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61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1 6 1 7 1 A (21)申请号 201410258791.8 (22)申请日 2014.06.11 B65H 23/34(2006.01) B65H 23/26(2006.01) (71)申请人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 地址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经济开发区梅林 大道99号 (72)发明人叶青松 朱小华 陈付兵 谢永胜 陈旭 (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18 代理人王挺 (54) 发明名称 一种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 (57)。
2、 摘要 本发明属于膜卷收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 种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本发明包括用于构成 夹持辊的上辊轮和下辊轮,上辊轮和下辊轮的配 合夹持间隙构成供所夹持薄膜行进的间隙;上辊 轮和/或下辊轮上的用于与所夹持薄膜接触的辊 面处具备有锥状面;锥状面的轴线与其辊轮轴线 同轴,且锥状面的小端指向与所夹持薄膜的待拉 伸方向同向设置;以上辊轮和下辊轮配合形成的 夹持辊为一组,夹持辊至少为两组且分置于所夹 持薄膜两侧边处。本发明通过增设具备有锥状面 的夹持辊,从而依靠夹持辊上的锥状面对于薄膜 的侧边夹紧拉伸力,以达到对于薄膜行进时的稳 边和锁边作用,拉紧薄膜,最终确保薄膜行进时的 展平度,改善乃至避免收。
3、卷时的薄膜跑边起皱现 象的发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6171 A CN 104016171 A 1/1页 2 1.一种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构成夹持辊的上辊轮(10)和下 辊轮(20),上辊轮(10)和下辊轮(20)的配合夹持间隙构成供所夹持薄膜行进的间隙;上 辊轮(10)和/或下辊轮(20)上的用于与所夹持薄膜接触的辊面处具备有锥状面(A);锥 状面(A)的轴线与其辊轮轴线同轴,且锥状面(A)的小。
4、端指向与所夹持薄膜的待拉伸方向 同向设置;以上辊轮(10)和下辊轮(20)配合形成的夹持辊为一组,所述夹持辊至少为两组 且分置于所夹持薄膜两侧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组夹持辊上 的上辊轮(10)和下辊轮(20)外形均呈锥台状,且其各锥台状辊轮的小端同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置于所夹 持薄膜两侧边处的两组夹持辊沿所夹持薄膜中线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卷收卷用锁边 夹持器还包括底座(30),下辊轮(20)轮轴固接于底座(30)上,上辊轮(10)。
5、轮轴沿其轴向 顺延并与底座(30)间构成铰接配合,其铰接轴(31)轴线垂直上辊轮(10)轴线方向布置; 上辊轮(10)处还布置有气压压紧部(40),该气压压紧部(40)的施压方向由上辊轮(10)处 指向所夹持薄膜的膜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压紧部(40) 为扭力压紧单元,其动力输出端位于上辊轮(10)的与底座(30)形成配合的铰接轴(31) 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底面处 布置有套筒部(32),套筒部(32)轴线垂直薄膜行进方向布置;套筒部(32)沿其径向贯穿 开设有紧钉螺钉孔,套筒部(。
6、32)以紧钉螺钉套接固定于外部滑杆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6171 A 1/3页 3 一种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膜卷收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 背景技术 0002 薄膜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生产的各个角落。目前的薄膜制作,都是采用挤出流延 的方式生产,再通过摩擦式辊轮来实现其收卷目的;上述的摩擦式收卷操作,由于薄膜行进 的高速性(其行进速度可达到600m/min),其对收卷辊轮、气胀轴乃至纸筒表面的跳动及直 线度都非常敏感,常发生因上述部件跳动而出现薄膜行进时的跑边起皱现象,致使收卷完 成后的膜卷的表面平整度不理想,最终为下游工序。
