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132004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7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13314.X

申请日:

2016.10.19

公开号:

CN106310889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3/26申请日:20161019|||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26; B01D53/28; B01D53/00

主分类号:

B01D53/26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世航; 何林; 肖彪; 张威

地址: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7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李海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壳体,除湿壳体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补液口、除湿剂进口和除湿剂出口;输送泵,输送泵的进口与除湿剂出口连通;用于液体除湿剂再生的再生器,再生器的液体出口用于与补液口连通;其中,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的出口切换连通。本发明公开的除湿装置,由于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壳体的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的出口切换连通,则循环除湿和除湿剂再生共用一个输送泵,较现有技术循环除湿和除湿剂再生分别配备输送泵相比,减少了输送泵,简化了除湿装置的结构,利于实现产品小型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湿壳体(21),所述除湿壳体(21)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补液口、除湿剂进口和除
湿剂出口;
输送泵(22),所述输送泵(22)的进口与所述除湿剂出口连通;
用于液体除湿剂再生的再生器(24),所述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用于与所述补液口连
通;
其中,所述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和所述除湿剂进口与所述输送泵(22)的出口切换连
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和所述除
湿剂进口通过三通阀(28)与所述输送泵(22)的出口切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26),所述冷凝器(26)
的进口与所述再生器(24)的水蒸气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6)为丝管式冷凝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26)配合使用的
散热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25),所述冷凝器(26)的
出口与所述水箱(2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通过连接
管与所述补液口连通,所述连接管上串接有截止阀(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壳体(21)具有:喷射部件
(29),和位于所述喷射部件(29)下方的填料(211);其中,所述除湿剂进口为所述喷射部件
(29)的进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211)为波纹填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壳体(21)的顶部设有风机
(210)。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需要循环除湿时,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泵(22)的出口与所述除湿剂进口连通以
及控制所述输送泵(22)启动;当所述除湿壳体(21)内的液体除湿剂的溶度低于预设值时,
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泵(22)的出口与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连通以及控制所述再生器(24)
开启;当需要向所述除湿壳体(21)内补液时,用于控制所述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和所述
补液口连通。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
骤:
1)连通所述输送泵(22)的出口与除湿剂进口,启动所述输送泵(22),进行循环除湿;
2)当所述除湿壳体(21)内的液体除湿剂的溶度低于预设值时,连通所述输送泵(22)的
出口与所述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开启所述再生器(24),进行浓缩再生;
3)当需要向所述除湿壳体(21)内补液时,连通所述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和所述补液
口,进行补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浓缩再生结束后
需要向所述除湿壳体(21)内补液。

说明书

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的湿度过大时,特别是“回南天”这样的天气,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产品的储存,
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需要采用除湿装置进行除湿。除湿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冷媒
除湿;另一种是采用具有吸水特性的除湿剂除湿。由于采用冷媒除湿的除湿成本较高,采用
除湿剂除湿的除湿成本较低,使得采用除湿剂除湿具有较大的市场。

除湿剂分为液体除湿剂和固体除湿剂,其中,液体除湿剂较易再生、除湿效果较
好,大多除湿装置采用液体除湿剂。目前,采用液体除湿剂的除湿装置主要包括:循环除湿
模块和除湿剂再生模块,循环除湿模块和除湿剂再生模块分别配备有输送泵和填料。

如图1所示,循环除湿模块包括:空气进气管11、风机12、除湿壳体13、第二输送泵
15、左喷头17、左填料16和空气排出管18;除湿剂再生模块包括:再生器110、第一输送泵14、
右喷头111、右填料112和水蒸气排出管19。上述除湿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空气在风机12的作
用下经过空气进气管11进入除湿壳体13,此时在第二输送泵15的作用下,左喷头17向下喷
出液体除湿剂,空气与液体除湿剂在左填料16中接触,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液体除湿剂吸收,
干空气从空气排出管18排出;液体除湿剂吸收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后变稀,变稀的液体除湿
剂经第一输送泵14抽入再生器110中,液体除湿剂在再生器110中被加热,然后经右喷头111
喷出并经过右填料112,液体除湿剂中的水蒸气闪发,闪发后的水蒸气经水蒸气排出管19排
出,经过右填料112的液体除湿剂经第二输送泵15再次进入左喷头17中,完成一次循环。

