状聚烯烃类树脂,是将环内具有乙烯性双键的聚合性的环烯烃作为
单体单元构成的聚合物的总称,具体而言,市场上出售有APEL(三井化学公司制)、ZEONOR
(日本瑞翁公司制)等。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为上述的结构,达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首先,发挥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特征,能够避免直接吹塑成型的分层瓶中的
容易在底部密封部产生底部破裂这样的问题。
另外,能够使用PET树脂,能够提供一种发挥了作为PET树脂制的双轴拉伸吹塑容
器即所谓塑料瓶的强度、刚性、气体阻挡性、耐热性、透明性以及光泽性等特征的分层瓶。
另外,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是在将注射成型的试管状层叠预成型件双轴拉伸吹
塑成型而成的,所述注射成型使用了多层喷嘴,与以往的使用了嵌合试管状的外体与内体
或嵌件成型的双层壁状的预成型件而成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的分层容器相比,能够省略嵌
合或嵌件成型的工序,能够保持高的生产性。
另外,能够将层叠构造设为多种,与直接吹塑的分层瓶同样地,配设纵带状的粘接
体而将形成内容体的内层的变形形态限制为一定的形态,能够确保流路直到大致使用完内
容液。
另外,在浇口痕处,在外层呈同心状地层叠在内层的外侧的状态下,能够设为外层
与内层的层叠界面向外部露出的状态,能够以向该外部露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层叠界面为起
点将外层和内层设为剥离状态,并形成在外层与内层之间导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孔。
本申请涉及下述项:
项1:一种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将注射成型的试管状层叠预成型件双轴拉伸吹
塑成型而成,所述注射成型使用了多层喷嘴,所述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形成为如下结构:
所述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为具有口筒部(2)、主干部(4)以及底部(5)的瓶体状,并具有形
成外壳体(6)的外层(11)和可剥离地层叠在该外层(11)的内侧而形成内容体(7)的内层
(12),所述内层(12)以使内容体(7)能够进行由内部的减压而导致的萎缩状的减容变形的
方式形成为薄壁,所述外层(11)和内层(12)具有在从口筒部(2)的预定高度位置到在底部
(5)的底面壁(5w)的中央部残留形成的浇口痕(5g)的下端面为止的高度范围内层叠的层叠
构造,以在所述浇口痕(5g)的下端面向外部露出的外层(11)与内层(12)的层叠界面(Bf)作
为起点,将该外层(11)和内层(12)设为剥离状态,并形成向该外层(11)与内层(12)之间导
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孔(9)。
项2:根据项1所述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其中,在外层(11)与内层(12)之间层
叠有粘接层(13),所述粘接层(13)呈纵带状地粘接该外层(11)与内层(12)。
项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其中,在内层(12)的内侧层叠与
该内层(12)粘接的支承内层(14),由该内层(12)和支承内层(14)形成内容体(7),层叠了所
述内层(12)和支承内层(14)的层叠层(15)形成为薄壁,从而内容体(7)能够进行由于内部
的减压而导致的萎缩状的减容变形。
项4:根据项3所述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其中,将外层(11)设为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树脂制,将粘接层(13)和支承内层(14)设为粘接性聚烯烃树脂制,将内层(12)设
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半剖地表示本发明的容器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A-A线表示的俯视剖面图。
图3的(a)是图1中的浇口痕的下端面附近的俯视剖面图,(b)表示使外层与内层从
(a)的状态剥离的状态。
图4的(a)是图1中的浇口痕附近的沿着图3的(a)中的B-B线的纵剖面图,(b)是图1
中的浇口痕附近的沿着C-C线的纵剖面图,(c)表示使外层和内层从(a)的状态剥离的状态。
