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炉冷却系统.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101149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9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20797.7

申请日:

2013.01.20

公开号:

CN103940245A

公开日:

2014.07.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7D 15/02申请公布日:201407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7D 15/02申请日:20130120|||公开

IPC分类号:

F27D15/02; C22B23/00

主分类号:

F27D15/02

申请人:

浙江金鸿源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友良; 石春贤

地址:

311500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庐经济开发区舒川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炉冷却系统,包括炉架和设于炉架上部的中频炉,所述中频炉转动连接在炉架上,所述炉架上设有驱动中频炉反转的驱动电机,中频炉口沿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到槽型流道,所述槽型流道通往冷却池,流道口下方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开口区域覆盖流道口正下方及液态金属镍流出流道做抛物运动所落到冷却池内的区域,所述冷却池深4米,料斗高1.5米,冷却池底部设有连通到备用水库的开口,开口设有抽水系统,开口位于距水池底部2米处。开放式水源冷却冷却效果佳,效率更高,产能更大,更省电;相对于原来人工将中频炉中的高温液态金属镍手动运至冷却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加工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频炉冷却系统,包括炉架(1)和设于炉架上部的中频炉(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炉转动连接在炉架上,所述炉架上设有驱动中频炉反转的驱动电机(3),中频炉口沿一侧设有缺口(4),所述缺口连通到槽型流道(5),所述槽型流道通往冷却池(6),流道口下方设有料斗(7),所述料斗开口区域覆盖流道口正下方及液态金属镍流出流道做抛物运动所落到冷却池内的区域,所述冷却池深4米,料斗高1.5米,冷却池底部设有连通到备用水库的开口(8),开口设有抽水系统,开口位于距水池底部2米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流道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流道为曲线型。

说明书

说明书中频炉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中频炉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金属冶炼领域中尤其水淬镍冶炼耗能较高,每个加工环节的有效节能改进,都能降低相当客观的能耗。
但现有技术领域中,节能技术虽不断改进,但效果甚微;部分厂家为节能,在冷却过程采用人工把中频炉中的液态金属镍通过人工运至冷却池,虽然节省导流设备所需电能,但此操作方案危险性大,工作效率低;多数加工厂家节能方面都已不在做改进,不再在这方面浪费精力财力,造成现有水淬镍加工过程总体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中频炉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频炉冷却系统,包括炉架和设于炉架上部的中频炉,所述中频炉转动连接在炉架上,所述炉架上设有驱动中频炉反转的驱动电机,中频炉口沿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到槽型流道,所述槽型流道通往冷却池,流道口下方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开口区域覆盖流道口正下方及液态金属镍流出流道做抛物运动所落到冷却池内的区域,所述冷却池深4米,料斗高1.5米,冷却池底部设有连通到备用水库的开口,开口设有抽水系统,开口位于距水池底部2米处。槽型流道,相对于现有管道导流,不需要其他冷却设备,在流至冷却池过程已做自然降温,液态金属镍流入冷却池迅速降温并落在料斗内,形成水淬镍;冷却池中的水流在抽水系 统动力下连通备用水库,距水池底部2米处自行水循环进行对水池内冷却水降温,开放式水源冷却冷却效果佳,效率更高,产能更大,更省电;相对于原来人工将中频炉中的高温液态金属镍手动运至冷却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加工成本。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型流道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流道。开放型槽口,散热效果更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型流道为曲线型。流程更长,散热效果更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槽型流道,自然冷却阶段,冷却效果好,节能环保;开放式水源冷却冷却效果佳,效率更高,产能更大,更省电;相对于原来人工将中频炉中的高温液态金属镍手动运至冷却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Ⅰ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中频炉冷却系统,包括炉架1和设于炉架上部的中频炉2,所述中频炉转动连接在炉架上,所述炉架上设有驱动中频炉反转的驱动电机3,中频炉口沿一侧设有缺口4,所述缺口连通到槽型流道5,所述槽型流道通往冷却池6,流道口下方设有料斗7,所述料斗开口区域覆盖流道口正下方及液态金属镍流出流道做抛物运动所落到冷却池内的区域,所述冷却池深4米,料斗高1.5米,冷却池底部设有连通到 备用水库的开口8,开口设有抽水系统,开口位于距水池底部2米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型流道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开放型槽口,散热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型流道为曲线型。流程更长,散热效果更好。
液态金属镍加热液化后,开启驱动电机,将中频炉反转,中频炉中的液态金属镍便从缺口进入槽型流道,最后流入冷却池,落在料斗内。
槽型流道,相对于现有管道导流,不需要其他冷却设备,在流至冷却池过程已做自然降温,液态金属镍流入冷却池迅速降温并落在料斗内,形成水淬镍;冷却池中的水流在抽水系统动力下连通备用水库,距水池底部2米处自行水循环进行对水池内冷却水降温,开放式水源冷却冷却效果佳,效率更高,产能更大,更省电;相对于原来人工将中频炉中的高温液态金属镍手动运至冷却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加工成本。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中频炉冷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频炉冷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频炉冷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频炉冷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频炉冷却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02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 N 1 0 3 9 4 0 2 4 5 A (21)申请号 201310020797.7 (22)申请日 2013.01.20 F27D 15/02(2006.01) C22B 23/00(2006.01) (71)申请人浙江金鸿源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311500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庐经济 开发区舒川路8号 (72)发明人吴友良 石春贤 (54) 发明名称 中频炉冷却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炉冷却系统,包括炉 架和设于炉架上部的中频炉,所述中频炉转动连 接在炉架上,所述炉架上。

