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119455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5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84643.3

申请日:

2014.06.23

公开号:

CN104014753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D 11/04申请日:20140623|||公开

IPC分类号:

B22D11/04; B22D11/18

主分类号:

B22D11/04

申请人: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伟达; 于铭杰; 单兆光; 张佩; 王学新; 卢波; 石磊; 宁伟; 陈永生; 王海军; 张丽; 黄珊珊

地址: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府前大街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代理人:

刘灿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每个流次采用双水口进行浇注,该方法包括:打开与结晶器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345mm~355mm时,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10mm~20mm的开浇渣;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245mm~255mm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25mm~40mm的保护渣,并开始拉坯;拉坯60s~90s后,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下沿的距离调整为400mm~410mm;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并随着钢液液面的升高,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下沿的距离调整为535mm~545mm。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浇注过程的溢钢、漏钢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每个流次采用双水口进行浇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与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以使钢水从中间包注入到结晶器中;
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345mm~355mm时,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停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并且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10mm~20mm的开浇渣;
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入到结晶器中;
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245mm~255mm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25mm~40mm的保护渣,并且开始拉坯;
拉坯60s~90s后,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与结晶器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400mm~410mm;
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从而同时浇注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并且随着钢液液面的升高,将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与结晶器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535mm~545mm;
其中,低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上沿至引锭头之间的距离大的一侧,并且与中间包水口相对应的位置;高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上沿至引锭头之间的距离小的一侧,并且与中间包水口相对应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后,在与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结晶器上设置第一漏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与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结晶器上设置第二漏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结晶器包括第一翼部、第二翼部、第三翼部、第四翼部以及腹板部,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位于腹板部的一端,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位于腹板部的另一端,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位于腹板部的一侧,第三翼部和第四翼部位于腹板部的另一侧,靠近第一翼部和第三翼 部的一侧为高位浇注点,靠近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的一侧为低位浇注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向结晶器中加入开浇渣时,按照第一翼部、第三翼部、高位浇注点和腹板部的顺序将开浇渣加入到结晶器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向结晶器中加入保护渣时,按照第一翼部、第三翼部、腹板部、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的顺序将保护渣加入到结晶器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的过程中,当中间包的温度等于或低于1565℃时,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20s后,摆开摆槽;当中间包的温度高于1565℃时,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30s后,摆开摆槽。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开始拉坯之前,检测结晶器腔内形成的坯壳与结晶器的内壁的粘结情况。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开与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和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低位浇注点处和高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阻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当从中间包中流出的钢液注流圆滑饱满时,摆开摆槽以使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为三机三流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并且首先浇注中间包两侧的流次,待中间包两侧的流次的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同时浇注后,开始浇注中间流次。

