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Ⅲ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COⅢ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69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1 6 9 0 6 A (21)申请号 201410286535.X (22)申请日 2014.06.25 C07D 213/53(2006.01) B01J 31/22(2006.01) C07D 317/36(2006.01) (71)申请人福州大学 地址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 学城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新区 (72)发明人白正帅 倪沛钟 范吉理 赵素英 翁志强 (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蔡学俊 (54) 发明名称 。
2、一种C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催化剂及其制备 方法与应用,是采用“一步法”反应,即先配位后氧 化的方法,将配体、二价钴盐及溶剂在5085、 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24h,通入空气再反应 1624h,反应后于5080下旋蒸回收溶剂后, 水洗13次,减压抽滤,室温下风干58h,得到 Co()催化剂,所述Co()催化剂可催化二氧 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用于合成环碳酸酯。本发明 合成催化剂的反应体系简单,试剂容易获得且可 回收重复利用,反应产品后处理过程简单,产品纯 度高,所得Co()催化剂对水和空气稳定,并能 以较高活性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加成生成环 。
3、碳酸酯的反应。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6906 A CN 104016906 A 1/1页 2 1. 一种C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250 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配体、 二价钴盐及120 mL溶剂,在5085 、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24 h,通入空气再反应1624 h,反应后于5080 下旋蒸回收溶剂后,水洗13次,减压抽滤,室温下风干58 h,得到所 述Co()催化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o()催。
4、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的化学结 构式如下: ; 所述二价钴盐为CoCl 2 6H 2 O、Co(NO 3 ) 2 6H 2 O或Co(OAc) 2 4H 2 O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体与二价钴盐用 量的摩尔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氮 气、氦气、氖气或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Co()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得Co()催化 剂用于催化环碳酸酯合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Co()催化剂的应。
5、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的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Co()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再在二氧化碳压力1 bar下注入 环氧丙烷,然后在温度20120 、压力2.54.0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224 h,待反应液冷却 至室温,将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13次,滤液在5080 下浓缩 至25 mL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环碳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Co()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为四丁基 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氯化铵或四丁基高氯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Co()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环氧。
6、丙烷、Co()催化 剂和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7:3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Co()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环氧丙烷、Co()催化 剂和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20.3:38。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6906 A 1/4页 3 一种 Co( ) 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催化 合成环碳酸酯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环碳酸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产品,可用于混合物萃取分离、加工酚醛树脂、合成 热记录材料、高能密度电池(如锂电池)和电容的电解液、金属萃取剂、化妆品添加剂、丙烯 酸胶卷。
7、的可塑剂、防冻剂的添加剂、漂白木材等;另外,环碳酸酯既是优良的溶剂,又是生产 聚碳酸酯和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由于其具有高沸点和良好的生物降解能力,也广 泛应用于脱脂、涂料清洗以及洗涤等行业中。工业上常利用CO 2 与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碳酸 酯,但是所报道的反应体系大多存在催化剂制备困难、催化成本高、活性低或反应条件苛刻 等不足。专利(CN 101029039A)公开了利用氧化锌、氢氧化锌、锌盐以及碱金属改性氧化锌 等作为催化剂,催化二醇与二氧化碳反应,在二氧化碳压力为15 MPa、温度为150 时得到 的环碳酸酯的收率不及30 %;专利(CN 1432557A)利用溴化四乙铵催化合成碳酸乙。