2、设有驱动中频炉反转的 驱动电机,中频炉口沿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 通到槽型流道,所述槽型流道通往冷却池,流道口 下方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开口区域覆盖流道口正 下方及液态金属镍流出流道做抛物运动所落到冷 却池内的区域,所述冷却池深4米,料斗高1.5米, 冷却池底部设有连通到备用水库的开口,开口设 有抽水系统,开口位于距水池底部2米处。开放式 水源冷却冷却效果佳,效率更高,产能更大,更省 电;相对于原来人工将中频炉中的高温液态金属 镍手动运至冷却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节 省了人工,降低了加工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0245 A CN 103940245 A 1/1页 2 1.一种中频炉冷却系统,包括炉架(1)和设于炉架上部的中频炉(2),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频炉转动连接在炉架上,所述炉架上设有驱动中频炉反转的驱动电机(3),中频炉口沿 一侧设有缺口(4),所述缺口连通到槽型流道(5),所述槽型流道通往冷却池(6),流道口下 方设有料斗(7),所述料斗开口区域覆盖流道口正下方及液态金属镍流出流道做抛物运动 所落到冷却池内的区域,所述冷却池深4米,料斗高1.5米,冷却池底部设有连通到备用水 库的开口(8),。

4、开口设有抽水系统,开口位于距水池底部2米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流道截面为上宽下 窄的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流道为曲线型。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40245 A 1/2页 3 中频炉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中频炉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金属冶炼领域中尤其水淬镍冶炼耗能较高,每个加工环节的有效节能 改进,都能降低相当客观的能耗。 0003 但现有技术领域中,节能技术虽不断改进,但效果甚微;部分厂家为节能,在冷却 过程采用人工把中频炉中的液态。

5、金属镍通过人工运至冷却池,虽然节省导流设备所需电 能,但此操作方案危险性大,工作效率低;多数加工厂家节能方面都已不在做改进,不再在 这方面浪费精力财力,造成现有水淬镍加工过程总体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中频炉冷却系统。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频炉冷却系统,包括炉架 和设于炉架上部的中频炉,所述中频炉转动连接在炉架上,所述炉架上设有驱动中频炉反 转的驱动电机,中频炉口沿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到槽型流道,所述槽型流道通往冷 却池,流道口下方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开口区域覆盖流道口正下方及液态金属镍流出流道 做抛。

6、物运动所落到冷却池内的区域,所述冷却池深4米,料斗高1.5米,冷却池底部设有连 通到备用水库的开口,开口设有抽水系统,开口位于距水池底部2米处。槽型流道,相对于 现有管道导流,不需要其他冷却设备,在流至冷却池过程已做自然降温,液态金属镍流入冷 却池迅速降温并落在料斗内,形成水淬镍;冷却池中的水流在抽水系统动力下连通备用水 库,距水池底部2米处自行水循环进行对水池内冷却水降温,开放式水源冷却冷却效果佳, 效率更高,产能更大,更省电;相对于原来人工将中频炉中的高温液态金属镍手动运至冷却 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加工成本。 0006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型流道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

7、形流道。开放型槽口,散热效果 更佳。 0007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槽型流道为曲线型。流程更长,散热效果更好。 0008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槽型流道,自然冷却阶段,冷却效果好, 节能环保;开放式水源冷却冷却效果佳,效率更高,产能更大,更省电;相对于原来人工将 中频炉中的高温液态金属镍手动运至冷却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节省了人工,降低 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说 明 书CN 103940245 A 2/2页 4 0012 图3是图1中的放大图。 具。

8、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中频炉冷却系统,包 括炉架1和设于炉架上部的中频炉2,所述中频炉转动连接在炉架上,所述炉架上设有驱动 中频炉反转的驱动电机3,中频炉口沿一侧设有缺口4,所述缺口连通到槽型流道5,所述槽 型流道通往冷却池6,流道口下方设有料斗7,所述料斗开口区域覆盖流道口正下方及液态 金属镍流出流道做抛物运动所落到冷却池内的区域,所述冷却池深4米,料斗高1.5米,冷 却池底部设有连通到备用水库的开口8,开口设有抽水系统,开口位于距水池底部2米处。 0014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型流道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开放型槽口,散热效果更佳。 00。

9、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型流道为曲线型。流程更长,散热效果更好。 0016 液态金属镍加热液化后,开启驱动电机,将中频炉反转,中频炉中的液态金属镍便 从缺口进入槽型流道,最后流入冷却池,落在料斗内。 0017 槽型流道,相对于现有管道导流,不需要其他冷却设备,在流至冷却池过程已做自 然降温,液态金属镍流入冷却池迅速降温并落在料斗内,形成水淬镍;冷却池中的水流在抽 水系统动力下连通备用水库,距水池底部2米处自行水循环进行对水池内冷却水降温,开 放式水源冷却冷却效果佳,效率更高,产能更大,更省电;相对于原来人工将中频炉中的高 温液态金属镍手动运至冷却池,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且节省了人工,降低了加工成本。 0018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 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 义的范围。 说 明 书CN 103940245 A 1/1页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40245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