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洗洗衣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分类洗涤功能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已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一般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洗衣机。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同类型的衣服不能一起洗涤,需要分类后分别放入洗衣机进行洗涤,如:内外衣分开洗、婴儿和大人的衣物分开洗、颜色不同的衣物分开洗、赃污程度不同的衣物分开洗、以及不同材质的衣服分开洗等;在有较多衣服需要洗涤时,分类后进行多次洗涤,就会需要较长的洗涤时间;以及内衣、婴儿衣服等较小的衣物,或者需要清洗少量的衣物,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大型洗衣机洗涤不是优选的方案;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利用,一般也不会再购买一台洗衣机;若部分衣服采用手工洗涤,则费时费力,且漂洗不干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洗洗衣机,在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实现同一台洗衣机具备分类洗涤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洗洗衣机,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所述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均为滚筒全自动洗涤系统,所述第一自动洗涤系统的轴线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呈左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洗洗衣机具有所述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共用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具有同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错时启动脱水程序。
进一步的,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包括第一滚筒,所述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包括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5mm~3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具有第二滚筒,第二滚筒的上部开设有衣物投入口,所述第二滚筒上设有可滑动的开闭所述衣物投入口的内盖,所述箱体内具有容纳所述衣物投入口打开状态的所述内盖的容纳区。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具有容纳所述内盖从关闭所述衣物投入口的关闭位置水平滑动到打开所述衣物投入口的打开位置的容纳区。
进一步的,所述内盖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水平方向的滑片,在所述衣物投入口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滚筒上设置有两条压片,所述压片与所述第二滚筒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滑片的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滑片还具有向上的折边,所述压片的内侧具有向下的弯边,所述折边位于所述弯边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压片上还具有竖直向下的挡板,所述折边位于所述压片、挡板、弯边所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滚筒上设置有安装所述压片的若干安装柱,相邻的所述安装柱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安装柱的连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盖和所述第二滚筒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柱和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滚筒前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内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弯曲的卡爪,所述卡爪的端部设置有向外的翻边,所述卡槽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引导部,当所述内盖滑动到关闭所述衣物投入口的关闭位置时,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盖为向上拱起的结构,所述内盖的四周向外延伸形成水平的封边。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盖上设置有托板,当所述内盖打开时,所述内盖从第二滚筒上向所述托板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滚筒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盖的后部还设置有挡沿,当所述内盖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内桶盖的后端与所述挡沿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滚筒上还设置有刮水板,当所述内盖打开时,所述刮水板将所述内盖下表面上的水滴刮下。