上述除湿装置配备有两个输送泵和两部分填料,导致整个除湿装置的结构较复
杂,不利于实现产品小型化。

另外,自液体除湿剂中闪发的水蒸气经水蒸气排出管19排出,较易发生水蒸气烫
伤事故,安全可靠性较低,也导致除湿装置的携带和移动较困难。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除湿装置,以简化结构,利用实现产品小型化,是目前本
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装置,以简化结构,利于实现产品小型化。本发明的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湿装置,包括:

除湿壳体,所述除湿壳体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补液口、除湿剂进口和除湿剂
出口;

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口与所述除湿剂出口连通;

用于液体除湿剂再生的再生器,所述再生器的液体出口用于与所述补液口连通;

其中,所述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和所述除湿剂进口与所述输送泵的出口切换连通。

优选地,所述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和所述除湿剂进口通过三通阀与所述输送泵的出
口切换连通。

优选地,上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再生器的水蒸气
出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为丝管式冷凝器。

优选地,上述除湿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配合使用的散热风扇。

优选地,上述除湿装置还包括水箱,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再生器的液体出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补液口连通,所述连接管上串
接有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除湿壳体具有:喷射部件,和位于所述喷射部件下方的填料;其中,所
述除湿剂进口为所述喷射部件的进口。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波纹填料。

优选地,所述除湿壳体的顶部设有风机。

优选地,上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需要循环除湿时,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泵的出口与所述除湿剂进口连通以
及控制所述输送泵启动;当所述除湿壳体内的液体除湿剂的溶度低于预设值时,用于控制
所述输送泵的出口与再生器的液体进口连通以及控制所述再生器开启;当需要向所述除湿
壳体内补液时,用于控制所述再生器的液体出口和所述补液口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除湿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需要除湿时,连通输送泵的出口与除湿壳
体的除湿剂进口,启动输送泵,进行循环除湿;当除湿壳体内的液体除湿剂的溶度低于预设
值时,连通输送泵的出口与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开启再生器,进行浓缩再生;当需要向除湿
壳体内补液时,连通再生器的液体出口和除湿壳体的补液口,进行补液。

本发明提供的除湿装置,由于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壳体的除湿剂进口与输送
泵的出口切换连通,则循环除湿和除湿剂再生共用一个输送泵,较现有技术循环除湿和除
湿剂再生分别配备输送泵相比,减少了输送泵,简化了除湿装置的结构,利于实现产品小型
化。

基于上述提供的除湿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除湿装
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1)连通所述输送泵的出口与除湿剂进口,启动所述输送泵,进行循环除湿;

2)当所述除湿壳体内的液体除湿剂的溶度低于预设值时,连通所述输送泵的出口
与所述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开启所述再生器,进行浓缩再生;

3)当需要向所述除湿壳体内补液时,连通所述再生器的液体出口和所述补液口,
进行补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当浓缩再生结束后需要向所述除湿壳体内补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溴化锂溶液的P-T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壳体21,输送泵22,再生器
24;其中,除湿壳体21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补液口、除湿剂进口和除湿剂出口;输送泵
22的进口与除湿剂出口连通;再生器24用于液体除湿剂的再生,且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用
于与补液口连通,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切换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切换连通,
是指:当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连通时,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不
连通;当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连通时,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不
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需要除湿时,连通输送泵22的出口
与除湿壳体21的除湿剂进口,启动输送泵22,进行循环除湿;当除湿壳体21内的液体除湿剂
的溶度低于预设值时,连通输送泵22的出口与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开启再生器24,进行浓
缩再生;当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时,连通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和除湿壳体21的补液口,
进行补液。

