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1412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2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3883.3

申请日:

1989.06.05

公开号:

CN1039391A

公开日:

1990.02.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B65G47/52

主分类号:

B65G47/52

申请人:

株式会社洋行

发明人:

长滨秀春

地址:

日本兵库县姬路市木场1378番地

优先权:

1988.06.05 JP 74917/8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由送料机或滑槽S卸下之矿石等搬送物转载于皮带输送机时,用缓冲装置2来缓冲其落下的冲击。在皮带B之滑动支持板3上面沿皮带搬送方向形成有多个沟部,以减少与皮带面之接触面积和降低摩擦热,并使沟部发生沿皮带搬送方向流动之气流来冷却。滑槽与转载装置之间隙用摩擦阻力小之裙板依其自重自动降下的方式封锁,以防止搬送物漏出外面。在皮带回程侧,用八字形滚轮组来矫正皮带弯曲度,以防止皮带之蛇行,以期延长皮带之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由支持架,位于支持架上用于缓和承受落到输送机皮带上之搬送物落下冲击的缓冲装置,以及设在该缓冲装置上,用来以滑动方式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构件所构成,并将其配置在送料机或滑槽向皮带输送机转载的转载部的进料负荷位置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支持板之滑动面上设有多个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并在皮带之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沟部,借助该沟部可减少滑动支持板与皮带内面间之接触面积,并且该沟部尚会产生向皮带搬送方向流动之气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持架沿皮带之宽度方向呈圆弧形状,并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装设; 上述缓冲装置系设置于上述支持架上,并能随其间弧形面向皮带之宽度方向弯曲安装的橡皮板; 上述滑动支持板可借助上述多个沟部予以弯曲,并可沿上述橡皮板之间弧形面向皮带之宽度方向弯曲安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持架为沿皮带之宽度方向呈圆弧形的部材,并将其向皮带搬送方向隔有一定间隔连接构成的壳体,可将其安装在原设有之滚轮支持支柱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持架是由在上面用网材覆盖构成的壳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支持板系由在皮带之宽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切成沟口之支持本体,与在该本体沟部向上方不能脱离而可向皮带搬送方向插入拔出地固定的表面光滑的棒材组成;该棒材从沟部上方突出,以构成与皮带内面滑动的 滑动支持面,即该滑动支持面为可予更换者。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上述滑动支持板之与皮带内面滑动的滑动支持面为特氟隆树脂或MC尼龙树材料者。
7: 一种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由支持架、位于该支持架上用于缓和承受落下输送机皮带上之搬送物落下冲击的缓冲装置,以及设在该缓冲装置上用来以滑动方式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诸件所构成,并配设在相当于送料机或滑槽向皮带输送机转载的转载部的进料荷载部位,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槽等之两侧下面与上述滑动支持板上滑动的输送机皮带上面间向皮带搬送方向所形成之间隙装设一对在其皮带宽度的两侧封闭的裙板,该裙板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来制造,并在皮带搬送方向上游端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支持,依其自重可向上述皮带表面滑动。
8: 一种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由支持架、位于该支持架上用于缓和承受落到输送机皮带上之搬送物料的下落冲击的缓冲装置,以及设在该缓冲装置上用来可滑动地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诸件构成,并配设在相当于送料机或滑槽卸料转载部的皮带输送机进料荷载部位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转载部对向位置,配置有沿皮带之宽度方向延伸的皮带的圆弧形弯曲度矫正装置,该装置组合成八字形的滚轮并屈曲自在地向皮带之宽度方向以轴连接,另两端轴用螺丝可进退自在地固定在固定架上,以挡住皮带之两边末端并可调整皮带之圆弧形弯曲矫正度。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它配置在将矿石及采石等散装输送物料由送料机或滑槽转移至皮带输送机的进料负荷位置上。即为有关改良该转载装置,以谋求延长其输送皮带之使用寿命。

