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133491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7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86300.6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6284048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04申请日:20160831|||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04; E01D21/00; E01D101/28(2006.01)N

主分类号:

E01D2/04

申请人: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刚; 张欢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园路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程殿军;张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梁、采用该箱梁的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该箱梁包括两个梁端节段和至少一个中间节段,相邻两节段拼装连接,每一拼装连接处附近的腹板加厚处理形成一腹板加厚区;两梁端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一预应力钢束,各第一预应力钢束一端锚固于对应侧的梁端,另一端张拉在相邻的腹板加厚区内;各中间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二预应力钢束,各第二预应力钢束的两端均分别张拉在相邻的两所述腹板加厚区内。本发明可使箱梁的梁端作为锚固端而不作为张拉端,从而解决分联处梁端作为张拉端时钢束张拉空间不足的问题,可实现每联箱梁独立张拉,从而实现连续箱梁多联同步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箱梁,包括两个梁端节段和至少一个中间节段,相邻两节段拼装连接,其特征在
于:每一拼装连接处附近的腹板加厚处理形成一腹板加厚区;
两所述梁端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一预应力钢束,各所述第一预应力钢束一端锚固于对
应侧的梁端,另一端张拉在相邻的所述腹板加厚区内;
各所述中间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二预应力钢束,各所述第二预应力钢束的两端均分别
张拉在相邻的两所述腹板加厚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腹板加厚区内,来自该腹板加厚区
左侧的预应力钢束与来自该腹板加厚区右侧的预应力钢束交错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腹板加厚区内,来自该腹板加厚区
左侧的预应力钢束张拉在其右端,来自该腹板加厚区右侧的预应力钢束张拉在其左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腹板加厚区两端均具有来自该腹板
加厚区一侧的预应力钢束的张拉位置及来自该腹板加厚区另一侧的预应力钢束的穿过位
置,其中,各所述穿过位置与箱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均大于各所述张拉位置与箱梁中心线
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拼装连接处,对靠近对应侧梁端一侧的
腹板加厚处理形成所述腹板加厚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包括沿其中心线设置的纵隔板,每
一拼装连接处附近的所述纵隔板沿其横向的至少一端部加厚处理,形成隔板加厚区;
两所述梁端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三预应力钢束,各所述第三预应力钢束一端锚固于对
应侧的梁端,另一端张拉在相邻的所述隔板加厚区内;
各所述中间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四预应力钢束,各所述第四预应力钢束的两端均分别
张拉在相邻的两所述隔板加厚区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隔板加厚区内,来自该隔板加厚区
左侧的预应力钢束与来自该隔板加厚区右侧的预应力钢束交错布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梁,其特征在于:每一拼装连接处的所述隔板加厚区与所述腹
板加厚区均位于该拼装连接处的同侧。
9.一种预应力砼箱梁桥,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联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
箱梁。
10.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箱梁分为多个节段,由梁端向跨中方向进行节段间的拼装施工;
对各拼装连接处附近的腹板进行加厚处理形成一腹板加厚区;
相邻两节段的预应力钢束在对应拼装连接处的腹板加厚区内进行张拉固定。

说明书

箱梁、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梁、采用该箱梁的预应力砼箱梁
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砼箱梁桥是目前桥梁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桥梁,需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但是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需要一定的张拉作业空间。多联预应力砼箱梁桥常因为预应力钢束
的联间张拉空间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或质量。

现有技术中,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1)常用的节段张拉法不能保证各联箱梁同时施工,影响施工进度。

(2)顶板张拉法因大部份腹板预应力钢束不经过支座,造成梁端部主拉应力过大;
锚头在桥面下埋设较浅,汽车冲击对钢束锚固不利;锚头位于顶板也有渗水锈蚀隐患。

(3)钢束在梁端预留槽口内张拉,梁端预留槽口二次浇筑的方法往往需要增加分
联墩盖梁宽度以满足张拉空间要求,影响下部结构的尺寸和桥梁整体景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箱梁、采用该箱梁的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
法,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箱梁,包括两个梁端节段和至少一个中间节段,相邻两节
段拼装连接,每一拼装连接处附近的腹板加厚处理形成一腹板加厚区;

两所述梁端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一预应力钢束,各所述第一预应力钢束一端锚固
于对应侧的梁端,另一端张拉在相邻的所述腹板加厚区内;

