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129905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0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25522.7

申请日:

2016.08.26

公开号:

CN106178648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29/33申请日:20160826|||公开

IPC分类号:

B01D29/33; B01D29/35; B01D29/62; B01D29/60

主分类号:

B01D29/33

申请人:

康兵红

发明人:

康兵红

地址: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代理人:

廖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吸污组件和动力缸组成;所述过滤器与动力缸光杆钢性连接,所述吸污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所述吸污组件的活动吸污板与滤芯形成环形空间,活动吸污板内按分区设置了分别独立的吸污通道,环形空间与吸污通道连接,流体在压差的作用下,高速地通过滤芯表面,冲击并去除滤芯表面的污物,达到清洁环形通道处滤芯的目的;所述吸污组件与动力缸连杆刚性连接,动力缸连杆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推动吸污板在滤芯表面做往复运动,达到清洁分区内的整支滤芯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安装范围广,节约占地,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自带去污作用,能够实现单台过滤器在线去污,去污效率高且污液量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动力缸和吸污组
件组成; 所述过滤器与动力缸光杆钢性连接,所述吸污组件设置在过滤器内,所述吸污组
件的活动吸污板(9)与连杆(13)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吸污板(9)与所述过滤器的滤芯
(6)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活动吸污板(9)板内按分区设置了分别独立的吸污通道,吸污通道
一端连接所述活动吸污板(9)与所述滤芯(6)形成的环形空间,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污导管
(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2)、
滤芯(6)、首端管板(4)和末端管板(10),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首端管板(4)和末端管板
(10),所述滤芯(6)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首端管板(4)和所述末端管板(10);所述动力缸包括
缸体(14)、连杆(13)、连杆导向杆(7)和活塞(16),所述连杆(13)为空心杆,连杆(13)一端连
接活塞(16),另一端套在连杆导向杆(7)上,所述连杆导向杆(7)一端固定在所述首端管板
(4)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末端管板(10),并插入连杆(13);所述吸污组件包括活动吸污板
(9)、吸污导管(5)和光滑导向杆(8),所述活动吸污板(9)套在所述光滑导向杆(8)上,所述
吸污导管(5)固定在所述首端管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缸非光杆端端部
设置有缓冲阀(15),动力缸光杆端端部设置有缓冲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导管(5)为可伸
缩导管,所述吸污导管(5)输出端连接有排污阀(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过滤器管线进液
端连接第一进料阀(20),第一进料阀(20)分别连接第二进料阀(21)和行程阀(18),行程阀
(18)分别连接所述动力缸的非光杆端和第一泄放阀(19),第一泄放阀(19)连接去污系统管
线,所述第二进料阀(21)分别连接第二泄放阀(22)和所述壳体(2)进液口,第二泄放阀(22)
连接去污系统管线,所述壳体(2)进液口与所述动力缸光杆端连接,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
排液口,排液口上设置有出料阀(1);所述壳体(2)的排液口与所述壳体(2)的进液口之间设
置有差压变送器,所述行程阀(18)与所述动力缸的非光杆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计(1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管(5)、所述滤芯
(6)、所述光滑导向杆(8)和所述连杆(13)都平行于所述连杆导向杆(7),所述首端管板(4)、
所述滤芯端固定板(10)和所述活动吸污板(9)都垂直于所述连杆导向杆(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吸污板(9)与所
述连杆(13)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6)为圆柱形滤
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管板(10)与所述
滤芯(6)连接处设置有微调装置。

