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圆型针织机的绒圈形成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1024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6245.4

申请日:

1993.05.19

公开号:

CN1095433A

公开日:

1994.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4.11.23|||发明专利公报更正更正卷=10号=47页码=更正项目=代理机构误=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正=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公开|||

IPC分类号:

D04B9/12

主分类号:

D04B9/12

申请人:

中亚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金泰东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肖春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在基本织造圈上形成绒头纱线的绒圈形成装置包括具有插入导向通道1,2,3,4中的一割绒针20的一针筒三角10,第1和第3导向通道设置有起针三角5,6,在第3段处的第1和第3导向通道设置有割绒三角7和一辅助圆盘,起针三角8,9设置在第4和第5段处的第2,第4导向通道,割绒三角11和上辅助圆盘设置在第6段处的第2和第4导向通道,重复和连续设置辅助三角32和向前的三角34,针40插入针盘三角30的第1导向通道33中。

权利要求书

1: 在圆形针织机中用于在基本织造上由绒头纱线形成绒圈的绒圈形成装置,包括: 具有插入导向通道1,2,3,4中的一割绒针20的一针筒三角10,第1和第3导向通道设置有安装在此的起针三角5,6,在第3段处的第1和第3导向通道1,3设置有割绒三角7和一辅助圆盘19,该圆盘19设置在第1和第3导向通道1,3的外部分; 起针三角8,9设置在第4和第5段处的第
2: 第4导向通道2,4处; 割绒三角11和上辅助圆盘19a设置在第6段处的第2和第4导向通道2,4处; 重复和连续设置辅助三角32和向前的三角34,因此,第1导向通道33可以形成在针盘三角30的外圆周上,针盘三角30的内圆周仅在第1,第2,第4和第5段处设置有向后的三角34; 针40插入针盘三角30的第1导向通道33中。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基本织造圈上形成绒头的一绒圈形成装置,其中,小量的绒头纱线被均匀地分布,防止绒头脱落和松散,这样就获得了更牢固的针织绒头。

    通常的绒圈形成装置包括安装在一个针筒三角上的三个割绒针,该针筒三角具有三段导槽,三个针安装在一针盘上,在该装置中,三段包括一组(共计6组),且形成两根绒头纱线并被割绒。在通常的装置中形成144个基本织造圈(标准单元)的48根绒头纱线,其中,绒头纱线被均匀地分布,这样产生条纹现象并且降低针织长毛绒织物的品质。此外,由通常的装置在基本织造上形成的绒头纱线的定位受到限制。这就使得把绒头纱线均匀地分配到整个纺织织物上是困难的。此外,绒头纱线,即比基本织造更昂贵的阿克利纶纱线的用量将增加,因此,这就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由于重复共6组的过程,很维以高速度生产织物,这样,就限制了生产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一圆形针织机地绒圈形成装置,它包括4段针筒三角和针盘三角,其中,6段构成1组(共5组)且应用20根绒头纱线,把小量绒头纱线不规则地且均匀地分配到整个纺织织物上。就这种结构而言,防止了由条纹引起的品质的降低且能获得高速制造。

    图1是安装在一圆形针织机上的本发明的一绒圈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装置的整个结构的示图。

    图3是示出由本发明的装置制织的织物的示图。

    图4是由通用绒圈形成装置形成的织物的示图。

    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A:绒头纱线  A′:绒圈

    a:基本织造纱线  C:组

    1.2.3.4:导向通道  5.6.8.9:起针三角

    10:针筒三角  7.11:割绒三角

    13.14.15.16:割绒针  13a.14a.15a.16a:突起部

    19.19a:辅助圆盘  30:针盘三角

    31:三角  32:辅助三角

    33:第一导向通道  34:向前的三角

    35:向后的三角  36.37.38.39:针

    36a.37a.38a.39a:第一突起部  36b.37b.38b.39b:第二突起部

    参见附图,尤其见图2,本发明的绒圈形成装置包括一个针盘三角30和一针筒三角10,其中,针40安装在针盘三角30上而割绒针20安装在针筒三角10上。针筒三角10具有6段,其中,设有导向通道1,2,3,4。起针三角5和6分别固定在第1段的第1导向通道1处和第2段的第3导向通道3处。在第3段处,一个割绒三角7被设置在第1和第3导向通道1,3处,且一个辅助圆盘19被设置在顶部。在第4和第5段,起针三角8,9被分别设置在第2和第4导向通道2,4处。在第6段,割绒三角11只被设置在第2和第4导向通道2,4处,且一辅助圆盘19a被设置在顶部。通过将突起部13a,14a,15a,16a插入通道1,2,3,4中在导向通道1,2,3,4中设置有割绒针13,14,15,16。

    针盘三角30带有一个锥形三角底板31。辅助三角32和向前的三角34连续地被设置在第1和第2段,所以,第1导向通道33可以设置在锥形三角板31的外圆周处。在第3段,设置只具有导向通道33的辅助三角32。在第4和第5段,设置辅助三角32和向前的三角34。在第6段,设置仅带有导向通道33的辅助三角32。

