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留香型洗衣片,全称纳米超浓缩留香型洗衣片,是一种全新的洗涤产品。改变了以
往洗涤产品的形态,轻便是它最大的特点,因其不含有荧光增白剂,磷等有害成分,可生物
降解,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是一款环保产品,逐渐风靡欧美市场,成为新一代洗涤产品,是
一种中性的合成洗涤剂。留香型洗衣片实现的定量洗涤克服了传统洗衣粉、洗衣液使用中
计量的繁琐,即节约了洗涤用品,其低泡超浓缩的环保特性又节约了用水。
微胶囊是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型容器,微胶囊技术是把分散均匀的
固体物质颗粒、液滴或气体完全包封在一层膜中形成微胶囊的一种技术,香精微胶囊是微
胶囊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微胶囊技术的一个颇为典型的应用,早在1932年英国已
经开始利用阿拉伯胶进行香精微胶囊的研制工作,直到现在人们对微胶囊香精的研究依然
方兴未艾。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微胶囊技术和
留香型洗衣片相结合,使得留香型洗衣片在有洗涤功能的同时,兼具有微胶囊缓释香味的
特性,处理后的衣物留香更持久,给人更长久的嗅觉享受。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所述留香型洗衣片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10-20份、月桂酰基谷氨酸钠15-25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2-5份、微胶囊3-10份、成
膜剂2-5份、防腐剂0.3-0.8份、去离子水30-60份。
优选的,所述洗衣片还包括去污增效剂5-15份。
优选的,所述去污增效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聚氧乙烯醚。
优选的,所述微胶囊的壁材为明胶、酪蛋白、大豆蛋白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微胶囊的芯材为植物精油,所述植物精油为檀香精油、柠檬精油、肉
桂精油、薄荷精油、艾草精油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优选的,微胶囊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壁材加热到80-100℃,使得壁材充分糊化;
S2:在50-60℃的温度范围内,利用高速剪切工艺将植物精油包埋到壁材内部,形
成所需的香味微胶囊。
洗衣片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各组分和制备好的香味微胶囊混合,搅拌均匀,利用纳米超浓缩技术制备出
需要的洗衣片。
S2:使用加热喷雾机将成膜剂加热至80℃,对洗衣片进行喷雾包膜。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基谷氨酸钠钠为由天然来
源的脂肪酸与谷氨基酸盐给缩合而成,是一种氨基酸型的表面活性剂,洗涤力良好且生物
降解性能优异;椰油酸二乙醇酰胺是高品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去污、抗
硬水能力,同其它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复配性和协同效应。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具有优良的洗涤、润湿、增溶等功能;甘油聚氧乙烯醚具有优良
的稳泡润湿、渗透润滑、增溶和保湿能力。
植物精油中含有醇类、醛类、酸类、酚类、丙酮类、萜烯类物质,能够刺激人体内的
自律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焦虑情绪;此外精油还有杀菌、除异味的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使用经改性后的天然材料为壁材、植物精油为芯材,制备出不含其它添加
剂的环保香味微胶囊;利用纳米超浓缩技术将香味微胶囊和其它成分制成留香型洗衣片。
由于全包囊的封闭型香味微胶囊的存在,使用该发明的洗衣片洗涤衣物后,香味
微胶囊会吸附在衣物上,香味更持久,并且在衣物穿着时,因跟外界接触摩擦、受热、受压
时,其囊壁会破裂,将香味释放出来,消除织物异味,赋予织物清新自然的、清澈迷人的香
味,给人以优秀的嗅觉享受,提供一种清新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1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月桂
酰基谷氨酸钠25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2份、去污增效剂5份、微胶囊10份、成膜剂2份、防腐
剂0.8份、去离子水30份。
去污增效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胶囊的壁材为明胶;微胶囊的芯材为植物精油
檀香精油;防腐剂为山梨酸;成膜剂为聚乙烯醇。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壁材加热到80℃,使得壁材充分糊化;
S2:在60℃时,利用高速剪切工艺将植物精油包埋到壁材内部,形成所需的香味微
胶囊。
洗衣片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各组分和制备好的香味微胶囊混合,搅拌均匀,利用纳米超浓缩技术制备出
需要的洗衣片。
S2:使用加热喷雾机将成膜剂加热至80℃,对洗衣片进行喷雾包膜。
