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缝层叠带.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108920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57960.6

申请日:

2007.03.20

公开号:

CN104088964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G 3/10申请公布日:201410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G 3/10申请日:20070320|||公开

IPC分类号:

F16G3/10; F16G3/16; D21F7/10; B65G15/34

主分类号:

F16G3/10

申请人:

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发明人:

多米尼克·佩林; 让-路易斯·莫内里

地址:

美国纽约州

优先权:

2006.04.10 US 11/400,89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王雪;田军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以及一种形成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提供具有第一边缘(16)和第二边缘(18)的基底结构(22),提供连接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缝合件(14),以及将层(20)层叠在所述基底结构和所述缝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所述工业带包括:
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被直接层叠在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
缝合装置,所述缝合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缝合在一起以形成环状带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层在所述缝合装置的上方被附接至所述基底结构;以及
由沿着缝合件对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所述第一层进行切割而形成的辅片,所述辅片提供到所述缝合装置的入口、保护所述缝合装置不会露出、并且具有大致连续和不能透过的表面,
其中,所述带适于:在通过所述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缝合区域进行至少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还包括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且在其中切割形成辅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所述缝合装置包括机器方向(“MD”)纱线,当将所述纱线编织回所述基底结构的边缘中时,所述纱线形成缝合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所述缝合装置包括附接至所述基底结构的边缘的一个或多个缝合螺线或边缘件。

5.  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包括:
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 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被直接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
缝合件,所述缝合件由附接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边缘的嵌入缝合件和形成于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边缘上的缝合环构成,其中,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所述第一层保护所述嵌入缝合件和缝合环并具有大致连续且不能透过的表面,
其中,所述带适于:在通过所述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缝合区域进行至少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对层叠至所述基底织物的所述层进行切割以形成辅片以及允许接近所述嵌入缝合件以用于缝合。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还包括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且在其中切割形成辅片。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所述层形成于所述基底结构上,并且所述层在所述带形成环状时边对边地抵接。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所述嵌入缝合件和所述缝合环相互交错并利用柱销接合。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所述缝合环是附接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缝合螺线。

11.  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包括:
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被直接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
缝合螺线,所述缝合螺线附接至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中的每一个,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层叠层具有比所述基底结构短的长度,
其中,所述带适于:在通过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缝合区域进行至少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附接至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所述缝合螺线相互交错并利用柱销接合,以形成环状织物。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还包括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

14.  一种形成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织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基底结构;
提供连接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缝合装置;以及
将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直接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
其中,所述带适于:在通过所述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缝合区域进行至少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装置包括缝合环、嵌入缝合件或缝合螺线,所述缝合环由形成所述基底结构的纱线形成。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缝合装置相互交错;
将柱销插入到所述缝合装置中,以使所述能够机上缝合的织物呈环形;以及
在所述缝合装置上方设置防护覆层,以保护所述缝合装置不受所层叠的第一层的影响,其中,在将所述柱销插入以及设置所述防护覆层之后执行所述层叠步骤。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在所述第一层中切割出辅片以允许接近所述缝合装置。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施加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且在其中切割形成辅片。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结合所述缝合装置以形成环形带时,覆盖所述基底结构和缝合装置的所述层叠的第一层的边缘相互抵接并在所述环形带上形成大致连续且不能透过的表面。

20.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在基底结构的每一个边缘处附接所述缝合装置,所述缝合装置包括突出的螺线或边缘件。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层叠步骤过程中,所述第一层叠层具有比所述基底结构短的长度,并且其中,当所述突出的螺线或所述边缘件的突出部相互交错时,所述第一层的边缘边对边地抵接。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将第二层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上,所述第二层具有比基底结构短的长度。

23.  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包括:
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被直接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以及
边缘件,所述边缘件附接至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中的每一个,所述边缘件包括多个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可相互交错并被紧固,以形成环形带,
其中,所层叠的层在所述边缘件的上方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带构造成:在通过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所述带进行至少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边缘件上方的基底结构。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还包括第二层叠层,所述第二层叠层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

