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扩大融合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管扩大融合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78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 N 1 0 4 2 0 7 8 3 0 A (21)申请号 201410485053.7 (22)申请日 2014.09.22 A61B 17/56(2006.01) (71)申请人金国鑫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 36号(盛京医院脊柱外科) (72)发明人金国鑫 王欢 李雷 (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21115 代理人宋铁军 (54) 发明名称 椎管扩大融合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管扩大融合器,适用于脊 柱后路微创手术,属于医疗脊柱外科使。
2、用的接骨 紧固件技术领域。它包括一用于椎管扩大的楔 形融合器其内容纳植骨材料,融合器为楔形体,或 长方体,或圆柱体,两侧面有支撑并连接椎板断 端与侧块断端的开口;网笼的一端为一延伸的锚 定板,与侧块固定,锚定板是长为3mm-20mm,宽为 3mm-20mm的长方形板;另一端为嵌夹并固定椎板 的浅,深面固定夹板,固定夹板是长为1mm-10mm, 宽为1mm-10mm的长方形板。本发明具有能安全, 有效扩大椎管内面积,同时进行有效、足量的植 骨,使微创治疗颈椎后路成为可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7830 A CN 104207830 A 1/1页 2 1.一种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其内容纳植骨材料,两侧面有支 撑并连接椎板断端与侧块断端的开口;融合器的一端为一延伸的锚定板,与侧块固定,另一 端为嵌夹并固定椎板浅、深的固定夹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为楔形体,或长方 体,或圆柱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为长方体,其长为 2mm-10mm,宽为2mm-10mm,高为1-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
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定板与融合器成角度, 角度是90-16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定板呈长方形,或正方 形,或梯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定板呈长方形,其长为 3mm-20mm,宽为3mm-2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夹板有融合器从浅 面、深面伸出的夹片,固定夹板长为1mm-10mm,宽为1mm-1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定板通过螺钉与侧块 固接、固定夹板通过钳夹或/和螺钉与游离椎板固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
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定板通过数枚小螺钉 与侧块固接,固定夹板通过钳夹或/和数枚小螺钉与游离椎板固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定板通过数枚小螺钉 与侧块固接,固定夹板通过钳夹或/和数枚小螺钉与游离椎板固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07830 A 1/3页 3 椎管扩大融合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管扩大融合器,用于脊柱后路椎管成形微创手术,属于医疗脊 柱外科使用的接骨紧固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常规,有效地解除神经压迫的方 法。具体包括:单开门和双开门术式。由于对颈部后方的肌肉破坏,。
6、椎管扩大成形术可能影 响患者远期的颈部功能,症状,曲度,灵活性等,新的,能够暴露后方肌肉的完整性的手术方 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0003 随着医生对后方软组织功能的认识和重视,微创的颈椎后路手术方法被多次提 及,涉及颈椎后路的微创治疗包括:一是涉及神经根减压的内镜辅助下的颈椎后路微创治 疗,二是针对脊髓型及混合型颈椎病的后路椎管减压。 我们主要讨论的是脊髓型颈椎病 的后路椎管减压的微创治疗:Benglis和Wang等提出的后方双侧经肌肉间隙的单开门椎管 扩大成型术,这种方法在椎板开门的过程中也需要软组织的顺应性,同时头尾侧需要切除 黄韧带,开门侧的支撑物没有固定是否会对早期活动造成限制有待进一步。
7、研究,同时两侧 的肌肉存在不平衡是否会对颈部造成影响不得而知;Shiraishi提出的经过多裂肌的肌肉 间隙进行的“双开门”和“跳跃式椎板切除”手术,这种方法经肌间隙操作,需要手术操作的 节段影响手术的时间,并且需要术者仔细,耐心的逐节段处理,技术上也有一定要求;还有 Santiago通过MED单侧对脊髓型颈椎病进行的椎管双侧减压,然而他也提到该方法技术要 求高,需要调整角度已完成减压,并且有损伤硬膜的风险。这些方法对术者的技术操作要求 较高,手术风险较大。但作者都强调了颈部后方肌肉的重要性。虽然没有研究证实这些方 法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缺点,但是,一些想法已经由临床工作中产生。而最重要的想法是。