说明书

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

背景技术

N-1台过滤器工作时,流体通过滤芯表面的过滤作用,大于其过滤精度的杂质被拦
截在外面,剩余流体即滤后液通过滤网进入下一流程,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滤芯表
面会积累一层杂质,滤芯前、后两侧的压差升高,从而触发过滤器反冲洗。传统的方法是:将
1台过滤器置于反洗状态,剩余的N-1台继续过滤。气体辅助反冲洗:引入外部高压气体,将
此台待反洗过滤器内部的流体反向流过滤芯,快速排空,将滤芯表面积累的滤饼层脱除;滤
后液反冲洗:将N-1台过滤后的流体引入此台待反洗过滤器,反向流过滤芯,快速排空,将滤
芯表面积累的滤饼层脱除;气体辅助反冲洗或滤后液反冲洗时,大流量液体在压力作用下,
反向通过需要反洗的滤芯表面,将滤饼层脱落。因此,这样都需要使用大流量流体,造成反
洗污液量比较大。由于流体中含有胶质或沥青质物质,它们会粘附在滤芯表面,造成反冲洗
效果不好,根据工艺的要求,会引入干净的可溶解这些粘性物质的流体浸泡一段时间,然后
再次反冲洗,此部分干净流体当成废油再次回炼,导致能耗与成本增高。同时,即使大流量
在压力作用下反向通过需要反洗的滤芯表面,由于整支滤芯的表面积较大,因此,分布于数
量众多的需要反洗的滤芯表面的流速会较慢,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损失于滤芯表面的压
力较低,从而导致滤芯反冲不干净,即再生不彻底,时间一长,就需要将滤芯做器外清洗,即
先从容器内拆除,然后使用物理及化学方法洗涤。

这样,在滤芯清理时,不仅污液量大,增加能耗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安装范
围广,节约占地,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自带去污作用,能够实现单台过滤器在线去污,去
污效率高且污液量少的吸污过滤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动力缸和吸污组件
组成;所述动力缸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活动部件,使其可以提供动力来满足
活动吸污板的往复移动;所述过滤器与动力缸光杆钢性连接,所述吸污组件设置在过滤器
内,所述吸污组件的活动吸污板与连杆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吸污板与所述过滤器的滤
芯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活动吸污板板内按分区设置了分别独立的吸污通道,吸污通道一端
连接所述活动吸污板与所述滤芯形成的环形空间,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污导管。进入该吸污
过滤器的流体有一定压力,当打开排污阀时,在环形空间处,过滤器内部流体的器内压力与
连接排污阀的吸污通道形成差压,流体在差压的作用下,高速地通过滤芯和滤芯表面,冲击
并去除滤芯表面的污物,达到清洁环形通道处滤芯的目的;所述活动吸污板与动力缸连杆
刚性连接,动力缸连杆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推动吸污板在分区内的整支滤芯
表面做往复运动,达到清洁分区内的整支滤芯的目的。所述吸污板的吸污通道分区设置,每
区可设一支或多支柱状滤芯,在需要时可以单独打开某一分区的排污阀,其它区的排污阀
关闭,以进一步提高反洗流速,单独清洗此分区的滤芯。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的优选结构,即:主要由过滤器、动
力缸和吸污组件组成;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滤芯、首端管板和末端管板,所述壳体内设置
有首端管板和末端管板,所述滤芯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首端管板和所述末端管板;所述动力
缸包括缸体、连杆、连杆导向杆和活塞,所述缸体有杆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连杆为空心
杆,连杆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套在连杆导向杆上,所述连杆导向杆一端固定在所述首端管
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末端管板,并插入连杆;所述吸污组件包括活动吸污板、吸污导管和
光滑导向杆,所述活动吸污板与连杆端部固定连接,且套在所述光滑导向杆上,以限制活动
吸污板转动,所述活动吸污板与所述过滤器的滤芯形成环形空间,所述活动吸污板板内按
分区设置了分别独立的吸污通道,吸污通道一端连接所述活动吸污板与所述滤芯形成的环
形空间,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污导管,所述吸污导管固定在所述首端管板上。所述活动吸污板
与所述滤芯形成的环形空间可以在滤芯的外表面,以满足滤液由外而内经过滤芯过滤时,
清除滤芯外表面的杂质;环形空间也可以在滤芯的内表面,以满足滤液由内而外经过滤芯
过滤时,清除滤芯内表面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缸非光杆端端部设置有缓冲阀,动力缸光杆端端部设置有缓
冲阀,该设置可减小清污过程中对设备的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吸污导管输出端连接有排污阀,所述吸污导管为可伸缩导管,以配
合活动吸污板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吸污过滤器管线进液端连接第一进料阀,第一进料阀分别连接第
二进料阀和行程阀,行程阀分别连接所述动力缸的非光杆端和第一泄放阀,第一泄放阀连
接去污系统管线,所述第二进料阀分别连接第二泄放阀和所述壳体进液口,第二泄放阀连
接去污系统管线,所述壳体进液口与所述动力缸光杆端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液口,排
液口上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壳体的排液口与所述壳体的进液口之间设置有差压变送器,使
用差压变送器可观察滤芯两端的压差,以此来判断滤芯上杂质的厚度,判断滤芯是否需要
清洁;所述行程阀与所述动力缸的非光杆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计,以控制第二泄放阀的开口
度。