7、的正常加工带来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实用的膜卷收 卷用锁边夹持器,可有效确保薄膜行进时的展平度,改善乃至杜绝膜卷收卷时的薄膜跑边 起皱现象的发生。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构成夹持辊的上辊轮和下辊 轮,上辊轮和下辊轮的配合夹持间隙构成供所夹持薄膜行进的间隙;上辊轮和/或下辊轮 上的用于与所夹持薄膜接触的辊面处具备有锥状面;锥状面的轴线与其辊轮轴线同轴,且 锥状面的小端指向与所夹持薄膜的待拉伸方向同向设置;以上辊轮和下辊轮配合形成的夹 持辊为一。
8、组,所述夹持辊至少为两组且分置于所夹持薄膜两侧边处。 0006 所述同一组夹持辊上的上辊轮和下辊轮外形均呈锥台状,且其各锥台状辊轮的小 端同向布置。 0007 所述分置于所夹持薄膜两侧边处的两组夹持辊沿所夹持薄膜中线对称布置。 0008 所述膜卷收卷用锁边夹持器还包括底座,下辊轮轮轴固接于底座上,上辊轮轮轴 沿其轴向顺延并与底座间构成铰接配合,其铰接轴轴线垂直上辊轮轴线方向布置;上辊轮 处还布置有气压压紧部,该气压压紧部的施压方向由上辊轮处指向所夹持薄膜的膜面布 置。 0009 所述气压压紧部为扭力压紧单元,其动力输出端位于上辊轮的与底座形成配合的 铰接轴处。 0010 所述底座底面处布置有套。
9、筒部,套筒部轴线垂直薄膜行进方向布置;套筒部沿其 径向贯穿开设有紧钉螺钉孔,套筒部以紧钉螺钉套接固定于外部滑杆处。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0012 1)、在传统的摩擦式辊轮引导和输送薄膜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具备有锥状面的夹 持辊,从而依靠夹持辊上的锥状面对于薄膜的侧边夹紧拉力,以达到对于薄膜行进时的稳 边和锁边作用,进而达到拉紧薄膜的目的,最终确保薄膜行进时的展平度,改善乃至避免收 卷时的薄膜跑边起皱现象的发生。 说 明 书CN 104016171 A 2/3页 4 0013 2)、上、下辊轮的具体结构,此处均以形成锥台状辊轮构造为准;双辊同时具备锥 状面,显然较之单个的辊轮。
10、而言能具备更大的夹取侧边力,这对薄膜行进时的展平度和避 免产生折皱均能起到有利影响。 0014 3)、考虑到薄膜放置及其自身制作厚度的不同,此处通过铰接配合结构所形成的 开合度,来确保薄膜的顺利放置;并通过气压压紧部的设置,以期达到指定情况下甚至是适 时的上、下辊轮间距的调整目的,从而保证上、下辊轮对于所夹持薄膜的压合力度,确保其 对于所夹持薄膜的夹取侧边力能够满足该薄膜正常收卷时的平整需求。 0015 4)、套筒部的设置,实际上即提供了底座以一个固定平台;通过套筒部相对于外部 滑杆的往复动作及其上紧钉螺钉的定点固定,确保了对于任意指定宽度的所夹持薄膜收卷 时的稳边需求;只需要根据待夹持薄膜的。
11、宽度,将底座沿外部滑杆加以调整,最终形成夹持 辊的定点夹持目的。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a-所夹持薄膜 b-外部滑杆 A-锥状面 10-上辊轮 20-下辊轮30-底座 31-铰 接轴 32-套筒部 40-气压压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2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方式作以下描述: 0020 本发明的具体构造,如图1-2所示,包括布置于摩擦式辊轮上的薄膜行进路径处 的夹持辊,其夹持辊以所夹持薄膜a中线为对称线对称布置。夹持辊包括上辊轮10和下辊 轮20,上辊轮10和下辊轮20呈外形一致的锥。
12、台辊状;由于其辊轮的锥形构造,在两辊轮夹 持薄膜并转动时,夹持辊上的锥状面A会始终施加给所夹持薄膜a以夹取侧边力;在该夹取 侧边力的作用下,所夹持薄膜a被拉紧,并始终以平整状态行进和输送,薄膜的起皱跑偏现 象可得到有效杜绝。其结构简单而实用,可极大的减少因薄膜收卷不理想而出现的后期大 量不合格品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厂家的工作效益。 0021 实际上,考虑到薄膜自身有薄有厚,有宽有窄;此处一方面通过上辊轮10与底座 30间的铰接布置结构和气压压紧部40,实现了对于上辊轮10的抵紧式施压效果,这样,在 上辊轮10的可摆动动作和气压压紧部40的压力作用下,上辊轮10和下辊轮20的开口度 可得到人。
13、为调整,其压合力更能实现可控操作;另一方面,底座30上布置的套筒部32,与外 部滑杆b间形成滑移配合,从而实现了本发明基于外部滑杆b的定点固定目的,在所夹持薄 膜a宽度产生变化时,只需直接拧松紧钉螺钉并对底座30进行位置调整,即可达到对于指 定宽度薄膜的定边夹持目的,其操作极为方便快捷。 0022 进一步的,对于气压压紧部40的具体布置,可以考虑本发明提出的扭力压紧结 构;反映在图1-2中时,则气压压紧部40是始终以逆时针方向对铰接轴31施以扭力的,而 铰接轴31也随即将其力通过上辊轮10的轮轴施加在上辊轮10处,此时上辊轮10得以以 指定的下压力来对所夹持薄膜a实现夹持输送和侧边拉紧的目的。而换句话说,其气压压 紧部40是作为上辊轮10的施压部件而使用,即使将其直接安装在上辊轮10轮轴处而对其 说 明 书CN 104016171 A 3/3页 5 直接施力亦可,只需实现其固有的功能即可,其实际情况可根据现场情形而定,此处就不再 一一赘述。 说 明 书CN 104016171 A 1/1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617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