说明书

说明书有缝层叠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3月20日、国家申请号为200780016954.X、名称为“有缝层叠带”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及制造工业带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工业应用的有缝层叠带。
背景技术
于此提到的工业带可包括在食品处理工业中使用的用作传送带和运输机带的那些带、用于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的带和在制造无纺织物中例如在梳理和搭接中以及在其它工业应用中使用的带。典型地,这些带是不能透过的,这在例如食品处理工业中对于防止细菌粘附以及提高清洁带的容易程度上是很有用的。
传统上,在这些工业中或这些应用中使用的带或者通过例如环状编织而形成环状,或者可替换地,将诸如钳压缝合件(clipper seam)的缝合件附接至带的两个机器横向(“CD”)边缘以制造环状带。有时用于形成环状带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带的机器横向边缘钎焊或熔接起来。正如易于了解的那样,钎焊要求带包括可接合在一起的金属部分。另一种用于制造环状带的方法是利用销缝合件来接合,其中通过使由位于带边缘上的机器方向(“MD”)纱线形成的线环相互交错,并将销或柱栓插入其中以将相互交错的线环保持在一起,而将带的两个CD边缘制成环状。
上述销缝合件是用于将带缝合成环状的一种非常常见的设备。这种缝合件包括多个大致呈U形的钳钩,这些钳钩以交替的方式安装在典型为波纹板轧机带的CD边缘上,从而在将带的两个CD边缘集合在一起时,这些钳钩可相互交错以限定通道,可将系带或柱 销引入该通道中以将一个边缘紧固至另一个边缘。单独的钳钩为硬质金属丝,并具有两个平行元件,这两个元件彼此分离,其间距大致等于或略小于带厚,且它们具有相向的倒钩,以便当所述元件在被推到带的边缘上时不易于掉落。在已安装好钳钩后,这两个平行元件位于带的横向边缘的相对侧上,并贴合地倚靠在带的背面,它们具有相同的或不同的长度,并因此可从带的横向边缘沿纵向延伸相同或不同的量。
有时使用其它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存在诸如德国汉诺威市的Siegling公司(www.siegling.com)和瑞士巴塞尔市的Habasit公司(www.habasit.com)在他们的带上使用的用于紧固或缝合的渐缩覆层或接头。
可缝制其它缝合件,在该缝合件上包括缝制在带的两个横向边缘上的织网或螺旋系带,其中织网或螺旋系带包括连接线环。可替换地,带的编织基底结构可包括连接线环。在任一情况下,用柱销穿过相互交错的线环来将连接环组合在一起,以形成缝合。
但是,迄今为止已知的这些缝合方法对于某些应用具有一定的缺点。某些带的一个方面是要求确保要具有光滑而均匀的表面用于被传送的产品。提供这种表面的一种方法是,将一层或多层材料相互层叠在一起,或者将一层或多层材料层叠在例如编织或针织的基底结构上。但是,上述缝合方法不会总允许光滑的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了解到,层叠结构的缝合在均匀性、不可透过性和抗疲劳性方面显示出其自身的问题。
一个影响层叠带的特殊问题是,诸如聚氨酯或硅树脂薄膜的层叠材料可能会从基底结构上剥离。这种剥离通常可能由接合织物的两个边缘所使用的方法或装置引起。
已经证实,这个问题在用于食品传输中的带的叠层或涂层中尤其麻烦。这些涂层通常设有某些有用的属性,这些属性包括抗菌特征、或抵抗沉积在其上的材料粘附的具体特征。如能够设想到的,抗菌涂层从食品传送带上剥离会带来因剥离而导致的食物污染以及抗菌效果劣化的双重问题。因此,防止这种剥离对于食品加工和包装工业具有很大实用价值。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缝合方法不能解决由缝合技术自身造成的带中有开口的问题,因此,这种接缝为食品或污染物提供了嵌入该接缝中的机会,从而抵消了带的抗菌和清洁特性的大部分被抵消,而带原本应该是密封的。
显然,有方法来提供用于工业应用的可缝合的织物,前述情况仅作为示例给出。但是,如同任何事情一样,总是希望对于以前已经做的事情进行改进或提供一种替换。可缝合的织物也不例外。本发明旨在解决已知缝合方法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有缝工业带以及制作它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本上抗剥离的层叠的可缝合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嵌入缝合件接合层叠带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突出的缝合螺线的层叠带。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带,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基底结构;层叠在基底结构上的一个或多个材料层;和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边缘缝合在一起以形成环形带的缝合件,其中,将层叠的材料层附接到基底结构上方并覆盖缝合件。可在基底的另一侧上层叠在缝下方延伸的第二层。该带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辅片,所述辅片通过对层叠到基底结构的层进行切割形成,并且辅片提供到缝合件的入口并保护缝合件不会露出。在该语境下,“基底结构”可以是带的一个部分,或者是在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叠的材料层以前的整个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带,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基底结构,层叠在所述基底结构上位于缝合件上方且优选也位于缝合件下方的层,所述缝合件由附接至该基底结构的第一边缘的嵌入缝合件和形成在基底结构的第二边缘上的一组缝合环构成,其中,层叠至基底结构的层保护嵌入缝合件并防止其上 承载的物质通过缝合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带,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基底结构,层叠至基底结构的顶面和底面的层,和附接至第一和第二边缘中的每一个上的突出的螺线,其中,该层叠层具有比基底结构短的长度,并且其中,当该突出的螺线相互交错时该层叠层边对边地抵接。
对于所有的实施方式,该方法总体上涉及形成能够机上缝合的带,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提供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基底结构,提供连接该第一和第二边缘的缝合件,和将层层叠至基底结构上,并且在大多数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层层叠在至少位于缝合件的上方且优选地还位于其下方。