需要说明的是,液体除湿剂的浓度越大,除湿能力越好;液体除湿剂的浓度越小,
除湿能力越差。液体除湿剂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方便除湿,优先选
择溴化锂溶液为液体除湿剂。以溴化锂溶液为例来说明液体除湿剂的特性。溴化锂溶液的
温度、浓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浓度为50%、温度为25℃时,饱和蒸汽压力为
0.85KPa,而水在同样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为3.167KPa,上述溴化锂溶液就具有吸收它的
能力。由再生器24再生的液体除湿剂的温度比较高,该溴化锂浓溶液所对应的其中水分的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也比较大,大于环境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此时溶液是不具备吸湿
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利用再生后的液体除湿剂先与空气先进行热交换,待
液体除湿剂的温度降低到溶液水分饱和水蒸气分压力比空气水分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低的
时候,液体除湿剂就具备吸湿效果了,而且随着热质交换的进行,液体除湿剂的吸湿性愈来
愈强,并达到吸湿极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由于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壳体21的除湿剂
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切换连通,则循环除湿和除湿剂再生共用一个输送泵22,较现有技
术循环除湿和除湿剂再生分别配备输送泵22相比,减少了输送泵22,简化了除湿装置的结
构,利于实现产品小型化。

上述除湿装置中,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切换连
通,存在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通过两个二通阀实现,具体地,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与输送泵
22的出口通过一个二通阀连接,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通过另一个二通阀连接;或
者通过一个三通阀28实现。

为了便于切换,上述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剂进口通过三通阀28与输送泵22
的出口切换连通。具体地,三通阀28的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连通,三通阀28的一个出口与
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连通,三通阀28的另一个出口与除湿剂进口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三通阀28的进口与输送泵22的出口连通,具体为三通阀28的进口
与输送泵2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三通阀28的一个出口与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连通,具体
为三通阀28的一个出口与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通过管道连通;三通阀28的另一个出口与除
湿剂进口连通,具体为三通阀28的另一个出口与除湿剂进口通过管道连通。

液体除湿剂进入再生器24后,经再生器24内的加热件27加热,使得液体除湿剂中
的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经再生器24的水蒸气出口排出。由于水蒸气的温度较高,
为了避免出现水蒸气烫伤事故,上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冷凝器26,该冷凝器26的进口与再生
器24的水蒸气出口连通。

上述除湿装置中,水蒸气进入冷凝器26后,冷凝器26内的水蒸气与冷凝器26外的
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凝器26内的水蒸气冷凝成水、以及对水降温,空气被加热,冷凝器
26内的水经出口排出。因此,上述除湿装置,避免了因水蒸气直接排出而出现水蒸气烫伤事
故,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同时,利用水蒸气来加热室内的空气,充分利用了水蒸气的热能,既
能达到除湿效果,又能充分利用废热,能够在冬季给室内加热,特别适用于“回南天”天气。

对于上述冷凝器26的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提高了冷凝效果,优先
选择冷凝器26为丝管式冷凝器。当然,也可选择冷凝器26为其他类型,例如翅片管冷凝器
等,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地,上述除湿装置还包括与冷凝器26配合使用的散热风扇。可以理解的是,
散热风扇向冷凝器26吹风。

上述除湿装置中,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加快了空气与冷凝器26内水蒸气以及水的
换热效率,提高了冷凝效果,缩短了再生时间,虽然耗电量会略有增加,但综合效果较好。

为了便于除湿装置的携带和移动,上述除湿装置还包括水箱25,冷凝器26的出口
与水箱25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冷凝器26内冷凝后的水经出口排出,并流至水箱25内,水箱25用于
存放冷凝后的水。当水箱25内的水满后,将水箱25内的水倒掉即可。这样,无需设置排水管
道,方便了整个除湿装置的携带和移动。

优选地,上述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通过连接管与补液口连通,连接管上串接有截
止阀23。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补液时,打开截止阀23;当不需要补液时,关闭截止阀23。这
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液。

为了避免补液影响液体除湿剂的再生,给再生过程一个相对稳定密闭的环境,优
先选择液体除湿剂再生完后再进行补液,截止阀23的设置为此提供了前提。

为了便于液体除湿剂再生,上述再生器24的加热件27为电加热件。当然,也可选择
加热件27为其他类型,例如太阳能加热等,并不局限于此。

优选地,上述除湿壳体21具有:喷射部件29,和位于喷射部件29下方的填料211;其
中,除湿剂进口为喷射部件29的进口。

可以理解的是,喷射部件29的喷射主体和填料211均设于除湿壳体21内,喷射部件
29用于喷射液体除湿剂,填料211位于喷射部件29的下方,以保证经喷射部件29喷出的液体
除湿剂经过填料211。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分别位于填料211的两端,除湿剂进口和除湿剂
出口分别位于填料211的两端,补液口和除湿剂出口位于填料211的同一端。

