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135005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88318.6

申请日:

2015.07.03

公开号:

CN106317070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495/04申请日:20150703|||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95/04; C07D517/04

主分类号:

C07D495/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发明人:

朱晓张; 刘峰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赵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X选自S或Se;Y选自S、Se或O中的任一种;R1和R2均选自氢或碘,且R1和R2不相同;R3选自-OH、-OR4或聚醚基中的任一种,其中,R4为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被卤素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水解即可得到,同时,本发明也提供式2所示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各步反应的产物收率高,因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目标产物收率;式1所示化合物可用于合成半导体聚合物,亦可作为合成其它稠杂环化合物的母体化合物。式2所示中间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结构修饰,从而获得具有多种结构的衍生物。

权利要求书

1.式1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1中,X选自S或Se;Y选自S、Se或O中的任一种;R1和R2均选自
氢或碘,且R1和R2不相同;R3选自-OH、-OR4或聚醚基中的任一种,其中,R4
为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被卤素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1所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卤素取代的
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为被F、Cl、Br或I中的任一种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
支链的烷基,其中,取代的为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上的氢,取代的个数为
1-61;
所述C1-C3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
基、辛基、癸基、C11烷基、C12烷基、C16烷基、C18烷基、C20烷基、C24烷基或
C30烷基中的任一种;
所述聚醚基是指由聚醚形成的基团,所述聚醚基为-[(CH2)nO]mR’,其中,n为
2-6的整数,m为2-100的整数,R’为聚醚的端基,所述R’选自H、C1-C6的烷基或
C1-C6的酯基中的任一种。
3.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R3为-OH时,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包括如下
步骤:
1)在烷基锂存在下,于惰性气氛中,将式3所示化合物与I2于有机溶剂中进
行反应,得到式4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3和式4中,Y的定义同式1;
2)在Pd(PPh3)2Cl2和CuI存在下,将式4所示化合物和式5所示化合物于有
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式6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6中,Y的定义同式1;所述式5和所述式6中,R5均为C1-C10的直链
或支链的烷基;
3)在烷基锂存在下,于惰性气氛中,将式6所示化合物与S8或Se于有机溶
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式7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7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5的定义同式5和式6;
4)在烷基锂存在下,于酸性条件下,将式7所示化合物与式11所示化合物或
I2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式9所示化合物和式10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9和式10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3的定义同式1;
所述式11中,R6为C1-C5的亚烷基,具体可选自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
亚丁基或亚戊基中的任一种;
5)在氢氧化锂存在下,将式9所示化合物或式10所示化合物于有机溶剂中进
行水解反应,得到式12或式13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12和式13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式3所示
化合物和I2的摩尔比为1:(1-1.1);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0.5h-2h;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醚;
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和/或氩气;
步骤1)中,还包括对所述式4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的步骤:将式4所示化合
物通过常规色谱分离方法进行纯化,固定相为SiO2,洗脱液为石油醚,得到纯化的
式4所示化合物;
步骤2)中,所述Pd(PPh3)2Cl2和式4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20);
所述CuI和式4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5);
所述式4所示化合物和式5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2);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10-14h;
所述有机溶剂为三乙胺;
步骤2)中,还包括对所述式6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的步骤:将式6所示化合
物通过柱层析或减压蒸馏的方法进行纯化,得到纯化后的式6所示化合物;
步骤3)中,所述式6所示化合物中X为S时,式6所示化合物与S8进行反
应;所述式6所示化合物中X为Se时,式6所示化合物与Se进行反应;
所述式6所示化合物与S8或Se的摩尔比为1:(1-1.1);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1-3h;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醚;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还包括对所述式7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的步骤:
将式7所示化合物通过柱层析方法进行纯化,得到纯化的式7所示化合物;
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和/或氩气;
步骤4)中,所述式7所示化合物与式11所示化合物或I2的摩尔比为1:(1-1.1);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1-3h;
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所述酸性条件通过至少一种酸来营造,所述酸为无机酸和/或有机酸,所述无
机酸为盐酸,所述有机酸为三氟乙酸,所述酸和所述式7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
(2-4):1;
步骤5)中,所述氢氧化锂与式9所示化合物或式10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
(2-4):1;
所述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2-4h;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烷基锂均为R6Li,
其中,R6为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6-C20的烷基链取代的芳基或C6-C20的芳基;
所述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
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
基和正癸基中的任一种;
所述烷基锂为甲基锂、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
正己基锂和叔辛基锂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中,所述烷基锂和式3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5-1.05):1;
步骤3)中,所述烷基锂和式6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5-1.05):1;
步骤4)中,所述烷基锂和式7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5-1.05):1。
5.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R3为-OH时,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包括如下
步骤:在烷基锂的存在下,将式2所示化合物与式11所示化合物或碘单质于有机
溶剂中进行反应,于酸性条件下酸化,同时得到式12所示化合物和式13所示化合
物;

