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沿着角臂安装缝纫机
的上轴时能够防止上轴的移动和晃动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缝纫机驱动轴分为沿着角臂11安装的上轴12和沿着机床13安装的下
轴14,并且相互联动。上轴12使双线连锁缝法用针在送料机上进行往返运动,下轴14位于送
料机的下部,下轴14上依次安装有供应底线(下线)的线筒盒15和线筒16及旋转式梭仔17。
缝纫机10中构成驱动轴的上轴12的旋转方向和使线筒旋转的下轴14的旋转方向
互不相同。通常,在双线连锁缝法用针以送料机为基准进行1次往返期间,供应底线的下轴
14以与上轴12相反方向进行2次旋转。图2是为了使缝纫机10的上轴12和下轴14互动,通过
设置垂直轴18及动力传递齿轮19,使上轴12和下轴14互动。
如上所述,在安装分为缝纫机的上轴和下轴的驱动轴时,一直以来都以可减少所
需部件数量,在充分确保部件布置空间的同时可减少驱动噪音和振动作为设计,韩国专利
申请第10-2000-0022665号中已记载了安装驱动轴时,可减少部件数量,在减小部件布置空
间的同时可减少驱动噪音和振动的技术方案。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07-0048609号中已记
载了通过减轻对下轴的负重防止齿轮的晃动及减少磨损、破损等的轴承结构有关的技术方
案。
缝纫机上轴基于滑动和旋转移动的磨损,或者基于滑动和旋转移动相关发生的阻
力与滑动和旋转移动速度和滑动/旋转移动时施加的负重即,受基于表面压力确定的PV值
的影响十分大。这是由于随着速度的增加且随着面积的增大,摩擦率增加,摩擦阻力增加,
磨损增大。
但是,现有的缝纫机的结构为了上轴的一端组装有曲柄头,沿着上轴长度方向组
装了几个轴承金属衬套以帮助上轴旋转。但是,以如上所述的简单罗列轴承金属衬套的方
式支撑的缝纫机的上轴很难长时间持续地消除基于衬套的磨损、变形等轴间噪音和振动,
由于衬套的熔化等原因很难长时间持续地维持轴的高精密地旋转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沿着角
臂安装缝纫机的上轴时,可防止上轴的移动和晃动,可防止熔化和磨损的缝纫机上轴的轴
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缝纫机的上轴作为轴沿着角臂安装时,可
减少上轴的驱动噪音和振动及熔化和磨损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缝纫机的上轴作为轴沿着角臂安装时,通
过减少衬套的熔化和磨损可改善缝纫机的耐久性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包括上轴,一端与曲柄结合,另一端
与动力传递媒介体结合,作为轴水平安装在缝纫机的角臂上,且由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中
空孔的中空轴构成;螺旋导沟,被加工在所述上轴外径的至少一处;第一衬套,沿着所述螺
旋导沟安装在所述上轴上安装的曲柄周围比邻的位置上;以及第二衬套,用于支撑上轴的
自重和上轴上负重并引导上轴的旋转,沿着所述螺旋导沟安装在与所述第一衬套相隔一定
距离的上轴的一端上并与第一衬套一同将上轴固定在角臂上,。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
轴,一端与曲柄结合,另一端与动力传递媒介体结合,作为轴水平安装在缝纫机的角臂上,
且由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中空孔的中空轴构成;螺旋导沟,在所述上轴外径的至少一处加
工;第一衬套,沿着所述螺旋导沟安装在所述上轴上安装的曲柄周围比邻的位置上;以及第
二衬套,用于支撑上轴的自重和上轴上负重的同时引导上轴的旋转,沿着所述螺旋导沟安
装在与所述第一衬套相隔一定距离的上轴的一端并与第一衬套一同将上轴固定在角臂上;
以及第三衬套,安装在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间隔之间的上轴中间点或者以所述中间点
为基准偏向第一衬套或者第二衬套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轴沿着其长度方向
形成中空孔的中空轴构成。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轴的螺旋导沟被加
工在与所述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接触的位置上。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第一衬套的