说明书

说明书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异型坯连铸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技术可以直接生产出所需钢材断面形状或接近成品钢材形状的连铸坯,例如,H型、四边形、正六边形以及圆坯等断面的连铸坯。但是,由于钢的凝固收缩系数较大,因而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技术主要生产H型断面的连铸坯。利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技术生产H型断面的连铸坯不仅可以减少开轧机的轧制工作量,而且还可以节省轧制和加热能耗,改善铸坯表面质量。
然而,在浇铸H型断面的连铸坯的过程中,由于浇铸断面复杂,浇注点多、H型断面的连铸坯的腹部和翼部板壁较薄等特点,使得中间包开浇操作难度大,中间包开浇成功率较低。另外,浇注过程易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从而影响H型断面的连铸坯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浇注过程中的溢钢、漏钢等问题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中间包开浇成功率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每个流次采用双水口进行浇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打开与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以使钢水从中间包注入到结晶器中;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345mm~355mm时,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停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并且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10mm~20mm的开浇渣;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入到结晶器 中;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245mm~255mm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25mm~40mm的保护渣,并且开始拉坯;拉坯60s~90s后,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与结晶器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400mm~410mm;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从而同时浇注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并且随着钢液液面的升高,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与结晶器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535mm~545mm;其中,低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上沿至引锭头之间的距离大的一侧,并且与中间包水口相对应的位置;高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上沿至引锭头之间的距离小的一侧,并且与中间包水口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后,在与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结晶器上设置第一漏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与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结晶器上设置第二漏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晶器包括第一翼部、第二翼部、第三翼部、第四翼部以及腹板部,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位于腹板部的一端,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位于腹板部的另一端,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位于腹板部的一侧,第三翼部和第四翼部位于腹板部的另一侧,靠近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的一侧为高位浇注点,靠近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的一侧为低位浇注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向结晶器中加入开浇渣时,按照第一翼部、第三翼部、高位浇注点和腹板部的顺序将开浇渣加入到结晶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向结晶器中加入保护渣时,按照第一翼部、第三翼部、腹板部、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的顺序将保护渣加入到结晶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的过程中,当中间包的温度等于或低于1565℃时,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20s后,摆开摆槽;当中间包的温度高于1565℃时,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30s后,摆开摆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开始拉坯之前,检测结晶器腔内形成的坯壳与结晶器的内壁的粘结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开与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和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低位浇注点处和高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阻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 当从中间包中流出的钢液注流圆滑饱满时,摆开摆槽以使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为三机三流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并且首先浇注中间包两侧的流次,待中间包两侧的流次的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同时浇注后,开始浇注中间流次。
根据本发明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浇注过程中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从而提高了连铸坯的质量,例如,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的比例降低了50%~60%。另外,本发明的方法的操作稳定性好,可提高中间包的开浇成功率,例如,中间包开浇成功率提高了30%~40%。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的结晶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的结晶器沿A-A线截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不应该被理解为局限于在此提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使本发明的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每个流次采用双水口进行浇注,并且该方法包括:首先,浇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之后,再同时浇注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和低位浇注点。
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根据作为结晶器1底部的引锭头3的结构的不同(引锭头的左端32比右端31的高度高),从而将结晶器1的浇注点划分为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即,低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1上沿至引锭头3之间的距离大的一侧,并且与其中一个水口(第一水口)相对应的位置11;高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1上沿至引锭头3之间的距离小的一侧,并且与另一 个水口(第二水口)相对应的位置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采用的结晶器1(H型)包括第一翼部13、第二翼部14、第三翼部15、第四翼部16以及腹板部17,第一翼部13和第三翼部15位于腹板部17的一端(左端),第二翼部14和第四翼部16位于腹板部17的另一端(右端),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位于腹板部17的一侧(上侧),第三翼部15和第四翼部16位于腹板部17的另一侧(下侧),靠近第一翼部13和第三翼部15的一侧为高位浇注点12,靠近第二翼部14和第四翼部16的一侧为低位浇注点11。
