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及其泵送浇筑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119330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88064.6

申请日:

2014.06.25

公开号:

CN104016641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4B 28/04登记生效日:20160105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23号3E-1178室变更后权利人: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23号3E-1178室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28/04申请日:20140625|||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8/04; C04B18/30(2006.01)N

主分类号:

C04B28/04

申请人: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建大; 吴德龙; 沈剑峰; 臧伟杰

地址: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23号3E-117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105

代理人:

周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混凝土中成分单方用量配比(kg/m3)如下:水泥280~330,粉煤灰90~110,矿渣微粉70~90,细度模数为2.3~2.5的天然中砂650~700,陶粒330~370,外加剂5.28~6.24,拌合水170~175;泵送浇筑该LC35混凝土的方法,先检测入泵前LC35的可泵性;再泵送润管砂浆;马上泵送LC35混凝土,泵送至出泵口方可暂停泵送;待LC35混凝土浇筑到楼板结构时,依靠其自身的流动性和密实性使轻质陶粒混凝土的结构整体密实,浇筑时不进行振捣施工;在浇筑完成初凝时的抹面,终凝前压光抹面。本发明的LC35混凝土及泵送方法在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的52m的高度楼板结构中进行工程应用,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为今后同类型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高泵送提供参考。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成分单方用量配比(kg/m3)如下:水泥280~330,粉煤灰90~110,矿渣微粉70~90,细度模数为2.3~2.5的天然中砂650~700,陶粒330~370,外加剂5.28~6.24,拌合水170~175;
所述陶粒为粒径5mm~25mm连续级配的页岩陶粒,陶粒的堆积密度等级为750 kg/m3~850 kg/m3,筒压强度≥6.5MPa,所述陶粒为强度标号≥40MPa的高强度陶粒,吸水率≤8%;
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6%~20%,对混凝土的保坍时间≥3小时,3小时泌水率≤5%;
所述混凝土28天的平均强度为40MPa,3小时内扩展度保持在500mm±50mm,密度为1600 kg/m3~1700 kg/m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比例为:1~1.57 :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和陶粒的比例为:1:1.32~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MPa,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27%,水泥中铝酸三钙C3A矿物组分含量≤7.0%,水泥的比表面积≤380m2/kg。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3~2.5,含泥量≤1.0%,表观密度≤2640kg/m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微粉的等级为S95,流动度比≥105%,28d活性≥100%。