进一步的,所述刮水板的上部与所述内盖的下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刮水板向所述内盖的关闭方向倾斜,且向上翘起一定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刮水板与水平面呈10°~30°的夹角。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洗洗衣机,在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同一台洗衣机具有两套自动洗涤系统,实现同一台洗衣机具备分类洗涤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启动一套自动洗涤系统或者两套同时启动;所述第一自动洗涤系统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均为滚筒全自动洗涤系统,所述第一自动洗涤系统的轴线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这样使得两套自动洗涤系统在洗涤过程在同一水平面位置上产生的震动、以及施加给箱体的力基本相似,使得箱体在同一水平面受到的力基本相近、不会发生偏振,提高了分洗洗衣机洗涤过程中的稳定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分洗洗衣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自动洗涤系统的第二滚筒上衣物投入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图6,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分洗洗衣机的第一个实施例,分洗洗衣机包括箱体1,在箱体1内设置有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衣物分类洗涤,节约能源,健康卫生;同时不同类的衣物使用两套洗涤系统同时洗涤,还节约了用户洗衣的时间。
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均为滚筒全自动洗涤系统,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的轴线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的轴线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的轴线重合,因而在洗涤过程中两个滚筒的在同一水平内的晃动基本相近,也就是在同一水平面位置上产生的震动、以及施加给箱体的力基本相似,使得箱体1在同一水平面受到的力基本相近、不会发生偏振,提高了分洗洗衣机洗涤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的轴线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呈左右设置。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分洗洗衣机的零部件,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共用分洗洗衣机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通过设置公用的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减少了分洗洗衣机的零部件,节省了箱体1内的空间,并减低了材料成本。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自动洗涤系统在开始启动脱水程序时的外筒的摆动较大,为了避免两套自动洗涤系统同时晃动较大时的磕碰,自动洗涤系统分洗洗衣机具有控制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的同一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不同时启动脱水程序。当用户选择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同时进行洗涤时,如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和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同时到达脱水程序,控制系统控制其中一套自动洗涤系统启动进行脱水程序,2-3秒后另一套自动洗涤系统再启动脱水程序,这样不同时启动脱水程序,使得两个滚筒摆动峰值错开;由于就控制另一套延后2-3秒后启动脱水程序, 2-3秒的延后,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感觉不到,不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具有盛放洗涤水的第一滚筒,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具有盛放洗涤水的第二滚筒。由于自动洗涤系统在洗涤、尤其是脱水程序中,滚筒摇晃,所以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必须具有足够的间距,避免在第一自动洗涤系统2和/或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工作过程中,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互触碰,造成磨损或损坏。本实施例中,选取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5mm~30mm,优选设置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mm。当然,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最小距离能选取这样较小的值,是通过增加自动洗涤系统工作过程中外筒的稳定性的设置以及将两个外筒摆动峰值错开的控制方法来实现的。
