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4119356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86541.5

申请日:

2014.06.24

公开号:

CN104016569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3B 5/16申请日:20140624|||公开

IPC分类号:

C03B5/16

主分类号:

C03B5/16

申请人: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艳平; 张军; 耿杰忠

地址:

200061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000号中期大厦27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代理人:

王法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将煤气用管道直接输送到各小炉的煤气支烟道上方;设置共用的煤气总烟道;设置各小炉的烟气分支烟道和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设置煤气交换控制器与烟气交换控制器,采用统一传动站进行传动;设置煤气支管流量调节阀;设置烟气分支烟道烟气流量调节闸板;煤气交换控制器能够进行煤气切换;煤气支管流量调节阀能够进行各小炉煤气用量的精确控制;烟气交换控制器能够进行烟气切换;烟气分支烟道烟气流量调节闸板能够进行各小炉抽力独立调节。由此,减少了煤气在煤气总烟道中输送的环节,避免每次换火时大量煤气的无谓排出,节约了宝贵的燃料。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的煤气支管; 
(b)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阀; 
(c)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的煤气交换控制器; 
(d)设置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 
(e)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的煤气蓄热室,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 
(f)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的烟道调节闸板; 
(g)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的烟气交换控制器; 
(h)设置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烟气支烟道;及 
(i)设置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煤气侧烟气总烟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动作;或者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其中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关闭,或者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关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包括多个煤气交换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煤气交换控制 器联动动作;并且/或者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包括多个烟气交换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和所述烟气支烟道组成各小炉的烟气通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支烟道汇合于所述煤气侧烟气总烟道。 

6.  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煤气支管,其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 
流量调节阀,其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 
煤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 
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 
煤气蓄热室,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 
烟道调节闸板,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 
烟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 
烟气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及 
煤气侧烟气总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动作;或者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其中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关闭,或者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打开 可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关闭。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包括多个煤气交换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煤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并且/或者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包括多个烟气交换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和所述烟气支烟道组成各小炉的烟气通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支烟道汇合于所述煤气侧烟气总烟道。 

