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及其制造工艺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1125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6295.2

申请日:

1990.10.29

公开号:

CN1060954A

公开日:

1992.05.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41D19/00; A61K35/78

主分类号:

A41D19/00; A61K35/78

申请人:

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济南服装八厂

发明人:

韩高波

地址:

250001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3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代理人:

孙茂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局部振动病的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属于劳动保护用品技术领域,采用了以散寒祛风、胜湿、行血活血、通痹通经、活络舒筋、补气固表类中药药液浸渍在纤维质的防护手套上烘干后制成,具有劳动保护和防治局部振动病的双重功效,另外对于手末梢神经炎、脉管炎、雷诺氏病也有较好疗效。该手套防治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可做为振动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手套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中药防护医疗手套是由棉纤维质多微孔材料制造,其特征是手套浸过由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温阳壮肾、补气固表药效的中草药药液,上述中草药药液成份中一般可包括生川乌、生草乌、细辛、桂枝、苍术、羌活、独活、防风、艾叶、花椒、红花、川芎、透骨草、伸筋草、刘寄奴、生白芥子、生黄芪、生甘草、樟脑、冰片等药物。 2、一种中药防护医疗手套的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将生川乌、生草乌、细辛、桂枝、苍术、羌活、独活、防风、艾叶、花椒、红花、川芎、透骨草、伸筋草、刘寄奴、生白芥子、生黄芪、生甘草等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粉碎至60~80目,将粉碎后的药粉用乙醇水溶液浸泡提取其有效成份,制得醇水浸出液;再用水煎剩余药物制得水提取液;将樟脑、冰片用适量乙醇溶解,制得樟脑冰片乙醇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混合后加入适量氯化钠水溶液制成中草药药液,用制备的中草药药液将手套浸泡后烘干或凉干,最终制成中药防护医疗手套成品。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其特征是这种手套可用来防治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手职业病-局部振动病。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防护医疗手套的制造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物比例可为(重量份): (一)生川乌2~5,生草乌1~3,细辛0.5~
2: 5,桂枝0.5~1.5,苍术0.5~1.5,羌活0.5~1.5,独活0.5~1.5,防风0.5~1.5,艾叶0.5~1.2,花椒0.5~1,红花0.5~1.5,川芎0.5~1.5,透骨草0.5~1.5,伸筋草0.5~1.5,刘寄奴0.5~1.5,生白芥子0.5~1.5,生黄芪0.5~1.5,生甘草0.5~1 (二)樟脑0.1~0.5  冰片0.1~0.3 (三)氯化钠0.2~0.5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从事手振动作业人员常见职业病-局部振动病的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及其制造工艺方法。

    局部振动病是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亦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发病部位一般多在上肢末端,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症状主要以手痛、手麻、手凉、手胀、手抽筋、手多汗、手无力、手僵硬、指关节肿大、手肌萎缩等局部症状较突出,并可有神衰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全身症状。寒冷可促使手指乃至全手血管痉挛缺血而呈发作性苍白,即雷诺氏征,俗称白指或死手。体征除白指与手肌萎缩外,手部痛、触觉减退,手温较低,复温速度较慢,甲皱血管形态畸形、管径变窄及手骨退行性改变等。该病在较寒冷地区的凿岩工、砂轮工、铆工、电锯工、捣固工等接振作业中均可发生,发生率很高,据山东省1983~1986年五地市调查,凿岩工高达44.2%,砂轮工达30.8%,仅检见白指凿岩工达9.6%、砂轮工达6.5%。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一旦确诊,病人多需调离振动作业,休息和对症处理。由于接振工种多是青壮年,往往又多在接振3~10年内发病。对生产和病人生活影响很大,厂矿与病人要求有效的防治呼声很高,成为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技术难题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职业病-局部振动病的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从上述情况看来,完成本发明的任务的要点是发明一种疗效好的药物和解决防治过程中的给药方式方法,本发明采用了以散寒祛风、胜湿、行血活血、通痹通经、活络舒筋、补气固表、温阳壮肾等药效为主的中草药药液做为外敷预防治疗剂,将药液浸渍在纤维质的防护手套上,烘干或凉干后做为一般劳保手套使用,利用劳动过程中手套与手间的紧密接触,使药物透皮进入人体内,对患部实施防治。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防护医疗手套是由棉纤维质多微孔材料制造,其特征是手套浸过由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温阳壮肾、补气固气药效的中草药药液。上述中草药药液成份中,一般可包括生川乌、生草乌、细辛、桂枝、苍术、羌活、独活、防风、艾叶、花椒、红花、川芎、透骨草、伸筋草、刘寄奴、生白芥子、生黄芪、生甘草、樟脑、冰片等药物。