8、烯酯,温 度在130 以上、二氧化碳压力在3 MPa以上时,得到环氧丙烷的转化率达95 %以上,但该 方法使用了大量的碳酸乙烯酯作为反应介质。相比上述催化体系,本发明将二价钴盐与配 体在溶剂中通过“一步法”反应制得Co()催化剂,再采用Co()催化剂的催化体系合 成环碳酸酯,具有体系简单、不添加任何溶剂、符合原子经济、催化活性高、反应流程短等优 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反应体系简 单且成本低,反应产品后处理过程简单,收率高,所用溶剂均可回收利用,有效减少“三废”; 同时,该Co()催化剂可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环碳酸酯的合成。 000。
9、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向250 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配体、二价钴盐及 120 mL溶剂,在5085 、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24 h,通入空气再反应1624 h,反应后于 5080 下旋蒸回收溶剂后,水洗13次,减压抽滤,室温下风干58 h,得到所述Co()催 化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 0005 所述配体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说 明 书CN 104016906 A 2/4页 4 ; 所述二价钴盐为CoCl 2 6H 2 O、Co(NO 3 ) 2 6H 2 O或Co(OAc) 2 4H 2 O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
10、醇中的任意一种。 0006 配体与二价钴盐用量的摩尔比为1:11.5。 0007 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氖气或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0008 所述Co()催化剂用于催化环碳酸酯合成。所述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 高压反应釜中加入Co()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再在二氧化碳压力1 bar下注入环氧丙烷, 然后在温度20120 、压力2.54.0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224 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 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13次,滤液在5080 下浓缩至25 mL 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环碳酸酯。 0009 所述助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
11、、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氯化铵或四 丁基高氯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0010 环氧丙烷、Co()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7:38。其中,环氧丙 烷、Co()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20.3:38最适宜。 00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C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产品后处理过程简单,所用溶剂均可 回收利用,产品纯度高,所得Co()催化剂对水和空气稳定; (2)所得Co()催化剂可用于催化环碳酸酯合成,整个体系中不使用任何溶剂,是环 境友好的过程;且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用量少,条件温和,反应效率高,选择性好,收率最高可 达86%。 具体实施方式 。
12、0012 一种C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向250 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配体、二价钴盐 及120 mL溶剂,在5085 、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1224 h,通入空气再反应1624 h,反应后 于5080 下旋蒸回收溶剂后,水洗13次,减压抽滤,室温下风干58 h,得到所述Co() 催化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 0013 所述配体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 所述二价钴盐为CoCl 2 6H 2 O、Co(NO 3 ) 2 6H 2 O或Co(OAc) 2 4H 2 O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 说 明 书CN 104016906 A 3/4页 5 0014 配体与二。
13、价钴盐用量的摩尔比为1:11.5。 0015 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氖气或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0016 实施例1. Co()催化剂的合成: 向250 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0 g配体、1.1 g Co(NO 3 ) 2 6H 2 O及120 mL异丙醇,在 50 、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反应12 h,通入空气再反应16 h,反应后于50 下旋蒸回收溶 剂后,水洗2次,减压抽滤,室温下风干5 h,得到2.38 g、纯度98 %的Co()催化剂,元素 分析(C 34 H 36 N 5 O 5 Co),理论值:C, 62.48 %; H, 5.55; N, 10.71 %。实验值:C,62.45。
14、 %;H,5.53 %;N,10.78 %。 0017 实施例2. Co()催化剂的合成: 向250 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0 g配体、0.9 g CoCl 2 6H 2 O及120 mL甲醇,在70 、 惰性气体氦气保护下反应18 h,通入空气再反应20 h,反应后于60 下旋蒸回收溶剂后, 水洗1次,减压抽滤,室温下风干6 h,得到2.38 g、纯度96 %的Co()催化剂,元素分析 (C 34 H 36 N 4 O 2 ClCo),理论值:C,65.12 %;H,5.79 %;N,8.93 %.。实验值:C,65.16 %;H,5.73 %; N,8.95 %。 0018 实施例3.。
