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再沸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吸式再沸器。
背景技术
再沸器是蒸馏塔底或侧线的热交换器,用来汽化一部分液相产物返回
塔内作气相回流,使塔内汽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同时提供蒸馏
过程所需的热量,又称重沸器。工业中应用的再沸器多为管壳式换热器,
主要有釜式、虹吸式(立式和卧式)、强制循环式和内置式等型式。虹吸
式再沸器依靠塔釜内的液体静压和再沸器内两相流的密度差产生推动力
形成虹吸式运动。热虹吸式再沸器利用再沸器中气液混合物和塔底液体的
压差为推动力,从而增加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速度。
当前,虹吸式再沸器中的换热管一般采用普通的光管,由于导热管的
热传递接触面积小,导致介质沸腾不充分,传热效率低;而且单排导热管
的长度很长,使得再沸器体积巨大,造成了空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
传热效率高且体积小巧的虹吸式再沸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虹吸式再沸器,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部的板式热交换模组及与
板式热交换模组一端连接的汇流箱,所述箱体上端设有蒸汽出口,箱体下
端设有液体入口,所述汇流箱的两端分别设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汇流
箱内设有隔板,将汇流箱分为与热源入口连通的入口分流区及与热源出口
连通的出口汇流区;
其中,板式热交换模组包括数个均匀排列的换热板对,所述换热板对之
间为连通进液口和出气口的液体一次流过通道,所述换热板对内为连通所
述入口分流区和出口汇流区的介质折程流道,所述介质折程流道包括数个
具有独立介质进出口的周向通道及设置在周向通道内使介质沿其在周向
通道内往复折程流动的分程隔板,其中所述周向通道的流通截面面积沿介
质流动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热源出口口径大于热源入口口径。
进一步地,周向通道为流通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通道。
进一步地,周向通道为由数个平行设置的等截面横向流道和连接两相邻
横向流道一端的折程道组成的单通道,所述横向流道的流通截面面积由热
源入口向热源出口依次递减。
进一步地,板式热交换模组的另一端与箱体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
体为弹簧或橡胶。
进一步地,板式热交换模组的另一端与箱体之间设有柔性板,所述柔性
板包括一体成型形成的卡靠于板式热交换模组端角上的L形靠板、与箱体
侧面贴紧定位的固定板以及连接L形靠板和固定板的弯折曲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使热源介质沿其在周向通道内往复折程流动的分程隔板,
使得介质在实现折程换热冷凝时不需要流出板片再进入板片,可不必另外
于箱体两侧设置折程空间,因此,釜式再沸器的箱体体积小、重量轻、压
降小、造价低,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
2.本设备中热源介质经板式热交换模组作用后降温凝结,体积骤降,
产生负压,使热源介质不断被虹吸入再沸器,这样不需要外设增压设备,
简化设备,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柔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换热板对的流动模式原理图;
图中:1.箱体,2.板式热交换模组,3.蒸汽出口,4.汇流箱,5.液
体入口,21.换热板对,211.分程隔板,212.周向通道,41.入口分流
区,42.隔板,43.出口汇流区,44.热源入口,45.热源出口,6.柔性板,
61.固定板,62.弯折曲板,63.L形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
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内部的板式热交换模组2及
与板式热交换模组一端连接的汇流箱4,所述箱体上端设有蒸汽出口3,
箱体下端设有液体入口5,所述汇流箱的两端分别设有热源入口44和热源
出口45,汇流箱内设有隔板42,将汇流箱分为与热源入口连通的入口分
流区41及与热源出口连通的出口汇流区43;同时箱体1上下端的端口上
还设有拉杆或拉筋(图中未示),用于固定和限位板式热交换模组2;
其中,板式热交换模组包括数个均匀排列的换热板对21,所述换热板对
之间为连通进液口和出气口的液体一次流过通道,所述换热板对内为连通
所述入口分流区和出口汇流区的介质折程流道,所述介质折程流道包括数
个具有独立介质进出口的周向通道212及设置在周向通道内使介质沿其在
周向通道内往复折程流动的分程隔板211,其中所述周向通道的流通截面
面积沿介质流动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热源出口口径大于热源入口口径。
换热板可采用碳钢、不锈钢、钛及其合金、镍及其镍基合金或其它钢
种或有色金属,其耐温范围在-196~1200℃;p
两个换热板叠合后在周向通道212和分程隔板211处焊接,周向通道
212连续焊,分程隔板211可以压紧接触连接、连续焊、间断焊或多点焊,
形成换热板对21;换热板两侧的波纹几何结构为对称或非对称,即两侧的
波纹深度可相等,也可不等;模压成型的换热板两侧波纹可为各种波纹形
式,同时波纹也起到加强换热板承受介质压力的作用;波纹也可通过焊筋、
连接柱方式实现。
本设备中热源介质经板式热交换模组作用后降温凝结,体积骤降,产
生负压,使热源介质不断被虹吸入再沸器,这样不需要外设增压设备,简
化设备,节省能源。
周向通道可以设置为流通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通道,截面面积可以
规则递减也可以不规则递减。
周向通道也可以为由数个平行设置的等截面横向流道和连接两相邻横向
流道一端的折程道组成的单通道,所述横向流道的流通截面面积由热源入
口向热源出口依次递减。
本例中,板式热交换模组2的另一端与壳体1为柔性连接,受热时,
板式热交换模组2内的各传热板发生膨胀变形,相互挤压易发生密封失效
和介质泄漏混杂,板式热交换模组2的另一端与壳体1之间预设柔性变形
空间,吸收热胀变形,提高再沸器寿命,柔性连接可通过板式热交换模组
2的另一端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性体实现,弹性体为弹簧或橡胶,也可通
过板式热交换模组2的另一端与壳体1之间设置柔性板6实现,如图2所
示,柔性板6包括折弯形成卡靠于板式热交换模组2端角上的L形靠板63、
与壳体1侧面贴紧定位的固定板61以及连接L形靠板63和固定板61的
弯折曲板6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
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