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口红填充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红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全自动口红填充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口红的生产主要通过模具加工成型,成型后的口红棒体需装入底座,盖
上上盖,才能进一步包装,口红生产、包装过程繁琐,由于口红棒体的形态是一支口红质量
的重要条件之一,故装配底座亦成为口红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还没有出现适用于
口红的全自动生产线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劳动需求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全自动口红填充机,以实现口
红成型、包装一次成型,解决现有技术中效率低、人力投入成本高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全自动口红填充机,主要包括模具预热部件、灌装部件、冷冻通道、底座
装配部、底托循环带、输送带,底座装配部由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组成,且
底座装配部下方为模具输送带及盖体输送带,模具输送带、输送带及冷冻通道呈闭环连接,
底托循环带位于模具输送带一侧,底托循环带中设有旋盖部及镜检部,输送带输送口红模
具经模具预热部、灌装部、冷冻通道使口红棒体成型,口红模具经底座装配部拔模后重新进
入模具预热部并开始下一轮循环。
上述模具预热部及冷冻通道的进料端中均设有热风机,热风机下方设有若干热风
管,且热风管对应于口红模具顶部灌装口。
上述冷冻通道下方为制冷腔,冷冻通道上分布有若干步进工位,且步进工位上设
有若干冷却孔与制冷腔连通。
上述冷冻通道两侧设有同步往返输送带,同步往返输送带上方为若干与口红模具
宽度相同的凹槽、下方为气缸及平移组件,且同步往返输送带每次步进的距离为一个步进
工位。
上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上方均设有平移机构,使第一机械手、
第三机械手往返于模具输送带及盖体输送带之间,使第二机械手往返于底托循环带及模具
输送带之间。
上述第一机械手两端为机械爪,且第一机械手中间设有由气缸驱动的顶杆,且顶
杆与口红模具上的灌装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机械手中部为夹取部,且夹取部一端连接电
机,且夹取部中具有若干对弧形夹片;所述第三机械手的两端为机械爪。
上述旋盖部下方两侧为若干由气缸驱动的定位杆,旋盖部上方两侧为若干由电
机、链条驱动的旋转头。
上述灌装部、底座装配部、旋盖部下方均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感应器及由
气缸驱动的阻料杆,阻料杆端部具有与口红模具或口红底托端部相契合的倒角。
上述输送带、底托循环带、冷却通道的转折处均设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行程
开关、推手及气动滑轨或气缸。
上述镜检部为位于底托循环带一侧的一面镜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先预热、后灌装,使模具温度与料液温度接近,
保证模具内的硅胶套形态饱满,且灌装后材料不变形;同时采用全自动化递进式运输,优化
工艺流程,保证灌装过程零失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卫生;采用自动化制冷工艺流程,
通过步进式输送口红模具,使口红棒体由内到外稳定制冷,加速口红制冷成型,且成型后的
口红形态饱满,合格率高;采用机械手全自动装配工艺,底托循环带将口红底托运输到位,
口红模具通过机械手开盖、装入底座、拔模、再把口红模具的上盖合上后重新进入灌装环
节,该工艺流程循环往复,口红棒体与底座快速组装,且该过程机械手不直接接触口红棒
体,对口红棒体无损伤,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底托循环带循环运输口红底托,
对口红底托进行口红棒体装配,旋合内珠,再上盖取料,使该流程往复运作,无需人工操作,
有效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中预热、灌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中冷冻通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中底座装配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中旋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中弧形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为一种全自动口