进一步地,所述吸污管、所述滤芯、所述光滑导向杆和所述连杆都平行于所述连杆
导向杆,所述首端管板、所述滤芯端固定板和所述活动吸污板都垂直于所述连杆导向杆。以
此满足吸污组件活动部件可按要求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吸污板与所述连杆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以增加其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为圆柱形滤芯;所述滤芯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滤芯在满足过滤
要求且不影响活动部件运动的前提下,可尽量多设置,以增大滤芯过滤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末端管板与所述滤芯连接处设置有微调装置,以微调滤芯与过滤
器中心的平行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安装范围广,节约占地,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自
带去污作用,能够实现单台过滤器在线去污,去污效率高且污液量少。

(2)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速度可控,对设备冲击小。

(3)本发明对外部无泄漏,对内部泄漏要求不高,对流体要求不高。

(4)本发明可以无需外部动力源,无需用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出料阀;2—壳体;3—排污阀;4—首端管板;5—吸污导管;6—滤芯;7—
连杆导向杆;8—光滑导向杆;9—活动吸污板;10—末端管板;11—缓冲阀;12—加强筋;
13—连杆;14—缸体;15—缓冲阀;16—活塞;17—流量计;18—行程阀;19—第一泄放阀;
20—第一进料阀;21—第二进料阀;22—第二泄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置了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吸污组
件和动力缸组成;所述过滤器与动力缸光杆钢性连接,所述吸污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
体内部,所述吸污组件的活动吸污板9套在滤芯6上但不与滤芯6接触,滤芯6与活动吸污板9
形成环形空间,活动吸污板9内部设置有吸污通道,环形空间与吸污通道连接,流体在压差
的作用下,高速地通过滤芯6和滤芯6表面,冲击并去除滤芯6表面的污物,达到清洁环形通
道处滤芯6的目的;所述吸污组件与动力缸连杆刚性连接,动力缸连杆13在流体压力的作用
下做往复运动,推动吸污板在滤芯6表面做往复运动,达到清洁分区内的整支滤芯6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单,安装范围广,节约占地,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自带去污
作用,能够实现单台过滤器在线去污,去污效率高且污液量少。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2、
滤芯6、首端管板4和末端管板10,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首端管板4和末端管板10,所述滤芯6
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首端管板4和所述末端管板10;所述动力缸包括缸体14、连杆13、连杆导
向杆7和活塞16,所述缸体14有杆端与所述壳体2相连且相通,所述连杆13为空心杆,连杆13
一端连接活塞16,另一端套在连杆导向杆7上,所述连杆导向杆7一端固定在所述首端管板4
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末端管板10,并插入连杆13,以约束连杆13的运动;所述吸污组件包括
活动吸污板9、吸污导管5和光滑导向杆8,所述活动吸污板9套在所述光滑导向杆8上,所述
吸污导管5固定在所述首端管板4上,并且所述吸污导管5为可伸缩导管,以满足活动吸污板
9往复移动;所述活动吸污板9与所述连杆13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12,以增加其强度。所述吸
污管5、所述滤芯6、所述光滑导向杆8和所述连杆13都平行于所述连杆导向杆7,所述首端管
板4、所述滤芯端固定板10和所述活动吸污板9都垂直于所述连杆导向杆7,以此满足吸污组
件活动部件可按要求往复运动。所述末端管板10与所述滤芯6连接处设置有微调装置,以微
调滤芯6与过滤器中心的平行度。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2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管线和控制部件的优选结构:所述
吸污过滤器管线进液端连接第一进料阀20,第一进料阀20分别连接第二进料阀21和行程阀
18,行程阀18分别连接所述动力缸的非光杆端和第一泄放阀19,第一泄放阀19连接去污系
统管线,所述第二进料阀21分别连接第二泄放阀22和所述壳体2进液口,第二泄放阀22连接
去污系统管线,所述壳体2进液口与所述动力缸光杆端连接,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排液口,排
液口上设置有出料阀1;所述壳体2的排液口与所述壳体2的进液口之间设置有差压变送器,
所述行程阀18与所述动力缸的非光杆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计17;动力缸非光杆端端部设置有
缓冲阀15,动力缸光杆端端部设置有缓冲阀11;所述吸污导管5输出端连接有排污阀3。

