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识别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体识别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778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 N 1 0 4 2 0 7 7 8 7 A (21)申请号 201410510045.3 (22)申请日 2014.09.28 A61B 5/117(2006.01) A61B 5/1455(2006.01) (71)申请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科学城科珠路192号4楼 (72)发明人黄安麒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麦小婵 郝传鑫 (54) 发明名称 一种人体识别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2、人体识别方法,包括:设置 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间的透光率为A,获得 所述光学接收器在所述透光率为A时接收到的第 一光强C;AK或GK或JL,则被测物8不为人体。该测量设备具有内部设 计互相独立运作的两种工作模式,使两种工作模式交替运作,实时获得被测物的透光率,即 使长时间测量也可保证被测物透光率的准确性。 004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设置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间的 透光率为A,获得在所述透光率为A时所述光学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光强C,具体包括: 0048 S11、使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间的光线经过透光率可控的透光器件; 0049 S12、将所述透光器件的透光率调节为A;。
3、A100; 0050 S13、检测所述光学接收器在所述透光率为A时输出的信号,获得第一信号B; 0051 S14、根据所述第一信号B和所述光学接收器的光强信号曲线,获得所述光学接收 器在输出所述第一信号B时接收到的第一光强C;所述光强信号曲线为所述光学接收器接 收到的光强和输出的信号之间的理论关系曲线。 0052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设置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间 的透光率为A,获得在所述透光率为A时所述光学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光强C,具体包括: 0053 S21、使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接收器间的光线经过透光率可控的透光器件; 0054 S22、预设所述光学接收器输出的第一信号为。
4、B; 0055 S23、不断调节所述透光器件的透光率,并检测所述光学接收器输出的信号,当检 测到输出的信号为第一信号B时,获得所述透光器件的透光率为A; 0056 S24、根据所述第一信号B和所述光学接收器的光强信号曲线,获得所述光学接收 器在输出所述第一信号B时接收到的第一光强C。 0057 在调节透光器件的透光率时,可将其透光率从100开始逐步下调,每下调一次, 则对光学接收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输出的信号为B时,停止调节透光器件的 透光率,获得此时透光率为A。 0058 优选地,所述光强信号曲线具有饱和区和非饱和区,所述信号B为所述光强信号 曲线非饱和区中的信号值。 0059 需。
5、要说明的是,在非饱和区,改变光学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输出的信号会明显改 变;在饱和区,改变光学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输出的信号无明显改变。 0060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设置所述透光率为100,并使所述光学发射器发射 的光强与所述透光率为A时发射的光强相同,测量被测物,获得所述光学接收器透过所述 被测物接收到的第三光强F,具体包括: 0061 S31、设置所述透光率为100,并将被测物放置于所述光学发射器和所述光学接 收器之间; 0062 S32、使所述光学发射器发射的光强与所述透光率为A时发射的光强相同,检测所 述光学接收器输出的信号,获得第二信号E; 0063 S33、根据所述第二信号。
6、E和所述光学接收器的光强信号曲线,获得所述光学接收 器在输出所述第二信号E时接收到的第三光强F。 006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体识别方法能够通过光学接收器在已知透光率时接收到 的光强,计算光学接收器在完全透光状态接收到的光强,从而准确获得被测物的透光率,而 不受光学接收器是否工作于饱和区的影响;实时计算被测物的透光率,无需测量被测物放 说 明 书CN 104207787 A 5/5页 7 入前的数据,即使长时间测量也可保证被测物透光率的准确性;通过测量被测物的透光率 是否处于预设的人体透光率范围内来判断被测物是否为人体,实现人体的准确识别。 0065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4207787 A 1/4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787 A 2/4页 9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787 A 3/4页 10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787 A 10 4/4页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7787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