参阅图2-图6,说明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的内盖的设置,首先说明以靠近第二洗涤筒中心的方向为“内”、以远离第二洗涤筒中心的方向为“外”。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具有第二滚筒32,第二滚筒32上部设置有用于衣物投入的衣物投入口321。本实施例中,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具有加热功能,为了避免洗涤过程中加热时水蒸气外泄、以及避免在高速运转时内筒中的衣物被甩出,在外筒盖321上设置有可滑动的开闭衣物投入口321的内盖33。定义内盖33在关闭衣物投入口321的位置为关闭位置,在打开衣物投入口321的位置为打开位置;在箱体1内具有容纳内盖33从关闭位置水平滑动到打开位置的容纳区。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容纳区,使得在第二滚筒32上可以设置滑动的内盖33,也就是推拉的内盖,避免了设置上翻内盖带来的:上翻内盖的内侧用于加强的结构引起的不美观问题、上翻内盖占用上部空间问题、以及放取衣物时衣物易与上翻内盖发生挂扯的问题等等。
内盖33为整体式内盖,使得结构简单、整体强度大。在衣物投入口321左右两侧的第二滚筒32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压片34,压片34设置,压片34与第二滚筒32之间形成内盖33滑动的滑道;内盖33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水平方向的滑片,滑片在滑道内滑动,使得内盖33将衣物投入口321打开或者关闭,参见图2所示。
为了降低内盖33的成本,内盖33总是尽量的设计的较薄,但是更要保证内盖33的强度,所以设计内盖33为向上拱起的结构,以增加内盖33的强度,并且从边缘向中心拱起的高度逐渐增加,内盖33中心处距离外筒盖321的高度最大。内盖33还要与第二滚筒32之间贴合,增加紧密性,避免第二洗涤筒32内的水蒸气泄露,设置内盖33的四周向外延伸形成水平的封边,也就是向上拱起的结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水平的封边,封边与同其接触的第二滚筒32贴合,保证了内盖33处于关闭位置时,与外筒盖321紧密贴。其中内盖33的左右方向的封边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滑片。
为了进一步避免第二洗涤筒32内的水蒸气外漏,在外筒盖321的后部还设置有挡沿3213,当内盖33处于关闭位置时,内盖33的后端与挡沿3213贴合,参见图3所示。
参见图2-图6,说明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的滚筒上设置的刮水板的结构,如在第二自动洗涤系统3洗涤过程中启动了加热功能,水蒸气向上蒸发遇到关闭的内盖33,部分水蒸气凝结在内盖33的下表面上形成水滴;当洗涤完成内盖33上还挂有水滴,为避免内盖打开后上面的水滴滴落在箱体1上;在第二滚筒32的前部设置有刮水板35,刮水板35与内盖的下表面接触,当内盖33打开时,刮水板35将内盖33下表面上的水滴刮下。通过设置刮水板35增加了洗衣机的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避免了内盖33下表面上带有的水滴滴落外筒,最终落在箱体1的底架上,使得金属的箱体锈蚀,甚至滴落在电器件上形成安全隐患。
挡水板35为一块薄板,挡水板35设置在第二滚筒32上,由于内盖为向上拱起的结构,挡水板35通过向上翘起一定的角度,使得挡水板35的上部与内盖33接触;当内盖33打开时,内盖33下表面上的水滴被挡水板35挡住。设置刮水板35向后倾斜,也就是向内盖33的关闭方向倾斜,设置刮水本体352与内筒盖32所在的水平面呈10°~90°的夹角,刮水板35上部与内盖接触的位置位于衣物投入口321的上方,这样将刮下的水滴直接滴落到内筒中,并且内盖33的打开时的滑动方向与刮水板35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得刮水板35与内盖33贴合的更加紧密,使得内盖33下表面上的水滴被更彻底的刮下。
优选设置刮水板35与内筒盖32所在的水平面呈10°~30°的夹角,或者说刮水本体352与衣物投入口321所在的水平面呈10°~30°的夹角,更优选刮水本体352与内筒盖32所在的水平面呈25°的夹角,这样刮水板35向上翘起的角度较小,使得刮水板35将内盖33上的水滴刮落时,水滴不会顺着刮水板35流下,而是直接落入内筒中。
为了刮水板35与内盖33贴合的紧密,刮水板35采用弹性的材料制成,如橡胶等。刮水板35具有弹性,使得刮水板35与内盖33贴合的较为紧密,使得内盖33上的水滴被更彻底的刮落。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将刮水板与内盖接触的部位设置为弹性材料。
在内盖33打开过程中,刮水板35上部与内盖33贴合,内盖33给予刮水板35向前的力,因而刮水板35应牢固的固定在第二滚筒32上。在刮水板35下端设置有安装块351,在内桶盖32上开设有与安装块351相匹配的安装槽3215,将安装块351安装在安装槽325内。其中安装块351和安装槽325都为方形,使得安装块351受到来自内盖33的向前方向的力时,受力面积较大,稳定性较好。保证了刮水板35安装后的牢固。其中刮水板35与安装块351为一体注塑成型的,成型后刮水板35相对于安装块351向上翘起,刮水板35与安装块351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具有10°~30°的夹角,这样保证了安装块351安装到安装槽3215后,刮水板35与第二滚筒32所在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保证了刮水板35的刮水功能。
在第二滚筒32的前部还具定位柱3214,设置安装槽3215位于定位柱3214的后方,参见图4所示。
为了进一步保证刮水板35牢固的固定在第二滚筒32上,在安装块351上与安装槽3215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为固定孔和固定柱。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槽3215上设置有固定柱3251,在安装块351上开设有与固定柱3251相匹配的固定孔3511。安装块351安装到安装槽3215时,将固定柱3251插入固定孔3511中,进一步提高了安装块351安装到安装槽3215后的牢固性。当然,设置安装块351上固定孔3511的高度小于安装块351的高度,也就是固定孔3511为盲孔,安装块35安装到第二滚筒32后,用户看不到固定结构,保证了外观的美观。
本实施例中的分洗洗衣机的防水方法为:推动内盖33水平滑动打开,内盖33的内表面擦过与其贴合的刮水部3521,使得挂在内盖33的内表面上的水滴被刮水部3521挡住,因而滑过刮水部3521的内盖9的部分就没有了水滴;水滴在刮水部3521处集聚到一定程度后滴落到内筒中。这样避免了内盖33的表面上的水滴滴落到地面,或者滴落箱体顶部进而滴到地面,引起用户的不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