所述式2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3的定义同式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锂和酸性条件均
同权利要求3或4所述制备方法1,所述烷基锂和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
(1-3):1;所述酸性条件中酸和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
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与式11所示化合物或碘单质的摩尔比为1:(1-1.1;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0.5-1h;
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上述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对所述式12所示化合物和式13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
分离的步骤:将式12所示化合物和式13所示化合物通过常规色谱分离的方法进行
纯化分离,固定相为Al2O3,洗脱液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到纯化后的式12
所示化合物和式13所示化合物。
7.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R3为-OR4或聚醚基时,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3,
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于有机溶剂中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C,
其中,化合物A选自式12所示化合物或式13所示化合物,化合物B选自R4OH
或聚醚,化合物C选自式14所示化合物或式15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14和式15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3为-OR4或聚醚基,其中,
R4定义同式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为分子结构中含
有能够与羧基反应形成酯的基团,该基团为聚醚的端基或聚醚的侧基;
所述聚醚为R”O-[(CH2)nO]mR’,其中,n为2-6的整数,m为2-100的整数,R’
和R”相同或不同;
所述聚醚选自端羟基聚氧化乙烯、端羟基氧化丙烯、端羟基聚氧化丁烯、端羟
基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
所述R4OH为一元醇;
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15-25h;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9.式2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2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3的定义同式1;
其中,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选自如下任一种: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式2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酸性条
件下,将式7所示化合物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式2所示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条件通过至少
一种酸来营造,所述酸为无机酸和/或有机酸,所述无机酸为盐酸,所述有机酸为
三氟乙酸,所述酸和所述式7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4):1;
所述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1-3h;
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上述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对式2所示化合物进一步纯化分离的步骤:采用硅胶
柱层析方法纯化分离出式2所示化合物。

说明书

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稠杂环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稠和噻吩衍生物具有很多有益性质,例如:稠和噻吩衍生物及其聚合物显示出较
好的电导率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因此自1886年首例噻吩并噻
吩化合物被合成以来,研究人员对噻吩并噻吩衍生物及其聚合物的合成策略进行了广
泛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合成路线。

D.J.Zwanenburg等(J.Org.Chem.,v31:3363-3365,1966)合成了4,6-二氢噻吩
并[3,4-b]噻吩及其衍生物,其中,R为CH3或者H。该方法的不足在于:(1)合成的
化合物为氢化噻吩并噻吩型化合物,需要进一步进行反应才能转变成为噻吩并噻吩型
化合物,这显然延长了合成路线,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降低了最终产物的收率;(2)
所用的原料价格较高,增加了合成成本。

Yan Yao等(Advanced Materials,19:3979-3983,2007)也合成噻吩并[3,4-b]噻吩,
但是,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溴化,只能分离出噻吩环上同时具有两个溴原子的产物,这
样的后续进一步进行结构修饰时,如果只需对一侧进行修饰,则需要对另一侧的溴原
子进行替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式1所示化合物(噻吩并[3,4-b]噻吩型稠杂环化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1所示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