8、保 持后方肌肉韧带的完整性。C2棘突和棘突棘突是颈部肌肉的锚定点,肌肉提供了颈椎前凸 的力臂和动力,是动态的张力带,对颈椎稳定性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减压的安全及操作的简便,同时为保护颈部后方的软组织,本发明提供了一 种方便减压且能够进行有效、足量的植骨,维持椎管的有效扩大空间,同时固定椎板,提供 良好融合条件的椎管扩大融合器。 0005 采取系统解剖学的人体方向进行表述。以人体正中线为标,分左右两侧。靠近正 中线为“内侧”,远离正中线为“外侧”;靠近头侧为“头侧面”,靠近椎管为“深面”。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椎管扩大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容纳植骨块的融合器。
9、,为楔形体,或长方体, 或圆柱体;融合器包括面向内外侧面的植骨和骨融合界面,和浅面,深面,头侧面,尾侧面; 融合器的内侧面有与减压断端椎板连接的开口,供植骨块与椎板融合;融合器的外侧面有 于减压断端侧块连接的开口,共植骨块与侧块断端融合;融合器外侧的上面与锚定板相连, 说 明 书CN 104207830 A 2/3页 4 融合器的从而将融合器与侧块断面骨质连接并固定,为融合器与侧块骨融合提供固定的条 件。融合器内侧的浅面,深面与固定夹板相连,为融合器内植骨块与椎板融合提供固定条 件。 0007 所述的融合器为长方体,其长为2mm-10mm,宽为2mm-10mm,高为1-8mm。 0008 所述。
10、的锚定板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梯形等,与侧块固定。锚定板可以是长为 3mm-20mm,宽为3mm-20mm长方形、或正方形板,也可以是长、短边在3mm-20mm范围的梯形板 等。锚定板与融合器呈90-160度。 0009 所述的固定夹板有融合器从浅面,深面伸出夹片,固定夹板是长为1mm-10mm、宽为 1mm-10mm的长方形板。 0010 所述的锚定板通过数枚小螺钉与侧块固接,固定夹板通过钳夹或/和数枚小螺钉 与游离椎板固接;所述的小螺钉为深螺纹松质骨微型钉。 0011 所述的锚定板通过数枚小螺钉与侧块固接,固定夹板通过钳夹或/和数枚小螺钉 与游离椎板固接。 0012 本发明的椎管扩大融合器。
11、通过保护颈半棘肌的侧方入路将C3-6的双侧椎板于 椎板侧块移行处咬断,然后将咬除的骨块植入融合器,将融合器置入椎板与侧块间完成椎 管扩大,然后通过螺钉将锚定板固定于侧块,将固定夹板与椎板固定,从而完成椎管扩大成 型,并使植骨块与椎板及侧块断端发生融合。 0013 通过调整融合器,固定夹板的尺寸、锚定板与融合器的角度和螺钉数目,可以使本 发明适合不同的人群和节段,形成“系列“椎管扩大融合器。 0014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为微创治疗颈椎后路提供了椎管扩大设备,两侧方入路保护了颈半棘肌剥离和损 伤。 0015 2、提供了椎管扩大融合器,使椎管能够有效的扩大,从而减压脊髓。 0016 3、 利用。
12、融合器内植骨使椎板,融合器和侧块融合为一体。 0017 4、 锚定板与融合器呈一定夹角,使融合器嵌入椎板与侧块的断端中间,增大了融 合器与骨断端的摩擦系数;并且融合器两面开放,使颈椎侧块、椎板断端的骨质能够有效融 合;通过螺钉和固定夹板的钳夹防止融合器移位,椎管再关门,增加局部的稳定性,为骨融 合创造环境。提高术后即刻稳定性, 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现有的单开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 图2为现有的双开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的正面俯视图(上下方向)。 0022 图5为锚定板的俯视图。 0023 图6为。
13、本发明的正面俯视图(左右方向)。 0024 图中,1、融合器,2、锚定板,3、固定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N 104207830 A 3/3页 5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3-6所示,本发明椎管扩大融合器,包括一容纳植骨块的融合器1,融合器1是长、 宽为2mm-10mm,高为1-8mm的长方体,融合器1也可以是楔形体,或圆柱体等。融合器1包 括面向内外侧面的植骨和骨融合界面,和浅面,深面,头侧面,尾侧面;融合器1的内侧面有 与减压断端椎板连接的开口,供植骨块与椎板融合;融合器1的外侧面有于减压断端侧块 连接的开口,共植骨块与侧块断端融合;融合器1。
14、外侧的上面与锚定板2相连,锚定板2将 融合器与侧块断面骨质连接并固定,为融合器1与侧块骨融合提供固定的条件。融合器1 内侧的浅面,深面与固定夹板相连,为融合器1内植骨块与椎板融合提供固定条件。锚定板 2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梯形等,与侧块固定。锚定板2的长、宽为3mm-20mm。锚定板2与 融合器1呈90-160度。固定夹板3有融合器从浅面,深面伸出夹片,固定夹板3的长、宽为 1mm-10mm。锚定板2通过数枚小螺钉与侧块固接,固定夹板3通过钳夹或/和数枚小螺钉 与游离椎板固接;小螺钉为深螺纹松质骨微型钉小螺钉的直径为1-3mm,长度为4mm或6mm 或8mm或10mm或12mm 或14mm。。
15、锚定板2通过数枚小螺钉与侧块固接,固定夹板通过钳夹 或/和数枚小螺钉与游离椎板固接;大螺钉的直径为3.0mm或 3.5mm,长度为4mm或6mm或 8mm或10mm或12mm或14mm。 说 明 书CN 104207830 A 1/6页 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830 A 2/6页 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830 A 3/6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830 A 4/6页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830 A 5/6页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830 A 10 6/6页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830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