图5是剖切地表示将图1的容器作为容器主体使用的注出容器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6是部分剖切地表示预成型件的侧视图,所述预成型件是图1的容器的前体。
图7是沿着图6中的D-D线表示的俯视剖面图。
图8的(a)是图6中的底部附近的沿着图6中的E-E线的纵剖面图,(b)是图6中的底
部附近的沿着F-F线的纵剖面图。
图9是用从正面方向的纵剖面表示用于成型图6的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装置的一
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10是用从侧面方向的纵剖面表示用于成型图6的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装置的一
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11是用沿着图9中的H-H线的俯视剖面表示的多层喷嘴部的流路结构的概略说
明图。
图12是部分剖切地表示将直接吹塑成型的容器使用为容器主体的注出容器的一
例的侧视图。
图13是用沿着图12中的G-G线的俯视剖面表示的内容体的变形形态的说明图。
图14是部分剖切地表示以往的层叠预成型件的一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一实施例的图,图1是半剖
地表示的侧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A-A线表示的俯视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浇口痕5g的下
端面附近的俯视剖面图,图4是浇口痕5g附近的纵剖面图。
该容器1利用双轴拉伸吹塑成型而形成,并且是具有口筒部2、颈环2n、肩部3、圆筒
状的主干部4以及底部5的瓶体状容器,所述双轴拉伸吹塑成型使用后述的注射成型的试管
状预成型件作为前体。
另外,该容器1具有层叠了形成外壳体6的PET树脂制的外层11、EVOH树脂制的内层
12、以及APO树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ADMER”)制的支承内层14而成的层叠构造。
在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外层11与支承内层14在从口筒部2的上端面到残留形成在
底部5的底面壁5w的中央部的浇口痕5g的下端面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层叠,如图1中的口筒部
2的上端部附近的放大图所示,层叠在外层11与支承内层14之间的内层12在从口筒部2的上
端面稍微下降的高度位置到浇口痕5g的下端面的高度范围内层叠。
通过设为这种层叠构造,设为在口筒部2的上端面的正下方附近外层11与支承内
层14直接粘接而成的层叠构造,设为抑制由可剥离地层叠的内层12在口筒部2的上端面露
出、位于口筒部2正下方附近导致的口筒部变形、盖的密封性下降的结构。
此外,内层12的上端缘的位置能够考虑容器的使用目的、内层12的气体阻挡性等
性能、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性、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性等而适当决定。
例如,根据容器的使用目的,在不要求口筒部2中的高度密封性的用途、用与口筒
部2的连接部件可充分确保密封性的用途等中,也能够设为在从口筒部2的上端面到浇口痕
5g的下端面的整个高度范围内呈贯通状地层叠内层12的结构。
而且,外层11与内层12可剥离地层叠,内层12与支承内层14呈粘接状层叠,利用层
叠了该内层12与支承内层14而成的层叠层15形成内容体7,该层叠层15形成为薄壁从而能
够顺畅地进行由内部的减压导致的萎缩状的减容变形。
另外,利用构成内容体7的EVOH树脂制的内层12,发挥高度的气体阻挡性。
另外,在相当于图2所示的俯视剖面图上的上下位置的容器1的左右位置,在整个
高度范围内,在外层11与内层12之间层叠呈纵带状粘接外层11与内层12的APO树脂制的粘
接层13,并配设有一对纵带状粘接带13a。
当包含该粘接层13时,作为整体,容器1具有3种、4层的层叠构造。
如果观察残留形成在容器1的底部5的底面壁5w中央的、来源于作为前体的预成型
件的注射成型的浇口痕5g附近的层结构,
则如图3的(a)和图4的(a)所示,在未层叠粘接层13的区域中,成为如下状态:可剥
离地层叠了外层11与内层12,在浇口痕5g的下端面,图3的(a)的俯视剖面图所示的层叠构
造以及外层11与内层12的层叠界面Bf按原样向外部露出。
而且,利用该浇口痕5g的层叠构造,通过使推压力从外部作用到容器1的底部5特
别是浇口痕5g附近,如图3的(b)或图4的(c)所示,以向外部露出的层叠界面Bf为起点,使外
层11与内层12的剥离进行而在外层11与内层12之间形成间隙S,能够设为用于向外层11与