说明书

说明书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品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涉及燃发生炉煤气的蓄热室玻璃熔窑工艺技术,尤其涉及燃发生炉煤气的大型横火焰蓄热式玻璃熔窑工艺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发生炉煤气作为燃料的蓄热式玻璃熔窑已经广泛用于生产平板玻璃、瓶罐玻璃、玻璃管等玻璃制品。这些玻璃熔窑生产能力差别很大,最小的日熔化量只有几吨,最大的可到800~900吨。目前,发生炉煤气的蓄热式玻璃熔窑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钟罩式煤气交换器进行总烟道煤气换向。煤气利用管道从煤气站送到联合车间,先进入钟罩式煤气交换器。如果是马蹄焰熔窑,煤气通过分烟道就直接进入对应侧的煤气蓄热室,如果是横火焰熔窑,煤气通过分烟道后再分配进入各小炉的分支烟道,然后再进入相应的煤气蓄热室。
钟罩式煤气交换器从上个世纪中期从国外引进过来,随着这些年熔窑规模和控制水平的发展,钟罩式煤气交换器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钟罩式煤气交换器由外罩、底座、钟罩、杠杆系统、摇臂装置、压轮系统、电气控制和平衡锤等部件组成。
传统的钟罩式煤气交换器为三个排气孔,当驱动装置牵动链条通过压轮系统带动摇臂装置,使外四连杆带动底座上的两传动轴,从而使内四连杆同时转动,这时钟罩也随之完成上升和水平移动,即完成钟罩位置的变换,使钟罩从一个工作位置变为另一工作位置,以此实现交换器换向作用。煤气由上部入口进到外罩内,钟罩盖住底座中间排气孔和两侧的其中一个排气孔;用底座内盛水使钟罩和外罩外腔与内腔密封,因此形成两条通路。一条由煤气入口和外罩内腔的底座上一个未盖住的排气孔所组成的煤气通路,另一条由钟罩内腔和底 盘上被盖住的两个排气孔所组成的烟气通路。此时煤气通过煤气烟道而进入玻璃熔窑,而窑内烟气则经过烟气通路排出烟道。钟罩每隔一定时间换向一次,组成新的煤气与烟气通路,使煤气与烟气按此程序向窑内送入与排出。
采用传统钟罩式煤气交换器的熔窑进行煤气切换过程中,钟罩从一侧向另一侧转换期间,当钟罩下沿离开水封面的时候,必然会有煤气同时进入三个排气孔,这就造成了一定量的煤气混入到向烟囱流动的烟气中。另外,煤气换向前,从煤气交换器到煤气蓄热室喷出口之间的长长通道内都充满着正在行进的煤气,随着熔窑换火程序的启动,这些未来得及燃烧的煤气调头随烟气一起向烟囱流去。上述两部分煤气如果与漏入烟道的空气相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在条件成熟时就会形成烟道“放炮”事故,这一现象在大型玻璃生产线显得尤为严重,造成的后果更恶劣,轻微的会影响玻璃质量,降低玻璃产量,严重的会影响人员和财产安全。据某公司反映,每一次放炮事故,都会使玻璃成品率由90%左右降低到45%左右,且影响达四、五天之久,严重减少了玻璃产量。另外“放炮”事故是不可预期的,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放一次,生产操作和管理人员因此成天提心吊胆,非常希望有一个上佳之策去解决这一问题。
针对该现状,目前采用的办法大多是在中间烟道煤气和空气交汇处点一把明火,使泄漏进中间烟道的煤气尽可能有组织地燃烧掉。这种做法既存在安全隐患,增加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又大大浪费燃料,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此外,在传统发生炉煤气玻璃熔窑煤气输送方法中,煤气从交换器进入煤气烟道,然后向各个小炉分配时,缺少灵活的调节手段。目前只能通过各煤气支烟道上的手动闸板间接、粗略地调节煤气量。煤气支烟道闸板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各小炉因需求不同、蓄热室堵塞状况不同等因素而形成不同烟气抽力,因此用该闸板来兼顾调节煤气是很难精确控制熔窑温度。
大型横火焰玻璃熔窑应根据熔窑不同区段的吸热状况建立精确的温度制度,前端生料区和热点区域热负荷需要大,泡沫区吸热不好,即使投入燃料多也是浪费,末对小炉是为了调节澄清区域温度的,热负荷需要很小。只有按照实际的需求和规律配送燃料,才能最大发挥燃料的效能,否则都会产生浪费, 同时增加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需要针对采用发生炉煤气做燃料的蓄热式玻璃熔窑,特别是大型多小炉横火焰蓄热式玻璃熔窑,发明的一套全新的输送煤气及相应侧烟气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传统钟罩式煤气交换器的输送系统在煤气及烟气输送、换向、调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各类缺陷;实现各个小炉煤气换向及流量调节的独立、精确控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包括如下步骤:(a)设置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的煤气支管;(b)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阀;(c)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的煤气交换控制器;(d)设置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e)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的煤气蓄热室,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f)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的烟道调节闸板;(g)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的烟气交换控制器;(h)设置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烟气支烟道;及(i)设置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煤气侧烟气总烟道。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包括如下步骤:煤气支管,其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流量调节阀,其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煤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煤气蓄热室,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 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烟道调节闸板,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烟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烟气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及煤气侧烟气总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煤气依次通过煤气总管、煤气支管、煤气交换控制器后进入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减少了煤气在煤气总烟道中输送的环节,避免每次换火时大量煤气的无谓排出,节约了宝贵的燃料。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示例说明本发明主旨的描述,以清楚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及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发明的范围。
现参考图1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的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用以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煤气通过煤气总管从煤气站获得煤气,并将煤气输送至多个小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在步骤S101 中,设置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的煤气支管。所述煤气支管用以连接煤气总管和各小炉,并且煤气可穿过所述煤气支管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各小炉。所述煤气支管的材料和形状可按需设置,而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步骤S102中,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阀。所述煤气支管的路通上可设置流量调节阀,以按需控制留向各小炉的煤气的流量。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种类可按需设置,而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步骤S103中,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的煤气交换控制器。所述煤气交换器与所述煤气支气管相连。由此,所述煤气支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煤气总管,并且另一端连接至煤气交换器。通过所述煤气交换器可使得流经所述煤气支气管内的煤气的流向发生变化。例如,从所述煤气总管流向所述各小炉为第一流向,而从各小炉流向所述煤气总管为第二流向。
步骤S104中,设置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连接。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可供输送煤气或者烟气。
步骤S105中,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的煤气蓄热室。所述煤气蓄热室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将煤气输送至所述煤气蓄热室或者从所述煤气蓄热室接收烟气。
具体地,煤气通过煤气蓄热室送入各小炉的熔窑内参与燃烧。此外,各小炉的熔窑内的烟气经过熔窑另一侧的煤气蓄热室。煤气和烟气在所述煤气蓄热室中进行热交换。随后,烟气通过另一侧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排出。
步骤S106中,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的烟道调节闸板。所述烟道调节闸板设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所述烟道调节闸板的开闭可控制所述小炉的抽力。
步骤S107中,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的烟气交换控制器。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设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 连接。由此,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煤气蓄热室,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通过所述烟气交换器可使得流经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的烟气的流向发生变化。例如,从所述蓄热室流向烟气支烟道为第一流向,而从各烟气支烟道流向所述蓄热室为第二流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动作。例如,为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流经煤气交换控制器的煤气的流量。此外,为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流经烟气交换控制器的烟气的流量。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例如,设置同时连接至所述其中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较佳地,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关闭,或者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关闭。
