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30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 C N 1 0 2 8 0 3 0 2 6 A *CN102803026A* (21)申请号 201180002092.1 (22)申请日 2011.03.16 B60R 21/207(2011.01) B60R 21/213(2011.01) B60R 21/232(2011.01) (71)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地址日本爱知县 (72)发明人小林功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黄威 孙丽梅 (54) 发明名称 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 。
2、气囊 (57)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配合收纳 空间而有效地进行收纳的安全气囊。本发明为被 收纳于车辆用座椅(S)的靠背部(SA)中的侧面 安全气囊(1),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安全气囊 (3),其通过被设置于靠背部(SA)中的充气装置 (2)的供给气体,从而在从靠背部(SA)的侧方观 察时展开为环状;第二安全气囊(4),其以在展开 状态下位于第一安全气囊(3)的内侧的方式而设 置;连通通道(5),其在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 于第二安全气囊的靠背部侧对第一安全气囊(3) 和第二安全气囊(4)进行连通,而且,第二安全 气囊(4)被设定为,上下方向宽度(T2)大于连通 通道(5)的上。
3、下方向宽度(T3),并且,在从靠背 部(SA)的侧方观察时,至少上方部(4b)、下方部 (4c)及前方部(4d)从第一安全气囊(3)断开。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11.16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1/056274 2011.03.16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24082 JA 2012.09.20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1页 2 1.一种侧面安全气囊,其被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
4、中,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所述靠背部中的充气装置的供给气体,从而在从所述 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展开为环状; 第二安全气囊,其以在展开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安全气囊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 连通通道,其在从所述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于所述第二安全气囊的所述靠背部侧对 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进行连通, 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上下方向宽度大于所述连通通道的上下方向宽度,并且, 在从所述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至少上方部、下方部及前方部从所述第一安全气囊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其中, 所述连通通道在展开状态下,于从所述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的、所述靠背部的延。
5、伸方 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二安全气囊的中心位置靠近所述座椅的落座部侧或所述座椅的头枕 侧。 3.一种帘式安全气囊,其被收纳于车辆的车厢上方侧部中,且在检测出碰撞时沿着所 述车辆的车窗而展开,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所述车厢上方侧部中的充气装置的供给气体,从而在 从所述车辆的侧方观察时展开成环状; 第二安全气囊,其以在展开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安全气囊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 连通通道,其在所述车辆的上方侧对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进行连 通, 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在从所述车辆的侧方观察时,所述第二安全气囊的左右 方向宽度大于所述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并且,在从。
6、所述车辆的侧方观察时,至少前方 部、后方部及下方部从所述第一安全气囊断开。 4.一种后窗安全气囊,其被收纳于车辆的车厢上方后部中,且在检测出碰撞时沿着所 述车辆的后窗而展开,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所述车厢上方后部中的充气装置的供给气体,从而在 从所述车辆的正面观察时展开成环状; 第二安全气囊,其以在展开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安全气囊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 连通通道,其在所述车辆的上方侧对所述第一安全气囊和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进行连 通; 所述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在从所述车辆的正面观察时,所述第二安全气囊的左右 方向宽度大于所述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并且,在从所述车辆的正面。
7、观察时,至少两个 侧方部及下方部从所述第一安全气囊断开。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03026 A 1/5页 3 侧面安全气囊、 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作为被收纳在车辆的座椅内的侧面安全气囊,已知一种例如图6所示的形 状的安全气囊。图6所示的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50具备:安全气囊部51,其用于在紧急情 况时保护乘员免受来自侧方的冲击;充气装置52,其供给使安全气囊部51展开的气体。 0003 此外,作为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的形状,已知一种具备多个安全气囊部的结构。例 如,在日本特。
8、开2008-3062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侧面安全气囊,其具备上下两个安全气囊 部和向两个安全气囊部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乘员保护性能,而需要对乘员的肩至腰进行保护的、保护 范围较大的侧面安全气囊。例如,图6所示的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50具备能够保护乘员的 肩至腰的大小的安全气囊部51。但是,如图7所示,当单纯地增大安全气囊部51时,所需的 收纳空间也将增大,从而会出现无法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的问题。 0009 因此,本发明的目。