上述除湿装置中,通过设置喷射部件29和填料211,便于保证液体除湿剂与空气充
分混合、接触,提高除湿效率;同时,循环除湿和除湿剂再生共用一个输送泵22,且再生器24
的液体出口用于与除湿壳体21连通,则再生后的除湿剂可利用除湿壳体21内的填料211,无
需另外设置填料211,减少了填料211的布置,进一步简化了除霜装置的结构,利于实现产品
小型化,方便了除湿装置的携带和移动。

上述填料211的材料和结构影响换热性能,可根据实际换热需求,选择填料211的
材料和结构。优选地,填料211为波纹填料。进一步地,填料211为孔板波纹填料。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选择填料211为SM 350孔板波纹填料,具体地,孔板上布有直
径4mm左右的小孔,孔板的开孔率为12.6%,考虑到液体除湿剂的腐蚀性,孔板为不锈钢板,
进一步地,孔板为不锈钢316L板。孔板的小孔通过冲压制成。

当然,也可选择填料211为其他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除湿装置中,为了便于除湿,除湿剂进口和空气出口设于除湿壳体21的顶部,
除湿剂出口、空气进口和补液口设于除湿壳体21的底部。为了便于空气流动,上述除湿装置
具有风机210。为了便于安装风机210,上述风机210设于除湿壳体21的顶部。

对于风机210的类型,可根据空气进口、空气出口以及除湿壳体21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行选择。优选地,空气进口的轴线、空气出口的轴线平行且均垂直于除湿壳体21的轴线,
风机210为离心风机。

为了实现自动控制,上述除湿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具体地,需要循环除湿时,控制
器用于控制输送泵22的出口与除湿剂进口连通以及控制输送泵22启动;当除湿壳体21内的
液体除湿剂的溶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用于控制输送泵22的出口与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
连通以及控制再生器24开启;当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时,控制器用于控制再生器24的
液体出口和补液口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预设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
定;液体除湿剂的溶度,可采用浓度传感器进行检测;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可根据实
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当除湿壳体21内的液体除湿剂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判定需要向除
湿壳体21内补液;或者当液体除湿剂全部再生完后,判定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除湿装置的控制方
法,该除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01)进行循环除湿:

具体地,连通输送泵22的出口与除湿剂进口,启动输送泵22,实现循环除湿。当上
述再生器24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剂进口通过三通阀28与输送泵22的出口切换连通,连通输送
泵22的出口与除湿剂进口具体为调节三通阀28。

S02)当除湿壳体内的液体除湿剂的溶度低于预设值时,进行浓缩再生:

具体地,随着除湿的进行,液体除湿剂的浓度逐渐降低,当除湿壳体21内的液体除
湿剂的溶度低于预设值时,需要进行浓缩再生。具体地,连通输送泵22的出口与再生器24的
液体进口,开启再生器24,实现液体除湿剂的再生。

对于预设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液体除湿剂
的溶度,可采用浓度传感器进行检测。

S03)当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时,进行补液:

具体地,当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时,连通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和补液口,实现
补液。当上述再生器24的液体出口通过连接管与补液口连通,连接管上串接有截止阀23,需
要补液时,打开截止阀23,浓缩后的溶液依靠位能自动补充到除湿壳体21内。

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当除湿壳体21内的液
体除湿剂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判定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或者当液体除湿剂全部再
生完后,判定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

为了避免影响液体除湿剂的再生,给再生过程一个相对稳定密闭的环境,优先选
择当浓缩再生结束后需要向除湿壳体21内补液。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
的控制方法是基于上述除湿装置的,则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除湿装置的控制方法也具有相应
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
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
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
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
范围。

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壳体,除湿壳体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补液口、除湿剂进口和除湿剂出口;输送泵,输送泵的进口与除湿剂出口连通;用于液体除湿剂再生的再生器,再生器的液体出口用于与补液口连通;其中,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的出口切换连通。本发明公开的除湿装置,由于再生器的液体进口和除湿壳体的除湿剂进口与输送泵的出口切换连通,则循环除湿和除湿剂再生共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