    矿石、块煤与碎石等物料经由送料机及滑槽输送至皮带输送机进料部荷载时,因输送物料之形状与粒度之不同,容易使皮带损伤,因此,为保持皮带寿命,目前上述送料机及滑槽均有设法尽量缓和输送物料之落下动能的设施。例如:如图11所示,在滑槽S之内部加设梯板或料箱L以减小与皮带表面间的直接落差距离,又不使输送物料在前进托轮C等的转动体与皮带B之间被咬住。如图12所示,将滑槽S改造予以缩窄,并予装设防止被咬住用的刮板S、C等等机构。至于,图中R为回程滚轮。可是,因为相当于转载部的皮带荷载面系由隔有一定间隔的前进托轮来支持的缘故,皮带很容易被落到皮带上之输送物料反弹,或被咬住,或被冲突等情况而被损伤。为此,如图13所示:目前尚有在托轮C之外面有橡皮衬圈的耐冲击性滚轮(Roller),并在该滚轮下部加装橡皮垫板RL,及将托轮台T装设卷绕弹簧或气垫SP等等来支持的缓冲支持装置等提案。惟上述设施均不能缓和在托轮C-C间所落下之冲击,并且,该项冲击吸收结构存在规模很大等等的诸多难题。

    因此,已有人提出如图14所示之支持结构(日本实开昭60-137711)。其中,与皮带输送机B之接触面采用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滑板P,并借助中间使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制成之弹性体R固定于支架上,期使皮带输送机B有很好的滑动面来支持,同时并利用弹性体来缓和并吸收冲击。

    可是,无论使用表面光滑性如何出色的材料来作成与皮带接触的支持面也因其摩擦面比过去之滚轮支持面为大,并且,其材料自身系为高分子材料等等的原因,基于被摩擦所起的发热作用导致磨损厉害,即该制品存在有不耐久使用的难题。而且,与皮带输送机的滑动面形成圆弧状时,可减少矿石等输送物料由皮带上面反弹飞出皮带外面,但是,表面光滑的衬板,因为其材质的硬度很高之故,如需保持某一程度之厚度时,很难予加工弯曲形成为圆弧形,因此,如图14所示:势将需要分割皮带之承受面,以致其相接处J之附近,特别是皮带弯曲部之损伤会很厉害,加之,皮带蛇行时将进入相接处J,以致会发生皮带损伤及装置被破损等诸原因引起之难题。

    又,无论如何使用弹性体来缓和吸收冲击,因为其缓和程度有限,且所落下之搬送物料粉尘会在滑槽与皮带宽度方向之两端间地间隙喷出外侧,以致造成周边环境之恶化,因此,上述间隙需要予以封闭,惟使用橡胶材料等之裙板封锁时,会磨耗并在其间隙上咬住矿石等,即,无法避免皮带之切损及局部磨耗等诸情况之发生。

    再者,因为转载部之皮带受输送物料落下位置会时时有异的影响,荷重不能在皮带负载面上均匀负担,以致容易发生皮带蛇行搬运,而发生皮带的偏面磨耗。为防止该皮带蛇行,目前尚有将皮带输送机装成环形形状并用张紧滚轮来解除皮带输送机之构弛情况,惟仅靠该张紧滚轮来调节皮带拉力以防止皮带输送机之蛇行尚有困难的特殊环境目前仍为存在。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有三大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为解除输送物料落下造成的皮带损伤;提高皮带输送机之耐久性;构成为不设滚轮方式的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俾以提高皮带及与其滑动的表面光滑板的耐久性等等。