所述式1中,X选自S或Se;Y选自S、Se或O中的任一种;R1和R2均选自氢
或碘,且R1和R2不相同;R3选自-OH、-OR4或聚醚基中的任一种,其中,R4为C1-C30
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被卤素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所述被卤素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具体可为被F、Cl、Br或I中的任
一种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优选为F,其中,取代的为C1-C30的直链或
支链的烷基上的氢,取代的个数为1-61。

所述C1-C3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包括C1-C30的直链烷基和C3-C30的支链烷基,具体
可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包括正丙基和异丙基)、丁基(包括正丁基、仲丁基、异
丁基和叔丁基)、戊基(包括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和新戊基)、己基(包括己基
的各种异构体)、庚基(包括庚基的各种异构体)、辛基(包括辛基的各种异构体)、
癸基(包括癸基的各种异构体)、C11烷基(包括C11烷基的各种异构体)、C12烷基
(包括C12烷基的各种异构体)、C16烷基(包括C16烷基的各种异构体)、C18烷基(包
括C18烷基的各种异构体)、C20烷基(包括C20烷基的各种异构体)、C24烷基(包括
C24烷基的各种异构体)和C30烷基(包括C30烷基的各种异构体)中的任一种。

所述聚醚基是指由聚醚形成的基团,如:-[(CH2)nO]mR’,n可以为2-6的整数,m
可以为2-100的整数,R’为聚醚的端基,可以根据聚醚的来源以及式1所述稠杂环化
合物的具体使用场合进行选择,所述R’具体可选自H、烷基(如C1-C6的烷基)或酯
基(如C1-C6的酯基)中的任一种。

在式1所示化合物中,X选自S或Se;Y选自S、Se或O中的任一种,其具体组
合可以根据式1所示化合物(稠杂环化合物)的具体使用场合进行选择。在一种实施
方式中,X和Y均为S;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X和Y中的一个为S,另一个为Se;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X为Se或S,Y为O。

所述式1所示化合物具体可选自如下任意一种:


其中,上述各式中,R3定义同式1。

所述式1所示化合物优选为如下任意一种:


所述式1所示化合物最优选为如下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当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R3为-OH时,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包括如下步
骤:

1)在烷基锂存在下,于惰性气氛中,将式3所示化合物与I2于有机溶剂中进行
反应,得到式4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3和式4中,Y的定义均同式1;

2)在Pd(PPh3)2Cl2和CuI存在下,将式4所示化合物和式5所示化合物于有机溶
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式6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6中,Y的定义同式1;所述式5和所述式6中,R5均为C1-C10的直链或
支链的烷基。

3)在烷基锂存在下,于惰性气氛中,将式6所示化合物与S8或Se于有机溶剂中
进行反应,得到式7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7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5的定义同式5和式6;

4)在烷基锂存在下,于酸性条件下,将式7所示化合物与式11所示化合物或I2
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式9所示化合物和式10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9和式10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3的定义同式1,R3优选为-OCH2CH3。

所述式11中,R6为C1-C5的亚烷基,具体可选自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
基和亚戊基中的任一种。从原料易得性的角度出发,式11所示化合物优选为1,2-碘乙
烷;

5)在氢氧化锂存在下,将式9所示化合物或式10所示化合物于有机溶剂中进行
水解反应,得到式12或式13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12和式13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和I2的摩尔比以能将式3所
示化合物中的一个溴原子取代为碘原子为准,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和I2的摩尔比为1:
(1-1.1),具体可为1:1.05。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具体可为-78℃,反应时间为0.5h-2h,具体可
为1h。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乙醚。

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和/或氩气。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还包括对所述式4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的步骤:
将式4所示化合物通过常规色谱分离方法进行纯化,固定相可为SiO2,洗脱液可为石
油醚,得到纯化的式4所示化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Pd(PPh3)2Cl2和式4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
(15-20),具体可为1:20。