在浇注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11的工艺中,首先,打开与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11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即第一水口(未示出),以使钢水从中间包注入到结晶器1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打开与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11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时,可在低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阻止向结晶器1中注入钢水,当从中间包中流出的钢液注流圆滑饱满时,摆开摆槽以使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1中。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可采用自动开浇方式打开第一水口;若不能自动开浇,可以采用烧氧引流的方式打开第一水口。例如,在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后,中间包的第一水口自动开浇,钢液通过摆槽流进溢流槽,当钢液注流圆滑饱满时,摆开摆槽,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中。若钢液流进摆槽的时间达到30s时,钢液注流仍然散流或偏流,需要立即更换与中间包上水口连接的滑块(另外,在浇注过程中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滑块来调节钢水从中间包流入到结晶器的速度,从而起到调节拉速的作用),待钢液注流圆滑饱满后注入到结晶器中。若中间包的第一水口持续20s后仍然无法自动开浇,可采用烧氧引流的方式打开第一水口。
然后,当结晶器1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1上沿345mm~355mm时,在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11处摆放摆槽,并且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10mm~20mm的开浇渣。在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开浇渣可以是对结晶器中的钢液起到绝热保温、隔绝空气的保护渣。由于在该阶段将开浇渣加入到结晶器中,开浇渣熔化速度快,吸收热量少,因此,有利于增加结晶器内形成的坯壳与结晶器内壁之间的润滑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第一翼部13、第三翼部15、高位浇注点12和腹板部17的顺序将开浇渣加入到结晶器1中。按照该顺序加入开 浇渣能够减少因钢液液面波动所造成的卷渣,从而防止开浇漏钢。
之后,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入到结晶器中。在该步骤中,可通过调整摆放摆槽的时间来控制结晶器腔内的钢水形成坯壳的厚度,从而避免因铸坯出结晶器时出现漏钢而引起铸坯质量等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中间包的温度等于或低于1565℃时,可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20s后,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入到结晶器中;当中间包的温度高于1565℃时,可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30s后,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入到结晶器中。
为了稳定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以及防止进入到结晶器内的钢水中卷入开浇渣,可以在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摆开摆槽后,在低位浇注点11相对应的结晶器1上设置第一漏斗21,以通过第一漏斗21将钢水引入到结晶器1中。优选地,可以将第一漏斗21插入到结晶器内的250mm以下。
之后,当结晶器1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1上沿245mm~255mm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25mm~40mm的保护渣,并且开始拉坯(即启动拉矫机和结晶器振动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按照第一翼部13、第三翼部15、腹板部17、第二翼部14和第四翼部16的顺序将保护渣加入到结晶器1中。按照该顺序加入保护渣可以保证加入到结晶器内的保护渣的厚度均匀无死角,提高保护渣的润滑效果,避免了因保护渣的局部厚度过大所造成的钢水卷渣或因保护渣的局部厚度过小所造成的坯壳润滑不良从而引起粘结漏钢事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拉坯过程中不出现漏钢情况,还可以在开始拉坯,即启动拉矫机和结晶器振动装置之前,检测结晶器腔内形成的坯壳与结晶器的内壁的粘结情况。例如,可以利用铁丝插入到结晶器钢液液面以下的5cm~10cm处,检测结晶器内壁与坯壳的粘结情况。
然后,拉坯60s~90s后,将结晶器1内钢液液面与结晶器1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400mm~410mm。
最后,当结晶器1内钢液液面与结晶器1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400mm~410mm时,开始浇注结晶器1的高位浇注点12,即,同时浇注低位浇注点11和高位浇注点12。首先,打开与结晶器1的高位浇注点12相对应的水口,即第二水口(未示出),以使钢水从中间包注入到结晶器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打开与结晶器1的高位浇注点12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时,可在 高位浇注点12处摆放摆槽以阻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当从中间包中流出的钢液注流圆滑饱满时,摆开摆槽以使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稳定结晶器1内的钢液液面以及防止进入到结晶器1内的钢水中卷入开浇渣和保护渣,在打开与结晶器1的高位浇注点12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与高位浇注点12相对应的结晶器1上设置第二漏斗22,以通过第二漏斗22将钢水引入到结晶器1中。优选地,可以将第二漏斗22插入到结晶器内的250mm以下。
为了减少拉速波动,需要随着钢液液面的升高,将结晶器1内的钢液液面与结晶器1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535mm~545mm,从而使得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同时进行浇注。
在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液位自控系统对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进行监控,从而调整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的高度。例如,向液位自控系统输入设定的钢液液面的高度,液位自控系统通过调节拉坯速度,从而调整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可以为三机三流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并且在浇注时,首先浇注中间包两侧的流次,待中间包两侧的流次的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同时浇注后,开始浇注中间流次。在浇注每个流次时,均采用首先浇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11,之后再同时浇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11和高位浇注点12的方法进行浇注。
根据本发明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浇注过程中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从而提高了连铸坯的质量,例如,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的比例降低了50%~60%。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的操作稳定性好,可提高中间包的开浇成功率,例如,中间包开浇成功率提高了30%~4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47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1 4 7 5 3 A (21)申请号 201410284643.3 (22)申请日 2014.06.23 B22D 11/04(2006.01) B22D 11/18(2006.01) (71)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府前大街 99号 (72)发明人郭伟达 于铭杰 单兆光 张佩 王学新 卢波 石磊 宁伟 陈永生 王海军 张丽 黄珊珊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6 代理人刘灿强 (54) 发明名称 用近终。