现将参照如下标识的附图,更为完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有缝带在缝合后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有缝带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截面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有缝带的俯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存在织物或带可用作传送带的多种应用。前述的特定示例涉及用于传送包括例如食物在内的多种物品的应用和在生产MDF和无纺织物中的应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可用于工业应用中任何需要有缝和层叠带的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参见图1和2。在图1中,示出了具有完整的缝合件12的带10。该缝已经被接合以形成环形带。该完整的缝可由标准的环状缝构成,其中基底的MD纱线形成该线环。可替换地,附接螺线以形成螺旋缝合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内嵌螺旋缝合件,或可使用其它任何适于该目的的缝合结构。在图2中,示出了环状缝合件14,它利用柱销15将带10的两个边缘部分16和18沿机器横向方向(“CD”)缝合在一起。覆盖在基底结构12上的是叠层20,它至少位于缝合件12的上方且优选地还位于其下方。层压材料20包括至少露出部分环状缝合件14和柱销15的切口1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带10的生产过程中,包括环状缝合件14的缝合环的基底结构22被形成,并使用例如柱销15接合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环形带10。将防护覆层(未示出)放置在缝合件上方,以防止涂层或层压材料粘附到那里。而后将环形带10与薄膜20层叠在一起以形成环形带。涂层或层叠材料的示例可包括特殊改性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PET)薄膜和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或coPET薄膜或PET薄膜的组合、聚氨酯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适当的材料。而后,沿着缝合件12在缝合件上方(如果在两侧均进行层叠,还包括缝下方)切割(17)环形带,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层叠材料辅片(flap),并允许将柱销15移除。这时,同样将安装用来保护缝的防护覆层移除。在移除柱销15后,就可将带安装到机器上。缝合件12和柱销15允许带10的机上缝合。通过一个或多个切口17形成的层叠材料辅片保护缝合件12,并且所得到的带对于整个带10都将具有基本上一致的横截面。在通过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带的边缘后,对缝合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还施加压力,以将薄膜熔合或“层叠”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可参见图3和4。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例如可通过编织形成基底结构22。在该编织成的基底结构22的一个或两个边缘上,可通过沿基底结构22的机器横向方向边缘将MD纱线编织回基底结构中来形成缝合环。可替换地,可在一个或两个边缘上将缝合螺线插入至基底结构中。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情况, 在基底结构22的边缘上可附接嵌入缝合件24。例如可通过将该嵌入缝合件24焊接、缝制或粘合在基底结构22上,而将该嵌入缝合件24附接至基底结构22。该嵌入缝合件24在不附接至基底结构22的边缘上,包括一系列线环26,所述线环26可与在基底结构22的边缘上形成的线环相互交错。而后,可利用柱销来接合这些线环,以形成环形织物。
而后,可将基底结构22、缝合环、缝合螺线和嵌入缝合件24或它们的各种组合层叠在上面且优选地层叠在下面。同样,在层叠之前,必须保护缝合环等,以防止施用到其上的涂层或叠层薄膜的粘结。涂层或叠层将在带和缝合区域之间提供连结和均匀性。此外,在涂层或叠层之后,可切割叠层,以允许带的机上缝合。可替换地,可在不形成环状的情况下对带进行层叠,而后在于安装过程中线环交错和将销插入其中之后,在形成环形时叠层的边缘将彼此抵接,以致呈现出连续的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示于图5中。图5描绘了基底结构22,盖基底结构22具有形成于基底结构22的上方和下方的层叠层20。在基底结构22的边缘上,且附接到那里的是缝合螺线28。缝合螺线28优选地在层叠后被附接至基底结构;但是,也可在层叠前,将缝合螺线28附接至基底结构22。基底结构22的每个边缘都可包括缝合螺线28,当将它们集合在一起并相互交错时,可通过穿过孔30放置柱销而它们接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示于图6中。在图6中,基底结构22具有形成在该基底结构22上方和下方的层叠层20。附接到基底结构的端部并附接在那里的是边缘件32。如图7所示,边缘件形成为具有一系列突出部36。各突出部36均包括孔34。在使用中,边缘件32形成于传送带的两个CD边缘,相互交错,并将柱销穿过突出部36的孔34,以形成并缝合环形传送带。相互交错的突出部36形成大致均匀的表面,这防止食物等在传送带上移动。优选地,边缘件23在层20的层叠后形成在基底结构上,但是,该边缘件也可在层叠前形成于基底结构上。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叠层停止于基底结构22的边缘前的几毫米处,以容纳边缘件32。
在图8所示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示边缘件32具有不超过基底 结构22的高度。该边缘件32附接至基底结构22,并且层叠层20在该边缘件32的上方延伸。在这种构造中,层叠层20还有助于为在传送带上沉积的任何材料提供连续且光滑的表面。
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形成一种带,其不会具有迄今为止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某些不希望的属性。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叠结构,该结构在提供可容易缝合的带的同时,防止颗粒污染带特别是在缝合区域中的污染,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所有例如与钳压缝合有关的剥离风险。