可通过本领域常见的机械控制方式或电控制方式单独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例如,可利用刚性连接至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的机械开关来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或者通过利用电磁方式的电开关来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
另一上述中,设置连接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的传动站,从而通过所述传动站联动控制熔窑换火过程中煤气换向与烟气换向。
步骤S108中,设置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烟气支烟道。所述烟气支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煤气侧烟气总烟道连接。烟气通过所述烟气支烟道输送至煤气侧烟气总烟道。由此,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和所述烟气支烟道组成各小炉的烟气通路。
步骤S109中,设置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煤气侧烟气总烟道。由此,烟气从所述烟气支烟道汇入烟气总烟道从而排出。
现参考图2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的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可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煤气通过煤气总管从煤气站获得煤气,并将煤气输送至多个小炉。
如图2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其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所述煤气支管用以连接煤气总管和各小炉,并且煤气可穿过所述煤气支管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各小炉。所述煤气支管的材料和形状可按需设置,而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流量调节阀,其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所述煤气支管的路通上可设置流量调节阀,以按需控制留向各小炉的煤气的流量。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种类可按需设置,而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煤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由此,所述煤气支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煤气总管,并且另一端连接至煤气交换器。通过所述煤气交换器可使得流经所述煤气支气管内的煤气的流向发生变化。例如,从所述煤气总管流向所述各小炉为第一流向,而从各小炉流向所述煤气总管为第二流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连接。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可供输送煤气或者烟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煤气蓄热室,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所述煤气蓄热室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将煤气输送至所述煤气蓄热室或者从所述煤气蓄热室接收烟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烟道调节闸板,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所述烟道调节闸板设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所述烟道调节闸板的开闭可控制所述小炉的抽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烟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 设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接。由此,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煤气蓄热室,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通过所述烟气交换器可使得流经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的烟气的流向发生变化。例如,从所述蓄热室流向烟气支烟道为第一流向,而从各烟气支烟道流向所述蓄热室为第二流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动作。例如,为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流经煤气交换控制器的煤气的流量。此外,为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流经烟气交换控制器的烟气的流量。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例如,设置同时连接至所述其中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较佳地,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关闭,或者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关闭。
可通过本领域常见的机械控制方式或电控制方式单独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例如,可利用刚性连接至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的机械开关来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或者通过利用电磁方式的电开关来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烟气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所述烟气支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煤气侧烟气总烟道连接。烟气通过所述烟气支烟道输送至煤气侧烟气总烟道。由此,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和所述烟气支烟道组成各小炉的烟气通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煤气侧烟气总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由此,烟气从所述烟气支烟道汇入烟气总烟道从而排出。
现参考图1和图2详细描述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方法的实例。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煤气输送的煤气总管1、与所述煤气总管1相连,用于煤气输送的煤气支管2、与所述煤气支管2相连,用于煤气换向的煤气交换控制器3、与所述煤气支管2相连,用于各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阀9、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3相连,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相连,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的煤气蓄热室5、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相连,用于各小炉抽力调节的烟道调节闸板10、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相连,用于烟气换向的烟气交换控制器4、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4相连,用于烟气输送的烟气支烟道7、与所述烟气支烟道7相连,用于烟气输送的煤气侧烟气总烟道8。
在实际生产中,煤气经由接至熔窑下方的煤气总管1、由煤气总管1上接出向煤气支管2,各煤气支管2上设置的煤气流量调节阀9,然后送置各小炉的煤气交换控制器3后,依次经过该侧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煤气蓄热室5送入窑内参与燃烧。可以利用煤气流量调节阀9精确控制燃料的分配,实现按需供给,从而建立一种合理的燃料配置制度,既可以稳定熔窑内的温度制度,又可以降低燃料的无谓消耗。
熔窑内从煤气蓄热室侧排出的烟气依次经过熔窑另一侧的煤气蓄热室5、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烟道调节闸板10、烟气交换控制器4、烟气支烟道7,汇入煤气侧烟气总烟道8,再与空气蓄热室排出的烟气汇合后有序排放。可以利用烟气支烟道7独立控制各小炉的抽力,消除各小炉因通路阻力不均造成的换热不均的不利因素。
当熔窑一侧燃烧一段时间,蓄热室砖材温度升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换火。根据换火程序,启动换火设备的传动机构,利用熔窑一侧的煤气交换控制器3切断煤气向窑内输送,利用熔窑另一侧的烟气交换控制器4切断烟气向烟气支烟道7及煤气侧烟气总烟道8输送,利用熔窑一侧的烟气交换控制器4接通烟气向烟气支烟道7及煤气侧烟气总烟道8输送,利用熔窑另一侧的煤气交换控制器3接通煤气向窑内输送,煤气换向成功。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煤气依次通过煤气总管、煤气支管、煤气交换控 制器后进入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减少了煤气在煤气总烟道中输送的环节,避免每次换火时大量煤气的无谓排出,消除导致“放炮”的不安全因素,节约了宝贵的燃料。
(2)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熔窑换火过程中煤气换向与烟气换向可分开控制。熔窑两侧的煤气交换控制器、烟气交换控制器分开动作,可以根据换火程序提前切断煤气向窑内输送,并且在切换的过程中没有中间连通状态,减少煤气换向时的不可控性,杜绝煤气和空气在总烟道内混合的危险,避免“放炮”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对玻璃质量和产量的大幅影响。
(3)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从煤气蓄热室、支烟道返回的烟气中煤气的含量,从而避免在以后的烟道内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气体,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保证生产的安全,节约燃料用量。
(4)本发明涉及的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燃料的分配,实现按需供给,从而建立一种合理的燃料配置制度,既可以稳定熔窑内的温度制度,又可以降低燃料的无谓消耗。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656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1 6 5 6 9 A (21)申请号 201410286541.5 (22)申请日 2014.06.24 C03B 5/16(2006.01) (71)申请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00061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000 号中期大厦27层 (72)发明人曹艳平 张军 耿杰忠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31251 代理人王法男 (54) 发明名称 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 (57) 摘要 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将煤气 用。

