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克笔用纤维棒料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克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克笔用纤维棒料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马克笔又称记号笔,是一种书写或绘画专用的绘图彩色笔,其壳体内部
容置有墨水和引水芯,端部设置有笔头,墨水经引水芯渗入至笔头,从而可
以实现书写或绘画。马克笔的笔头和引水芯通常都是采用纤维棒料磨削而成。
传统的纤维棒料的制作流程是:将普通纤维丝束经模具加热初定型后再通过
胶槽浸胶,然后通过烘箱烘干、固化而成。然而,上述制作工艺的缺陷在于:
烘干时纤维棒料中胶溶液的有机溶剂(例如醋酸乙酯、丙酮等)会受热挥发,
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烘干、固化也会消耗大量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费。
此外,采用上述纤维棒料制作而成的笔头在醇类有机溶剂(墨水)中浸
泡时会出现脱胶、变软及发涨现象,并且使用时笔头表面的覆盖效果不佳,
容易出现露白现象,导致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方便、节
能环保、使用效果更好的马克笔用纤维棒料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马克笔用纤维棒料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芯层纤维外部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包覆皮层纤维,制成皮芯复
合纤维丝,其中,所述皮层纤维的熔点低于所述芯层纤维的熔点;
第二步,选取若干所述皮芯复合纤维丝并形成皮芯复合纤维丝束;
第三步,将所述皮芯复合纤维丝束经模具加热,使所述皮芯复合纤维丝
的皮层纤维表层熔化或半熔化,促使若干所述皮芯复合纤维丝互相粘合在一
起,以制成纤维棒料。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纤维采用涤纶材料制成,所述皮层纤维采用熔点为
160℃~220℃的聚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纤维采用尼龙材料制成,所述皮层纤维采用熔点为
160℃~220℃的聚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纤维采用腈纶材料制成,所述皮层纤维采用熔点为
160℃~220℃的聚酯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马克笔用纤维棒料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
明省去了浸胶、烘干及固化等工序,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使
得更为节能环保;并且本发明所制成的纤维棒料在醇类等有机溶剂中使用时
不会变软和发涨,更不会出现脱胶现象,此外,当本发明制成的纤维棒料应
用于笔头时,覆盖效果更好,且不易出现露白现象,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
为理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皮芯复合纤维丝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皮芯复合纤维丝束的截面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1、芯层纤维;2、皮层纤维;3、皮芯复合纤维丝;4、皮芯复合纤维丝
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马克笔用纤维棒料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芯层纤维1
外部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包覆皮层纤维2,制成皮芯复合纤维丝3,皮芯复合纤
维丝3的截面为同心圆形(参见图1)或偏心圆形,其中,皮层纤维2的熔点
低于芯层纤维1的熔点,具体地说,芯层纤维1采用涤纶材料制成,皮层纤
维2采用熔点为160℃~220℃的聚酯材料制成;第二步,选取若干皮芯复合
纤维丝3并形成皮芯复合纤维丝束4(参见图2);第三步,将皮芯复合纤维
丝束4经模具加热,使皮芯复合纤维丝3的皮层纤维2表层熔化或半熔化,
促使若干皮芯复合纤维丝3互相粘合在一起,以制成纤维棒料。
实施例二:
一种马克笔用纤维棒料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芯层纤维1
外部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包覆皮层纤维2,制成皮芯复合纤维丝3,皮芯复合纤
维丝3的截面为同心圆形或偏心圆形,其中,皮层纤维2的熔点低于芯层纤
维1的熔点,具体地说,芯层纤维1采用尼龙材料制成,皮层纤维2采用熔
点为160℃~220℃的聚酯材料制成;第二步,选取若干皮芯复合纤维丝3并
形成皮芯复合纤维丝束4;第三步,将皮芯复合纤维丝束4经模具加热,使皮
芯复合纤维丝3的皮层纤维2表层熔化或半熔化,促使若干皮芯复合纤维丝3
互相粘合在一起,以制成纤维棒料。
实施例三:
一种马克笔用纤维棒料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芯层纤维1
外部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包覆皮层纤维2,制成皮芯复合纤维丝3,皮芯复合纤
维丝3的截面为同心圆形或偏心圆形,其中,皮层纤维2的熔点低于芯层纤
维1的熔点,具体地说,芯层纤维1采用腈纶材料制成,皮层纤维2采用熔
点为160℃~220℃的聚酯材料制成;第二步,选取若干皮芯复合纤维丝3并
形成皮芯复合纤维丝束4;第三步,将皮芯复合纤维丝束4经模具加热,使皮
芯复合纤维丝3的皮层纤维2表层熔化或半熔化,促使若干皮芯复合纤维丝3
互相粘合在一起,以制成纤维棒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省去了浸胶、烘干及固化等工序,避免了对环
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使得更为节能环保;并且本发明所制成的纤维棒料
在醇类等有机溶剂中使用时不会变软和发涨,更不会出现脱胶现象,此外,
当本发明制成的纤维棒料应用于笔头时,覆盖效果更好,且不易出现露白现
象,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为理想。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