7.  一种泵送浇筑权利要求1所述的LC35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轻质高强LC35陶粒混凝土由泵车泵送到预定的楼板结构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检测入泵前LC35混凝土的可泵性,将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在1个小时内通过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入泵前进行LC35混凝土的检测取样,若经检测的入泵前流动扩展度在450mm~550mm之间,则符合可泵送性要求,准备泵送;
第二步,泵送润管砂浆,所需要润管砂浆的体积处于整个布置泵管总容量三分之一体积~二分之一体积之间;
第三步,立刻启动泵送LC35混凝土,并且连续不停的泵送,直至将LC35混凝土泵送至出泵口方可暂停泵送,此时可根据需要移动泵管至浇筑位置;
第四步,待LC35混凝土浇筑到楼板结构时,依靠LC35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和密实性使含有轻质陶粒的LC35混凝土结构整体密实,并且在浇筑过程中不应进行任何振捣施工;
第五步,在LC35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加强初凝时的抹面,并在终凝前进行压光抹面,使LC35混凝土的表面无陶粒漂浮,确保陶粒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及其泵送浇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涉及到一种轻质、高强和可泵性的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现有技术中,不同的建筑或者建筑的不同部位对混凝土性能要求有很大的差异。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和泵送性是三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三者之间难以同时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会根据实际使用场合来研制新型的混凝土。当前碰到的一个实质问题是:在混凝土制备时,片面地强调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满足要求,往往泵送性能以及泵送的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当密度和泵送性满足要求时,混凝土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地要求研制出一种混凝土来满足轻质、高强度以及高可泵性的实践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以及其泵送浇筑方法。本发明的LC35混凝土能够同时满足强度、密度和泵送高度的要求,保障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浇注的整体性,提高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可泵性和施工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成分单方用量配比(kg/m3)如下:水泥280~330,粉煤灰90~110,矿渣微粉70~90,细度模数为2.3~2.5的天然中砂650~700,陶粒330~370,外加剂5.28~6.24,拌合水170~175;所述陶粒为粒径5mm~25mm连续级配的页岩陶粒,陶粒的堆积密度等级为750 kg/m3~850 kg/m3,筒压强度≥6.5MPa,所述陶粒为强度标号≥40MPa的高强度陶粒,吸水率≤8%;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16%~20%,对混凝土的保坍时间≥3小时,3小时泌水率≤5%;所述混凝土28天的平均强度为40MPa,3小时内扩展度保持在500mm±50mm,密度为1600 kg/m3~1700 kg/m3。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比例为:1~1.57 :1。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水泥和陶粒的比例为:1:1.32~1。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MPa,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27%,水泥中铝酸三钙C3A矿物组分含量≤7.0%,水泥的比表面积≤380m2/kg。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天然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3~2.5,含泥量≤1.0%,表观密度≤2640kg/m3。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矿渣微粉的等级为S95,流动度比≥105%,28d活性≥100%。
一种泵送浇筑上述LC35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轻质高强LC35陶粒混凝土由泵车泵送到预定的楼板结构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检测入泵前LC35混凝土的可泵性,将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在1个小时内通过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入泵前对LC35混凝土取样以检测可泵性,若其入泵前的流动扩展度在450mm~550mm之间,则符合可泵送性要求,准备泵送;
第二步,泵送润管砂浆,需要润管砂浆的量为整个布置泵管总容量的三分之一体积~二分之一体积之间,这样既能保证LC35混凝土的润滑泵送,又能节省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步,立刻马上泵送LC35混凝土,并且连续不停的泵送LC35混凝土至出泵口才方可暂停泵送,此时可以根据需要来移动泵管位置;
第四步,待LC35混凝土浇筑到楼板结构时,依靠LC35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和密实性使轻质陶粒混凝土结构整体密实,并且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应进行振捣施工,避免人工干扰;
第五步,在LC35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加强初凝时的抹面,并在终凝前进行压光抹面,以保障LC35混凝土的表面无陶粒漂浮,保证陶粒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能。
基于上述技术内容,本发明的轻质高强可泵性LC35混凝土与现有混凝土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1.本发明的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比现有混凝土的容重小,这样可减少结构所受的整体重力,比原有建筑约减轻了30%,有助于特殊结构要求的受力稳定。
2.本发明的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通过聚羧酸系高性能外加剂和胶凝体系的配制,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解决了轻质高强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的可泵性和施工性问题。
3.本发明的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通过制备的页岩陶粒作为粗骨料,合理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使混凝土具有较轻容重的同时,减少陶粒在混凝土泵送过程、浇筑过程、抹面过程的上浮程度,进一步保障了轻质高强LC35结构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轻质、高强和可泵性LC35混凝土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更加深入地了解,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是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在该LC35混凝土中,组成成分的单方用量配比(kg/m3)如下:
水泥280~330,粉煤灰90~110,矿渣微粉70~90,细度模数为2.3~2.5的天然中砂650~700,陶粒330~370,外加剂5.28~6.24,拌合水170~175。
上述陶粒为粒径5mm~25mm连续级配的页岩陶粒,陶粒的堆积密度等级为750 kg/m3~850 kg/m3,筒压强度≥6.5MPa,所述陶粒为强度标号≥40MPa的高强度陶粒,吸水率≤8%。
上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具体为由上海麦斯特建工高科技建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减水剂,型号为Glenium sky8860,该减水剂的减水率为16%~20%,对混凝土的保坍时间≥3小时,3小时泌水率≤5%;所述混凝土28天的平均强度为40MPa,3小时内扩展度保持在500mm±50mm,密度为1600 kg/m3~1700 kg/m3。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比例为:1~1.57 :1。所述水泥和陶粒的比例为:1:1.32~1。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MPa,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27%,水泥中铝酸三钙C3A矿物组分含量≤7.0%,水泥的比表面积≤380m2/kg。所述天然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3~2.5,含泥量≤1.0%,表观密度≤2640kg/m3。所述矿渣微粉的等级为S95,流动度比≥105%,28d活性≥100%。
表1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其中表明了一种本发明LC35陶粒混凝土的具体组成和应用。本实施例中各个组成成分的单方用量配比(kg/m3)如下:
水泥300、粉煤灰100、矿渣微粉80、天然中砂650、页岩陶粒350、外加剂6.24。
表1:轻质陶粒LC35高强混凝土配比