红填充机,主要包括模具预热部1、灌装部2、冷冻通道3、底座装配部4、底托循环带5、输送带
6,底座装配部4由第一机械手7、第二机械手8、第三机械手9组成,且底座装配部4下方为模
具输送带41及盖体输送带42,模具输送带41、输送带6及冷冻通道3呈闭环连接,底托循环带
5位于模具输送带41一侧,底托循环带5中设有旋盖部51及镜检部52,镜检部52为位于底托
循环带5一侧的一面镜子,当口红底托经过时,检查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到镜子中的口红棒体
是否完整无缺,输送带6输送口红模具10经模具预热部1、灌装部2、冷冻通道3使口红棒体成
型,口红模具10经底座装配部4拔模后重新进入模具预热部1并开始下一轮循环。
如图3所示,上述模具预热部1及冷冻通道3的进料端中均设有热风机12,热风机12
下方设有若干热风管13,且热风管13对应于口红模具10顶部灌装口,模具预热部1的热风管
13主要对口红模具10进行预加热,而冷冻通道3中的热风管13主要对输送进来的口红模具
10顶部裸露的口红料液进行热风平整,防止温度差使料液顶部表面内凹。
如图4所示,上述冷冻通道3下方为制冷腔,冷冻通道3上分布有若干步进工位31,
且步进工位31上设有若干冷却孔30与制冷腔连通,冷冻通道3两侧设有同步往返输送带32,
同步往返输送带32上方为若干与口红模具10宽度相同的凹槽321、下方为气缸及平移组件,
且同步往返输送带32每次步进的距离为一个步进工位31,即冷冻通道3两侧的同步往返输
送带32分别托住口红模具10两端,平移组件推动同步往返输送带32前进一个步进工位31
后,气缸下降则同步往返输送带32下降,则口红模具10落入下一个步进工位31中,同步往返
输送带32下降后平移复位,再通过气缸上升顶起,这样每次都能带动一批口红模具10前进
一个步进工位31,且使口红模具10在这过程中进行制冷。凹槽321与口红模具10的宽度相
同,所述冷冻通道3优选为3段,并迂回拼接,且每段冷冻通道3两端均有转向台。
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机械手7、第二机械手8、第三机械手9上方均设有平移机构
801,平移机构801主要优选气缸或电机皮带,使第一机械手7、第三机械手9往返于模具输送
带41及盖体输送带42之间,使第二机械手8往返于底托循环带5及模具输送带41之间。
上述第一机械手7两端为机械爪71,且第一机械手7中间设有由气缸70驱动的顶杆
72,且顶杆72与口红模具10上的灌装口一一对应,在取口红模具10的上盖时,需通过顶杆72
先将口红棒体顶住,再通过机械爪71打开上盖,打开上盖后,倒插成型的口红棒体底部则呈
裸露状态,方便后序口红底座的装配及拔模,顶杆72顶住口红棒体可避免口红棒体脱模,而
打开后的上盖则由第一机械手7抓取并通过平移机构801输送至盖体输送带42上;所述第二
机械手8中部为夹取部81,且夹取部81一端连接电机80,且夹取部81中具有若干对弧形夹片
811,如图7所示,一对弧形夹片811对应夹住一个口红底座,夹取部81将口红底托11上的若
干口红底座一同夹起,通过电机80实现夹取部81的180度翻转,使口红底座从开口向上转为
开口向下,再将口红底座套入口红棒体中,口红底座与倒插的口红棒体装配后,夹取部81将
口红底座连同口红棒体一起向上拔起,再翻转后放入口红底托11中,完成拔模工序;所述第
三机械手9的两端为机械爪91,口红模具10的上盖在盖体输送带42中随模具输送带41并列
同步运行,该步骤通过机械爪91将上盖抓取后,重新盖回口红模具10的底盖上,盖好的口红
模具10则直接输送出去,进入下一轮灌装工序。
如图6所示,上述旋盖部51下方两侧为若干由气缸驱动的定位杆511,旋盖部51上
方两侧为若干由电机50、链条驱动的旋转头512,口红底托11将口红底座输送至旋盖部51下
方,由气缸驱动定位杆511顶出,插入口红底托11中固定住口红底座,再通过电机50、链条驱
动旋转头旋转512,将各口红的内珠旋进口红底座中,使口红棒体下沉隐藏至口红底座中。
如图2、图8所示,上述灌装部2、底座装配部4、旋盖部51下方均设有限位装置,限位
装置包括感应器21及由气缸22驱动的阻料杆23,阻料杆23端部具有与口红模具10或口红底
托11端部相契合的倒角,即感应器21检测到口红模具10或口红底托11时,气缸22则驱动阻
料杆23顶出,对口红模具10或口红底托11进行限位,以实现机械手的准确抓取及口红棒体
与底座的精确装配。
上述输送带6、底托循环带5、冷却通道3的转折处均设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
行程开关87、推手88及气动滑轨89或气缸891,当口红模具10进入转折处时即触动行程开关
87,则气动滑轨89驱动推手88将口红模具10推入下一段通道,依此类推。
上述底托循环带5中,在经过旋盖部51后,可设置机械手,对旋好内珠的口红底座
进行上盖,并将上盖后的口红批量取出进行包装即可,而取出口红的口红底托11则由底托
循环带5继续运输,再通过机械手放入新的空壳口红底座,以便进入下一轮循环。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
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