有缝层叠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缝层叠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缝层叠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缝层叠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缝层叠带.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889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8 C N 1 0 4 0 8 8 9 6 4 A (21)申请号 201410257960.6 (22)申请日 2007.03.20 11/400,896 2006.04.10 US 200780016954.X 2007.03.20 F16G 3/10(2006.01) F16G 3/16(2006.01) D21F 7/10(2006.01) B65G 15/34(2006.01) (71)申请人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地址美国纽约州 (72)发明人多米尼克佩林 让-路易斯莫内里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

2、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王雪 田军锋 (54) 发明名称 有缝层叠带 (57) 摘要 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以及一种形成 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 面的步骤:提供具有第一边缘(16)和第二边缘 (18)的基底结构(22),提供连接所述第一边缘和 第二边缘的缝合件(14),以及将层(20)层叠在所 述基底结构和所述缝上。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

3、088964 A CN 104088964 A 1/3页 2 1.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所述工业带包括: 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被直接层叠在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 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 缝合装置,所述缝合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缝合在一起以形成环状 带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层在所述缝合装置的上方被附接至所述基底结构;以及 由沿着缝合件对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所述第一层进行切割而形成的辅片,所述辅片 提供到所述缝合装置的入口、保护所述缝合装置不会露出、并且具有。

