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87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 N 1 0 3 9 6 8 7 4 8 A (21)申请号 201410235558.8 (22)申请日 2014.05.29 G01B 7/02(2006.01) (71)申请人龚永祥 地址 215554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尚湖镇新 裕村王家(7)塘东巷18号 (72)发明人龚永祥 (54) 发明名称 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及监 测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线缆检测技术领域,涉及线缆金 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它包含内部具 有空腔的壳体、安装在空腔中的定时放电单元、放 电开。
2、关K1、放电电阻R1、中央控制单元、电机驱动 单元、外径获取单元、计时单元、显示单元、数据存 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电机、安装在电机的转轴 上的容缆容器、由位于空腔内部的第一电极及第 二电极组成的可变容量电容器C1、缓冲电阻R2及 电力源S;容缆容器内部具有容缆腔,容缆腔内有 夹持部件;电力源S、可变容量电容器C1、缓冲电 阻R2、数据采集单元依次串联形成电力回路。本 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设备结构简单、综 合成本低、测试速度快、测试结果准确、不需要开 剥设备,工作劳动强度更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
3、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8748 A CN 103968748 A 1/1页 2 1.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 安装在空腔中的定时放电单元、放电开关K1、放电电阻R1、中央控制单元、电机驱动单元、 外径获取单元、计时单元、显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位于空腔底部的电机、 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的容缆容器、由位于空腔内部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组成的可变容量 电容器C1、缓冲电阻R2及电力源S;容缆容器内部具有容缆腔,容缆腔内具有使线缆位于中 央的夹持部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壳体的。
4、相对两侧的内边缘;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 下表面与容缆容器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电力源S、可变容量电容器C1、缓冲电阻R2、数 据采集单元依次串联形成电力回路,可变容量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电力源S的一端及放电 开关K1的一端,放电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放电电阻R1的一端,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 在可变容量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中央控制单元与定时放电单元、电机驱动单元、外径获取 单元、计时单元、显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通过电连接;电机驱动单元控 制电机的动作,定时放电单元控制放电开关K1的动作,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之间 有电连接。 2.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方法,它是采。
5、用了权利要求1的线缆金属包覆带 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1)获取线缆外径:手工输入或外径测控仪输入; (2)夹紧线缆并使线缆处于容缆腔的中央位置,并使线缆伸出容缆腔的上表面; (3)释放完成可变容量电容器上的电量; (4)根据外径值获取转速表; (5)驱动电机转动使线缆在第一及第二电极间转动,并开始进行计时及进行数据采集 并存入数据存储单元,在电机转动的相邻间隙中使可变容量电容器上的电量全部释放; (6)当采集到的数据出现第二次突变时,停止电机转动,并调用计算较件进行计算,获 得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并送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6874。
6、8 A 1/5页 3 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线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 置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线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占国民经济总额的份额越来越大,线缆有各种类 型。对于有金属包覆带的线缆来说,对于包覆带搭接处的宽度一般是有要求的,不论是光缆 还是电缆。搭接宽度过小的话,线缆在施工扭转中极易开裂;而搭接宽度过大时,不仅会造 成金属带的浪费,同时,也会使线缆在强扭情况下开裂,因此,控制好搭接宽度是线缆行业 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 0003 为此,对于线缆来说,通常是将线缆的护套剥开,然后量取金。
7、属包覆带搭接处的宽 度,由于线缆护套往往与金属包覆带粘在一起,因此,开剥护套对于大芯数、大直径缆来说 相当费时、费力;即使是小芯数电缆,开剥线缆也要专用的剥缆刀或刀片,剥缆刀或刀片开 剥金属带后,极易钝化,因此,测量金属包覆带搭接的工作可谓花时、且成本较高。 0004 目前,行业内没有很好的方法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 装置及监测方法,它是采用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0006 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内部具有空腔91的 壳体9、安装在空腔中的定时放电单元21、放电开关K1、放电电阻R1、中央。
8、控制单元22、电 机驱动单元70、外径获取单元23、计时单元24、显示单元25、数据存储单元26、数据采集单 元27、位于空腔底部的电机6、安装在电机的转轴61上的容缆容器8、由位于空腔内部的 第一电极71及第二电极72组成的可变容量电容器C1、缓冲电阻R2及电力源S;容缆容器 内部具有容缆腔81,容缆腔内具有使线缆位于中央的夹持部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壳 体的相对两侧的内边缘;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下表面与容缆容器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电力源S、可变容量电容器C1、缓冲电阻R2、数据采集单元27依次串联形成电力回路,可变 容量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电力源S的一端及放电开关K1的一端,放电开。
