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119714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6246.1

申请日:

2014.06.19

公开号:

CN104018073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38/12申请日:20140619|||公开

IPC分类号:

C22C38/12; B21B1/088

主分类号:

C22C38/12

申请人: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保桥; 龚庆华; 吴坚; 姜婷; 吴湄庄

地址:

243003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九华西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代理人:

朱顺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8~0.13%、硅0.15~0.35%、锰1.25~1.45%、磷≤0.01%、硫≤0.01%、铌0.03~0.05%,余量为铁和杂质元素。其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30~1250℃、初轧开轧温度1050~1150℃、精轧开轧温度940~950℃、精轧终轧温度780℃~850℃;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50~100℃/s冷却速度冷却到580~680℃区间相变,再回温至700~750℃,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使H型钢能够在-40℃及以下温度高寒地区和低温环境下,具有极低的韧脆转变温度,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8~0.13%、硅0.15~0.35%、锰1.25~1.45%、磷≤0.01%、硫≤0.01%、铌0.03~0.05%,余量为铁和杂质元素。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质量百分含量:Als≥0.015%。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30~1250℃、初轧开轧温度1050~1150℃、精轧开轧温度940~950℃、精轧终轧温度780℃~850℃;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50~100℃/s冷却速度冷却到580~680℃区间相变,再回温至700~750℃,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H型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的H型钢其韧脆转变温度在-10℃左右,如在高寒地区和低温环境中使用H型钢,则在承受动载或冲击时,容易出现脆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特别是在-40℃及以下环境的H型钢,其H型钢的韧性较低,低温抗冲击性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如公开号为CN10261878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耐低温结构用热轧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冶炼工艺加强对异型坯的成分控制,但其-20℃的低温韧性只达到了平均90J。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以达到H型钢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韧性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8~0.13%、硅0.15~0.35%、锰1.25~1.45%、磷≤0.01%、硫≤0.01%、铌0.03~0.05%,余量为铁和杂质元素。
还包含质量百分含量:Als≥0.015%。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生产工艺,其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30~1250℃、初轧开轧温度1050~1150℃、精轧开轧温度940~950℃、精轧终轧温度780℃~850℃;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50~100℃/s冷却速度冷却到580~680℃区间相变,再回温至700~750℃,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使H型钢能够在-40℃及以下温度高寒地区和低温环境下,具有极低的韧脆转变温度,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40℃的低温韧性超过250J,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该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11%、硅:0.22%、锰:1.40%、磷:0.008%、硫:0.002%、铌:0.042%、Als:0.028%,余量为铁和杂质元素。
该钢经过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包吹氩→LF精炼→异型坯全保护浇铸→H型钢线轧制,最后进行轧件冷却。其中,H型钢线轧制包括粗轧和精轧两道轧制。本发明未提及的工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
其中,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46℃、初轧开轧温度1120℃、精轧开轧温度941℃、精轧终轧温度822℃;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75℃/s冷却速度冷却到600℃左右的区间相变,再回温至728℃,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力学性能见表1。
实施例2,该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10%、硅:0.26%、锰:1.42%、磷:0.007%、硫:0.003%、铌:0.040%、Als:0.019%,余量为铁和杂质元素。
该钢经过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包吹氩→LF精炼→异型坯全保护浇铸→H型钢线轧制,最后进行轧件冷却。其中,H型钢线轧制包括粗轧和精轧两道轧制。本发明未提及的工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
其中,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35℃、初轧开轧温度1110℃、精轧开轧温度945℃、精轧终轧温度833℃;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78℃/s冷却速度冷却到598℃左右的区间相变,再回温至733℃,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力学性能见表1。
实施例3,该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9%、硅:0.25%、锰:1.39%、磷:0.005%、硫:0.006%、铌:0.038%、Als:0.022%,余量为铁和杂质元素。
该钢经过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包吹氩→LF精炼→异型坯全保护浇铸→H型钢线轧制,最后进行轧件冷却。其中,H型钢线轧制包括粗轧和精轧两道轧制。本发明未提及的工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
其中,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41℃、初轧开轧温度1130℃、精轧开轧温度946℃、精轧终轧温度818℃;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72℃/s冷却速度冷却到604℃左右的区间相变,再回温至736℃,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力学性能见表1。
表1为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力学性能检验结果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807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1 8 0 7 3 A (21)申请号 201410276246.1 (22)申请日 2014.06.19 C22C 38/12(2006.01) B21B 1/088(2006.01) (71)申请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地址 243003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九华西 路8号 申请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吴保桥 龚庆华 吴坚 姜婷 吴湄庄 (74)专利代理机构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07 代理人朱顺利 (54) 发明名称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