    本发明之第二目的为提供一种裙板结构,在上述转载装置当中,在防止在滑槽与皮带间之间隙喷出的粉尘时,不致损伤皮带。

    至于本发明之第三目的为:提供一种在上述转载装置当中之可防止皮带输送机蛇行的回程滚轮装置。

    本发明因为不设托轮的关系,在表面光滑面实现面接触的滑动支持板之表面上,设有沿搬送方向延伸之沟部并在皮带宽度方向上排列。这时:1)可减少与皮带内面之接触面积,故可减少摩擦热之发生;2)同时,随皮带之滑动,上述沟部会形成沿皮带搬送方向流动的气流以冷却滑动支持板,故可进一步提高支持板之使用寿命;3)借助沟部,可将滑动支持板形成为沿皮带宽度方向之圆弧状弯曲,并以无接缝的方式支持皮带内面,故可提高皮带之使用寿命。以上三项为本案之着眼点。

    根据本发明,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由支持架和设置于该支持架上用于缓和承受落到输送皮带上之搬送物之落下冲击的缓冲装置,以及设在该缓冲装置上,用来可滑动地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所构成,并将其配置在相当于送料机或滑槽卸料转载部的皮带输送机进料负荷位置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动支持板之滑动面上设有多个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并在皮带之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沟部,借助该沟部来减少滑动支持板与皮带内面间之接触面积;并且,可在沟部产生沿皮带搬送方向流动之空气流。

    至于上述之支持架沿皮带宽度方向呈圆弧形,并向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装设方式有好处,即,将该沿皮带宽度呈圆弧形之部件作为沿皮带搬送方向相隔有一定间隔结合的壳体时,就可安装在原已设有之托轮支柱上。

    而且,将上述缓冲装置予以构成为具有可缓和承受落到皮带输送机上之搬送物料落下冲击的机能为好。即,在支持架上面随其圆弧形,使用能沿皮带宽度方向弯曲安装之橡皮板来构成较有好处。此时,上述相隔一定间隔所配设的部件之间,由于被连续的冲击,橡皮板会有发生疲劳而垂下的倾向,故最好在构成上述壳体而在隔有一定间隔所配设之部材上面加予布设网状部材,以防止橡皮板垂直,并防止缓冲机能之劣化。

    上述滑动支持板系采用耐热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板,例如:特氟隆树脂,超高分子聚乙烯树脂(商品名Newlight),特别耐热性尼龙树脂(商品名MC尼龙;日本ポリペンコ株式会社制)比较好。上列树脂在有一定的厚度时,因有刚性难予加工成为有一定曲率的弯曲面。可是,在上述树脂板之表面予以成形加工,或切削加工以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沟口时,可很容易使该支持板从沟部沿宽度方向弯曲,如此,也可很容易的配设在上述构成为缓冲装置之橡皮板弯曲面上。

    经加工有沟之树脂板可直接用来作为滑动支持板。惟,如图10所示,可在该沟部装设固定不能从本体30之沟部31之上方脱离,但可向皮带搬送方向拔出和插入之表面光滑之棒状部材35,由该棒状部材之向上方凸出面来构成与皮带内面滑动的滑动支持面,即,该滑动支持面磨耗时,尚可换新棒状部材为本案之好处。再者,后者之情况可将仅构成为滑动面的棒状部材采用如上列之耐热性出色的合成树脂材料来制造,故可减低制品之制造成本。

    再者,为实现本发明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系由支持架与设在该支持架上缓和承受落到输送皮带上之搬运物落下冲击的缓冲装置,及设在该缓冲装置上,用来可滑动地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构件所组成,并配设在相当于送料机或滑槽卸料转载部的皮带输送机进料负荷位置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槽等之下部与在上述滑动支持板上滑动之输送机皮带上部之间形成的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间隔,装设有一对在其皮带宽度之两侧上闭锁的裙板。该裙板也采用表面光滑的材料来制造,并在皮带搬送方向之上游端以能上、下活动的方式支持,依其自重来向上述皮带表面滑动。

