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竹板.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1221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0177.8

申请日:

1989.01.12

公开号:

CN1044062A

公开日:

1990.07.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27D1/04

主分类号:

B27D1/04

申请人:

徐颂文

发明人:

徐颂文

地址:

美国密执安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范本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块合成竹板,包括有纵向层(4),横向层(5)及木胶(3)等各部。纵向层乃由纵向竹枝(1)用木胶(3)所胶合而成,横向层乃由横向竹枝(2)用木胶(3)所胶合而成。在组合时,纵向层与横向层顺次交互相叠,并使纵向层的竹枝与横向层的竹枝互相垂直,然后用木胶(3)将各层贴合而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块合成竹板其特征是:先用木胶将均匀的竹枝平排互贴组成纵向层及横向层,然后将纵向层及横向层互叠,再用木胶将各层贴合而成,但在互叠时纵向层的竹枝,必须与横向层的竹枝互相垂直。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板,可以变成竹樑或竹柱,只要竹枝的横截面有一些是三角形、梯形或不规则的形状,其特征是:只选纵向层互叠使各竹枝皆沿同一的方向,或在纵向层与横向层互叠时,令各层的竹枝皆互相平行。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板,其外表的特征是:加覆了一些其他的物质如腊、纸、油漆、塑料、化学胶、薄金属或薄木板等。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其另一特征是:组成各层的竹枝,可用木枝代替,或代以其他条状的材料如藤类、芦苇、高梁、稻草、麦杆及麻枝等,只要所含的纤维都是顺着同一的方向。
5: 一块合成竹板的制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各项的程序: (1)将竹竿用利刃沿纵向切削,以获得均匀的竹枝。 (2)将所述竹枝齐整的平排,用木胶将之胶合以获得平薄长方形的纵向层。 (3)将所述的竹枝齐整平排,用木胶将之胶合以获得平薄长方形的横向层,並以所述纵向层的长度为其宽度,所述纵向层的宽度为其长度。 (4)将所述纵向层与横向层相交互叠,在互叠时並使纵向层的竹枝与横向层的竹枝互相垂直,然后用木胶将各层贴合,以获得长方形层状的竹板产品。

说明书


树木的生长,其树干的直径,按年轮的增加而续渐增大,並由此得以形成实心的结果,故自古以来,就很易地被锯成木板,应用在各种的用途上。

    木夹板的发明,是藉车床将巨大直径的木干,用车刀沿其园周刨削,在获得连续不断的薄片后,再将薄片切断用胶水贴在一起而组成。由于技术上的困难,木干最后的核心往往不能到达直径四英吋以下。

    竹的生长乃随竹筒自下而上,竹竿的直径並没有横向的扩大。由于天生是属空心,同时直径又小,既不能被锯成板,又极难仿效木夹板的制法,是以至今仍未有竹板的产品。

    其实竹所具有的强韧纤维,实际比一般的木更为优胜,若能将之制成成板,一定会比木板更轻或更强,最有利的就是竹的成熟期约是2至6年,而生长最快的树木非十数年至数十年不能成材,在世界林木日渐枯渴(尤其巨大直径的林木)和需求日增的双重困绕下,今后人类所需的木材,非依赖竹材来替代不可。对中国而言,人口众多,土地不足,现代化迫切所需用以建造房屋、家俱及产品等的大量木材,在时间上更非金钱所能购买,况且竹的每年每亩纤维增长率约是一般树木的二至六倍,在经济利益上其影响极其重大。

    由于竹与木本来就是不同科种的植物,除了干径、纤维、颜色和条纹有极大的差别外,它们地种植法、收割法及保护法皆各自成一格,收成后的机械或化学处理,甚至制造或加工的过程都不尽一样,因此目前的木产品如木夹板(Plywoods)胶合木(Laminate    Woods)压合板(Wafer    Woods)及刨花板(Particle    Boards)等,绝不能与本发明相提並论。

    为了突破上述的困难和使竹材的利用得到极大的发挥,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先将竹枝利用木胶制成纵及横的两种薄片,然后再将纵、横的薄片胶合,制成层状的竹板,以替代目前的木板或木夹板等,作各样的用途。

    此合成竹板虽然原则由竹枝所组成,但亦可以依同一原理,用木枝或其他条状的材料代替。

    此竹板並可以在外面加覆其他的物质以改变它的外貌,或增进它的用途。

    详细的情形及其他优点,可从下面附图及说明而得知。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顶视图,其中顺次将每层的部份剖开,以示内部的情形。

    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本发明乃由纵向竹枝(1)所组成的纵向层(4),横向竹枝(2)所组成的横向层(5),及木胶(3)所组成。

    纵向竹枝(1)乃是自竹竿之横截面用利刃沿纵向所切削而得的竹枝,鉴于竹竿环状截面的几何形状特殊,所削得竹枝,其横截面並不限于长方形,亦可能为梯形、三角形或其他的形状。

    横向竹枝(2)的制法与纵向竹枝(1)相同,但其长度、形状及大小可以与纵向竹枝不一样。

    在组合时,纵向竹枝(1)先齐整平排,用木胶(3)将之贴合组成平薄的纵向层(4),横向竹枝(2)亦依同法组成平薄的横向层(5)。然后再将纵向层与横向层交互相叠,用木胶(3)将各层贴合而成,在相叠时,各纵向层的竹枝必须与横向层的竹枝互相垂直,但纵向层与横向层的层数及组成后的总层数则可任意。

    该合成竹板如纯由纵向层使各竹枝皆沿同一方向所组成,或在纵向层与横向层相叠时,将所有的竹枝皆平行相放,並将宽度与厚度的比例减少,则可作竹樑或竹柱之用。

    虽然上述合成竹板的制法,与其他的人工木板並不一样,但是一些木板工业上的技术可以略加改良,应用到本发明上。

合成竹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成竹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成竹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成竹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竹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块合成竹板,包括有纵向层(4),横向层(5)及木胶(3)等各部。纵向层乃由纵向竹枝(1)用木胶(3)所胶合而成,横向层乃由横向竹枝(2)用木胶(3)所胶合而成。在组合时,纵向层与横向层顺次交互相叠,并使纵向层的竹枝与横向层的竹枝互相垂直,然后用木胶(3)将各层贴合而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木材或类似材料的加工或保存;一般钉钉机或钉U形钉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