2、其生产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 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80.13、硅 0.150.35、锰1.251.45、磷0.01、 硫0.01、铌0.030.05,余量为铁和杂 质元素。其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30 1250、初轧开轧温度10501150、精轧开轧 温度940950、精轧终轧温度780850;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50100/s冷却速 度冷却到580680区间相变,再回温至700 750,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使H型钢能 够在-40及以下温度高寒地区和低温环境下, 具有极低的韧脆转变温度,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 (51)Int.Cl.。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8073 A CN 104018073 A 1/1页 2 1.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8 0.13、硅0.150.35、锰1.251.45、磷0.01、硫0.01、铌0.030.05, 余量为铁和杂质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质量百分含量: Als0.015。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

4、301250、初轧开轧温度10501150、精轧开轧温 度940950、精轧终轧温度780850;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50100/s冷却速度冷却到580680区间相变,再回 温至700750,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8073 A 1/3页 3 一种耐低温韧性 H 型钢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H型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 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H型钢其韧脆转变温度在-10左右,如在高寒地区和低温环境中使用H型 钢,则在承受动载或冲击时,容易出现脆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03 特别是在-40。

5、及以下环境的H型钢,其H型钢的韧性较低,低温抗冲击性差,不能 满足使用要求。 0004 如公开号为CN10261878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耐低温结构用热轧H型钢 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冶炼工艺加强对异型坯的成分控制,但其-20的低温韧性只达到了 平均90J。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 其生产工艺,以达到H型钢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韧性的目的。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80.13、硅 0.150.35、锰1.251.45、磷0。

6、.01、硫0.01、铌0.030.05,余量为铁 和杂质元素。 0008 还包含质量百分含量:Als0.015。 0009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生产工艺,其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30 1250、初轧开轧温度10501150、精轧开轧温度940950、精轧终轧温度780 850; 0010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50100/s冷却速度冷却到580680区间相变, 再回温至700750,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00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 使H型钢能够在-40及以下温度高寒地区和低温环境下,具有极低的韧脆转变 温度,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40的低温韧性超过2。

7、50J,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 实施例1,该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11、硅: 0.22、锰:1.40、磷:0.008、硫:0.002、铌:0.042、Als:0.028,余量为铁和杂质 元素。 0015 该钢经过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包吹氩LF精炼异型坯全保护浇铸H 说 明 书CN 104018073 A 2/3页 4 型钢线轧制,最后进行轧件冷却。其中,H型钢线轧制包括粗轧和精轧两道轧制。本发明未 提及的工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 0016 其中,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

8、246、初轧开轧温度1120、精轧开轧温度 941、精轧终轧温度822; 0017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75/s冷却速度冷却到600左右的区间相变,再回温 至728,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0018 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力学性能见表1。 0019 实施例2,该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10、硅: 0.26、锰:1.42、磷:0.007、硫:0.003、铌:0.040、Als:0.019,余量为铁和杂质 元素。 0020 该钢经过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包吹氩LF精炼异型坯全保护浇铸H 型钢线轧制,最后进行轧件冷却。其中,H型钢线轧制包括粗轧和精轧两道轧制。本发明未 提。

9、及的工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 0021 其中,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35、初轧开轧温度1110、精轧开轧温度 945、精轧终轧温度833; 0022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78/s冷却速度冷却到598左右的区间相变,再回温 至733,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0023 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力学性能见表1。 0024 实施例3,该耐低温韧性H型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9、硅: 0.25、锰:1.39、磷:0.005、硫:0.006、铌:0.038、Als:0.022,余量为铁和杂质 元素。 0025 该钢经过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包吹氩LF精炼异型坯全保护浇铸H 型钢线轧制,。

10、最后进行轧件冷却。其中,H型钢线轧制包括粗轧和精轧两道轧制。本发明未 提及的工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 0026 其中,轧制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1241、初轧开轧温度1130、精轧开轧温度 946、精轧终轧温度818; 0027 冷却工艺参数为:轧件以72/s冷却速度冷却到604左右的区间相变,再回温 至736,最后H型钢自然冷却到室温。 0028 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力学性能见表1。 0029 表1为耐低温韧性H型钢的力学性能检验结果 0030 说 明 书CN 104018073 A 3/3页 5 0031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 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 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018073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