在上述配比的情况下,进行大批量生产,轻质高强LC35陶粒混凝土出厂的初始扩展度为540mm,3小时后的扩展度为-510mm。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密度为1650kg/ m3;28天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43.6MPa。
本发明专利的LC35混凝土泵送浇筑方法要求比现行的方法都严格,在使用时该方法是将轻质高强的LC35陶粒混凝土由泵车泵送到预定的楼板结构上。本发明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检测入泵前LC35的可泵性,将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在1个小时内通过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入泵前进行混凝土取样以检测其可泵性,若其入泵前的流动扩展度在450mm~550mm之间,则符合可泵送性要求,准备泵送;
其次,泵送润管砂浆,需要体积为整个布置泵管总容量三分之一体积~二分之一体积之间,既保证润滑泵送,又节省资源;
再次,立刻马上泵送LC35混凝土,并且连续不停的泵送LC35混凝土至出泵口才方可暂停泵送,可移动泵管位置;
再次,待LC35混凝土浇筑到楼板结构时,依靠LC35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和密实性使轻质陶粒混凝土结构整体密实,并且在浇筑过程中不应进行振捣施工;
最后,在LC35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加强初凝时的抹面,并在终凝前进行压光抹面,以保障LC35混凝土的表面无陶粒漂浮,保证陶粒混凝土结构整体性。
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本发明的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配制出了混凝土各组分的合理搭配,不仅解决了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的轻质和强度之间、可泵性和轻质陶粒漂浮之间等双重矛盾,而且使整个混凝土结构比原先更具有隔音保温效果。本发明的LC35混凝土在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的52m的高度楼板结构中进行工程应用,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并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及其泵送浇筑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及其泵送浇筑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及其泵送浇筑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及其泵送浇筑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及其泵送浇筑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664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 N 1 0 4 0 1 6 6 4 1 A (21)申请号 201410288064.6 (22)申请日 2014.06.25 C04B 28/04(2006.01) C04B 18/30(2006.01) (71)申请人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 2123号3E-1178室 (72)发明人陈建大 吴德龙 沈剑峰 臧伟杰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105 代理人周涛 (54) 发明名称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及其泵 送浇筑方。

2、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 凝土,混凝土中成分单方用量配比(kg/m 3 )如下: 水泥280330,粉煤灰90110,矿渣微粉7090,细 度模数为2.32.5的天然中砂650700,陶粒 330370,外加剂5.286.24,拌合水170175; 泵送浇筑该LC35混凝土的方法,先检测入泵前 LC35的可泵性;再泵送润管砂浆;马上泵送LC35 混凝土,泵送至出泵口方可暂停泵送;待LC35混 凝土浇筑到楼板结构时,依靠其自身的流动性和 密实性使轻质陶粒混凝土的结构整体密实,浇筑 时不进行振捣施工;在浇筑完成初凝时的抹面, 终凝前压光抹面。本发明的LC35混凝。

3、土及泵送 方法在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的52m的高度 楼板结构中进行工程应用,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 果,为今后同类型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高泵送提供 参考。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6641 A CN 104016641 A 1/1页 2 1.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成分单方用量配比(kg/ m 3 )如下:水泥280330,粉煤灰90110,矿渣微粉7090,细度模数为2.32.5的天然中 砂650700,陶粒330。

4、370,外加剂5.286.24,拌合水170175; 所述陶粒为粒径5mm25mm连续级配的页岩陶粒,陶粒的堆积密度等级为750 kg/ m 3 850 kg/m 3 ,筒压强度6.5MPa,所述陶粒为强度标号40MPa的高强度陶粒,吸水率 8%; 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6%20%,对混凝土的保坍时间 3小时,3小时泌水率5%; 所述混凝土28天的平均强度为40MPa,3小时内扩展度保持在500mm50mm,密度为 1600 kg/m 3 1700 kg/m 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 灰和矿渣微粉的比例为。

5、:11.57 :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 水泥和陶粒的比例为:1:1.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 的强度等级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MPa,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 量27%,水泥中铝酸三钙C 3 A矿物组分含量7.0%,水泥的比表面积380m 2 /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 中砂的细度模数为2.32.5,含泥量1.0%,表观密度2640kg/m 3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6、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 微粉的等级为S95,流动度比105%,28d活性100%。 7.一种泵送浇筑权利要求1所述的LC35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轻质高强LC35陶 粒混凝土由泵车泵送到预定的楼板结构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检测入泵前LC35混凝土的可泵性,将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在1个小时内通过 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入泵前进行LC35混凝土的检测取样,若经检测的入泵前流动扩 展度在450mm550mm之间,则符合可泵送性要求,准备泵送; 第二步,泵送润管砂浆,所需要润管砂浆的体积处于整个布置泵管总容量三分之一体 积二分之一体积之间; 。