所述CuI和式4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5),具体可为1:10。

所述式4所示化合物和式5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2),具体可为1:1.2。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30℃,具体可为25℃,反应时间为10-14h,具体可为
12h。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三乙胺。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还包括对所述式6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的步骤:
将式6所示化合物通过柱层析或减压蒸馏的方法进行纯化,得到纯化后的式6所示化
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式6所示化合物中X为S时,式6所示化合
物与S8进行反应;所述式6所示化合物中X为Se时,式6所示化合物与Se进行反应。

所述式6所示化合物与S8或Se的摩尔比为1:(1-1.1),具体可为1:1.05。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具体可为-78℃,反应时间为1-3h。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乙醚(干燥)。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还包括对所述式7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的步骤:
将式7所示化合物通过柱层析方法进行纯化,得到纯化的式7所示化合物。

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和/或氩气。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4)中,所述式7所示化合物与式11所示化合物或I2的摩
尔比为1:(1-1.1)。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具体可为-78℃,反应时间为1-3h。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四氢呋喃(THF)。

所述酸性条件具体可通过至少一种酸来营造,所述酸为无机酸和/或有机酸,所述
无机酸具体可为盐酸,所述有机酸具体可为三氟乙酸,所述酸和所述式7所示化合物
的摩尔比为(2-4):1,具体可为3:1。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5)中,所述氢氧化锂与式9所示化合物或式10所示化合
物的摩尔比为(2-4):1,具体可为3:1。

所述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具体可为78℃,反应时间为2-4h,具体可
为3h。

所述有机溶剂具体可为乙醇。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烷基锂均可为R6Li,其
中,R6具体可为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C6-C20的烷基链取代的芳基或C6-C20
的芳基。

所述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体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
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
辛基和正癸基中的任一种。

所述烷基锂具体可为甲基锂、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
锂、正己基锂和叔辛基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正丁基锂。

步骤1)中,所述烷基锂和式3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5-1.05):1,具体可为
1:1。

步骤3)中,所述烷基锂和式6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5-1.05):1,具体可为
1:1。

步骤4)中,所述烷基锂和式7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5-1.05):1,具体可为
1:1。

当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R3为-OH时,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包括如下步
骤:在烷基锂的存在下,将式2所示化合物与式11所示化合物或碘单质于有机溶剂中
进行反应,于酸性条件下酸化,同时得到式12所示化合物和式13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2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3的定义同式1,R3优选为-OCH2CH3。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烷基锂和酸性条件均同所述制备方法1,其中,所述烷基
锂和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1,具体为1:1;所述酸性条件中酸和所
述式2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具体为1:1;

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与式11所示化合物或碘单质的摩尔比为1:(1-1.1),具体
可为1:1.05。

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80℃,具体可为-78℃,反应时间为0.5-1h,具体可
为1h。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四氢呋喃(THF)。

上述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对所述式12所示化合物和式13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分
离的步骤:将式12所示化合物和式13所示化合物通过常规色谱分离的方法进行纯化
分离,固定相可为Al2O3,洗脱液可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到纯化后的式12所
示化合物和式13所示化合物。

当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R3为-OR4或聚醚基时,式1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3,包
括如下步骤: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于有机溶剂中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C,其
中,化合物A选自式12所示化合物或式13所示化合物,化合物B选自R4OH或聚醚,
化合物C选自式14所示化合物或式15所示化合物;


所述式14和式15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3为-OR4或聚醚基,其中,R4
定义同式1。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聚醚可为分子结构中含有能够与羧基反应形成酯的基团(如:
羟基,与-OH反应形成-O-键的基团)。该基团可为聚醚的端基,也可为聚醚的侧基。
从原料易得性的角度出发,该基团为聚醚的端基,更优选为聚醚的一个端基,即聚醚
的另一个端基为与羧基不反应的基团,如:烷基等。

所述聚醚为常见的各种聚醚,例如:R”O-[(CH2)nO]mR’,其中,n为2-6的整数,
m为2-100的整数,R’和R”相同或不同,优选为R’和R”不同,更优选为R’和R”中
的一个为能够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的基团,如:羟基,另一个为不与羧基发生酯化反
应的基团,如:烷基。