4、大致连续和不能透过 的表面, 其中,所述带适于:在通过所述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缝合区域进行至少 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还包括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层叠至所 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且在其中切割形成辅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所述缝合装置包括机器方向 (“MD”)纱线,当将所述纱线编织回所述基底结构的边缘中时,所述纱线形成缝合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所述缝合装置包括附接至所述 基底结构的边缘的一个或多个缝合螺线或边缘件。 5.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包括。

5、: 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被直接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 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 缝合件,所述缝合件由附接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边缘的嵌入缝合件和形成于所述基 底结构的第二边缘上的缝合环构成,其中,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所述第一层保护所述嵌 入缝合件和缝合环并具有大致连续且不能透过的表面, 其中,所述带适于:在通过所述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缝合区域进行至少 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对。

6、层叠至所述基底织物的所述 层进行切割以形成辅片以及允许接近所述嵌入缝合件以用于缝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还包括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层叠至所 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且在其中切割形成辅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所述层 形成于所述基底结构上,并且所述层在所述带形成环状时边对边地抵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所述嵌入缝合件和所述缝合环 相互交错并利用柱销接合。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所述缝合环是附接至所述基底 结构的缝合螺线。 11.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包括: 基底结。

7、构,所述基底结构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被直接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88964 A 2/3页 3 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 缝合螺线,所述缝合螺线附接至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中的每一个,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层叠层具有比所述基底结构短的长度, 其中,所述带适于:在通过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缝合区域进行至少局部 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其中,附接至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 第二边缘。

8、的所述缝合螺线相互交错并利用柱销接合,以形成环状织物。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还包括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层叠至 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 14.一种形成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织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基底结构; 提供连接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缝合装置;以及 将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直接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 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 其中,所述带适于:在通过所述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所述带之后,对缝合区域进行至少 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

9、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装置包括缝合环、嵌入缝合件或缝合螺 线,所述缝合环由形成所述基底结构的纱线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缝合装置相互交错; 将柱销插入到所述缝合装置中,以使所述能够机上缝合的织物呈环形;以及 在所述缝合装置上方设置防护覆层,以保护所述缝合装置不受所层叠的第一层的影 响,其中,在将所述柱销插入以及设置所述防护覆层之后执行所述层叠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在所述第一层中切割出辅片以允 许接近所述缝合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施加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层叠至所 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且在。

10、其中切割形成辅片。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结合所述缝合装置以形成环形带时,覆盖所述 基底结构和缝合装置的所述层叠的第一层的边缘相互抵接并在所述环形带上形成大致连 续且不能透过的表面。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在基底结构的每一个边缘处附接 所述缝合装置,所述缝合装置包括突出的螺线或边缘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层叠步骤过程中,所述第一层叠层具有比 所述基底结构短的长度,并且其中,当所述突出的螺线或所述边缘件的突出部相互交错时, 所述第一层的边缘边对边地抵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将第二层层叠至所述基。

11、底结构的 第二侧上,所述第二层具有比基底结构短的长度。 23.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包括: 基底结构,所述基底结构在机器横向方向(“CD”)上具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88964 A 3/3页 4 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所述第一层叠薄膜保护层被直接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一侧 上,其中,所述层未部分地或未完全地填充所述基底结构;以及 边缘件,所述边缘件附接至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中的每一个,所述边缘件包 括多个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可相互交错并被紧固,以形成环形带, 其中,所层叠的层在所述边缘件的上方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带构造成:在通过缝合装 置安装和连接。

12、所述带之后,对所述带进行至少局部加热以将所述薄膜层叠至所述边缘件上 方的基底结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能够机上缝合的工业带,还包括第二层叠层,所述第二层叠 层层叠至所述基底结构的第二侧。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88964 A 1/4页 5 有缝层叠带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3月20日、国家申请号为200780016954.X、名称为“有 缝层叠带”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可机上缝合的工业带及制造工业带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 于工业应用的有缝层叠带。 背景技术 0003 于此提到的工业带可包括在食品处理工业中使用的用作传送带。