15、 Co()催化剂的合成: 向250 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0 g配体、0.94 g Co(OAc) 2 4H 2 O及120 mL乙醇,在 85 、惰性气体氩气保护下反应24 h,通入空气再反应24 h,反应后于80 下旋蒸回收溶 剂后,水洗3次,减压抽滤,室温下风干8 h,得到2.38 g、纯度97 %的Co()催化剂,元素 分析(C 34 H 36 N 4 O 2 Co),理论值:C,66.45 %;H,6.04 %;N,8.61 %.。实验值:C,66.48 %;H,5.99 %;N,8.63 %。 0019 所得Co()催化剂可用于催化环碳酸酯合成,其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20 。
16、mL高压反应釜中加入Co()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再在二氧化碳压力1 bar下注入环氧丙 烷,然后在温度20120 、压力2.54.0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224 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将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13次,滤液在5080 下浓缩至25 mL 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环碳酸酯。 0020 所述助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氟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 丁基高氯酸铵中的任意一种。 0021 环氧丙烷、Co()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7:38。其中,环氧丙 烷、Co()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20.3:3。
17、8最适宜。 0022 实施例4. 催化合成环碳酸酯: 在20 mL、二氧化碳压力1 bar的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3.0 mL环氧丙烷、0.69 g助催 化剂四丁基氯化铵和70 mg Co()催化剂,在温度80 、压力3.0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4 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2次,滤液在50 下浓缩至5 mL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以正己烷为洗脱剂,分离得到环碳酸 酯,收率:77 %。 0023 实施例5. 催化合成环碳酸酯: 在20 mL、二氧化碳压力1 bar的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3.0 mL环氧丙烷、0.80 g助催 化剂四丁基。
18、溴化铵和70 mg Co()催化剂,在温度80 、压力2.7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4 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2次,滤液在80 说 明 书CN 104016906 A 4/4页 6 下浓缩至2 mL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以正己烷为洗脱剂,分离得到环碳酸 酯,收率:58 %。 0024 实施例6. 催化合成环碳酸酯: 在20 mL、二氧化碳压力1 bar的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3.0 mL环氧丙烷、0.92 g四丁 基碘化铵和70 mg Co()催化剂,在温度60 、压力2.5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4 h,待反应 液冷却至室温,将压。
19、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1次,滤液在60 下浓缩 至3 mL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以正己烷为洗脱剂,分离得到环碳酸酯,收率: 67 %。 0025 实施例7. 催化合成环碳酸酯: 在20 mL、二氧化碳压力1 bar的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3.0 mL环氧丙烷、0.65 g四丁 基氟化铵和70 mg Co()催化剂,在温度60 、压力3.0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2 h,待反应 液冷却至室温,将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3次,滤液在70 下浓缩 至4 mL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以正己烷为洗脱剂,分离得到环碳酸酯,收率: 7。
20、3 %。 0026 实施例8. 催化合成环碳酸酯: 在20 mL、二氧化碳压力1 bar的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3.0 mL环氧丙烷、0.69 g四丁 基氯化铵和70 mg Co()催化剂,在温度60 、压力3.0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4 h,待反应 液冷却至室温,将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2次,滤液在50 下浓缩 至3 mL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以正己烷为洗脱剂,分离得到环碳酸酯,收率: 86 %。 0027 实施例9. 催化合成环碳酸酯: 在20 mL、二氧化碳压力1 bar的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3.0 mL环氧丙烷、0.85 g四丁 基高氯酸铵和70。
21、 mg Co()催化剂,在温度120 、压力2.5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6 h,待 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1次,滤液在60 下浓缩至5 mL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以正己烷为洗脱剂,分离得到环碳酸酯, 收率:82 %。 0028 实施例10. 催化合成环碳酸酯: 在20 mL、二氧化碳压力1 bar的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3.0 mL环氧丙烷、0.69 g四丁 基氯化铵和70 mg Co()催化剂,在温度20 、压力4.0 MPa条件下搅拌反应24 h,待反应 液冷却至室温,将压力减至1 bar后打开反应釜,用乙醚溶解、过滤3次,滤液在80 下浓缩 至2 mL后,用300500目的硅胶进行柱层析,以正己烷为洗脱剂,分离得到环碳酸酯,收率: 82 %。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CN 104016906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