所述聚醚具体可选自端羟基聚氧化乙烯、端羟基氧化丙烯、端羟基聚氧化丁烯、
端羟基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其中,所述聚醚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预
期的应用场合进行选择。

所述R4OH具体可为常见的一元醇,如:甲醇,乙醇等,可以根据R4选择醇的种
类。

所述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30℃,具体可为25℃,反应时间为15-25h,具体
可为24h。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式2所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2所示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2所示:


所述式2中,X和Y的定义均同式1,R3的定义同式I,R3优选为-OCH2CH3。

所述式2中,X为S或Se,Y为S、Se或O,其具体组合可以根据该中间体的具
体使用场合进行选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X和Y均为S;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X
和Y中的一个为S,另一个为Se;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X为Se或S,Y为O。

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具体可选自如下任一种:


其中,上述各式中,R3定义同式1。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2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酸性条件下,将
式7所示化合物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式2所示化合物。

所述酸性条件具体可通过至少一种酸来营造,所述酸为无机酸和/或有机酸,所述
无机酸具体可为盐酸,所述有机酸具体可为三氟乙酸,所述酸和所述式7所示化合物
的摩尔比为(2-4):1,具体可为4:1。

所述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1-3h。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四氢呋喃(THF)。

上述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对式2所示化合物进一步纯化分离的步骤:采用常规硅
胶柱层析方法纯化分离出式2所示化合物。

本发明得到的稠杂环化合物,杂环上的取代基R1和R2为不同的基团,一方面丰
富了噻吩并[3,4-b]噻吩型化合物的结构;另一方面由于两侧取代基R1和R2为不同的基
团,在只需对一侧基团进行修饰时,可选择的修饰方式更多,在一些修饰方式中,还
消除了需要对另一侧基团进行保护的依赖性。本发明得到的稠杂环化合物可以用于合
成半导体聚合物,也可以用作合成其它稠杂环化合物的母体化合物。

同时,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式2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所使用的
原料来源更广,价格也更为低廉;(2)合成路线不长,且各步反应的产物收率高,因
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目标产物收率;(3)制备的中间体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结构修饰,
例如:以式2所示化合物作为起始,可以获得具有多种结构的衍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式1所示化合物的流程图。

图2为对比例2中制备化合物6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
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制备式1所示化合物和式2所示化合物:

1)按图1中1)的流程图制备:3,4-二溴噻吩(24.2g,100mmol)溶于无水乙醚,
N2保护,降温至-78℃,缓慢滴加n-BuLi(66ml,105mmol,1.6M),-78℃反应1h
后,加入I2(26.67g,105mmol),继续搅拌1h,升至室温(25℃)。反应液用NaHSO3
淬灭,乙醚萃取,Mg2SO4干燥,旋干后减压蒸馏得3-溴-4-碘噻吩(22.55g,78%)无
色液体2。

1HNMR(300MHz,CDCl3)δ7.38(d,3J=2.7,1H),7.22(d,3J=2.7,1H);13C NMR(300
MHz,CDCl3)δ130.0,123.1,118.6,85.8;EI-MS:289[M]+.

2)按图1中2)的流程图制备:将3-溴-4-碘噻吩(17.34g,60mmol)和丙炔酸三乙
酯(12.39g,72mmol)溶于三乙胺(300ml)中,加入Pd(PPh3)Cl2(2.1g,3mmol),CuI(1.14
g,6mmol),通入N2排氧10min,封管室温(25℃)反应过夜(12h)。反应液抽滤,
旋干,粗过硅胶柱,减压蒸馏得化合物4(17.6g,88%),淡黄色液体。

1H NMR(300MHz,CDCl3)δ7.53(d,4J=3.6Hz,1H),7.25(d,4J=3.6Hz,1H),3.79
(quint,3J=7.2Hz,6H),1.28(t,3J=7.2Hz,9H);13C NMR(300MHz,CDCl3)δ130.6,123.2,
123.0,113.6,109.4,86.3,59.2,15.0;EI-MS:333[M]+.