2、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 生产连铸坯的方法,每个流次采用双水口进行浇 注,该方法包括:打开与结晶器低位浇注点相对 应的中间包水口;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 器上沿345mm355mm时,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 点处摆放摆槽,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10mm 20mm的开浇渣;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 30s时,摆开摆槽;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 器上沿245mm255mm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 25mm40mm的保护渣,并开始拉坯;拉坯60s 90s后,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下沿的距 离调整为400mm410mm;打开与结晶器的。

3、高位浇 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并随着钢液液面的升 高,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下沿的距离调 整为535mm545mm。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浇注过 程的溢钢、漏钢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4753 A CN 104014753 A 1/2页 2 1.一种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每个流次采用双水口进行浇注,所 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与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以使钢水从中间包注入到结晶器 中;。

4、 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345mm355mm时,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处摆 放摆槽以停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并且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10mm20mm的开浇渣; 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入到结晶器中; 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245mm255mm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 25mm40mm的保护渣,并且开始拉坯; 拉坯60s90s后,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与结晶器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400mm 410mm; 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从而同时浇注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 注点,并且随着钢液液面的升高,将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与结晶器下沿之间的距。

5、离调整为 535mm545mm; 其中,低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上沿至引锭头之间的距离大的一侧,并且与中间包水口 相对应的位置;高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上沿至引锭头之间的距离小的一侧,并且与中间包 水口相对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 30s时,摆开摆槽后,在与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结晶器上设置第一漏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 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与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结晶器上设置第二漏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结晶器包括第一翼部、第二翼部、第三翼部、第四 翼部以及腹。

6、板部,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位于腹板部的一端,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位于腹板 部的另一端,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位于腹板部的一侧,第三翼部和第四翼部位于腹板部的 另一侧,靠近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的一侧为高位浇注点,靠近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的一侧 为低位浇注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向结晶器中加入开浇渣时,按照第一翼部、第 三翼部、高位浇注点和腹板部的顺序将开浇渣加入到结晶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向结晶器中加入保护渣时,按照第一翼部、第 三翼部、腹板部、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的顺序将保护渣加入到结晶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的。

7、过程中,当 中间包的温度等于或低于1565时,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20s后,摆开摆槽;当中间包的 温度高于1565时,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30s后,摆开摆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开始拉坯之前,检测结晶器 腔内形成的坯壳与结晶器的内壁的粘结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开与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 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和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低位浇注 点处和高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阻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当从中间包中流出的钢液注流 圆滑饱满时,摆开摆槽以使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中。 权 利 要 求 书。

8、CN 104014753 A 2/2页 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为三机三流近终形异型坯 连铸机,并且首先浇注中间包两侧的流次,待中间包两侧的流次的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 点同时浇注后,开始浇注中间流次。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4753 A 1/5页 4 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异型坯连铸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 产连铸坯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技术可以直接生产出所需钢材断面形状或接近成品钢材 形状的连铸坯,例如,H型、四边形、正六边形以及圆坯等断面的连。

9、铸坯。但是,由于钢的凝 固收缩系数较大,因而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技术主要生产H型断面的连铸坯。利用近终形异 型坯连铸技术生产H型断面的连铸坯不仅可以减少开轧机的轧制工作量,而且还可以节省 轧制和加热能耗,改善铸坯表面质量。 0003 然而,在浇铸H型断面的连铸坯的过程中,由于浇铸断面复杂,浇注点多、H型断面 的连铸坯的腹部和翼部板壁较薄等特点,使得中间包开浇操作难度大,中间包开浇成功率 较低。另外,浇注过程易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从而影响H型断面的连铸坯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浇注过程中的溢钢、漏钢等问题的用近终形 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 0005 本。

10、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中间包开浇成功率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 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每个流次采用双水口进 行浇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打开与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以使钢 水从中间包注入到结晶器中;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345mm355mm时,在 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停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并且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 10mm20mm的开浇渣;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 入到结晶器中;当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上沿245mm255mm时,向结晶器中加入厚 度。

11、为25mm40mm的保护渣,并且开始拉坯;拉坯60s90s后,将结晶器内钢液液面与结 晶器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400mm410mm;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 水口从而同时浇注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并且随着钢液液面的升高,将结晶器内钢液 液面与结晶器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535mm545mm;其中,低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上沿至 引锭头之间的距离大的一侧,并且与中间包水口相对应的位置;高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上 沿至引锭头之间的距离小的一侧,并且与中间包水口相对应的位置。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 时,摆开摆槽后,在与低位浇注点相对。

12、应的结晶器上设置第一漏斗。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 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与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结晶器上设置第二漏斗。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晶器包括第一翼部、第二翼部、第三翼部、第四翼部 说 明 书CN 104014753 A 2/5页 5 以及腹板部,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位于腹板部的一端,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位于腹板部的 另一端,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位于腹板部的一侧,第三翼部和第四翼部位于腹板部的另一 侧,靠近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的一侧为高位浇注点,靠近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的一侧为低 位浇注点。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13、在向结晶器中加入开浇渣时,按照第一翼部、第三翼 部、高位浇注点和腹板部的顺序将开浇渣加入到结晶器中。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向结晶器中加入保护渣时,按照第一翼部、第三翼 部、腹板部、第二翼部和第四翼部的顺序将保护渣加入到结晶器中。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的过程中,当中间包 的温度等于或低于1565时,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20s后,摆开摆槽;当中间包的温度高 于1565时,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30s后,摆开摆槽。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开始拉坯之前,检测结晶器腔内形 成的坯壳与结晶器的内壁的粘结情况。 001。