该过滤器只实现过滤功能时,打开出料阀1,进料阀20和进料阀21 ,其余阀门全
部关闭,流体经过进料阀20和进料阀21进入过滤器,过滤器中设置有滤芯6,流体通过滤芯6
表面过滤作用,大于其过滤精度的杂质被拦截在外面,干净滤液通过滤网进入出料阀1,过
滤过程完成。

该过滤器自右向左地清污时,打开排污阀3和进料阀20,出料阀1可选择开或关,行
程阀18可选择部分开,需根据流量来控制,泄放阀22可选择性部分开或全关,由流量计17控
制,缓冲阀11延迟开,其余关。流体经过进料阀20、行程阀18和流量计17进入动力缸的非光
杆端,推动活塞16和活塞杆13自右向左运动,使过滤器中流体的压力升高,迫使流体经过滤
芯6与活动吸污板9形成环形空间进入吸污管,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冲击并去除滤芯6上的杂
质,经过排污阀3排出,达到清洁部分滤芯6的目的,活动吸污板9在活塞杆13的推动下,在滤
芯6表面自右向左移动,达到清洁分区内的整支滤芯6的目的。该过程中,根据流体经过流量
计17的流量大小,可选择部分开或全关泄放阀22,也可选择打开出料阀1;当活塞16即将运
动到左端端部时,打开缓冲阀11,减小设备冲击。

该过滤器自左向右地清污时,排污阀3、进料阀20和进料阀21,出料阀1可选择开或
关,泄放阀19可选择性部分开或全关,由流量控制,泄放阀22可选择性部分开或全关,由流
量计17控制,缓冲阀15延迟开,其余关。流体经过进料阀20和进料阀21进入动力缸的光杆
端,使过滤器中流体的压力升高,推动活塞16和活塞杆13自左向右运动,迫使流体经过滤芯
6与活动吸污板9形成环形空间进入吸污管,流体流动过程中冲击并去除滤芯6上的杂质,经
过排污阀3排出,达到清洁环形通道处滤芯6的目的,活动吸污板9在活塞杆13的推动下,在
滤芯表面自左向右移动,达到清洁分区内的整支滤芯6的目的。该过程中,根据流体经过流
量计17的流量大小,可选择部分开或全关泄放阀22,可选择部分开泄放阀19,也可选择打开
出料阀1;当活塞16即将运动到右端端部时,打开缓冲阀15,减小设备冲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新型吸污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吸污组件和动力缸组成;所述过滤器与动力缸光杆钢性连接,所述吸污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所述吸污组件的活动吸污板与滤芯形成环形空间,活动吸污板内按分区设置了分别独立的吸污通道,环形空间与吸污通道连接,流体在压差的作用下,高速地通过滤芯表面,冲击并去除滤芯表面的污物,达到清洁环形通道处滤芯的目的;所述吸污组件与动力缸连杆刚性连接,动力缸连杆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做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