螺旋导沟的螺距被加工为左转螺旋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第二衬套的
螺旋导沟的螺距被加工为右转螺旋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轴上形成有防止第
三衬套的轴方向滑动和旋转滑动的塞缝。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衬套包括缩窄与
所述曲柄接触的断面的锥形头。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衬套包括缩窄与
所述动力传递媒介体的接触断面的锥形头。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
及第三衬套220上形成有螺孔,所述上轴上形成有与所述螺孔对应的槽。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媒介体选
自齿轮或者皮带轮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在沿着角臂安装缝纫机的上轴
时,通过防止上轴的移动和晃动及防止熔化和磨损,可具有减少缝纫机驱动噪音和振动,延
长衬套的替换和维护周期及上轴的使用年限的效果,通过减少上轴一侧的磨损或者偏心旋
转,可减少整个缝纫机线筒的故障,可具有持续缝纫机的使用永久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缝纫机躯体的示意图。
图2是缝纫机驱动装置的上轴和下轴部分节选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的上轴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的上轴。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衬套,(a)为正视图,(b)为(a)沿A-A的截面图。
图6是图5(a)沿B-B线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第二衬套的正视图。
图8是图7沿C-C线的截面图。
图9是图7沿D-D线的截面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第三衬套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0沿E-E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具有执行如下功能的结构,即,将旋
转的缝纫机的上轴在一定的位置上固定,在支撑上轴的自重和轴上的负重同时使上轴旋转
的结构。
图3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的布置示例。参照图3,上
轴100的一端组装有曲柄230,依次将第一衬套200和第三衬套220及第二衬套210组装在上
轴100上,为了有助于上轴100的顺畅旋转,将上轴100作为轴沿着角臂的长度方向安装。如
上所述的第一衬套200和第二衬套210及第三衬套220依次沿着上轴100轴向安装的上轴轴
承装置具有可长时间地消除基于衬套的磨损、变形等轴间噪音和振动,能够防止衬套的熔
化等,并能够长时间持续地以高精密旋转状态支撑上轴100的结构。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具有上轴100,其一端与曲柄230
结合,另一端与动力传递媒介体(附图中显示为锥齿轮)结合,作为轴水平方向安装在缝纫
机的角臂上。
此外,上轴100的外径的至少一处形成有螺旋导沟130、130a。
此外,沿着上轴100的螺旋导沟130安装在上轴100上且与曲柄230周围比邻的位置
上安装有第一衬套200。
第一衬套200沿着螺旋导沟130被安装用于支撑上轴100的自重和上轴上的负重的
同时引导上轴的旋转。
此外,在与第一衬套200相隔一定距离的上轴的一端上安装第二衬套210,所述第
二衬套210和第一衬套200一起将上轴100固定在角臂上。
第二衬套210沿着螺旋导沟130a被安装用于支撑上轴100的自重和上轴的负重同
时引导上轴的旋转。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具有上轴100,其一端与曲柄230
结合,另一端与动力传递媒介体结合,作为轴水平方向安装在缝纫机的角臂上。
此外,上轴100的外径上形成有至少一处的螺旋导沟130、130a。
此外,沿着上轴100的螺旋导沟130安装在上轴100上且与曲柄230周围比邻的位置
