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67623.X
2015.05.22
CN104841992A
2015.08.19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C 3/00申请日:20150522|||公开
B23C3/0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汪涵; 蒋继平; 汪玉书
213164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内鸣新中路2号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徐琳淞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将工件装夹在铣床上并铣出轴端扁头的第一面,计算出轴端扁头铣完第一面后第一面与工件外径的距离并控制该尺寸;Ⅱ、将工件转过180°;Ⅲ、铣第二面,控制尺寸利用本发明的可以在加工轴端扁头时保证其两个端面的对称度,提高轴的转动平稳度。利用本发明加工出的辊子在轧钢时可以保证轧制板材的质地。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Ⅰ、将工件装夹在铣床上并铣出轴端扁头的第一面,控制尺寸其中尺寸通过以下计算方式计算得出:已知:工件的外圆直径D,轴端扁头的厚度对称度TC;由此可得:式1:K=12(D-B);]]>式2:E=B+K其中,K:加工轴端扁头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的铣的深度;E:轴端扁头铣完第一面后第一面与工件外径的距离;设定尺寸和其中的公差根据并根据D=(Enm+K-m-n)]]>得出;然后根据对称度TC的定义可得:式3:Tc=(K-n)-(K+δ2)=-n-δ2;式4:Tc=(K+δ1)-(K-m)=δ1+m;从而得出:式5:δ2=-n-Tc;式6:δ1=Tc-m;式中,δ1:尺寸K的上偏差;δ2:尺寸K的下偏差;由于为封闭环,为减环,为增环,根据尺寸链公式K+δ1=(E+m)-(B+i)得出:式7:δ1=m-i;根据尺寸链公式K+δ2=(E+n)-(B+s)得出:式8:δ2=n-s;式中:m:尺寸E的上偏差;n:尺寸E的下偏差;s:尺寸B的上偏差;i:尺寸B的下偏差;将式5代入式8可得,式9:将式6代入式7可得,式10:由此得出尺寸Ⅱ、将工件转过180°;Ⅲ、铣第二面,控制尺寸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床为龙门铣床;所述步骤Ⅱ中校平工件已加工的第一面并保证其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0.015。
说明书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厂里,轧制各种板材的轧机上,有许多工作辊,其中工作辊直接与被轧工件接触。在轧制时,将工件置于两工作辊之间,由于工作辊旋转而将工件轧成一定的厚度。因轧制力很大,传递的扭矩也很大,所以工作辊的传动端不能用普通平键或花键来传递扭矩,而是用轴端扁头来进行传递扭矩。轴端扁士就是在一段圆柱形轴的两侧均铣去一定的余量形成端面(如图1)。 在轧制中,辊身容易磨损,磨损到一定程度,必须更换新的工作辊。为使换辊快捷和工作中转动平稳(若不平稳会影响板材质地),所以对轴端扁头加工有严格的要求:尺寸精度方面对其厚度要有公差;位置度方面,对其对称度也要求很高。 在生产中,轴端扁头尺寸公差,因在机床上能直接测量,所以问题不大;但是对称度在机床上不能直接测量,而往往达不到要求,从而造成返修甚至报废的后果。若返修则需要手工打磨轴端扁头的端面,这一做法的弊端:打磨后的平面肯定不平,正因为平面不平,所以对称度就不能保证;另外不但浪费工时,而且劳动强度也大,并且轧制处的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该方法能提高轴端扁头的两端面的对称度,有效解决轴端扁头加工时保证对称度难的问题。利用该方法制造的轴转动平稳。