7、第三步,立刻启动泵送LC35混凝土,并且连续不停的泵送,直至将LC35混凝土泵送至 出泵口方可暂停泵送,此时可根据需要移动泵管至浇筑位置; 第四步,待LC35混凝土浇筑到楼板结构时,依靠LC35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和密实性使 含有轻质陶粒的LC35混凝土结构整体密实,并且在浇筑过程中不应进行任何振捣施工; 第五步,在LC35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加强初凝时的抹面,并在终凝前进行压光抹 面,使LC35混凝土的表面无陶粒漂浮,确保陶粒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16641 A 1/4页 3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 LC35 混凝土及其泵送浇筑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

8、及建筑材料,特别涉及到一种轻质、高强和可泵性的混凝土。 背景技术 0002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 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 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 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 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 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0003 现有技术中,不同的建筑或者建筑的不同部位对混凝土性能要求有很大的差。

9、异。 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和泵送性是三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三者之间难以 同时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会根据实际使用场合来研制新型的混凝土。当前碰到的一个实 质问题是:在混凝土制备时,片面地强调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满足要求,往往泵送性能以及 泵送的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当密度和泵送性满足要求时,混凝土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地要求研制出一种混凝土来满足轻质、高强度以及高可泵性的实践 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轻质高强可泵 性的LC35混凝土以及其泵送浇筑方法。本发明的LC35混凝土能够同时满足强度、密度和 泵。

10、送高度的要求,保障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浇注的整体性,提高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可泵性 和施工可靠性。 0005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中成分单方用量配比(kg/m 3 ) 如下:水泥280330,粉煤灰90110,矿渣微粉7090,细度模数为2.32.5的天然中砂 650700,陶粒330370,外加剂5.286.24,拌合水170175;所述陶粒为粒径5mm25mm连 续级配的页岩陶粒,陶粒的堆积密度等级为750 kg/m 3 850 kg/m 3 ,筒压强度6.5MPa,所述 陶粒为强度标号40MPa的高强度陶粒。

11、,吸水率8%;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 水剂,减水率为16%20%,对混凝土的保坍时间3小时,3小时泌水率5%;所述混凝土 28天的平均强度为40MPa,3小时内扩展度保持在500mm50mm,密度为1600 kg/m 3 1700 kg/m 3 。 0006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比例为: 11.57 :1。 0007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水泥和陶粒的比例为:1:1.32 1。 说 明 书CN 104016641 A 2/4页 4 0008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为P.O42.5普。

12、 通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MPa,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27%,水泥中铝酸三钙 C 3 A矿物组分含量7.0%,水泥的比表面积380m 2 /kg。 0009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天然中砂的细度模数为 2.32.5,含泥量1.0%,表观密度2640kg/m 3 。 0010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矿渣微粉的等级为S95,流动度 比105%,28d活性100%。 0011 一种泵送浇筑上述LC35混凝土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轻质高强LC35陶粒混凝土由 泵车泵送到预定的楼板结构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检测入泵前LC35。

13、混凝土的可泵性,将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在1个小时内通过 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入泵前对LC35混凝土取样以检测可泵性,若其入泵前的流动扩 展度在450mm550mm之间,则符合可泵送性要求,准备泵送; 第二步,泵送润管砂浆,需要润管砂浆的量为整个布置泵管总容量的三分之一体积 二分之一体积之间,这样既能保证LC35混凝土的润滑泵送,又能节省资源,避免不必要的 浪费; 第三步,立刻马上泵送LC35混凝土,并且连续不停的泵送LC35混凝土至出泵口才方可 暂停泵送,此时可以根据需要来移动泵管位置; 第四步,待LC35混凝土浇筑到楼板结构时,依靠LC35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和密实性 使轻质陶粒混凝土结。

14、构整体密实,并且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应进行振捣施工,避免人工干 扰; 第五步,在LC35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加强初凝时的抹面,并在终凝前进行压光抹 面,以保障LC35混凝土的表面无陶粒漂浮,保证陶粒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能。 0012 基于上述技术内容,本发明的轻质高强可泵性LC35混凝土与现有混凝土相比具 有如下技术优点: 1.本发明的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比现有混凝土的容重小,这样可减少结构所受的整 体重力,比原有建筑约减轻了30%,有助于特殊结构要求的受力稳定。 0013 2.本发明的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通过聚羧酸系高性能外加剂和胶凝体系的配 制,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解决了轻质高强混凝土在工。