    将生川乌、生草乌、细辛、桂枝、苍术、羌活、独活、防风、艾叶、花椒、红花、川芎、透骨草、伸筋草、刘寄奴、生白芥子、生黄芪、生甘草等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粉碎至60~80目。将粉碎后地药粉用乙醇水溶液浸泡提取其有效成份,制得醇水浸出液。再用水煎剩余药物制得水提取液;将樟脑、冰片用适量乙醇溶解,得到樟脑冰片乙醇溶液;将上述三种药液混合后加入适量氯化钠水溶液制成本发明中所述的中草药药液。用制备的中草药药液将手套浸泡后烘干或凉干,便制成中药防护医疗手套。这种手套可用于防治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手职业病-局部振动病。另外,对于手末梢神经炎、脉管炎、雷诺氏病、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冻伤等症也有较好疗效。根据对74例局振白指病人的分组治疗对照,经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组:患者手的麻、痛、凉、无力、多汗等的主要局部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白指症(征)发作次数与严重程度明显好转或暂愈;末梢神经感觉功能障碍试验,如痛、触觉明显恢复;测试手温提高,平均每人提高达3℃;冷水负荷试验,指复温速度明显增快,增快5分钟及其超过5分钟达82.89%,手复温异常(超过30分钟)恢复到正常者达84.21%;甲皱血管形态异常及痉挛性微血管明显改善,甲皱镜检微血管异常恢复到正常者达84.38%,按国家局振病诊断分级标准综合判定:该手套对局振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20%,未发现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疗效。

    表1至表7为治疗观察结果:

    表6  局振病人手冷水负荷后复温速度>5分钟结果表

    组别  检手数  复温速度>5分钟手数  %  P值

    治疗组  76  63  82.89

    <0.01

    对照组  71  15  21.13

    表7  局振病人手复温异常疗效结果表

    组别  复温异常手数  恢复正常手数  恢复正常%  P值

    治疗组  57  48  84.21

    <0.01

    对照组  47  13  27.66

    中药防护医疗手套用于局振病的防治,以劳保护品与中药结合的方法,具有既可用于防护、又可用于治疗或手的御寒保暖,使用方便无需脱产,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穿戴舒适,价钱便宜(每副手套仅加药费2~4角左右)。研究观察中已受到病人称赞,其应用面广、需求量大,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下详细披露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一、药物配方(重量份)

    (一)生川乌2,生草乌1,细辛0.5,桂枝0.5,苍术0.5,羌活0.5,独活0.5,防风0.5,艾叶0.5,花椒0.5,红花0.5,川芎0.5,透骨草0.5,伸筋草0.5,刘寄奴0.5,生白芥子0.5,生黄芪0.5,生甘草0.5。

    (二)樟脑0.1~0.2  冰片0.1~0.2

    (三)氯化钠(食盐)0.2

    二、药液制取工艺

    (一)将配方(一)中所含药物,挑选去杂质后按既定比例混合,用高速粉碎机粉至60~80目后存放待用。

    (二)将上述粉好的药末,先以20%的乙醇,以2倍于药粉的量,温度保持在40℃以下浸泡48小时后取滤液,回收乙醇,制成第一份药液,滤渣以同法重复制出第二份药液。之后,药渣再加水,水∶药为2.5-3∶1,在温度80-100℃加热15分钟取滤液,制出第三份药液,其渣再以同法制出第四份药液。

    (三)将配方(二)中所含药物,即樟脑和冰片,以95%的适量乙醇溶解后,制成第五份药液。

    (四)将氯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制得氯化钠水溶液,为第六份药液。

    (五)将上述备制的六份药液充分混合,便制成最终所需求的药液备用。未用完的最终药液需低温(10~0℃)保存。

    (六)将需要的手套,在最终制备的药液中浸泡(或向手套喷药)后凉干或烘干,便制成中药防护医疗手套之成品,塑料袋密封包装,待用。为确保药量药效,使每双劳保手套和生活中所戴棉绒一类较厚手套分别以不少于20克和30克配制药物所提取的最终药液所浸泡。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药物配方的重量份可在以下范围内选取:

    (一)生川乌2~5,生草乌1~3,细辛0.5~1.5,桂枝0.5~1.5,苍术0.5~1.5,羌活0.5~1.5,独活0.5~1.5,防风0.5~1.5,艾叶0.5~1.2,花椒0.5~1,红花0.5~1.5,川芎0.5~1.5,透骨草0.5~1.5,伸筋草0.5~1.5,刘寄奴0.5~1.5,生白芥子0.5~1.5,生黄芪0.5~1.5,生甘草0.5~1。

    (二)樟脑0.1~0.5  冰片0.1~0.3

    (三)氯化钠0.2~0.5

一种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及其制造工艺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及其制造工艺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及其制造工艺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及其制造工艺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及其制造工艺方法和用途.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局部振动病的中药防护医疗手套。属于劳动保护用品技术领域,采用了以散寒祛风、胜湿、行血活血、通痹通经、活络舒筋、补气固表类中药药液浸渍在纤维质的防护手套上烘干后制成,具有劳动保护和防治局部振动病的双重功效,另外对于手末梢神经炎、脉管炎、雷诺氏病也有较好疗效。该手套防治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可做为振动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手套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