    在本发明中,制造裙板所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可采用与上述制造滑动支持板同样的合成树脂板,例如:超高分子聚乙烯树脂(商品名Newlight),特氟隆树脂,而特别使用耐热性尼龙树脂(商品名MC尼龙;日本ポリペンコ株式会社制)板较为良好。该项裙板系在皮带搬送方向之上游端支持住,并为可上下活动的机构而依其自重来保持向上述皮带表面滑动,故如有下面磨损时与皮带上面之间并不会发生间隙,即,对间隙之封闭性能具有特别的优点;但,如自重太轻时会在皮带面发生跳动现象,故需要配设配重来调节自重较好。

    至于为实现本发明第三目的,本发明的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由支持架及设在该支持架上用于缓和承受由输送机皮带上所落下之搬送物料落下冲击的缓冲装置,以及位于该缓冲装置上可滑动地用来支持输送皮带内面的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等构件组成。上述输送机皮带,在宽度方向上呈圆弧状,另配设在相当于由饲料机或滑槽之来料转载部的皮带输送机进料负荷位置上的转载装置的对向(下方)位置上,跨在皮带宽度方向配置回程皮带矫正用的皮带圆弧状弯曲度矫正装置。该装置系用八字形组成之滚轮组来挡住皮带之两端,以调节皮带之弯曲度;该八字形滚轮为转动自如,且屈曲自在地跨在皮带宽度方向以轴连接。该八字形滚轮组能调节皮带屈曲度。

    上述八字形滚轮之屈曲度可用伸出之另两端轴与固定架能进退自在地以螺栓固定住。

    依本发明第一种结构,因表面光滑板之上面所设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沟部在皮带宽度方向排设多条,故除表面光滑层与皮带内面的接触面积可减少外,在该沟部会伴随皮带之搬送方向发生气流而有冷却效果,加之,会给与备有耐冲击性和耐磨耗性的光滑性板随缓冲板上之圆弧形弯曲的机能。

    另外,依本发明第二种结构,在滑槽下面与皮带上面所形成之间隙可使用光滑的裙板来封锁,故矿石等不会在该转载面喷出外侧,并且,如裙板下部有磨耗时,会依裙板之自重自动降下来,故不会发生由矿石等被咬住所起之皮带切损及局部磨耗等诸现象。

    再者,依本发明第三种结构,因可将返回侧之皮带予以强制矫正,故可极力迥避由于转载面有局部不均匀负荷所引起之皮带蛇行情形,即不会发生有偏面磨耗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第一~第三之结构如同时一并采用时,由于其有相乘效果,故除可解除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之皮带损伤原因外,并可进一步提高皮带之使用寿命。

    附图图面简单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有关本发明转载装置之配置形态概略剖视图;

    图2为沿图1之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3为从皮带搬送方向所看到的本发明转载装置的斜视图;

    图4为敷设在框架上的缓冲板的斜视图;

    图5为图3所示框架构造的斜视图;

    图6(a)所示为图2两侧端部的安装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6(b)为图2之前后端安装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7所示为皮带接触面板之安装构造的放大剖视图;

    图8为有关本发明之裙板结构的支持部放大图;

    图9为沿图1之Ⅸ-Ⅸ线的剖视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所用滑动支持板之改良实例的斜视图;

    图11为传统皮带输送机转载装置之正视图;

    图12为从上图之搬送方向所看的侧视图;

    图13为具有传统缓冲支持构造之转载装置从搬送方向所看的侧视图;

    图14所示为从搬送方向所看的上述缓冲支持构造之改良例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在滑槽S之材料流动方向之下方,介于输送机架F之中间所设置的托架台T之上面,架设有成为U字形之皮带运输机的皮带B,用来搬送矿石等散装物料沿箭头方向行进。在该相当于转载部之皮带进料位置上,配置有关本发明的转载装置M1及M2。

    该转载装置M1在进料位置上形成如图2所示那样。即,向皮带宽度方向成为圆弧形,并在皮带行进方向上按一定间隔所配置之多个横架11与纵架12所构成的壳体1(参照图5)之上面敷设有按照该框架形状弯曲成圆弧形的缓冲面板2,例如,考虑冲击荷重的约为30mm厚之天然橡胶板或具有同等弹性的合成橡胶板。因此,可以从内面弹性地支持着转载部位的全体荷载面,即不管从何方落在输送机皮带上的输送物的冲击,也能通过支持结构的弹性缓冲作用将下落动能吸收和缓冲。