14、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打开与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相对 应的中间包水口和打开与结晶器的高位浇注点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之前,在低位浇注点处 和高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阻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当从中间包中流出的钢液注流圆滑 饱满时,摆开摆槽以使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中。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为三机三流近终形异型坯连铸 机,并且首先浇注中间包两侧的流次,待中间包两侧的流次的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同 时浇注后,开始浇注中间流次。 0016 根据本发明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浇注过 程中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从而提高了。

15、连铸坯的质量,例如,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的比例 降低了5060。另外,本发明的方法的操作稳定性好,可提高中间包的开浇成功率,例 如,中间包开浇成功率提高了3040。 附图说明 0017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 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8 图1示出了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的结晶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的结晶器沿A-A线截取的剖视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 的形式来实施,不应该被理解为局限于在此提出的示例性实施例。。

16、提供这些实施例使本发 明的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1 根据本发明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每个流次采用双水口进 行浇注,并且该方法包括:首先,浇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之后,再同时浇注结晶器的高 位浇注点和低位浇注点。 说 明 书CN 104014753 A 3/5页 6 0022 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根据作为结晶器1底部的引锭头3的结构的不同(引锭 头的左端32比右端31的高度高),从而将结晶器1的浇注点划分为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 点,即,低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1上沿至引锭头3之间的距离大的一侧,并且与其中一个水 口(第一水口。

17、)相对应的位置11;高位浇注点是指结晶器1上沿至引锭头3之间的距离小 的一侧,并且与另一个水口(第二水口)相对应的位置12。 002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采用的结晶器1(H型)包括第一翼部 13、第二翼部14、第三翼部15、第四翼部16以及腹板部17,第一翼部13和第三翼部15位于 腹板部17的一端(左端),第二翼部14和第四翼部16位于腹板部17的另一端(右端), 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位于腹板部17的一侧(上侧),第三翼部15和第四翼部16位 于腹板部17的另一侧(下侧),靠近第一翼部13和第三翼部15的一侧为高位浇注点12, 靠近第二翼部14和第四翼部16的一侧为。

18、低位浇注点11。 0024 在浇注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11的工艺中,首先,打开与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 11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即第一水口(未示出),以使钢水从中间包注入到结晶器1中。根 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打开与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11相对应的中间包水口时,可在 低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以阻止向结晶器1中注入钢水,当从中间包中流出的钢液注流圆 滑饱满时,摆开摆槽以使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1中。 0025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可采用自动开浇方式打开第一水口;若不能自动开浇, 可以采用烧氧引流的方式打开第一水口。例如,在结晶器1的低位浇注点处摆放摆槽后,中 间包的第一水口自动开浇,钢。

19、液通过摆槽流进溢流槽,当钢液注流圆滑饱满时,摆开摆槽, 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中。若钢液流进摆槽的时间达到30s时,钢液注流仍然 散流或偏流,需要立即更换与中间包上水口连接的滑块(另外,在浇注过程中可以通过更 换不同孔径的滑块来调节钢水从中间包流入到结晶器的速度,从而起到调节拉速的作用), 待钢液注流圆滑饱满后注入到结晶器中。若中间包的第一水口持续20s后仍然无法自动开 浇,可采用烧氧引流的方式打开第一水口。 0026 然后,当结晶器1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1上沿345mm355mm时,在结晶器1的 低位浇注点11处摆放摆槽,并且向结晶器中加入厚度为10mm20mm的开浇渣。在本发明 的。

20、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开浇渣可以是对结晶器中的钢液起到绝热保温、隔绝空气的保护渣。 由于在该阶段将开浇渣加入到结晶器中,开浇渣熔化速度快,吸收热量少,因此,有利于增 加结晶器内形成的坯壳与结晶器内壁之间的润滑效果。 0027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第一翼部13、第三翼部15、高位浇注点12和 腹板部17的顺序将开浇渣加入到结晶器1中。按照该顺序加入开浇渣能够减少因钢液液 面波动所造成的卷渣,从而防止开浇漏钢。 0028 之后,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时,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入到结晶 器中。在该步骤中,可通过调整摆放摆槽的时间来控制结晶器腔内的钢水形成坯壳的厚度, 从而避免因铸。