3)按图1中3)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4(5g,15mmol)溶于乙醚(50ml),N2
保护,降温至-78℃,缓慢滴加n-BuLi(9.8ml,15.7mmol,1.6M),搅拌反应1h后,加
入硫单质(502.4mg,15.7mmol)继续搅拌1h,反应液缓慢升温至-10℃,加入冰水
快速萃取,水相缓慢升温至70℃反应2h,冷却至室温,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
用饱和NaCl水溶液及H2O洗涤,Mg2SO4干燥,旋干,Al2O3柱层析,石油醚/三乙胺
(20:1)洗脱得目标化合物5(3g,70%)。

1H NMR(300MHz,CDCl3)δ7.32(d,4J=,2.7Hz,1H),7.20(d,4J=,2.7Hz,1H),7.10
(m,1H),2.53(quint,3J=7.2Hz,6H),1.22(t,3J=7.2Hz,9H);13C NMR(300
MHz,CDCl3)δ148.9,146.5,139.2,117.1,112.8,112.6,110.7,58.2,15.0;EI-MS:286
[M]+.

4)按图1中4)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5(1.43g,5mmol)溶于THF中,加入
1M HCl(20ml),室温(25℃)反应2h。反应液依次用H2O、饱和NaHCO3溶液、
饱和NaCl溶液洗涤,二氯甲烷萃取,Mg2SO4干燥,旋干,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
酸乙酯=20:1洗脱得化合物6(1g,95%)。

1H NMR(400MHz,CDCl3)δ7.70(s,1H),7.59(d,3J=2.7,1H),7.28(d,3J=2.7,1H),
4.38(quint,3J=7.2,2H),1.39(t,3J=7.2,2H);13C NMR(400MHz,CDCl3)δ163.1,145.9,
139.8,139.8,123.4,116.5,111.3,61.6,14.2;EI-MS:212[M]+.

5)按图1中5)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5(5.72g,20mmol)溶于THF(50ml)
中,N2保护,降温至-78℃,缓慢滴加n-BuLi(12.5ml,20mmol,1.6M),搅拌反应
1h后,加入ICH2CH2I(5.64g,20mmol)继续搅拌1h,升至室温,加入1M HCl室
温搅拌2h。反应液依次用H2O、饱和NaHCO3溶液、饱和NaCl溶液洗涤,二氯甲烷
萃取,Mg2SO4干燥,旋干,Al2O3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20:1洗脱得化合物7
(4.07g,60%)和化合物8(1.35g,20%)。

化合物7:1H NMR(300MHz,CDCl3)δ7.80(m,1H),7.66(m,1H),4.38(quint,3J=
7.2Hz,2H),1.39(t,3J=7.2Hz,3H);13C NMR(400MHz,CDCl3)δ162.8,147.8,145.4,
140.1,124.3,123.1,61.8,57.6,14.3;EI-MS:338[M]+.

化合物8:1H NMR(300MHz,CDCl3)δ7.50(m,1H),7.42(m,1H),4.38(quint,3J=
7.2Hz,2H),1.40(t,3J=7.2Hz,3H);13C NMR(400MHz,CDCl3)δ162.8,151.1,140.8,
138.6,124.1,117.9,63.8,61.8,14.3;EI-MS:338[M]+.

6)按图1中6)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7或8(3.38g,10mmol)倒入乙醇(50
ml)溶液中,加入LiOH(720mg,30mmol),N2保护回流反应2h,冷却至室温,
加入1M HCl酸化反应液,乙酸乙酯萃取,Mg2SO4干燥,旋干得目标化合物9或10
(2.95g,95%)。

化合物9:1H NMR(300MHz,DMSO)δ8.10(s,1H),7.84(s,1H);13C NMR(400
MHz,DMSO)δ163.6,146.2,145.2,140.4,125.1,124.7,61.8;ESI-MS:310[M]+.

