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涂料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涂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防雾涂料。
背景技术
玻璃和透明塑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使用这些材料,常常会遇到表面雾
化问题,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所谓雾化,又称结雾,更确切称为结露,是指
在高湿度下玻璃或透明塑料表面凝结成微小露珠的现象。
表面起雾对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而且汽车普及性越来越高,人们对防雾也越来越重视。
防雾的方法大致分为加热法和表面涂层法。加热法的原理是消除水蒸气与物体表面的温差,
并加速水蒸气的干燥而达到防雾效果。这不仅会消耗更多的能源,而且操作比较困难。因
为在北方或冬季,短时间内减少温差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大体积空间或冷车的情况下,
防雾涂料有疏水型和亲水型两种,对亲水型防雾涂料研究较多,其防雾原理是利用高分子聚
合涂层形成高亲水表面,使其对水的接触角变小,从而在表面形成极薄的水膜,进而起到防
雾作用。目前用于防雾的涂料性能上参差不齐,质量不稳定或者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防雾、持久、易操作的防雾涂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雾涂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丙烯酸酯单体30-50份、醋酸丁酯30-45
份、改性的表面活性剂5-8份、引发剂0.5-1.2份、催化剂0.01-0.05份、活性稀释剂5-8
份、非离子表面活化剂15-20份、改性氟碳流平剂0.5-0.8份、异丙醇35-40份、去离子水
40-55份。
进一步的,一种防雾涂料,改性的表面活化剂为含羧酸基团的表面活化剂,引发剂为偶
氮二异丁腈,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活性稀释剂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
烯酸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防雾涂料,形成大分子亲水丙烯酸树脂,具有足够的亲
水性,可以提高水蒸气在涂膜表面的接触角,从而使水蒸气不会凝结成水珠,提高防雾效果,
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原料成本低、绿色环保,低VOC、低气味的优点,,并
保持了基质表面的清晰度和光洁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雾涂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丙烯酸酯单体30-份、醋酸丁酯30份、改
性的表面活性剂5份、引发剂0.5份、催化剂0.01份、活性稀释剂5份、非离子表面活化剂
15份、改性氟碳流平剂0.5份、异丙醇35份、去离子水40份。
进一步的,一种防雾涂料,改性的表面活化剂为含羧酸基团的表面活化剂,引发剂为偶
氮二异丁腈,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活性稀释剂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
烯酸酯。
实施例2
一种防雾涂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丙烯酸酯单体50份、醋酸丁酯45份、改
性的表面活性剂8份、引发剂1.2份、催化剂0.05份、活性稀释剂8份、非离子表面活化剂
20份、改性氟碳流平剂0.8份、异丙醇40份、去离子水55份。
进一步的,一种防雾涂料,改性的表面活化剂为含羧酸基团的表面活化剂,引发剂为偶
氮二异丁腈,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活性稀释剂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
烯酸酯。
实施例3
一种防雾涂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丙烯酸酯单体40份、醋酸丁酯35份、改
性的表面活性剂7份、引发剂0.8份、催化剂0.03份、活性稀释剂7份、非离子表面活化剂
18份、改性氟碳流平剂0.7份、异丙醇38份、去离子水50份。
进一步的,一种防雾涂料,改性的表面活化剂为含羧酸基团的表面活化剂,引发剂为偶
氮二异丁腈,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活性稀释剂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
烯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