9、关K1的另一端 连接放电电阻R1的一端,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可变容量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中央 控制单元与定时放电单元、电机驱动单元、外径获取单元、计时单元、显示单元、数据存储单 元、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通过电连接;电机驱动单元控制电机的动作,定时放电单元控制放电 开关K1的动作,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之间有电连接。 0007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设备结构简单、综合成本低、测试速度快、测试结 果准确、不需要开剥设备,工作劳动强度更低。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CN 103968748 A 2/5页 4 0008 图1为一种线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发明剖开壳体后的立体。
10、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为图2放大的主视图。 0011 图4为图2中电机部分、电容极板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0012 图5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请见图1至图5,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内部 具有空腔91的壳体9、安装在空腔中的定时放电单元21、放电开关K1、放电电阻R1、中央 控制单元22、电机驱动单元70、外径获取单元23、计时单元24、显示单元25、数据存储单元 26、数据采集单元27、位于空腔底部的电机6、安装在电机的转轴61上的容缆容器8、由位于 空腔内部的第一电极71及第二电极72组成的可变容量电容器C1、缓冲电阻R2及电力源S;。
11、 容缆容器内部具有容缆腔81,容缆腔内具有使线缆位于中央的夹持部件,第一电极、第二电 极位于壳体的相对两侧的内边缘;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下表面与容缆容器的上表面在同 一平面内;电力源S、可变容量电容器C1、缓冲电阻R2、数据采集单元27依次串联形成电力 回路,可变容量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电力源S的一端及放电开关K1的一端,放电开关K1 的另一端连接放电电阻R1的一端,放电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可变容量电容器C1的另一 端;中央控制单元与定时放电单元、电机驱动单元、外径获取单元、计时单元、显示单元、数 据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通过电连接;电机驱动单元控制电机的动作,定时放电单元 控制放电开关。
12、K1的动作,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之间有电连接。 0014 本发明的原理是这样的,包含电单元或光单元或光电单元3的缆芯2被金属包覆 带1所纵向包覆,所谓纵向包覆是指与缆芯轴线平行,纵向包覆时,金属包覆带具有一搭 接,也即金属包覆带的内端12与金属包覆带的外端11形成重叠,整个纵包的金属包覆带外 挤塑上护套4形成线缆7;测试时,线缆7位于容缆腔81中,容缆腔内具有使线缆位于中央 的夹持部件,由于使线缆位于中央的夹持部件为现有技术,如可以直接采用车床上夹紧圆 形钢材的夹具,即可以使圆形钢材位于夹具中央,因此,本申请中未再作图示意;线缆伸出 容缆容器的上表面,而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下表面与容缆容。
13、器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也 即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容缆容器的上面,通过手工输入线缆外径值或者采用外径测控 仪测得电缆值自动导入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存储的外径电机转速表输出指 令给电机驱动单元,进而控制电机的转速,电机开始转动后,中央控制单元发送指令给数据 采集单元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电机开始转动的同时计时 单元开始计时,本发明中优选选用步进式电机,步进的速率即电机转速表是预先设定的,也 可以人工设定;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线缆具有金属包覆层且金属包覆层具有搭接,故 位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线缆随着容缆容器一起转动,表现出来的是整个回路中电参数 的变化;。
14、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定时放电单元,定时放电单元使放电开关K1在电机转动的脉冲 间隙接通,使可变容量电容器C1上的电量释放完并为下一次数据准确采样作准备;显示单 元用于显示测试值及设定值;当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数据发生两次较大的突变时,完成 测试;经过软件自动计算,得到线缆金属带的搭接宽度。这样,不需要开剥线缆、使线缆的端 面平整,即可实现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不仅节省了测试的时间,而且测试结 说 明 书CN 103968748 A 3/5页 5 果更准确、不需要开剥线缆,因此,不需要开缆刀、刀片等的投入,不会对操作人员损伤。 0015 当然,第一及第二电极的宽度越窄,本发明的测试结果越准。
15、确;数据发生两次较大 的突变,有两种情况,之一为从搭接处,或者是上述位置没轴线的对称位置,这种情况是电 容的介质首先是多到少,再是少到多,称为情况一;另一为非搭接处或非搭接沿轴对称位置 处,这种情况是介质先少到多,再多到少,称为情况二;两种情况只不过一对称而已。 0016 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自动监测方法,它是采用了上述的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 宽度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1,获取线缆外径:手工输入或外径测控仪输入; 2,夹紧线缆并使线缆处于容缆腔的中央位置,并使线缆伸出容缆腔的上表面; 3,释放完成可变容量电容器上的电量; 4,根据外径值获取转速表; 5,驱动电机转动使线缆在。
16、第一及第二电极间转动,并开始进行计时及进行数据采集并 存入数据存储单元,在电机转动的相邻间隙中使可变容量电容器上的电量全部释放; 6,当采集到的数据出现第二次突变时,停止电机转动,并调用计算较件进行计算,获得 线缆金属包覆带搭接宽度,并送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0017 本发明中,以10mm外径的线缆测试,设定转速为1度/(1/60)秒,测得以下数值: 说 明 书CN 103968748 A 4/5页 6 说 明 书CN 103968748 A 5/5页 7 因此,经实际使用,达到了极好的效果,准确率相当高。 0018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设备结构简单、综合成本低、测试速度快、测 试结果准确、不需要开剥设备,工作劳动强度更低。 说 明 书CN 103968748 A 1/4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8748 A 2/4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8748 A 3/4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8748 A 10 4/4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8748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