13、和运输机带的那 些带、用于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的带和在制造无纺织物中例如在梳理和搭接中以及在 其它工业应用中使用的带。典型地,这些带是不能透过的,这在例如食品处理工业中对于防 止细菌粘附以及提高清洁带的容易程度上是很有用的。 0004 传统上,在这些工业中或这些应用中使用的带或者通过例如环状编织而形成环 状,或者可替换地,将诸如钳压缝合件(clipper seam)的缝合件附接至带的两个机器横向 (“CD”)边缘以制造环状带。有时用于形成环状带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带的机器横向边缘 钎焊或熔接起来。正如易于了解的那样,钎焊要求带包括可接合在一起的金属部分。另一 种用于制造环状带的方法是利用销。

14、缝合件来接合,其中通过使由位于带边缘上的机器方向 (“MD”)纱线形成的线环相互交错,并将销或柱栓插入其中以将相互交错的线环保持在一 起,而将带的两个CD边缘制成环状。 0005 上述销缝合件是用于将带缝合成环状的一种非常常见的设备。这种缝合件包括多 个大致呈U形的钳钩,这些钳钩以交替的方式安装在典型为波纹板轧机带的CD边缘上,从 而在将带的两个CD边缘集合在一起时,这些钳钩可相互交错以限定通道,可将系带或柱销 引入该通道中以将一个边缘紧固至另一个边缘。单独的钳钩为硬质金属丝,并具有两个平 行元件,这两个元件彼此分离,其间距大致等于或略小于带厚,且它们具有相向的倒钩,以 便当所述元件在被推到带。

15、的边缘上时不易于掉落。在已安装好钳钩后,这两个平行元件位 于带的横向边缘的相对侧上,并贴合地倚靠在带的背面,它们具有相同的或不同的长度,并 因此可从带的横向边缘沿纵向延伸相同或不同的量。 0006 有时使用其它类型的机械紧固件。存在诸如德国汉诺威市的Siegling公司(www. )和瑞士巴塞尔市的Habasit公司()在他们的带上使用的 用于紧固或缝合的渐缩覆层或接头。 0007 可缝制其它缝合件,在该缝合件上包括缝制在带的两个横向边缘上的织网或螺旋 系带,其中织网或螺旋系带包括连接线环。可替换地,带的编织基底结构可包括连接线环。 在任一情况下,用柱销穿过相互交错的线环来将连接环组合在一起,。

16、以形成缝合。 0008 但是,迄今为止已知的这些缝合方法对于某些应用具有一定的缺点。某些带的一 个方面是要求确保要具有光滑而均匀的表面用于被传送的产品。提供这种表面的一种方法 是,将一层或多层材料相互层叠在一起,或者将一层或多层材料层叠在例如编织或针织的 基底结构上。但是,上述缝合方法不会总允许光滑的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了解到,层 叠结构的缝合在均匀性、不可透过性和抗疲劳性方面显示出其自身的问题。 说 明 书CN 104088964 A 2/4页 6 0009 一个影响层叠带的特殊问题是,诸如聚氨酯或硅树脂薄膜的层叠材料可能会从基 底结构上剥离。这种剥离通常可能由接合织物的两个边缘所使用的。

17、方法或装置引起。 0010 已经证实,这个问题在用于食品传输中的带的叠层或涂层中尤其麻烦。这些涂层 通常设有某些有用的属性,这些属性包括抗菌特征、或抵抗沉积在其上的材料粘附的具体 特征。如能够设想到的,抗菌涂层从食品传送带上剥离会带来因剥离而导致的食物污染以 及抗菌效果劣化的双重问题。因此,防止这种剥离对于食品加工和包装工业具有很大实用 价值。 0011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缝合方法不能解决由缝合技术自身造成的带中有开口的问 题,因此,这种接缝为食品或污染物提供了嵌入该接缝中的机会,从而抵消了带的抗菌和清 洁特性的大部分被抵消,而带原本应该是密封的。 0012 显然,有方法来提供用于工业应用的可。

