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卤素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一氧化氮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离子液体捕集一氧化氮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卤素
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一氧化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
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需要将其排放量的污染物之一。研究和
治理NOx已成为国际环保领悟的重要方向。而在烟气中,NOx中有90-95%的成分是NO。
在工业上,传统的NOx捕集方法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
原法(SNCR)。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SCR,其成本较高,而且烟气中的硫
化物易造成催化剂失活;而对于SNCR,其NOx捕集效率较低,而且会有废气生成。因此,设计
合成应用于高效NOx捕集的新材料意义重大。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低蒸汽压、宽液程、高稳定性、可设计性
等优点,为发展新型的酸性气体捕集技术提供了机会。如何通过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结构设
计,同时实现NO气体高容量、低能耗的捕集,是目前离子液体酸性气体捕集研究的关键和热
点问题。
另一方面,自由基NO在体内作为关键的生物信使分子,其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
统,神经系统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在1992年被Science选为明星分子。1998年的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给了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起信号分子作用”的三位美国
科学家,罗伯·佛契哥特(Robert F.Furchgott)、路易斯·路伊格纳洛(Louis J.Ignarro)
和费瑞·慕拉德(Ferid Murad)。可见NO的捕集对研究NO在生物体中的应用也具有深远的
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卤素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进行一氧化氮捕集的
方法,主要是设计合成不同卤素阴离子功能化的离子液体,应用于一氧化氮的捕集中,利用
具有碱性的卤素阴离子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NONOates,从而实现高效吸收一氧化氮的一种
新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利用卤素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进行一氧化氮捕集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使用具有卤素阴离子的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来吸收一氧化氮气体,吸收压力为
0.0001~0.2MPa,吸收温度为20℃~1000℃,吸收时间为1~13小时,吸收的一氧化氮是较
容易脱附的,脱附温度在60~120℃,脱附时间在0.1~6小时。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能捕集一氧化氮的碱性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
为十四烷基三己基氟化磷、十四烷基三己基氯化磷、十四烷基三己基溴化磷、十四烷基三己
基碘化磷、乙基三丁基氟化磷、乙基三丁基磷氯化磷、乙基三丁基溴化磷、乙基三丁基碘化
磷、乙基甲基咪唑氟、乙基甲基咪唑氯、乙基甲基咪唑溴、乙基甲基咪唑碘、丁基甲基咪唑苯
酚、丁基甲基咪唑氟、丁基甲基咪唑氯、丁基甲基咪唑溴、丁基甲基咪唑碘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卤素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十四烷基三己基
溴化磷。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一氧化氮压力在0.01到0.1MPa大气压之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一氧化氮吸收温度在30℃~90℃之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脱附温度在70~90℃。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脱附时间在1~6小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卤素阴离子功能化离子液体高效节能捕集一氧化氮的方法,通
过卤素阴离子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NONOates,来实现一氧化氮的高效高容量地吸收,为一
氧化氮的工业捕集提供一种有潜力的方法。与传统捕集一氧化氮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利用
卤素阴离子功能化的离子液体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NONOates,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一氧化氮
的吸收效率,最高可达每摩尔离子液体捕集2.05摩尔一氧化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一内径为1cm的5ml玻璃容器中,加入离子液体十四烷基三己基溴化磷0.80g
(0.001mol),然后置于一氧化氮压力0.1MPa的密封罐中,控制吸收温度为30℃,吸收平衡时
间为10小时,称重表明该离子液体中一氧化氮的吸收容量为2.05摩尔/摩尔离子液体。
实施例2-4
类似于实施例1,控制一氧化氮气体压力为0.1MPa,吸收温度30℃,改变离子液体
的种类,一氧化氮吸收的结果如下表(表1):
表1不同阴离子对一氧化氮捕集的影响
实施例5-12
类似于实施例1,采用十四烷基三己基溴化磷为吸收剂,吸收一氧化氮气体,改变
吸收温度,一氧化氮压力和吸收时间等条件,吸收结果如下表(表2):
表2不同吸收条件对一氧化氮吸收的影响
实施例13
在一内径为1cm的5ml玻璃容器中,加入已吸收一氧化氮的离子液体十四烷基三己
基溴化磷0.80g(0.001mol),然后置于压力0.005MPa的真空干燥箱内,控制脱附温度为80
℃,控制脱附时间为3小时,称重表明该离子液体中残留的一氧化氮量为0mol/mol IL。
表3不同条件对一氧化氮脱吸的影响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
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
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