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工件装夹在铣床上并铣出轴端扁头的第一面,控制尺寸其中尺寸通过以下计算方式计算得出: 已知:工件的外圆直径D,轴端扁头的厚度对称度TC; 由此可得: 式1:K=12(D-B);]]> 式2:E=B+K 其中,K:加工轴端扁头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的铣的深度; E:轴端扁头铣完第一面后第一面与工件外径的距离; 设定尺寸和其中的公差根据并根据得出;然后根据对称度TC的定义可得: 式3:Tc=(K-n)-(K+δ2)=-n-δ2; 式4:Tc=(K+δ1)-(K-m)=δ1+m; 从而得出:式5:δ2=-n-Tc; 式6:δ1=Tc-m; 式中,δ1:尺寸K的上偏差; δ2:尺寸K的下偏差; 由于为封闭环,为减环,为增环,根据尺寸链公式 K+δ1=(E+m)-(B+i)得出:式7:δ1=m-i; 根据尺寸链公式 K+δ2=(E+n)-(B+s)得出:式8:δ2=n-s; 式中:m:尺寸E的上偏差; n:尺寸E的下偏差; s:尺寸B的上偏差; i:尺寸B的下偏差; 将式5代入式8可得,式9: 将式6代入式7可得,式10: 由此得出尺寸 Ⅱ、将工件转过180°; Ⅲ、铣第二面,控制尺寸 上述铣床为龙门铣床;所述步骤Ⅱ中校平工件已加工的第一面并保证其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0.015。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通过计算得出轴端扁头铣完第一面后第一面与工件外径的距离并控制该尺寸便能保证轴端扁头的对称度,方便实用,并且大大提高加工效率;(2)本发明在加工完第一个面后,翻转180°校平,便可继续加工第二个面,此时只需保证的尺寸便可,快速高效;(3)本发明在用于加工大型工作辊的轴端扁头时,具有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中轴端扁头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工件装夹在铣床上并铣出轴端扁头的第一面,控制尺寸其中尺寸通过以下计算方式计算得出: 已知:工件的外圆直径D,轴端扁头的厚度对称度TC; 由此可得: 式1:K=12(D-B);]]> 式2:E=B+K 其中,K:加工轴端扁头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的铣的深度; E:轴端扁头铣完第一面后第一面与工件外径的距离; 设定尺寸和其中的公差根据并根据得出;然后根据对称度TC的定义可得: 式3:Tc=(K-n)-(K+δ2)=-n-δ2; 式4:Tc=(K+δ1)-(K-m)=δ1+m; 从而得出:式5:δ2=-n-Tc; 式6:δ1=Tc-m; 式中,δ1:尺寸K的上偏差; δ2:尺寸K的下偏差; 由于为封闭环,为减环,为增环,根据尺寸链公式 K+δ1=(E+m)-(B+i)得出:式7:δ1=m-i; 根据尺寸链公式 K+δ2=(E+n)-(B+s)得出:式8:δ2=n-s; 式中:m:尺寸E的上偏差; n:尺寸E的下偏差; s:尺寸B的上偏差; i:尺寸B的下偏差; 将式5代入式8可得,式9: 将式6代入式7可得,式10: 由此得出尺寸 Ⅱ、将工件转过180°,校平工件已加工的第一面并保证其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0.015; Ⅲ、铣第二面,控制尺寸 所述铣床为龙门铣床。 例:已知D=330.2,TC=0.08; K=12(D-B)=12(330.2-248)=41.1;]]> E=B+K=248+41.1=289.1; 代入式9:n=12(s-Tc)=12(-0.015-0.08)=-0.0475;]]> 代入式10:m=12(i+Tc)=12(-0.087+0.08)=-0.0035;]]> 得该尺寸为铣第一面所要控制的至关重要尺寸。接下来铣第二面,此时只需保证轴端扁头的厚度即可。 验证:由式7得δ1=m-i=-0.0035+0.087=0.0835; 由式8得δ2=n-s=-0.0475+0.015=-0.0325 根据对称度定义: 式3:Tc=-n-δ2=0.0475+0.0325=0.08; 式4:Tc=δ1+m=0.0835-0.0035=0.08; 上述充分佐证了只要精确地计算出m和n,并在加工中控制好和这两个尺寸,那么对称度就肯定合格,这在每次生产实践中得到100%的证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轴端扁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工件装夹在铣床上并铣出轴端扁头的第一面,计算出轴端扁头铣完第一面后第一面与工件外径的距离并控制该尺寸;、将工件转过180;、铣第二面,控制尺寸利用本发明的可以在加工轴端扁头时保证其两个端面的对称度,提高轴的转动平稳度。利用本发明加工出的辊子在轧钢时可以保证轧制板材的质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