化合物10:1H NMR(400MHz,DMSO)δ7.93(s,1H),7.38(s,1H);13C NMR(400
MHz,DMSO)δ164.2,151.1,138.1,123.5,120.0,68.5;ESI-MS:310[M]+.

7)按图1中7)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9(310mg,1mmol)溶于干燥的二氯甲
烷(8ml)中,依次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267mg,1.3mmol),4-二甲氨基吡啶(43
mg,0.35mmol),二乙二醇单甲醚(1.2g,10mmol),氮气保护,室温反应24h,
反应液用二氯甲烷萃取,Mg2SO4干燥,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3:1洗脱得
化合物11(330mg,80%)。

化合物11:1H NMR(400MHz,CHCl3)δ7.79(s,1H),7.65(s,1H),4.30(t,3J=4.8,
2H),3.82(t,3J=4.8,2H),3.69(m,2H),3.56(m,2H),3.38(s,3H);13C NMR(400MHz,
CDCl3)δ163.1,147.9,145.6,140.3,124.4,123.2,71.9,70.5,69.0,66.2,64.6,59.0;EI-MS:
412[M]+.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直接采用3,4-二溴噻吩替代实施例1
中步骤2)中的3-溴-4-碘噻吩,进行实施例1中步骤2)中的反应,所得化合物4的
收率仅为55%。

对比例2、

根据参考文献:Zwanenburg,D.J.,Haan,H.,Wynberg,H.J.Org.Chem.,1966,31,
3363-3365.;Yao,Y.,Liang,Y.,Shrotriya,V.,Xiao,S.,Yu,L.,Yang,Y.Advanced Materials,
2007,19,3979-3983.制备式2所示化合物,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按图2中1)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1(60g,423mmol)溶于ClOCH2OCH3
(50ml)中,缓慢加入溶有无水氯化锌的ClOCH2OCH3(500ml)混悬液中,滴加过
程中升温至50℃。滴加完成后,升温至微沸反应6h。冷却至室温(25℃),反应液
倒入冰水中,继续搅拌1h,溶液中析出固体,水洗,石油醚重结晶得化合物2(86.0g,
85%)。

2)按图2中2)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2(9.6g,40mmol)溶于甲醇(400ml)
中,加入干燥的Na2S甲醇(105ml,42mmol,0.4M)溶液,在70℃下回流反应5h。
反应液冷却至室温(25℃),过滤,滤液倒入水中,析出固体,重结晶得化合物3(5.2
g,66%)。

3)按图2中3)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3溶于乙醇中,加入氢氧化钾,在78℃下
回流反应4h,冷却至室温(25℃),加入1M HCl酸化反应液,乙酸乙酯萃取,Mg2SO4
干燥,旋干得目标化合物4(92%)。

4)按图2中4)的流程图制备:0℃条件下,将化合物4(930mg,5mmol)和
碳酸钠(600mg,5.6mmol)加入至0.5M NaIO4(12ml)溶液中,继续搅拌反应16h。
反应液过滤,滤液用HCl酸化析出沉淀。过滤,干燥后得化合物5(750mg,74%)。

5)按图2中5)的流程图制备:化合物5(1.12g,5.5mmol)溶于醋酸酐中,在
100℃下加热回流2.5h,冷却至室温,除去溶剂。残余物溶于THF(10ml)中,0℃
条件下,加入NaOH(0.5g)水溶液(10ml),室温搅拌过夜(12h)。1M HCl酸化,
粗产品溶于乙酸乙酯,水洗,MgSO4干燥,除去溶剂得化合物6(0.92g,91%)。

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X选自S或Se;Y选自S、Se或O中的任一种;R1和R2均选自氢或碘,且R1和R2不相同;R3选自-OH、-OR4或聚醚基中的任一种,其中,R4为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被卤素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水解即可得到,同时,本发明也提供式2所示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各步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