2、管道直接输送到各小炉的煤气支烟道上方;设 置共用的煤气总烟道;设置各小炉的烟气分支烟 道和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设置煤气交换控 制器与烟气交换控制器,采用统一传动站进行传 动;设置煤气支管流量调节阀;设置烟气分支烟 道烟气流量调节闸板;煤气交换控制器能够进行 煤气切换;煤气支管流量调节阀能够进行各小炉 煤气用量的精确控制;烟气交换控制器能够进行 烟气切换;烟气分支烟道烟气流量调节闸板能够 进行各小炉抽力独立调节。由此,减少了煤气在煤 气总烟道中输送的环节,避免每次换火时大量煤 气的无谓排出,节约了宝贵的燃料。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6569 A CN 104016569 A 1/2页 2 1.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其特征 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的煤气支管; (b)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阀; (c)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的煤气交换控制器; (d)设置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 烟道; (e)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

4、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的煤气蓄热 室,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 (f)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的烟道调 节闸板; (g)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的烟气交换控制器; (h)设置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烟气支烟道;及 (i)设置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煤气侧烟气总烟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交换控 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动作;或者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 动动作,其中使得。

5、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关闭,或者使得所 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交换控 制器包括多个煤气交换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煤气交换控制 器联动动作;并且/或者所述 烟气交换控制器包括多个烟气交换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烟气共 用分支烟道和所述烟气支烟道组成各小炉的烟气通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 气支烟道汇合于所述煤气侧烟气总烟道。 6。

6、.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其特征 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煤气支管,其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 流量调节阀,其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 煤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 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 烟气; 煤气蓄热室,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 换,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 烟道调节闸板,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