18、缝合的织物,前述情况仅作为示例给出。但 是,如同任何事情一样,总是希望对于以前已经做的事情进行改进或提供一种替换。可缝合 的织物也不例外。本发明旨在解决已知缝合方法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13 因此,本发明是有缝工业带以及制作它的方法。 001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本上抗剥离的层叠的可缝合带。 001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嵌入缝合件接合层叠带的方法。 001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突出的缝合螺线的层叠带。 0017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带,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的 基底结构;层叠在基底结构上的一个或多个材料层;和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边缘。

19、缝合在一起 以形成环形带的缝合件,其中,将层叠的材料层附接到基底结构上方并覆盖缝合件。可在 基底的另一侧上层叠在缝下方延伸的第二层。该带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辅片,所述辅片通过 对层叠到基底结构的层进行切割形成,并且辅片提供到缝合件的入口并保护缝合件不会露 出。在该语境下,“基底结构”可以是带的一个部分,或者是在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叠的材料层 以前的整个带。 0018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带,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的 基底结构,层叠在所述基底结构上位于缝合件上方且优选也位于缝合件下方的层,所述缝 合件由附接至该基底结构的第一边缘的嵌入缝合件和形成在基底结构的第二边缘上的一 组缝合环。

20、构成,其中,层叠至基底结构的层保护嵌入缝合件并防止其上承载的物质通过缝 合件。 0019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能够机上缝合的带,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的 基底结构,层叠至基底结构的顶面和底面的层,和附接至第一和第二边缘中的每一个上的 突出的螺线,其中,该层叠层具有比基底结构短的长度,并且其中,当该突出的螺线相互交 错时该层叠层边对边地抵接。 0020 对于所有的实施方式,该方法总体上涉及形成能够机上缝合的带,该方法包括下 面的步骤:提供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基底结构,提供连接该第一和第二边缘的缝合件,和 将层层叠至基底结构上,并且在大多数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层层叠在至少位于缝合件的上方 且优。

21、选地还位于其下方。 说 明 书CN 104088964 A 3/4页 7 0021 现将参照如下标识的附图,更为完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截面图; 0023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有缝带在缝合后的截面图; 0024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俯视图; 0025 图4是图3所示有缝带的截面图; 0026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截面图; 0027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截面图; 0028 图7是图6中所示的有缝带的俯视图;以及 0029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有缝带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如上所。

22、述,存在织物或带可用作传送带的多种应用。前述的特定示例涉及用于传 送包括例如食物在内的多种物品的应用和在生产MDF和无纺织物中的应用。但是,本发明 不限于此,且可用于工业应用中任何需要有缝和层叠带的使用。 0031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参见图1和2。在图1中,示出了具有完整的缝合件12的带 10。该缝已经被接合以形成环形带。该完整的缝可由标准的环状缝构成,其中基底的MD纱 线形成该线环。可替换地,附接螺线以形成螺旋缝合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内嵌 螺旋缝合件,或可使用其它任何适于该目的的缝合结构。在图2中,示出了环状缝合件14, 它利用柱销15将带10的两个边缘部分16和18沿机器横向方向。

23、(“CD”)缝合在一起。覆 盖在基底结构12上的是叠层20,它至少位于缝合件12的上方且优选地还位于其下方。层 压材料20包括至少露出部分环状缝合件14和柱销15的切口17。 003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带10的生产过程中,包括环状缝合件14的缝合环的 基底结构22被形成,并使用例如柱销15接合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环形带10。将防护覆层 (未示出)放置在缝合件上方,以防止涂层或层压材料粘附到那里。而后将环形带10与薄 膜20层叠在一起以形成环形带。涂层或层叠材料的示例可包括特殊改性聚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coPET)薄膜和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或coPET薄膜或PET薄膜的组合、。