    再者,在上述缓冲面板2上面,敷设摩擦系数小而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3,该滑动支持板之上面设有沿皮带行进方向延伸并在皮带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沟部31。上述滑动支持板3使用摩擦阻力小的耐热性尼龙树脂(商品名MC尼龙;日本ポリペンコ株式会社制)。使用该树脂板时,在10~20mm厚板上面,每隔20~40mm的间隔,形成或切削5~10mm深度之沟部31较适合。

    上述滑动支持板3需要预先弯曲成为圆弧状,惟在本发明系将其上面设有沿皮带行进方向延伸而在皮带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沟部31(参照图3),因此,可容易的将皮带滑动支持板3弯成圆弧形并沿缓冲面板2之上面配设。

    该皮带滑动支持板3之安装方法如下:如图7所示,先将滑动支持板3之左右两侧耳端32之上部均沿长度方向予以切除,并在其上部装上设有相对向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41的压板4,以埋头螺栓42可装卸地固定在壳体1之长度方向的左右端架12(参图图6(a)上。固定时,最好中间介用橡皮垫圈安装在托台T以便防止疲劳破坏。另外,如图3所示,滑动支持板3之前后端系由皮带之接触部向外延续并由倾斜部33向下方垂下,并介由经砍入分离的多个短片34。以圆弧形可装卸地固定在前后架11上(参照图6(b))。

    所以,上述皮带滑动支持板3由于具有上述的装配构造,故对皮带之横向移动具有缓冲作用,同时,对下落冲击(Shock)也具有出色的冲击缓和性能。

    皮带在上述滑动支持板3上滑动时,其接触面积约为全面接触之一半程度,而且,随皮带之移动,在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沟部引内会产生气流,故具有冷却效果。

    图8所示为有关本发明图1之裙板结构之支持部放大图,图9所示为从皮带搬送方向所看的图1中Ⅸ-Ⅸ线的剖视图。

    在上述滑槽S与转载装置M1之间,通常会形成向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间隙O,惟本发明系使用沿皮带输送方向延伸而摩擦阻力很小的裙板5来封锁该间隙,且裙板下端面5a为可在皮带表面上滑动的自重挡压调节构造。

    上述裙板5系由配设在滑槽S之下方外侧与皮带搬送方向隔适当间隔;以可向上下变动方向之倒L字形下向夹持片6来夹持;并可依其自重降下压在皮带面上。又如图8所示,在上述裙板的向着皮带搬送方向上游(料流)的端部51上固定有伸出外方的支持片7,另外,在该支持片7之自由端71切成圆弧形的弯沟72以形成为扇型,并在该自由端71用止动螺栓B1枢接中间臂杆8之下端81,另以止动螺栓B2来调整该臂杆8之接合角度后予以固定,同时,该臂杆8可借助伸缩机构83来调整臂长。另外,将臂杆8之另一端82安装在转载装置M1之后方皮带输送机B之两端上竖立装设的两支持架(Stand)9之上端,并与横跨皮带输送机B之上方架设的摇动支持柱(Pole)91联串配装。该支持柱91设有伸出外的配重支持杆92,以选择其多个安装孔92a,来调整配重之适当安装位置。

    因此,上述裙板5由上述夹持片6之间保持,并经由与支持片7的接合角度已调整好的臂杆8一并固定在支持柱91上,为此,裙板5之下端面可对皮带面以一定压力挡压,且可由配重之安装位置来调整裙板5对皮带面的施压。另外,如图1所示,裙板5之上游端下方角落部52需予适当切除,以便对皮带面有良好的滑动面。

