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133906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1004945.1

申请日:

2015.12.29

公开号:

CN106320339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80申请日:20151229|||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80

主分类号:

E02D5/80

申请人:

青云大学校仁川校区产学协力团; D&I工程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金珉奭; 李完薰; 赵晟祐

地址:

韩国仁川广域市

优先权:

2015.06.30 KR 10-2015-009357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金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包括:第一结合部,包括内侧供锚栓结合的插入孔、侧面与插入孔连接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侧面孔的第一主体;第二结合部,包括结合于形成在上述第一结合部的侧面孔的固定部、与上述固定部连接并在内侧形成有固定孔的第二主体。本发明通过形成于第一结合部的侧面孔和形成于第二结合部的固定部,以螺钉及螺母的形式容易附着/脱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一个结合部连接使用一个以上的第二结合部,以增加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地下或混凝土内部被支撑的面积,提高抗拔力,从而可缩短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的锚栓的深度,使锚栓不容易在地面或混凝土中松动或被拔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合部(10),包括内侧供锚栓结合的插入孔(11)、侧面与插入孔(11)
连接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侧面孔(12)的第一主体(13);
第二结合部(20),包括结合于形成在上述第一结合部(10)的侧面孔(12)的
固定部(21)、与上述固定部(21)连接并在内侧形成有固定孔(22)的第二主体(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形成于
上述第一结合部(10)和第二结合部(20)的第一、第二主体(13、23)以螺母形状
或环状或多边形形状或圆形或长孔形状中的一种形状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
一结合部(10)的侧面孔(12)和第二结合部(20)的固定部(21)以螺母和螺钉的
形式形成以进行附着/脱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形成于
上述第一结合部(10)的插入孔(11)和形成于第二结合部(20)的固定孔(22)形
成于第一主体(13)和第二主体(23)的中心线(cl)上或以从中心线(cl)偏离的
形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在形成
于上述第二结合部(20)的固定孔(22)上结合框架(p)。

说明书

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尤其涉及将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
的锚栓结合于第一结合部,在上述第一结合部的侧面通过一个以上的侧面孔结合第二
结合部,以使第一、第二结合部在地下或混凝土内部以更宽的面积接触,提高锚栓的
抗拔力,从而在缩短地下或混凝土内部的锚栓长度的同时,使其不容易被拔出的利用
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的锚栓固定件如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号第10-2007-0013842号那样,在通
过固定部和距离调节部件调节结合于上述固定部的锚栓间的间隔的同时,将锚栓固定
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

但是,如上即使将锚栓结合于固定部并在通过距离调节部件调节锚栓间的距离的
同时,固定于地面或混凝土内部以使不能移动,也因距离调节部件以滑动方式移动,
因此,无法支撑土或混凝土的重量,容易滑动或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的目的在于,包括:第一结合部,包括内
侧供锚栓结合的插入孔、侧面与插入孔连接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侧面孔的第一主体;
第二结合部,包括结合于形成在上述第一结合部的侧面孔的固定部、与上述固定部连
接并在内侧形成有固定孔的第二主体;通过形成于第一结合部的侧面孔和形成于第二
结合部的固定部,以螺钉及螺母的形式容易附着/脱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
一个结合部连接使用一个以上的第二结合部,以增加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地下
或混凝土内部被支撑的面积,提高抗拔力,从而可缩短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的锚
栓的深度,使锚栓不容易在地面或混凝土中松动或被拔出。

另一目的在于,因容易附着/脱附上述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到现场的移动
性好,可在现场简便组装及制作使用,维护、管理及经济性高;可将上述第一、第二
结合部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制作成多边形或圆形及环状,根据周边环境调节与地面
或混凝土接触的面积,使第一、第二结合部牢固设置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可更牢固
地固定锚栓;将供上述锚栓结合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的插入孔及固定孔形成于第一、
第二主体的中心线上,但偏向一个方向形成,以此调节形成于第一、第二结合部的第
一、第二主体的支撑力,容易固定锚栓。