7、力 调节; 烟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 烟气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及 煤气侧烟气总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6569 A 2/2页 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交换控 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动作;或者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 动动作,其中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关闭,或者使得所 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打开 可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关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

8、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交换控 制器包括多个煤气交换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煤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并且/或者所述 烟气交换控制器包括多个烟气交换控制器,并且所述多个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烟气共 用分支烟道和所述烟气支烟道组成各小炉的烟气通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支烟道 汇合于所述煤气侧烟气总烟道。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6569 A 1/7页 4 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品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9、,涉及燃发生炉煤气的蓄热室玻璃熔窑工 艺技术,尤其涉及燃发生炉煤气的大型横火焰蓄热式玻璃熔窑工艺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 新型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采用发生炉煤气作为燃料的蓄热式玻璃熔窑已经广泛用于生产平板玻璃、瓶罐玻 璃、玻璃管等玻璃制品。这些玻璃熔窑生产能力差别很大,最小的日熔化量只有几吨,最大 的可到800900吨。目前,发生炉煤气的蓄热式玻璃熔窑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钟罩式煤 气交换器进行总烟道煤气换向。煤气利用管道从煤气站送到联合车间,先进入钟罩式煤气 交换器。如果是马蹄焰熔窑,煤气通过分烟道就直接进入对应侧的煤气蓄热室,如果是横火 焰熔窑,煤气通过分烟道。

10、后再分配进入各小炉的分支烟道,然后再进入相应的煤气蓄热室。 0003 钟罩式煤气交换器从上个世纪中期从国外引进过来,随着这些年熔窑规模和控制 水平的发展,钟罩式煤气交换器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钟罩式煤气交换器由外罩、 底座、钟罩、杠杆系统、摇臂装置、压轮系统、电气控制和平衡锤等部件组成。 0004 传统的钟罩式煤气交换器为三个排气孔,当驱动装置牵动链条通过压轮系统带动 摇臂装置,使外四连杆带动底座上的两传动轴,从而使内四连杆同时转动,这时钟罩也随之 完成上升和水平移动,即完成钟罩位置的变换,使钟罩从一个工作位置变为另一工作位置, 以此实现交换器换向作用。煤气由上部入口进到外罩内,钟罩盖住。

11、底座中间排气孔和两侧 的其中一个排气孔;用底座内盛水使钟罩和外罩外腔与内腔密封,因此形成两条通路。一条 由煤气入口和外罩内腔的底座上一个未盖住的排气孔所组成的煤气通路,另一条由钟罩内 腔和底盘上被盖住的两个排气孔所组成的烟气通路。此时煤气通过煤气烟道而进入玻璃熔 窑,而窑内烟气则经过烟气通路排出烟道。钟罩每隔一定时间换向一次,组成新的煤气与烟 气通路,使煤气与烟气按此程序向窑内送入与排出。 0005 采用传统钟罩式煤气交换器的熔窑进行煤气切换过程中,钟罩从一侧向另一侧转 换期间,当钟罩下沿离开水封面的时候,必然会有煤气同时进入三个排气孔,这就造成了一 定量的煤气混入到向烟囱流动的烟气中。另外,。

12、煤气换向前,从煤气交换器到煤气蓄热室喷 出口之间的长长通道内都充满着正在行进的煤气,随着熔窑换火程序的启动,这些未来得 及燃烧的煤气调头随烟气一起向烟囱流去。上述两部分煤气如果与漏入烟道的空气相混 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在条件成熟时就会形成烟道“放炮”事故,这一现象在大型玻璃生产线 显得尤为严重,造成的后果更恶劣,轻微的会影响玻璃质量,降低玻璃产量,严重的会影响 人员和财产安全。据某公司反映,每一次放炮事故,都会使玻璃成品率由90左右降低到 45左右,且影响达四、五天之久,严重减少了玻璃产量。另外“放炮”事故是不可预期的,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放一次,生产操作和管理人员因此成天提心吊胆,非常希望有。