实施例2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份、月桂
酰基谷氨酸钠15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5份、去污增效剂15份、微胶囊3份、成膜剂5份、防腐
剂0.3份、去离子水60份。
去污增效剂为甘油聚氧乙烯醚;胶囊的壁材为酪蛋白;微胶囊的芯材为柠檬精油;
防腐剂为山梨酸钾;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壁材加热到100℃,使得壁材充分糊化;
S2:在50℃时,利用高速剪切工艺将植物精油包埋到壁材内部,形成所需的香味微
胶囊。
洗衣片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各组分和制备好的香味微胶囊混合,搅拌均匀,利用纳米超浓缩技术制备出
需要的洗衣片。
S2:使用加热喷雾机将成膜剂加热至80℃,对洗衣片进行喷雾包膜。
实施例3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份、月桂
酰基谷氨酸钠23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3份、去污增效剂13份、微胶囊9份、成膜剂3份、防腐
剂0.4份、去离子水40份。
去污增效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胶囊的壁材为大豆蛋白;微胶囊的芯材为肉桂
精油;防腐剂为亚硫酸氢钠;成膜剂为聚乙烯醇。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壁材加热到90℃,使得壁材充分糊化;
S2:在55℃时,利用高速剪切工艺将植物精油包埋到壁材内部,形成所需的香味微
胶囊。
洗衣片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各组分和制备好的香味微胶囊混合,搅拌均匀,利用纳米超浓缩技术制备出
需要的洗衣片。
S2:使用加热喷雾机将成膜剂加热至80℃,对洗衣片进行喷雾包膜。
实施例4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月桂
酰基谷氨酸钠18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4份、去污增效剂10份、微胶囊7份、成膜剂4份、防腐
剂0.6份、去离子水50份。
去污增效剂为甘油聚氧乙烯醚;胶囊的壁材明胶;微胶囊的芯材为薄荷精油;防腐
剂为丙酸钙;成膜剂为聚乙烯醇。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壁材加热到85℃,使得壁材充分糊化;
S2:在57℃时,利用高速剪切工艺将植物精油包埋到壁材内部,形成所需的香味微
胶囊。
洗衣片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各组分和制备好的香味微胶囊混合,搅拌均匀,利用纳米超浓缩技术制备出
需要的洗衣片。
S2:使用加热喷雾机将成膜剂加热至80℃,对洗衣片进行喷雾包膜。
实施例5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7份、月桂
酰基谷氨酸钠21份、椰油酸二乙醇酰胺5份、去污增效剂7份、微胶囊6份、成膜剂2份、防腐剂
0.5份、去离子水45份。
去污增效剂为甘油聚氧乙烯醚;胶囊的壁材为明胶;微胶囊的芯材为艾草精油;防
腐剂为山梨酸钾;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一种留香型洗衣片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壁材加热到95℃,使得壁材充分糊化;
S2:在53℃时,利用高速剪切工艺将植物精油包埋到壁材内部,形成所需的香味微
胶囊。
洗衣片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各组分和制备好的香味微胶囊混合,搅拌均匀,利用纳米超浓缩技术制备出
需要的洗衣片。
S2:使用加热喷雾机将成膜剂加热至80℃,对洗衣片进行喷雾包膜。
产品性能测试
1、pH值
参照GB/T6368对对照组及实施例中的留香型洗衣片进行pH值检测。
产品
对照组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pH
7
7.3
7.7
7.6
7.5
7.9
注:对照组为市售某品牌洗衣片
结论:通过对pH值的测试,使用实施例1-5所制得的洗衣片均在7左右,呈中性偏
碱,弱碱性的洗衣片,在不损害皮肤和衣物的情况下去污力更好。
2、去污力
参照GB/T 13174-2008对对照组及实施例中的留香型洗衣片进行去污力检测。
产品
炭黑污布
皮脂污布
蛋白污布
对照组
1.21
1.12
1.05
实施例1
1.47
1.31
1.13
实施例2
1.42
1.29
1.18
实施例3
1.39
1.34
1.21
实施例4
1.38
1.25
1.15
实施例5
1.43
1.30
1.17
注:对照组为市售某品牌洗衣片
结论:通过表2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5所制得的洗衣片的去污能力相对于对照
组而言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去污效果显著。
3、香味持久性测试
使用对照组及实施例1-5中的洗衣片分别洗涤同款棉质短袖上衣,选择5名专业人
员进行穿着测试,间隔一定的时间,闻穿着的短袖上衣得味道,记录香味持续的时间,计算
平均时间。
表3香味持久性测试结果
注:对照组为市售某品牌洗衣片
结论:通过表3香味持久性测试结果可知,相比对照组而言,使用实施例1-5所制得
的洗衣片洗涤同款棉质短袖上衣后,短袖上衣的的香味持久时间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