发明效果

本发明通过形成于第一结合部的侧面孔和形成于第二结合部的固定部,以螺钉及
螺母的形式容易附着/脱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一个结合部连接使用一个以
上的第二结合部,以增加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地下或混凝土内部被支撑的面
积,提高抗拔力,从而可缩短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的锚栓的深度,使锚栓不容易
在地面或混凝土中松动或被拔出。

另外,因容易附着/脱附上述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到现场的移动性好,可
在现场简便组装及制作使用,维护、管理及经济性高。

另外,可将上述第一、第二结合部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制作成多边形或圆形及
环状,根据周边环境调节与地面或混凝土接触的面积,使第一、第二结合部牢固设置
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可更牢固地固定锚栓。

与此同时,将供上述锚栓结合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的插入孔及固定孔形成于第一、
第二主体的中心线上,但偏向一个方向形成,以此调节形成于第一、第二结合部的第
一、第二主体的支撑力,容易固定锚栓。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的斜视图;

图2为作为本发明的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的另一实施例斜视图。

*标记说明*

10:第一结合部

11:插入孔 12:侧面孔

13:第一主体

20:第二结合部

21:固定部 22:固定孔

23:第二主体

50: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50由第一结合部10
和第二结合部20构成。

首先,上述第一结合部10形成有在内侧供锚栓b沿垂直方向(重力方向)设置
的插入孔11。

另外,由形成有相对于上述插入孔11沿水平方向形成并与插入孔11连接的一个
以上的侧面孔12的第一主体13构成。

换言之,在第一主体13的内部沿上下方向(重力方向)贯通形成有供锚栓b结
合的插入孔11,而侧面孔12沿左右方向形成。

另外,上述第一主体13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以像螺母那样的六边形、八边形及四
边形等多边形的形状或环状或长孔状、圆形等各种形状形成。

另外,形成于上述第一主体13的侧面孔12可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形成一个以上。

例如,当上述第一主体13以螺母形状形成时,第一主体13的侧面为六面形状,
可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在六面都形成侧面孔12或只在一面形成侧面孔或只在使用者规
定的任意面形成侧面孔12。

另外,第二结合部20形成有结合于形成在第一结合部10的侧面孔12的固定部
21,而且,由与上述固定部21连接并形成有在内侧具有一定大小的空间的固定孔22
的第二主体23构成。

换言之,在第二主体23的内侧形成的固定孔22与形成在上述第一主体13的内
侧的插入孔11相同。

另外,如上所述,在上述固定孔22中不仅可以结合锚栓b,而且还可以结合通
常用于固定任意结构的部件(未图示)使用。

另外,与第一主体13一样,上述第二主体23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以像螺母那样的
六边形、八边形及四边形等多边形的形状或环状或长孔状、圆形等各种形状形成。

这是因为根据第一、第二主体13、23的形状,在地下或混凝土内部的接触面积
不同,从而可根据锚栓b的设置环境简便调节锚栓b的支撑力。

在本发明中,以第一主体13和第二主体23以像螺母那样的六边形或环形形成的
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形成于上述第一结合部10的第一侧面孔12以螺母形式形成,而形成于第
二结合部20的固定部21以螺钉形式形成,从而使上述第一结合部10和第二结合部
20通过第一侧面孔12和固定部以螺钉及螺母形式容易附着/脱附。

另外,形成于上述第一结合部10的第一主体13的插入孔11和形成于第二结合
部20的第二主体23的固定孔22可各形成于第一主体13及第二主体23的中心线cl
上,也可以偏离第一主体13及第二主体23的中心线cl形成。

当将上述插入孔11和固定孔22形成于第一、第二主体13、23的中心线cl上,
则被上述第一、第二主体13、23支撑的重量全面分布于第一、第二主体13、23以支
撑锚栓b,但如上将插入孔11和固定孔22形成于偏离中心线cl的位置,则被第一、
第二主体13、23支撑的力偏向一个方向,从而可根据设置锚栓b的环境调节锚栓b
的支撑力。