9、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配合收纳空间而有效地进行收纳的侧面 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被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的侧面安全气囊,其 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靠背部中的充气装置的供给气体,从而在 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展开为环状;第二安全气囊,其以在展开状态下位于第一安全气囊 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连通通道,其在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于第二安全气囊的靠背部侧 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进行连通,而且,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上下方向宽度大 于连通通道的上下方向宽度,并且,在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至少上方。
10、部、下方部及前方 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 0012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由于在展开状态下至少第二安全气囊的上方 部、下方部及前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并且第二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宽度被设定为大 于连通通道的上下方向宽度,所以能够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分别进行折叠而收 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根据该侧面安全气囊,由于能够根据连通通道的位置而改变第二安 全气囊的收纳位置,所以通过配合座椅的靠背部的收纳空间来决定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 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对侧面安全气囊进行收纳。 说 明 书CN 102803026 A 2/5页 4 0013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中,优选为,连通通道。
11、在展开状态下,于从靠背部 的侧方观察时的、靠背部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比第二安全气囊的中心位置靠近座椅的落座 部侧或座椅的头枕侧。 0014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由于多数情况下,靠背部的收纳空间靠近落 座部侧或者头枕侧,因此能够通过将连通通道设置在落座部侧或者头枕侧,从而将第二安 全气囊收纳于收纳空间有富余的位置处,由此能够有效地对侧面安全气囊进行收纳。 0015 本发明为一种被收纳于车辆的车厢上方侧部中,且沿着车辆的车窗而展开的帘式 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车厢上方侧部中的充气装置 的供给气体,从而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展开成环状;第二安全气囊,其以在展。
12、开状态下位 于第一安全气囊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连通通道,其在车辆的上方侧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 二安全气囊进行连通,而且,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第二安全气 囊的左右方向宽度大于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并且,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至少前方 部、后方部及下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 0016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由于在展开状态下至少第二安全气囊的前方 部、后方部及下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并且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第二安全气囊的左 右方向宽度被设定为大于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所以能够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 气囊分别进行折叠而收纳于车厢内的上方侧部。根据该帘式安全气囊。
13、,由于能够根据连通 通道的位置而改变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所以通过配合车厢内的上方侧部的收纳空间 来决定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帘式安全气囊进行收纳。 0017 本发明为一种被收纳于车辆的车厢上方后部中,且在检测出碰撞时沿着车辆的后 窗而展开的后窗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车厢上方后 部中的充气装置的供给气体,从而在从车辆的正面观察时展开成环状;第二安全气囊,其以 在展开状态下位于第一安全气囊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连通通道,其在车辆的上方侧对第 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进行连通,而且,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在从车辆的正面观察 时,第二安全气囊的左右。
14、方向宽度大于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并且,在从车辆的正面观 察时,至少两个侧方部及下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 0018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后窗安全气囊,由于在展开状态下至少第二安全气囊的两个 侧方部及下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并且在从车辆的正面观察时,第二安全气囊的左右 方向宽度被设定为大于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所以能够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 囊分别进行折叠而收纳于车厢内的上方后部。根据该后窗安全气囊,由于能够根据连通通 道的位置而改变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所以通过配合车厢内的上方后部的收纳空间来 决定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后窗安全气囊进行收纳。 0019 发明的效果。
