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茶油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质茶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茶油是以山茶科油茶或小叶油茶的成熟种子即油茶籽为原料,采用压榨法、浸
出法等方法而得到脂肪油。油茶籽油是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油,其品质优良、自然健康,乃
油中之珍品,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
冷榨山茶油是在低温条件下,用物理机械巨大的压力榨取植物油,所以称为冷榨,
是因为加工的茶油籽没有经过传统热榨工艺中的蒸炒处理,原料中的油脂仍分布在未变形
的蛋白细胞中,所以冷榨山茶油加工后保留了很多茶油籽中固有的成分,如亚麻酸、亚油
酸、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纯天然的特性,保留了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如VE,甾醇、类胡萝卜
素等,不存在溶剂残留问题,也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保留了大量的内源性抗氧
化剂。
国内茶油的脱色工艺一般为传统的白土脱色,所得油色泽一般为黄色,仅符合一
般食用油的要求而难以满足化妆品、用油的要求,而且白土脱色工艺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水
对环境污染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质茶油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优质茶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山茶籽的预处理:将新鲜的山茶籽果去皮,用太阳晾晒,将山茶籽剥壳进行熟
化;
(2)一次压榨:将熟化的山茶籽经过低温压榨,得到一次毛油和茶枯;
(3)复榨:将茶枯再次经过低温压榨,得到二次毛油;
(4)精炼:将两次所得毛油混合经过脱色过滤后即得成品茶油。
所述的一次压榨的压榨温度为50~70℃。
所述的复压榨的压榨温度为60~80℃。
所述的脱色采用硅胶柱层析法。
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法中的洗脱液为1~3:25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法中洗脱流速为0.5~4mL/min
所述的过滤为茶油置于5~10℃左右的低温环境中结晶后静置48h养晶,放出结晶
固体脂,再用板框过滤机压滤去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成熟油茶鲜果采摘后时有预处理过程,主要是在一般来说,油榨厂主要收购油
茶籽,这样的油茶籽其鲜果在摘下树通过去蒲后没有及时晒干,在4小时后因含水分量高,
会发生酸败、霉变致使茶油酸性增加,本发明及时对鲜油茶籽及时干燥,使最大限度防止茶
油的酸度的升高,保证了入榨油茶籽的质量,为生产纯天然的高品质油茶籽油提供了保障。
(2)本发明采用低温榨油,温度较传统热榨法的操作温度低,省去高温炒籽工序,
使冷榨茶油颜色较浅,有效地保留了活性成分与天然风味;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脱除茶油中
的色素,得到了清亮透明无色的茶油并将茶油中油酸的含量提高。采用纯物理过滤方法去
除毛油中的杂质,无化学溶剂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一
一种优质茶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山茶籽的预处理:将新鲜的山茶籽果去皮,用太阳晾晒,将山茶籽剥壳进行熟
化;
(2)一次压榨:将熟化的山茶籽在温度为50℃下压榨,得到一次毛油和茶枯;
(3)复榨:将茶枯在温度为60℃下压榨,得到二次毛油;
(4)精炼:将两次所得毛油混合经过硅胶柱层析法脱色后,将茶油置于5℃左右的
低温环境中结晶后静置48h养晶,放出结晶固体脂,再用板框过滤机压滤去杂过滤后即得成
品优质茶油。
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法中的洗脱液为1:25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法中洗脱流速为0.5mL/min
实施例二
一种优质茶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山茶籽的预处理:将新鲜的山茶籽果去皮,用太阳晾晒,将山茶籽剥壳进行熟
化;
(2)一次压榨:将熟化的山茶籽在温度为60℃下压榨,得到一次毛油和茶枯;
(3)复榨:将茶枯在温度为70℃下压榨,得到二次毛油;
(4)精炼:将两次所得毛油混合经过硅胶柱层析法脱色后,将茶油置于7℃左右的
低温环境中结晶后静置48h养晶,放出结晶固体脂,再用板框过滤机压滤去杂过滤后即得成
品优质茶油。
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法中的洗脱液为2:25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法中洗脱流速为2mL/min
实施例三
一种优质茶油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山茶籽的预处理:将新鲜的山茶籽果去皮,用太阳晾晒,将山茶籽剥壳进行熟
化;
(2)一次压榨:将熟化的山茶籽在温度为70℃下压榨,得到一次毛油和茶枯;
(3)复榨:将茶枯在温度为80℃下压榨,得到二次毛油;
(4)精炼:将两次所得毛油混合经过硅胶柱层析法脱色后,将茶油置于10℃左右的
低温环境中结晶后静置48h养晶,放出结晶固体脂,再用板框过滤机压滤去杂过滤后即得成
品优质茶油。
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法中的洗脱液为3:25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所述的硅胶柱层析法中洗脱流速为4mL/min。
试验例
对上述三个实验例以及传统茶油相关指标的进行了检测,具体见表2.
表2
项目
色泽
油酸含量
酸价
过氧化值
维生素E
实施例一
无色透明
80.43%
0.9
2.2
25.8
实施例二
无色透明
86.36%
0.6
1.9
28.1
实施例三
无色透明
83.00%
0.7
2.0
26.7
传统茶油
黄色浑浊
75.34%
2.9
4.0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