另外,将锚栓b固定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之后,即使因锚栓b所接触的土或混凝
土脆弱降低固定锚栓b的固定力,因连接于第一主体13的第二主体23的抗拔力,能
维持一定的支撑力以防止第一结合部10容易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拔出。

另外,形成于上述第二结合部20的固定孔22可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以在固定孔
22的内部周围具有螺纹的螺母形式形成,而且,还可以以没有螺纹的环状形成。

另外,即使在形成于上述第二结合部20的固定孔22中结合如锚栓b的另外的结
构,因土或混凝土填入该固定孔22,可使第二结合部20维持更牢固地固定于地下或
混凝土内部的状态,提高第一结合部10及第二结合部20和锚栓b之间的结合力。

与此同时,在形成于上述第一结合部10的插入孔11及形成于上述第二结合部
20的固定孔22中未结合锚栓b时,如图2所示,可追加结合各种形式的框架p扩大
第一、第二结合部10、20的支撑面积。

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作用如下:

首先,使用者向形成于第一结合部10的第一主体13的插入孔11结合锚栓b以
在地下或混凝土内部固定锚栓b。

之后,向形成于上述第一主体13的侧面方向的侧面孔12插入形成于第二主体
23的固定部21,以结合第一结合部10和第二结合部20。

另外,在形成于上述第一结合部20的固定孔22追加结合锚栓b进行固定。

另外,可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在第一结合部10或第二结合部20都如上结合锚栓
b使用,还可只在两个当中的一个结合使用。

另外,结合上述第一结合部10及第二结合部20的顺序或结合于第一、第二结合
部10、20的锚栓b的结合顺序可按上述顺序进行或按上述顺序的逆向顺序进行或根
据设置锚栓b的环境进行各种调节。

另外,可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可在锚栓b中追加结合通常使用的垫圈或衬套等辅
助部件(未图示)。

另外,如上所述,向第一结合部10插入锚栓b并结合第二结合部20设置于地下
或混凝土内部,以增加第一结合部10及第二结合部20和土或混凝土的摩擦面积,提
高抗拔力,从而即使未将锚栓b很深地设置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也可使锚栓b维持
牢固固定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的状态,防止固定于上述第一结合部10或第二结合部
20的锚栓b容易晃动或从地面或混凝土内部拔出。

另外,结合第一结合部10和第二结合部20并只在上述第一结合部10或第二结
合部20中的一个插入锚栓b设置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则可以非对称形式支撑上述
锚栓b,使第一、第二结合部10、20以更大的拉力支撑锚栓b,不容易使锚栓b晃动
或拔出。

另外,在形成于上述第一结合部10或第二结合部20的插入孔11或固定孔22
中填入土或混凝土,则第一、第二结合部10、20可更牢固地位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述第一结合部10及第二结合部20中,为增加未与锚栓
b结合的第二结合部20的固定孔22与土或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可追加结合各种形状
的框架p等使用。

换言之,在形成于第二结合部20的固定孔22中结合各种形状的框架p,则上述
框架p可增加与地下的土或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锚栓b被拔出或
弯曲的现象。

在此,上述框架p以结合于上述第二结合部20的固定孔22形成三角板形状的情
况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可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在一个第一结合部10结合一个以上的第二结合部
20,从而以更宽的面积与地下或混凝土内部接触,增加抗拔力,更牢固地支撑锚栓b。

另外,因上述第一结合部10及第二结合部20的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减少制
作工序及制作成本,从而提供优秀的经济性,而且,维护容易,容易移动至现场进行
安装。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
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
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利用非对称螺母的锚栓固定件,包括:第一结合部,包括内侧供锚栓结合的插入孔、侧面与插入孔连接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侧面孔的第一主体;第二结合部,包括结合于形成在上述第一结合部的侧面孔的固定部、与上述固定部连接并在内侧形成有固定孔的第二主体。本发明通过形成于第一结合部的侧面孔和形成于第二结合部的固定部,以螺钉及螺母的形式容易附着/脱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一个结合部连接使用一个以上的第二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