    在针盘三角30的内圆周处,在第1和第2段的下部以及在第4和第5的中部分别设置向后三角。针36,37,38,39带有第1和第2突起部36a,37a,38a,39a,36b,37b,38b,39b而第1突起部36a,37a,38a,39a插入第1导向通道33中。A,A′,a和c分别代表绒头纱线,绒头纱线的绒圈,基本织造和扩圈。

    在针盘三角30处设置的针40形成绒头纱线和基本织造线,而在针筒三角10处的割绒针40仅织造由绒头纱线形成的绒圈。根据本发明每一段的详细描述如下。

    第1段

    安装在针筒三角10上的第一割绒针13的第一突起部13a搭接在第1导向通道处的起针三角5上且被提起。安装在针盘三角30上的第一针36的第二突起部36b搭接在向后的三角35上并被提起。当突起部13a和13b到达起针三角和向后的三角5,35的倾斜的顶点X时,通过喂纱口喂入绒头纱线A。在突起部13a,36b通过倾斜的顶点X时,它们落下,此处,确定绒头的长度,这样就形成了绒圈A′。绒头纱线A被压在辅助圆盘19下。针盘三角30上的4根针36,37,38,39的第一突起部36a,37a,38a,39a依次向向前的三角34前进进并通过向前的三角34的倾斜的顶点T,此处,喂入基本织造纱线,这样,形成扩圈,基本织造,而针筒三角10处的割绒针14,15,16沿着导向通道2,3,4的槽平行地行进。

    第2段

    在针筒三角10处,第3割绒针14搭接在起针三角6处并被提起。在针盘三角30处,第3针37搭接在向后的三角35上并被提起。当第3针37到达起针三角和向后的三角6,35的倾斜的顶点Y时,在第1段喂入绒头纱线A。在通过点Y之后,确定绒头的长度,这样就形成了绒圈A′。绒头纱线A被压在辅助圆盘19下。在针盘三角30处的4根针36,37,38,39依次向向前的三角34前进。当通过倾斜的顶点T时,形成另一扩圈C,这样就形成基本织造。在针筒三角10处的第1,2,4割绒针13,15,16估然沿第1,2,4导向通道1,2,4行进。

    第3段

    在该段,不形成绒头纱线A和基本织造纱线a。然而,当在针筒三角10处的割绒针13,15的突起部13a,15a被一割绒三角7提起且然后通过倾斜的顶点时,切割已压在辅助圆盘19下的绒头纱线A。此后,突起部13a,15a落下。在针盘三角30处的针40仍然沿第1导向通道33前进。

    第4段

    如在第1段处,重复由绒头纱线A形成绒圈A′的工艺。然而,分别提起处于针筒三角10处的第2割绒针14和处于针盘三角30处的第2针37,它们搭接在起针和向后三角8,9处,然后,落下形成绒圈A′。绒头纱线A被压在辅助圆盘19下,形成具有扩圈的基本织造。

    第5段

    该段类似于第2段。然而,提升和落下针筒三角10处的第4割绒针16和针盘三角30处的第4针39,它们分别搭接在起针三角9和向后的三角35上,这样就形成了绒圈A′。此时,绒头纱线A被压在辅助圆盘19a下。

    第6段

    在该段,切割绒头纱线A。沿着第1导向通道33移动针盘三角30处的针40。只有处于针筒三角10处的第2和第4割绒针14,16被提起,搭接在割绒三角11上,这样切割已压在辅助圆盘10下的绒头纱线A。此后,割绒针14,16落下。

    正如以上所描述的,在本发明的装置中,6段包括一组,该组以这样的方式被连续地安装,即,在该组转一圈期间,重复五次。具有绒圈的基本织造的状况如图3所示。通过6段形成绒头纱线,绒头纱线的位置改变,从而无规则地且均匀地分布。这就防止了条纹现象并形成在基本织造上产生的小量绒头纱线,这样,获得更牢固的纺织物。另外,通过每组喂入4根绒头纱线,数目上总计为20个,能高速度地生产织物。

用于圆型针织机的绒圈形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于圆型针织机的绒圈形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于圆型针织机的绒圈形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圆型针织机的绒圈形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圆型针织机的绒圈形成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于在基本织造圈上形成绒头纱线的绒圈形成装置包括具有插入导向通道1,2,3,4中的一割绒针20的一针筒三角10,第1和第3导向通道设置有起针三角5,6,在第3段处的第1和第3导向通道设置有割绒三角7和一辅助圆盘,起针三角8,9设置在第4和第5段处的第2,第4导向通道,割绒三角11和上辅助圆盘设置在第6段处的第2和第4导向通道,重复和连续设置辅助三角32和向前的三角34,针40插入针盘三角30的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