21、坯出结晶器时出现漏钢而引起铸坯质量等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当中间包的温度等于或低于1565时,可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20s后,摆开摆槽,以使钢 水再次注入到结晶器中;当中间包的温度高于1565时,可控制摆放摆槽的时间为30s后, 摆开摆槽,以使钢水再次注入到结晶器中。 0029 为了稳定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以及防止进入到结晶器内的钢水中卷入开浇渣,可 说 明 书CN 104014753 A 4/5页 7 以在当摆放摆槽的时间达到20s30s,摆开摆槽后,在低位浇注点11相对应的结晶器1上 设置第一漏斗21,以通过第一漏斗21将钢水引入到结晶器1中。优选地,可以将第一漏斗 21插入到结晶。

22、器内的250mm以下。 0030 之后,当结晶器1内的钢液液面距结晶器1上沿245mm255mm时,向结晶器中加 入厚度为25mm40mm的保护渣,并且开始拉坯(即启动拉矫机和结晶器振动装置)。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按照第一翼部13、第三翼部15、腹板部17、第二翼部14和第四翼 部16的顺序将保护渣加入到结晶器1中。按照该顺序加入保护渣可以保证加入到结晶器 内的保护渣的厚度均匀无死角,提高保护渣的润滑效果,避免了因保护渣的局部厚度过大 所造成的钢水卷渣或因保护渣的局部厚度过小所造成的坯壳润滑不良从而引起粘结漏钢 事故。 003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拉坯过程中不出现漏钢情况,。

23、还可以在开始拉坯, 即启动拉矫机和结晶器振动装置之前,检测结晶器腔内形成的坯壳与结晶器的内壁的粘结 情况。例如,可以利用铁丝插入到结晶器钢液液面以下的5cm10cm处,检测结晶器内壁 与坯壳的粘结情况。 0032 然后,拉坯60s90s后,将结晶器1内钢液液面与结晶器1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 为400mm410mm。 0033 最后,当结晶器1内钢液液面与结晶器1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400mm410mm 时,开始浇注结晶器1的高位浇注点12,即,同时浇注低位浇注点11和高位浇注点12。首 先,打开与结晶器1的高位浇注点12相对应的水口,即第二水口(未示出),以使钢水从中 间包注入到结晶器中。根据本。

24、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打开与结晶器1的高位浇注点12相对 应的中间包水口时,可在高位浇注点12处摆放摆槽以阻止向结晶器中注入钢水,当从中间 包中流出的钢液注流圆滑饱满时,摆开摆槽以使圆滑饱满的钢液注流注入到结晶器中。 003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稳定结晶器1内的钢液液面以及防止进入到结晶 器1内的钢水中卷入开浇渣和保护渣,在打开与结晶器1的高位浇注点12相对应的中间包 水口之前,在与高位浇注点12相对应的结晶器1上设置第二漏斗22,以通过第二漏斗22将 钢水引入到结晶器1中。优选地,可以将第二漏斗22插入到结晶器内的250mm以下。 0035 为了减少拉速波动,需要随着钢液液面的升高,。

25、将结晶器1内的钢液液面与结晶 器1下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535mm545mm,从而使得低位浇注点和高位浇注点同时进行浇 注。 0036 在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液位自控系统对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进 行监控,从而调整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的高度。例如,向液位自控系统输入设定的钢液液面 的高度,液位自控系统通过调节拉坯速度,从而调整结晶器内的钢液液面的高度。 003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可以为三机三流近终形异型坯连铸 机,并且在浇注时,首先浇注中间包两侧的流次,待中间包两侧的流次的低位浇注点和高位 浇注点同时浇注后,开始浇注中间流次。在浇注每个流次时,均采用首先浇注结晶器的。

26、低位 浇注点11,之后再同时浇注结晶器的低位浇注点11和高位浇注点12的方法进行浇注。 0038 根据本发明的用近终形异型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浇注过 程中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从而提高了连铸坯的质量,例如,出现溢钢、漏钢等问题的比例 降低了5060。 说 明 书CN 104014753 A 5/5页 8 0039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的操作稳定性好,可提高中间包的开浇成功率,例如,中间包 开浇成功率提高了3040。 004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 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和 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014753 A 1/1页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4753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