内层12之间导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孔9。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如图3的(b)所示,在层叠有粘接层13的部分不剥离,
在内容体7的底面壁在浇口痕5g附近固定于外壳体6的状态下,进行内容体7的减容变形。
此外,也能够设为不将粘接层13延伸设置到浇口痕5g的结构,使粘接层13的束缚
消失从而能够将图3的(b)所示的间隙S以及进气孔9呈周状地形成为较大,能够加大来自进
气孔9的外部空气的取入量。
作为使推压力从外部作用至浇口痕5g附近的手段,能够采用在将容器1成型后使
用适当的夹具等各种的手段。
例如,在双轴拉伸吹塑成型时,为了使预成型件的姿势稳定,经常利用使用于纵向
拉伸的拉伸杆和配设于底模具的棒状的所谓迎接销来夹持预成型件的底壁而实施成型,
能够利用该迎接销在容器的成型后在模具内从外侧推压浇口痕,并形成进气孔9,
根据这种手段,能够与成型同时地形成进气孔9而无需利用其它工序。
接着,图5表示将图1所示的容器1作为分层瓶状的容器主体而成的注出容器的一
例的、部分剖切地表示的侧视图。
该注出容器41是利用盖体42在容器1的口筒部2上组装固定了手动泵43而成的容
器。
伴随着利用手动泵43注出内容液L,由内层12和支承内层14的层叠层15构成的内
容体7的内部成为减压状态,如图5所示,伴随着该减压,一边进行外层11与内层12(层叠层
15)的剥离,一边内容体7减容变形成萎缩状。
然后,外部空气从形成于浇口痕5g的进气孔9进入外壳体6与内容体7之间,进入的
量与内容体7减容变形的量对应,能够顺畅地实施内容液L的注出操作。
另外,在上述的内容体7的减容变形时,利用配设于容器1的左右的一对纵带状粘
接带13a,发挥与图12所示直接吹塑成型的分层瓶的粘接带113a的功能同样的功能,能够将
内容体7的减容变形的形态限制为一定的形态,能够有效地消除在内容液L注出的早的阶段
中层叠层15任意地变形为萎缩状,该层叠层15彼此紧贴而阻塞内容液L的流路这样的问题。
接着,图6、7、8是用于说明作为图1的容器1的前体的层叠预成型件的图,图6是部
分剖切地表示的侧视图,图7是沿着图6中的D-D线表示的俯视剖面图,而且,图8的(a)是沿
着图7的(a)中的E-E线的底部25附近的纵剖面图,(b)是沿着F-F线的底部25附近的纵剖面
图。
该预成型件21整体上试管状,并具有口筒部22、颈环22n、主干部24以及底部25。
另外,该预成型件21具有PET树脂制的外层31、EVOH树脂制的内层32以及APO树脂
制的支承内层34在整个高度和全周上层叠的层叠构造。
另外,在左右的位置(在图7所示的俯视剖面图的上下的位置),在整个高度范围内
具有在外层31与内层32之间层叠纵带状粘接层33而呈纵带状地粘接外层31与内层32的层
叠构造。
此外,如图6中的口筒部22的上端部附近的放大图所示,与图1所示的容器1的内层
12同样地,内层32从口筒部22的上端面稍微下降的高度位置层叠。
此外,在图6中,在不切断除去流道25s的状态下表示注射成型后的预成型件21,在
预成型件21的底部25的底壁25w上,残留形成有切断除去该流道25s而成的切断痕作为所谓
浇口痕25g,该浇口痕25g在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后几乎不会变形,在图1、3、4所示的容器1的
浇口痕5g上沿用该形状和层叠构造。
进一步详细说明,图8的(a)是沿着图7中的E-E线的底部25附近的包含了流道25s
的纵剖面图,(b)是沿着F-F线的底部25附近的包含了流道25s的纵剖面图。
在图8的(a)中,外层31/内层32/支承内层34的层结构成为呈贯通状地形成到流道
25s的层叠构造,在图8的(b)中,外层31/粘接层33/内层32/支承内层34的层结构成为呈贯
通状地形成到流道25s的层叠构造。
通过设为这种层叠构造,在残留形成在容器1的底部5的浇口痕5g上也沿用该层结
构,如上所述,在容器1的浇口痕5g的下端面,如图3的(a)的俯视剖面图所示的层叠构造以
及外层11与内层12的层叠界面Bf按原样向外部露出。
在这里,图14所示的以往的层叠预成型件201具有在除去了口筒部202的上部和底
部205的高度区域中,在基体层211之中呈三明治状地层叠了中间层212的层叠构造,与之相
对,与将图12所示的直接吹塑成型的容器主体101成型时的成为前体的半成品的层结构类
似地,图6~8所示的预成型件21的层叠构造的特征在于呈贯通状地维持层叠构造直到浇口
痕25g的下端面,通过设为这种贯通状的层叠构造,能够用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的容器1来一
边避免直接吹塑成型的容器涉及的底部破裂等问题,一边发挥比得上直接吹塑成型的分层
瓶的分层功能。
接着,图9、10、11是用于注射成型图6、7所示的具有3种、4层的层结构的预成型件
21的装置的一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9是针对用于成型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装置的一例,用从正面方向的(沿着图11