13、一个 上佳之策去解决这一问题。 0006 针对该现状,目前采用的办法大多是在中间烟道煤气和空气交汇处点一把明火, 说 明 书CN 104016569 A 2/7页 5 使泄漏进中间烟道的煤气尽可能有组织地燃烧掉。这种做法既存在安全隐患,增加生产事 故发生的可能性,又大大浪费燃料,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0007 此外,在传统发生炉煤气玻璃熔窑煤气输送方法中,煤气从交换器进入煤气烟道, 然后向各个小炉分配时,缺少灵活的调节手段。目前只能通过各煤气支烟道上的手动闸板 间接、粗略地调节煤气量。煤气支烟道闸板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各小炉因需求不同、蓄热室堵 塞状况不同等因素而形成不同。

14、烟气抽力,因此用该闸板来兼顾调节煤气是很难精确控制熔 窑温度。 0008 大型横火焰玻璃熔窑应根据熔窑不同区段的吸热状况建立精确的温度制度,前端 生料区和热点区域热负荷需要大,泡沫区吸热不好,即使投入燃料多也是浪费,末对小炉是 为了调节澄清区域温度的,热负荷需要很小。只有按照实际的需求和规律配送燃料,才能最 大发挥燃料的效能,否则都会产生浪费,同时增加对环境的污染。 0009 因此,需要针对采用发生炉煤气做燃料的蓄热式玻璃熔窑,特别是大型多小炉横 火焰蓄热式玻璃熔窑,发明的一套全新的输送煤气及相应侧烟气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传统钟罩式煤气交换器的输送系统在煤气及烟气输送。

15、、换向、 调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各类缺陷;实现各个小炉煤气换向及流量调节的独立、精确 控制。 0011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其 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包括如下步骤:(a)设置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 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的煤气支管;(b)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 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阀;(c)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的煤气 交换控制器;(d)设置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的煤气/烟气 共用分支烟道;(e)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 的煤气蓄热。

16、室,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 烟气;(f)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的烟道 调节闸板;(g)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的烟气交换控 制器;(h)设置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烟气支烟道;及(i)设置与 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煤气侧烟气总烟道。 0012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一种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其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 送至多个小炉,包括如下步骤:煤气支管,其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 述各小炉;流量调节阀,其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

17、炉煤气流量调节;煤 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 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煤气蓄热室,其设置为 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 送入所述各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烟道调节闸板,设置为与所述煤 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烟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 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烟气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 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及煤气侧烟气总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 说 明 书CN 1。

18、04016569 A 3/7页 6 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 0013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煤气依次通过煤气总管、煤气支管、煤气交换控制器后进入煤 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减少了煤气在煤气总烟道中输送的环节,避免每次换火时大量煤 气的无谓排出,节约了宝贵的燃料。 0014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示例说明本发明主旨的描述,以清楚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 点。 附图说明 0015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 点,其中: 0016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及 0017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见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19、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 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 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发明的范围。 0019 现参考图1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的实施例。根据 本实施例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用以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煤气 通过煤气总管从煤气站获得煤气,并将煤气输送至多个小炉。 002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方法,在步骤S101中,设置 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的煤气支管。所述煤气支管用以连 接煤。

20、气总管和各小炉,并且煤气可穿过所述煤气支管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各小炉。所述煤气 支管的材料和形状可按需设置,而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0021 步骤S102中,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的 流量调节阀。所述煤气支管的路通上可设置流量调节阀,以按需控制留向各小炉的煤气的 流量。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种类可按需设置,而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0022 步骤S103中,设置与所述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的煤气交换控制器。所 述煤气交换器与所述煤气支气管相连。由此,所述煤气支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煤气总管, 并且另一端连接至煤气交换器。通过所述煤气交换器可使得流经所述煤气支气管内的煤气。

21、 的流向发生变化。例如,从所述煤气总管流向所述各小炉为第一流向,而从各小炉流向所述 煤气总管为第二流向。 0023 步骤S104中,设置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的煤气/ 烟气共用分支烟道。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连接。所述煤气 /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可供输送煤气或者烟气。 0024 步骤S105中,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 换的煤气蓄热室。所述煤气蓄热室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煤 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将煤气输送至所述煤气蓄热室或者从所述煤气蓄热室接收烟气。 0025 具体地,煤气通过煤气蓄热室送入各。

22、小炉的熔窑内参与燃烧。此外,各小炉的熔窑 说 明 书CN 104016569 A 4/7页 7 内的烟气经过熔窑另一侧的煤气蓄热室。煤气和烟气在所述煤气蓄热室中进行热交换。随 后,烟气通过另一侧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排出。 0026 步骤S106中,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 调节的烟道调节闸板。所述烟道调节闸板设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所述烟道调 节闸板的开闭可控制所述小炉的抽力。 0027 步骤S107中,设置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的烟 气交换控制器。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设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接。由此,所 述煤气/。