    再者,本发明如图9所示,在上述转载装置对向的下方回程位置上,设有沿皮带宽度方向延伸的皮带圆弧形弯曲度矫正装置M3。在本装置中将支持可转动之中央张滚轮(Tension    roller)TR2的轴的两端,借助第一连接部J1与支持可转动之左右张紧滚轮TR2和TR3之两轴上端相连接,以构成沿皮带宽度方向可屈曲自如的八字形回程滚轮组结构。一方面该连接部J1可如图所示那样变动其连接位置,另一方面,可将左右拉紧滚轮TR2和TR3之另一轴端,借助第二连接部J2,以螺丝可进退自在地固定在固定架F上。所以,于皮带输送机之回程侧,皮带B之圆弧形弯曲矫正度可由上述之八字形回程滚轮TR2和TR3的屈曲度来控制,故能够以比转载面之弯曲度大的弯曲量来矫正。上述中央滚轮TR1也可不必装用,代以由轴连接使左右滚轮TR2和TR3构成为八字形滚轮即可。又该左右滚轮TR2和TR3之屈曲度可由上述之第一及第二连接部J1、J2来调整。

    由以上说明可明白的了解本发明转载装置之作用功能为:在沿皮带输送方向配设的框架上装设呈圆弧状之橡皮板等构成的缓冲装置,用以承受落到皮带输送机上的矿石等搬送物料,故可吸收并缓和搬送物之下落冲击动能。并且,在缓冲装置上行走之输送机皮带与缓冲装置间配置有表面光滑的滑动支持板,并在该支持板之表面向皮带宽度方向并列配置沿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沟部,故其与皮带之接触面积可减少全面接触之大约一半程度,因此,滑动支持板与皮带间之摩擦阻力可减半。加之,在该滑动支持板的滑动面上方所设的沟部31,可随皮带之搬送在该沟内产生气流,因此,依该空气之流动,可冷却支持皮带之滑动面。兹附带说明:在无负荷状态(未输送搬运物之状态)下,该皮带表面之冷却效果经检视结果可较周围温度降低5℃。因此,与全面接触比较,可进一步的提高皮带之使用寿命。

    另外,将上述滑槽等与转载装置之间,向皮带搬送方向所形成之间隙,用向皮带搬送方向延伸的摩擦阻力小之裙板来封锁,并作成可由该裙板自重下降的支持结构,故可帮助相对裙板滑行移动之皮带面解除多余的摩擦力,而且由于裙板在磨损时,会自动下降的缘故,不会与皮带之间发生间隙,因此,在皮带进料荷载面所落下的搬送物料虽会在皮带面跳动,但并不会漏出皮带外,故可将所有搬送物完全的输送至规定场所。

    再有,在皮带回程侧,用张紧滚轮予调好张力之皮带,可由八字形滚轮组来矫正,以较转载面为大的规定矫正角度弯曲行走,故在该转载面如有对皮带施加局部负荷时,皮带也不会蛇行行走。因此,可防止皮与转载装置间之异常接触。

    上述对皮带之冲击力的缓和,减少与皮带间的摩擦面积;可强制冷却皮带;解除皮带与滑槽间的间隙及防止皮带蛇行,等等的作用功能相辅结合,本装置可避免皮带之损伤及局部磨损,以实现皮带延长寿命的目的。

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带输送机的转载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由送料机或滑槽S卸下之矿石等搬送物转载于皮带输送机时,用缓冲装置2来缓冲其落下的冲击。在皮带B之滑动支持板3上面沿皮带搬送方向形成有多个沟部,以减少与皮带面之接触面积和降低摩擦热,并使沟部发生沿皮带搬送方向流动之气流来冷却。滑槽与转载装置之间隙用摩擦阻力小之裙板依其自重自动降下的方式封锁,以防止搬送物漏出外面。在皮带回程侧,用八字形滚轮组来矫正皮带弯曲度,以防止皮带之蛇行,以期延长皮带之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