24、聚 氨酯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适当的材料。而后,沿着缝合件12在缝合件上方(如 果在两侧均进行层叠,还包括缝下方)切割(17)环形带,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层叠材料辅片 (flap),并允许将柱销15移除。这时,同样将安装用来保护缝的防护覆层移除。在移除柱 销15后,就可将带安装到机器上。缝合件12和柱销15允许带10的机上缝合。通过一个 或多个切口17形成的层叠材料辅片保护缝合件12,并且所得到的带对于整个带10都将具 有基本上一致的横截面。在通过缝合装置安装和连接带的边缘后,对缝合区域进行局部加 热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还施加压力,以将薄膜熔合或“层叠”到缝合区域中的基底结构上。 0033 本发。

25、明的另一个方面可参见图3和4。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例如可通过编织形成 基底结构22。在该编织成的基底结构22的一个或两个边缘上,可通过沿基底结构22的机 器横向方向边缘将MD纱线编织回基底结构中来形成缝合环。可替换地,可在一个或两个边 缘上将缝合螺线插入至基底结构中。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情况,在基底结构22的边缘上可 说 明 书CN 104088964 A 4/4页 8 附接嵌入缝合件24。例如可通过将该嵌入缝合件24焊接、缝制或粘合在基底结构22上, 而将该嵌入缝合件24附接至基底结构22。该嵌入缝合件24在不附接至基底结构22的边 缘上,包括一系列线环26,所述线环26可与在基底结构22的边。

26、缘上形成的线环相互交错。 而后,可利用柱销来接合这些线环,以形成环形织物。 0034 而后,可将基底结构22、缝合环、缝合螺线和嵌入缝合件24或它们的各种组合层 叠在上面且优选地层叠在下面。同样,在层叠之前,必须保护缝合环等,以防止施用到其上 的涂层或叠层薄膜的粘结。涂层或叠层将在带和缝合区域之间提供连结和均匀性。此外, 在涂层或叠层之后,可切割叠层,以允许带的机上缝合。可替换地,可在不形成环状的情况 下对带进行层叠,而后在于安装过程中线环交错和将销插入其中之后,在形成环形时叠层 的边缘将彼此抵接,以致呈现出连续的表面。 0035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示于图5中。图5描绘了基底结构22,盖基底结。

27、构22具有形 成于基底结构22的上方和下方的层叠层20。在基底结构22的边缘上,且附接到那里的是 缝合螺线28。缝合螺线28优选地在层叠后被附接至基底结构;但是,也可在层叠前,将缝 合螺线28附接至基底结构22。基底结构22的每个边缘都可包括缝合螺线28,当将它们集 合在一起并相互交错时,可通过穿过孔30放置柱销而它们接合在一起。 0036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示于图6中。在图6中,基底结构22具有形成在该基底结构 22上方和下方的层叠层20。附接到基底结构的端部并附接在那里的是边缘件32。如图7 所示,边缘件形成为具有一系列突出部36。各突出部36均包括孔34。在使用中,边缘件32 形成于传送。

28、带的两个CD边缘,相互交错,并将柱销穿过突出部36的孔34,以形成并缝合环 形传送带。相互交错的突出部36形成大致均匀的表面,这防止食物等在传送带上移动。优 选地,边缘件23在层20的层叠后形成在基底结构上,但是,该边缘件也可在层叠前形成于 基底结构上。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叠层停止于基底结构22的边缘前的几毫米处,以 容纳边缘件32。 0037 在图8所示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示边缘件32具有不超过基底结构22的高度。该 边缘件32附接至基底结构22,并且层叠层20在该边缘件32的上方延伸。在这种构造中, 层叠层20还有助于为在传送带上沉积的任何材料提供连续且光滑的表面。 0038 因此,通。

29、过使用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形成一种带,其不会具 有迄今为止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某些不希望的属性。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叠结 构,该结构在提供可容易缝合的带的同时,防止颗粒污染带特别是在缝合区域中的污染,抑 制细菌生长,减少所有例如与钳压缝合有关的剥离风险。 说 明 书CN 104088964 A 1/4页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8964 A 2/4页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8964 A 10 3/4页 11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8964 A 11 4/4页 12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8964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