23、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煤气蓄热室,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烟气交换控 制器。通过所述烟气交换器可使得流经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的烟气的流向发生变 化。例如,从所述蓄热室流向烟气支烟道为第一流向,而从各烟气支烟道流向所述蓄热室为 第二流向。 0028 本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动作。例如,为所述 煤气交换控制器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流经煤气交换控制器的煤气的流量。此外,为所述烟 气交换控制器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流经烟气交换控制器的烟气的流量。 0029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例如,设置 同时连接至所述其中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

24、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较佳地,所述 煤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关闭,或者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打开 可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关闭。 0030 可通过本领域常见的机械控制方式或电控制方式单独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 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例如,可利用刚性连接至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 制器的机械开关来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或者通过利用电磁方 式的电开关来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 0031 另一上述中,设置连接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的传动站,从 而通过所述传动站联动控制熔窑换火过程中煤气换向与烟气换向。 003。

25、2 步骤S108中,设置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烟气支烟道。 所述烟气支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煤气侧烟气总烟道连接。烟 气通过所述烟气支烟道输送至煤气侧烟气总烟道。由此,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和 所述烟气支烟道组成各小炉的烟气通路。 0033 步骤S109中,设置与所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的煤气侧烟气总烟 道。由此,烟气从所述烟气支烟道汇入烟气总烟道从而排出。 0034 现参考图2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的实施例。根据 本实施例的玻璃熔窑发生炉煤气输送装置可将煤气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多个小炉。煤气通过 煤气总管从煤气站获得。

26、煤气,并将煤气输送至多个小炉。 0035 如图2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其与所述煤气总管相连并 且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各小炉。所述煤气支管用以连接煤气总管和各小炉,并且煤气可 穿过所述煤气支管从煤气总管输送至各小炉。所述煤气支管的材料和形状可按需设置,而 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003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流量调节阀,其与所述煤气支管相 连并且用于对各所述小炉煤气流量调节。所述煤气支管的路通上可设置流量调节阀,以按 说 明 书CN 104016569 A 5/7页 8 需控制留向各小炉的煤气的流量。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种类可按需设置,而不作为本发明的 限制。 。

27、003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煤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 煤气支管相连并且用于煤气换向。由此,所述煤气支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煤气总管,并且 另一端连接至煤气交换器。通过所述煤气交换器可使得流经所述煤气支气管内的煤气的流 向发生变化。例如,从所述煤气总管流向所述各小炉为第一流向,而从各小炉流向所述煤气 总管为第二流向。 003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其设置 为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与 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连接。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可供输送煤气或者烟气。 0039 根据本发明。

28、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煤气蓄热室,其设置为与所述煤气 /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所述煤气蓄热室将煤气送入所述各 小炉的窑内参与燃烧并且从各小炉接收烟气。所述煤气蓄热室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 烟道连接,并且通过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将煤气输送至所述煤气蓄热室或者从所 述煤气蓄热室接收烟气。 004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烟道调节闸板,设置为与所述煤气 /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各所述小炉抽力调节。所述烟道调节闸板设于所述煤气 /烟气共用分支烟道。所述烟道调节闸板的开闭可控制所述小炉的抽力。 004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

29、包括烟气交换控制器,其设置为与所述 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换向。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设于所述煤气/烟 气共用分支烟道相连接。由此,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煤气蓄热 室,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通过所述烟气交换器可使得流经所述煤气/烟气 共用分支烟道的烟气的流向发生变化。例如,从所述蓄热室流向烟气支烟道为第一流向,而 从各烟气支烟道流向所述蓄热室为第二流向。 0042 本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立动作。例如,为所述 煤气交换控制器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流经煤气交换控制器的煤气的流量。此外,为所述烟 气交换控制器设置控制开关以控制流经烟。

30、气交换控制器的烟气的流量。 0043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动作。例如,设置 同时连接至所述其中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联动。较佳地,所述 煤气交换控制器打开可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关闭,或者使得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打开 可使得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关闭。 0044 可通过本领域常见的机械控制方式或电控制方式单独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 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例如,可利用刚性连接至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 制器的机械开关来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或者通过利用电磁方 式的电开关来控制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或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独。