各所述中间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二预应力钢束,各所述第二预应力钢束的两端均
分别张拉在相邻的两所述腹板加厚区内。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所述腹板加厚区内,来自该腹板加厚区左侧的预应力钢束
与来自该腹板加厚区右侧的预应力钢束交错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所述腹板加厚区内,来自该腹板加厚区左侧的预应力钢束
张拉在其右端,来自该腹板加厚区右侧的预应力钢束张拉在其左端。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所述腹板加厚区两端均具有来自该腹板加厚区一侧的预应
力钢束的张拉位置及来自该腹板加厚区另一侧的预应力钢束的穿过位置,其中,各所述穿
过位置与箱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均大于各所述张拉位置与箱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拼装连接处,对靠近对应侧梁端一侧的腹板加厚处理形成
所述腹板加厚区。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箱梁包括沿其中心线设置的纵隔板,每一拼装连接处附近
的所述纵隔板沿其横向的至少一端部加厚处理,形成隔板加厚区;

两所述梁端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三预应力钢束,各所述第三预应力钢束一端锚固
于对应侧的梁端,另一端张拉在相邻的所述隔板加厚区内;

各所述中间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四预应力钢束,各所述第四预应力钢束的两端均
分别张拉在相邻的两所述隔板加厚区内。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所述隔板加厚区内,来自该隔板加厚区左侧的预应力钢束
与来自该隔板加厚区右侧的预应力钢束交错布置。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拼装连接处的所述隔板加厚区与所述腹板加厚区均位于该
拼装连接处的同侧。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预应力砼箱梁桥,包括至少一联箱梁如上所述的箱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实现如上所述的箱梁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为:

将所述箱梁分为多个节段,由梁端向跨中方向进行节段间的拼装施工;

对各拼装连接处附近的腹板进行加厚处理形成一腹板加厚区;

相邻两节段的预应力钢束在对应拼装连接处的腹板加厚区内进行张拉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箱梁划分为多个施工节段,施工分
段线附近的腹板进行加厚处理进行两侧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操作,可使箱梁的梁端作为锚固
端而不作为张拉端,从而解决分联处梁端作为张拉端时钢束张拉空间不足的问题。可实现
每联箱梁独立张拉,从而实现连续箱梁多联同步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箱梁划分为多个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腹板未加厚的箱梁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腹板加厚区的箱梁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拼装连接处的钢束的立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拼装连接处的钢束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腹板加厚区内钢束张拉端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箱梁,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箱梁式连续梁,该
箱梁包括两个梁端节段1和至少一个中间节段2,相邻两节段拼装连接;如图1,即将该箱梁
划分为多个施工节段,上述每一拼装连接处3即为一施工分段线3。其中,每一拼装连接处3
附近的腹板4加厚处理形成一腹板加厚区6,该腹板加厚区6为沿箱梁长度方向延伸而具有
一定的长度的腹板段,以满足两侧预应力钢束张拉的需要;两所述梁端节段1内均设有多束
第一预应力钢束7,各所述第一预应力钢束7一端锚固于对应侧的梁端,另一端张拉在相邻
的所述腹板加厚区6内;各所述中间节段2内均设有多束第二预应力钢束8,各所述第二预应
力钢束8的两端均分别张拉在相邻的两所述腹板加厚区6内。上述腹板加厚区6可形成于对
应拼装连接处3的其中一侧节段,也可对该拼装连接处3附件的两侧节段的腹板4均加厚处
理,优选为采用形成于对应拼装连接处3的其中一侧节段的方式,可保证腹板加厚区6结构
的统一性及均匀性,以保证腹板加厚区6对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锚固效果;如图4和图5,本实
施例中,每一拼装连接处3,对靠近对应侧梁端一侧的腹板4加厚处理形成腹板加厚区6,可
方便钢束张拉施工。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箱梁划分为多个施工节段,施工分段线3附近的腹板4进行加
厚处理进行两侧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操作,可使箱梁的梁端作为锚固端而不作为张拉端,从
而解决分联处梁端作为张拉端时钢束张拉空间不足的问题。可实现每联箱梁独立张拉,从
而实现连续箱梁多联同步施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进一步地,如图4-图6,相邻两节段的预应力钢束优选为在对应拼装连接处3的腹
板加厚区6内交错布置。通过设置相邻两节段的预应力钢束在对应的腹板加厚区6内交错布
置,可有效提高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作用效果,从而提高箱梁的强度。其中,上述交错布置
的结构主要体现在:

(1)如图4和图5,每一所述腹板加厚区6内,来自该腹板加厚区6左侧的预应力钢束
张拉在其右端,来自该腹板加厚区6右侧的预应力钢束张拉在其左端。

(2)如图5和图6,腹板加厚区6的每一端对应有:一侧节段的预应力钢束的张拉位
置12,及另一侧节段的预应力钢束的穿过位置13,其中,各穿过位置13与桥梁中心线之间的
距离均大于各张拉位置12与桥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如图2与图3可形成腹板加厚区6与非腹板加厚区6的箱梁横断面对比。如图3和图
5,所述箱梁包括沿其中心线设置的纵隔板5,每一拼装连接处3附近的所述纵隔板5沿其横
向的至少一端部加厚处理,形成隔板加厚区9,该隔板加厚区9沿箱梁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
长度,以满足两侧预应力钢束张拉的需要。两所述梁端节段1内均设有多束第三预应力钢束
10,各所述第三预应力钢束10一端锚固于对应侧的梁端,另一端张拉在相邻的所述隔板加
厚区9内;各所述中间节段2内均设有多束第四预应力钢束11,各所述第四预应力钢束11的
两端均分别张拉在相邻的两所述隔板加厚区9内。上述各隔板加厚区9的形成位置(相对于
施工分段线3的位置)与腹板加厚区6的形成位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优选地,每一拼
装连接处3的所述隔板加厚区9与所述腹板加厚区6均位于该拼装连接处3的同侧,一方面方
便加工,另一方面,保证各预应力钢束作用力的协调性。各隔板加厚区9内预应力钢束的布
置方式也与腹板加厚区6内预应力钢束的布置方式相同,即每一所述隔板加厚区9内,来自
该隔板加厚区9左侧的预应力钢束与来自该隔板加厚区9右侧的预应力钢束交错布置,具体
结构此处不再赘述。通过腹板加厚区6内预应力钢束张拉锚固与隔板加厚区9内预应力钢束
张拉锚固方式的配合,可获得较好的预应力作用效果,有效提高桥梁的强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预应力砼箱梁桥,包括至少一联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箱
梁。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应力砼箱梁桥,由于采用上述箱梁,可实现每联箱梁独立张拉、多联
箱梁同步施工,因而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箱梁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为:

将所述箱梁分为多个节段,由梁端向跨中方向进行节段间的拼装施工;

对各拼装连接处3附近的腹板4进行加厚处理形成一腹板加厚区6;

相邻两节段的预应力钢束在对应拼装连接处3的腹板加厚区6内进行张拉固定。

其中,张拉设备通过各箱室的临时人孔进出箱室,并在对于腹板加厚区6内张拉预
应力钢束。

对于设置隔板加厚区9的箱梁结构,可同步在各隔板加厚区9内对应张拉预应力钢
束,施工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实施例四

以下列举一具体实施例:

某一联(38+48+48+38)米的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分为三个施工节段,第一跨38米及
第二跨左端10米共48米为其中一梁端节段1,第四跨38米及第三跨右端10米共48米为另一
梁端节段1,中间38+38米为中间节段2。

以图中左侧的梁端节段1与中间节段2拼装施工过程为例:

在左侧梁端节段1的靠近施工分段线3的位置设腹板加厚区6,该腹板加厚区6长约
3米,加厚厚度为0.5米(即在原有腹板4厚度基础上增厚0.5米),使预应力钢束可以从腹板4
内向腹板加厚区6平面弯出并锚在腹板加厚区6的端面上。其中,左侧梁端节段1的各第一预
应力钢束7向腹板加厚区6弯出并锚在该腹板加厚区6的右端面上,中间节段2的各第二预应
力钢束8向该腹板加厚区6弯出并锚在该腹板加厚区6的左端面上。千斤顶抵在该腹板加厚
区6端面上即可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箱梁、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箱梁、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箱梁、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箱梁、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梁、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梁、采用该箱梁的预应力砼箱梁桥及该箱梁的施工方法,该箱梁包括两个梁端节段和至少一个中间节段,相邻两节段拼装连接,每一拼装连接处附近的腹板加厚处理形成一腹板加厚区;两梁端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一预应力钢束,各第一预应力钢束一端锚固于对应侧的梁端,另一端张拉在相邻的腹板加厚区内;各中间节段内均设有多束第二预应力钢束,各第二预应力钢束的两端均分别张拉在相邻的两所述腹板加厚区内。本发明可使箱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