上安装有第一衬套200。
第一衬套200沿着螺旋导沟130被安装用于支撑上轴100的自重和上轴上的负重的
同时引导上轴的旋转。
此外,在与第一衬套200相隔一定距离的上轴的一端上安装第二衬套210,所述第
二衬套210和第一衬套200一起将上轴100固定在角臂上。
第二衬套210沿着螺旋导沟130a被安装用于支撑上轴100的自重和上轴的负重同
时引导上轴的旋转。
此外,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衬套200和第二衬套210间隔之间的
上轴100中间点或者以所述中间点为中心偏向第一衬套或者第二衬套的第三衬套220。
其中,未说明标记203是形成于第一衬套的轴槽,213是形成于第二衬套的轴槽,以
及223是形成于第三衬套的轴槽。
本发明可在沿着上轴100的长度方向上生成中空孔110,并以中空轴形式构成。如
果上轴100具有中空孔110,则可减轻重量及减少旋转负荷,从而有利于高速旋转。
上轴100的螺旋导沟130、130a被加工在与第一衬套200和第二衬套210接触的位置
上。通过螺旋导沟,可增强第一衬套200和第二衬套210之间的结合力,并且有利于各个衬套
位置的确定。
安装有第一衬套200的螺旋导沟130的螺距优选被加工为左转螺旋方向。相对于
此,安装有第二衬套210的螺旋导沟130a的螺距优选被加工为右旋螺旋方向。如上区分螺旋
导沟的螺距方向时,通过明确区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可沿着上轴结合。即可防止基于第
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的误插入导致结合不良和组装不良。
优选地,上轴100具有防止第三衬套220的轴方向滑动旋转滑动的塞缝120。第三衬
套220安装在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的间隔之间,并通过塞缝120坚固地安装在上轴100上。
将以角臂为基准在直线上轴向安装的上轴100,以如图1所示的缝纫机的一般结构
为基准进行观察可知,第一衬套200位于左侧,第二衬套210位于右侧,第三衬套220位于它
们之间中间的位置,所述第一至第三衬套支撑长方形的上轴100使其左右平衡,通过中间衬
套显现了均衡地进行支撑的坚固的轴承支撑结构。
第一衬套200优选具有缩窄与曲柄230的接触面的锥形头201。形成于第一衬套200
的锥形头201部分与第一衬套200的最大直径形成阶差,将接触面积缩减如所述阶差的大
小,从而减少第一衬套200与曲柄230间的摩擦并降低磨损。
第二衬套210中同样具有缩窄与动力传递媒介体接触的断面的锥形头211。锥形头
211通过缩减与动力传递驱动齿轮或者皮带轮等旋转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减少第二衬套
210与动力传递媒介体间的摩擦,并降低磨损。
第一衬套200和第二衬套210及第三衬套220中形成有螺孔202、212、222,通过所述
螺孔插入螺栓(未图示),可分别在上轴100上牢固地组装。所述第一衬套200和第二衬套210
及第三衬套220上形成有螺孔202、212、222,上轴100上形成有对应于螺孔的槽102a、112a、
122a,可将衬套通过螺栓分别结合在上轴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接收外部马达等驱动源
(未图示)的旋转,在缝纫机的角臂内上轴100进行旋转时,第一衬套200和第二衬套210及第
三衬套220以均衡且无力量倾斜地支撑上轴100的自重和上轴的负重,同时精密诱导上轴的
旋转。
安装在上轴100上的第一衬套200和第二衬套210分别沿着上轴100的外径上形成
的螺旋导沟130、130a安装,从而防止轴方向滑动,进而防止上轴100的左右晃动,第三衬套
220通过塞缝120坚固地在上轴100上定位,并支撑上轴100的中央附近位置,从而增加对于
轴负重的耐力,进而增加上轴的耐久性。
包括安装在上轴上的第一和第二衬套及第三衬套的缝纫机上轴的轴承装置,在沿
着角臂安装缝纫机的上轴的过程中,通过防止上轴的移动和晃动及防止熔化和磨损,可减
少缝纫机的驱动噪音,可延长衬套的交换和维护周期及上轴的耐久性,通过减少上轴的一
侧磨损或者偏心旋转,从而降低整个缝纫机系统的故障,可维持缝纫机永久的使用性。
本发明虽然依据附图图示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在不
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所进行的各种修改和变形后进行的实施,形成的修改和变
形仍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