31、立。 004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烟气支烟道,其设置为与所述烟气 交换控制器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所述烟气支烟道的一端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连接, 另一端与煤气侧烟气总烟道连接。烟气通过所述烟气支烟道输送至煤气侧烟气总烟道。由 此,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和所述烟气支烟道组成各小炉的烟气通路。 说 明 书CN 104016569 A 6/7页 9 004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煤气支管还包括煤气侧烟气总烟道,其设置为与所 述烟气支烟道相连并且用于烟气输送。由此,烟气从所述烟气支烟道汇入烟气总烟道从而 排出。 0047 现参考图1和图2详细描述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输。

32、送装置实现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输送方法的实例。 0048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煤气输送的煤气总管1、与所述煤气总管1相连,用 于煤气输送的煤气支管2、与所述煤气支管2相连,用于煤气换向的煤气交换控制器3、与所 述煤气支管2相连,用于各小炉煤气流量调节的流量调节阀9、与所述煤气交换控制器3相 连,用于输送煤气或烟气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 相连,用于煤气和烟气热交换的煤气蓄热室5、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相连,用于 各小炉抽力调节的烟道调节闸板10、与所述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相连,用于烟气换向 的烟气交换控制器4、与所述烟气交换控制器4相连,用于。

33、烟气输送的烟气支烟道7、与所述 烟气支烟道7相连,用于烟气输送的煤气侧烟气总烟道8。 0049 在实际生产中,煤气经由接至熔窑下方的煤气总管1、由煤气总管1上接出向煤气 支管2,各煤气支管2上设置的煤气流量调节阀9,然后送置各小炉的煤气交换控制器3后, 依次经过该侧的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煤气蓄热室5送入窑内参与燃烧。可以利用煤 气流量调节阀9精确控制燃料的分配,实现按需供给,从而建立一种合理的燃料配置制度, 既可以稳定熔窑内的温度制度,又可以降低燃料的无谓消耗。 0050 熔窑内从煤气蓄热室侧排出的烟气依次经过熔窑另一侧的煤气蓄热室5、煤气/ 烟气共用分支烟道6、烟道调节闸板10、烟气交。

34、换控制器4、烟气支烟道7,汇入煤气侧烟气 总烟道8,再与空气蓄热室排出的烟气汇合后有序排放。可以利用烟气支烟道7独立控制各 小炉的抽力,消除各小炉因通路阻力不均造成的换热不均的不利因素。 0051 当熔窑一侧燃烧一段时间,蓄热室砖材温度升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换火。根据换火 程序,启动换火设备的传动机构,利用熔窑一侧的煤气交换控制器3切断煤气向窑内输送, 利用熔窑另一侧的烟气交换控制器4切断烟气向烟气支烟道7及煤气侧烟气总烟道8输 送,利用熔窑一侧的烟气交换控制器4接通烟气向烟气支烟道7及煤气侧烟气总烟道8输 送,利用熔窑另一侧的煤气交换控制器3接通煤气向窑内输送,煤气换向成功。 0052 本发明。

35、具有如下优点: 0053 (1)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煤气依次通过煤气总管、煤气支管、煤气交换控制器后进入 煤气/烟气共用分支烟道,减少了煤气在煤气总烟道中输送的环节,避免每次换火时大量 煤气的无谓排出,消除导致“放炮”的不安全因素,节约了宝贵的燃料。 0054 (2)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熔窑换火过程中煤气换向与烟气换向可分开控制。熔窑 两侧的煤气交换控制器、烟气交换控制器分开动作,可以根据换火程序提前切断煤气向窑 内输送,并且在切换的过程中没有中间连通状态,减少煤气换向时的不可控性,杜绝煤气和 空气在总烟道内混合的危险,避免“放炮”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对玻璃质量和产量的大 幅影响。 0055 (3。

36、)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从煤气蓄热室、支烟道返回的烟气中煤气的 含量,从而避免在以后的烟道内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气体,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保证 生产的安全,节约燃料用量。 说 明 书CN 104016569 A 7/7页 10 0056 (4)本发明涉及的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燃料的分配,实现按需供给,从而建立一种合 理的燃料配置制度,既可以稳定熔窑内的温度制度,又可以降低燃料的无谓消耗。 005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 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 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 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016569 A 10 1/2页 11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6569 A 11 2/2页 12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6569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玻璃;矿棉或渣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