中的J-J)纵剖面表示其结构的概略说明图,图10是用从侧面方向的(沿着图11中的K-K)纵
剖面表示的概略说明图,图11是沿着图9中的H-H线表示的、用俯视剖面表示多层喷嘴部51
的流路的结构的概略说明图,在图9、10中,示出了在多层喷嘴部51的下游端配设了模具61
的状态。
在多层喷嘴部51的中心插通关闭销52,从外侧朝向中央呈同轴心状依次配设了4
个圆筒状的流路F1、F2、F3、F4,
而且,这些4个流路在其下游端部呈锥形地缩径,合流至圆柱状的合流路54。
如图10、11所示,在这些流路之中,在流路F2的锥形的下游端部F2a,一对切断纵肋
片53配设成横穿流路,如图11所示,在该下游端部F2a,流路F2成为纵带状的流路F2a。
通过经由导入路Sa向流路F1供给外层31用的树脂Ra(在本实施例中为PET树脂),
经由导入路Sb向流路F3供给内层32用的树脂Rb(在本实施例中为EVOH树脂),经由导入路Sc
同时向流路F2和F4供给粘接层33和支承内层34用的树脂Rc(在本实施例中为APO树脂),
在合流路54中,从外侧朝向内侧,形成呈同轴心状地层叠了外层/粘接层/内层/支
承内层这样的4个层而成的圆柱状的层叠熔融体。(粘接层呈纵带状地层叠。)
然后,通过将按这种方式形成在合流路54中的圆柱状的层叠熔融体经由模具61的
流道部63和浇口部64,注射并填充到阴模62内,能够成型图6所示的具有层叠构造的预成型
件21。
以上,根据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容器及使用了该容器的注出容器的结构及其作
用效果,但如此前针对实施方式也随时说明了其变形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
述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具有3种、4层的层叠构造的容器,但也能够进行使
用的树脂的组合、设为根据注出容器的使用目的省略支承内层、粘接层的层叠的结构。
另外,例如,也能够为了遮蔽来自外部的光而层叠遮蔽层、为了装饰而层叠印刷层
等根据需要增加层叠的层的数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在外层使用了PET树脂、在内层使用了EVOH树脂的
容器,但能够考虑注射成型、双轴拉伸吹塑成型等的成型性、作为注出容器的容器主体使用
时的功能性而从各种变形之中选择适当的组合。
在这里,针对形成外壳体的外层,需要考虑并选择双轴拉伸吹塑成型,作为适于双
轴拉伸吹塑成型的树脂,除了PET树脂之外,还能够列举上述那样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树脂、具有共聚成分的PET类树脂、PP类树脂以及环状聚烯烃类树脂等。
另外,针对使用于内层的树脂、使用于支承内层的树脂,也能够考虑内层的成型
性、内容体的功能而从各种组合之中适当选择。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将本发明的容器利用为分层容器的注出容器,说明了
图5所示的带泵注出容器,但除了带泵容器外,也能够使用于在图12中示出作为直接吹塑成
型的分层容器的利用例的挤压型注出容器。
另外,除此之外,也能够使用作为液体供给装置的容器主体,所述液体供给装置构
成为:将来自空气压缩机或储存了压缩空气的储气瓶的压缩空气从配设于底部的进气孔导
入外层与内层之间而使压力作用在内容体上,从配设于口筒部的注出喷嘴以一定速度注出
内容液。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发挥比得上直接吹塑成型的
分层瓶的分层功能,发挥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特征,期待在分层容器领域的广泛用途
扩展。
附图标记的说明
标号说明
1:容器
2:口筒部
2n:颈环
3:肩部
4:主干部
5:底部
5w:底面壁
5g:浇口痕
6:外壳体
7:内容体
9:进气孔
11:外层
12:内层
13:粘接层
13a:粘接带
14:支承内层
15:层叠层
Bf:层叠界面
S:间隙
21:预成型件
22:口筒部
22n:颈环
24:主干部
25:底部
25w:底壁
25g:浇口痕
25s:流道
31:外层
32:内层
33:粘接层
34:支承内层
35:层叠层
41:注出容器
42:盖体
43:泵
F:流路
L:内容液
51:多层喷嘴部
52:关闭销
53:切断纵肋片
54:合流路
61:模具
62:阴模
63:流道部
64:浇口部
F1、F2、F3、F4:流路
F2a:(流路F2的)下游端部
Ra、Rb、Rc:树脂
Sa、Sb、Sc:导入路
101:容器
102:口筒部
106:外壳体
107:内容体
108:底密封部
109:盖体
109a:排出口
109Va、109Vb:单向阀
111:外层
112:内层
113:粘接层
113a:粘接带
119:进气孔
201:预成型件
202:口筒部
204:主干部
205:底部
211:基体层
212:中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