15、程应用中的可泵性和施工性问题。 0014 3.本发明的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通过制备的页岩陶粒作为粗骨料,合理的堆积 密度和表观密度,使混凝土具有较轻容重的同时,减少陶粒在混凝土泵送过程、浇筑过程、 抹面过程的上浮程度,进一步保障了轻质高强LC35结构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轻质、高强和可泵性LC35混凝土做进 一步的详细阐述,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更加深入地了解,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0016 本发明是一种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在该LC35混凝土中,组成成分的单 方用量配比(kg/m 3 )如下: 水泥280330。

16、,粉煤灰90110,矿渣微粉7090,细度模数为2.32.5的天然中砂 说 明 书CN 104016641 A 3/4页 5 650700,陶粒330370,外加剂5.286.24,拌合水170175。 0017 上述陶粒为粒径5mm25mm连续级配的页岩陶粒,陶粒的堆积密度等级为750 kg/ m 3 850 kg/m 3 ,筒压强度6.5MPa,所述陶粒为强度标号40MPa的高强度陶粒,吸水率 8%。 0018 上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具体为由上海麦斯特建工高科技建筑化 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减水剂,型号为Glenium sky8860,该减水剂的减水率为16%20%,对混 凝土的保。

17、坍时间3小时,3小时泌水率5%;所述混凝土28天的平均强度为40MPa,3小 时内扩展度保持在500mm50mm,密度为1600 kg/m 3 1700 kg/m 3 。 0019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比例为: 11.57 :1。所述水泥和陶粒的比例为:1:1.321。 0020 在本发明轻质高强可泵性的LC35混凝土中,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为P.O42.5普 通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MPa,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27%,水泥中铝酸三 钙C 3 A矿物组分含量7.0%,水泥的比表面积380m 2 /kg。所述天然中砂的细度模数为 2.32.5。

18、,含泥量1.0%,表观密度2640kg/m 3 。所述矿渣微粉的等级为S95,流动度比 105%,28d活性100%。 0021 表1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其中表明了一种本发明LC35陶粒混凝土的具体组成和 应用。本实施例中各个组成成分的单方用量配比(kg/m 3 )如下: 水泥300、粉煤灰100、矿渣微粉80、天然中砂650、页岩陶粒350、外加剂6.24。 0022 表1:轻质陶粒LC35高强混凝土配比 在上述配比的情况下,进行大批量生产,轻质高强LC35陶粒混凝土出厂的初始扩展度 为540mm,3小时后的扩展度为 510mm。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密度为1650kg/ m 3 ;28天的混凝 。

19、土抗压强度为43.6MPa。 0023 本发明专利的LC35混凝土泵送浇筑方法要求比现行的方法都严格,在使用时该 方法是将轻质高强的LC35陶粒混凝土由泵车泵送到预定的楼板结构上。本发明方法具体 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检测入泵前LC35的可泵性,将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在1个小时内通过搅拌车 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入泵前进行混凝土取样以检测其可泵性,若其入泵前的流动扩展度在 450mm550mm之间,则符合可泵送性要求,准备泵送; 其次,泵送润管砂浆,需要体积为整个布置泵管总容量三分之一体积二分之一体积 之间,既保证润滑泵送,又节省资源; 再次,立刻马上泵送LC35混凝土,并且连续不停的泵送LC3。

20、5混凝土至出泵口才方可暂 停泵送,可移动泵管位置; 说 明 书CN 104016641 A 4/4页 6 再次,待LC35混凝土浇筑到楼板结构时,依靠LC35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和密实性使轻 质陶粒混凝土结构整体密实,并且在浇筑过程中不应进行振捣施工; 最后,在LC35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应加强初凝时的抹面,并在终凝前进行压光抹面, 以保障LC35混凝土的表面无陶粒漂浮,保证陶粒混凝土结构整体性。 0024 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本发明的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配制出了混凝土各组分的 合理搭配,不仅解决了轻质高强LC35混凝土的轻质和强度之间、可泵性和轻质陶粒漂浮之 间等双重矛盾,而且使整个混凝土结构比原先更具有隔音保温效果。本发明的LC35混凝土 在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的52m的高度楼板结构中进行工程应用,取得了很好的使用 效果,并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说 明 书CN 104016641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