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六叶不等距聚塑风扇属于汽油发动机配套的排气散热设备。 在此产品研制成功之前,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为汽油发动机配套的排风扇扇叶基本上以金属扇叶为主。由于我国钢材比较紧张,金属扇叶材料来源成问题。另外,金属扇叶本身存在着如:止沸、排风差,自身重量大导致功率消耗多、噪声大,易损水箱等。目前,国外汽车配件工业广泛采用以塑代钢的塑料排风扇。虽然其排风、止沸、功率消耗、噪声、油耗都优于金属排风扇,但其成本比较高,很难在我国推广使用。我国市场上出现的塑料风扇,一般系轻工产品,多用于家用电器。这些风扇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使用一般材料注塑成型,基本在1000转/分以下。无耐高、低温技术指标要求。由于材料质量一般,产品较脆,易出现断裂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用一种既耐高温,又耐低温,韧性、拉伸强度、抗冲击力强的聚合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和国外的其它聚塑材料。使用此种材料做成的汽油发动机排风扇不仅排风、止沸、功率消耗、噪声、油耗、温度等各项指标都优于金属排风扇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而且成本低廉。
本发明所述的汽油发动机六叶不等距聚塑风扇是由65-75%的聚丙烯,15-25%的聚乙烯,5-15%的三元乙丙橡胶及少量抗老化剂在密炼机中混合后注塑成型。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塑料,具有机械性能优异,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并有突出的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易于成型加工等优点。但由于聚丙烯分子链中甲基的存在,链的柔性下降,因而玻璃化温度比聚乙烯高,再加上结晶度大,晶粒较粗,使其在低温下表现出脆性,特别是低温抗冲击性能较差。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改善其低温冲击性能,本发明采用聚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对聚丙烯进行共混增韧。由于聚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的加入,破坏了聚丙烯球晶形成地明显界面,有效地阻止了其球晶的生长,使之形成为数较多的细小的结晶,三元乙丙橡胶形成的黑斑均匀地分散在其连续相中,使抗冲击强度得到明显的改善。又由于聚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的玻璃化温度比聚丙烯低,使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低于聚丙烯,起到了增韧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六叶不等距聚塑风扇,由于使用了此材料,基本上解决了金属风扇和其它塑料风扇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经过六百小时的台架实验和10万公里的实车检验,证明其排风、止沸、功率消耗、噪声、油耗、温度等项指标都优于四叶、六叶金属风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其优点:
1、作功静压值高,生成风量大(比现有六叶、四叶金属风扇排风量提高3.2-17.8%),且在2000-4000转/分时效率曲线平坦,高效率宽,对载重量大或高温区行驶的车辆和机械,散热效果明显。
2、一次成型,结构合理,平衡性好,产生噪声小,重量轻(0.47公斤/件),能微量节油。
3、材质钢度好,柔韧性强,抗-40°、+70°低、高温,老化衰减速度慢。
4、成本低廉。
实施例1。
将200克聚乙烯、100克三元乙丙橡胶和少量的不饱和酸用机械共混法制成母料。再将母料与700克聚丙烯放入密炼机共混,混合后的原料注入注塑机成型。得到的风扇:重量0.47公斤/件;外径φ380mm;内径φ145mm;叶片长度117.5mm;叶片弦长:根部72mm,顶部80mm;叶片安装角根部38°,顶部28°;叶片6叶;叶片分布角度为不等距分布(62°、60°25′,65°30′45°15′,76°50′)。根据国家标准GB1236-85《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测试,空气动力性能如表1。
力学性能如表2。
表2、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实施例2。
将150克聚乙烯,130克三元乙丙橡胶,720克聚丙烯按实施例1的方法共混,注塑成型,得到同等规格的六叶不等距聚塑风扇。空气动力性能试验结果同实施例1,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见表3。
表3、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实施例3。
将250克聚乙烯,80克三元乙丙橡胶,670克聚丙烯按实施例1的方法共混,注塑成型,得到同等规格的六叶不等距聚塑风扇。空气动力性能试验结果同实施例1。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见表4。
表4、力学性能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