15、 0020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配合收纳空间而有效地进行收纳的侧面安全气 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2 图2为图1中的侧面安全气囊的主视图。 说 明 书CN 102803026 A 3/5页 5 0023 图3为表示对第二安全气囊进行了一次折叠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4 图4为表示对第二安全气囊进行了两次折叠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5 图5为表示将侧面安全气囊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6 图6为表示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的侧视图。 0027 图7为表示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的。
16、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0028 符号说明 0029 1侧面安全气囊;2充气装置;3第一安全气囊; 0030 3a内侧面;4第二安全气囊;4a外侧面;4b上方部; 0031 4c下方部;4d前方部;4e后方部;5连通通道; 0032 50侧面安全气囊;51安全气囊部;52充气装置; 0033 N断开空间;S车辆用座椅;SA靠背部; 0034 SB落座部;T1第一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宽度; 0035 T2第二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宽度;T3连通通道的上下方向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7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1为,通过。
17、在车辆被施加了 冲击时展开从而保护乘员免受车辆侧方的冲击的部件。该侧面安全气囊1通常情况下被收 纳于车辆用座椅S的靠背部SA中。侧面安全气囊1通过被设置在靠背部SA内的充气装置 2的供给气体,而向车辆用座椅S的前方展开。侧面安全气囊1在展开状态下,具有充分覆 盖落座于车辆用座椅S的落座部SB上的乘员的肩至腰的大小。 0038 下面,对展开状态下的侧面安全气囊1进行说明。 0039 如图1及图2所示,侧面安全气囊1具有由外侧的第一安全气囊3和内侧的第二 安全气囊4构成的、双重的安全气囊结构。展开状态下的第一安全气囊3在从图1所示的 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呈环状,且在内侧具有第二安全气囊4。第一安。
18、全气囊3和第二安 全气囊4通过连通通道5而相连。第二安全气囊4的左右侧面露出于外侧,而第一安全气 囊3包围着第二安全气囊4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0040 展开状态下的第一安全气囊3和第二安全气囊4不接触,从而第一安全气囊3的 内侧面3a和第二安全气囊4的外侧面4a是分离的。在第一安全气囊3的内侧面3a和第 二安全气囊4的外侧面4a之间,形成有将第一安全气囊3和第二安全气囊4断开的断开空 间N。断开空间N被形成为,在靠背部SA的侧方贯穿侧面安全气囊1。 0041 此外,在侧面安全气囊1中,在从图2所示的靠背部SA的正面方向观察时,第二安 全气囊4被形成为小于第一安全气囊3的大小。第一安全气囊。
19、3被设定为,图1所示的其 上下方向宽度T1大于第二安全气囊4的上下方向宽度T2。 0042 第二安全气囊4在从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被分为上方部4b、下方部4c、前方 部4d、后方部4e这四个部位。第二安全气囊4中,上方部4b、下方部4c以及前方部4d在 展开状态下完全从第一安全气囊3断开。 0043 此外,图1所示的第二安全气囊4的上下方向宽度T2被设定为,大于连通通道5的 上下方向宽度T3。由此,第二安全气囊4的后方部4e的一部分也从第一安全气囊3断开。 说 明 书CN 102803026 A 4/5页 6 具体而言,后方部4e中未与连通通道5相连接的部分从第一安全气囊3断开。 0044。
20、 第一安全气囊3和第二安全气囊4通过连通通道5而连通。充气装置2被直接连 接于第一安全气囊3内部。充气装置2的供给气体从第一安全气囊3的内部起经过连通通 道5而被供给至第二安全气囊4的内部。 0045 连通通道5在从图1所示的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被形成在第二安全气囊4的 充气装置2侧。此外,连通通道5被形成在第二安全气囊4的落座部SB侧。连通通道5在 展开状态下,在从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的、靠背部SA的延伸方向(在图1的座椅姿态中 为大致上下方向)上,位于比第二安全气囊4的中心位置靠近落座部SB侧。在后文中,将 在从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的靠背部SA的延伸方向简称为靠背部SA的延伸方向。。
21、 0046 此外,连通通道5被形成为考虑了侧面安全气囊1的收纳性的大小。展开状态下 的连通通道5在从图2所示的靠背部SA的主视方向观察时,被形成为小于第二安全气囊4 的大小。连通通道5被形成为,在展开状态下,当从图2所示的靠背部SA的主视方向观察 时与第二安全气囊4重叠。 0047 下面,对将展开状态下的侧面安全气囊1收纳于靠背部SA中的顺序进行说明。 0048 图3为表示对图1的侧面安全气囊1中的第二安全气囊4进行了一次折叠后的状 态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第二安全气囊4由于具有从第一安全气囊3断开的结构,因此能 够独立于第一安全气囊3而进行折叠。在图3中,将第二安全气囊4朝向落座部SB折叠成。
22、 一半。 0049 图4为表示对第二安全气囊4进行了两次折叠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图4中,将 图3的状态下的第二安全气囊4朝向靠背部SA折叠成一半。换言之,在图4中,将图1的 状态下的第二安全气囊折叠成了四折状态。 0050 图5为表示将侧面安全气囊1收纳于靠背部SA中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图5中,第 一安全气囊3也被收纳在靠背部SA内。第二安全气囊4从图4的状态起,以连通通道5为 支点而进一步被折叠,从而被收纳成图5中的状态。第二安全气囊4对应于连通通道5的 位置,而被收纳于靠背部SA的落座部SB侧。 0051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侧面安全气囊1,由于在从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第二安全 气囊4的上方。
23、部4b、下方部4c、前方部4d、以及后方部4e中未与连通通道5相连接的部分 从第一安全气囊3断开,所以能够将第一安全气囊3和第二安全气囊4分别进行折叠而收 纳在靠背部SA内。根据该侧面安全气囊1,由于能够根据连通通道5的配置位置而改变第 二安全气囊4的收纳位置,所以通过配合靠背部SA的收纳空间而决定第二安全气囊4的收 纳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对侧面安全气囊1进行收纳。 0052 此外,因为在该侧面安全气囊1中,连通通道5在展开状态下于靠背部SA的延伸 方向上,位于比第二安全气囊4的中心位置靠近落座部SB侧,因而通常情况下,座椅的靠背 部SA在对载荷进行支承的落座部SB侧具有足够的大小,从而易于设。
24、置收纳空间,所以,通 过将连通通道5设置在落座部SB侧,从而能够将第二安全气囊4收纳于靠背部SA的落座 部SB侧,由此能够有效地对侧面安全气囊1进行收纳。 0053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0054 本发明除了上述的侧面安全气囊之外,还可以适用于帘式安全气囊或后窗安全气 囊。 说 明 书CN 102803026 A 5/5页 7 0055 此外,在侧面安全气囊1中,连通通道5可以在展开状态下于靠背部SA的延伸方 向上,位于比第二安全气囊4的中心位置靠近车辆用座椅S的头枕侧。根据这种结构,能够 配合收纳空间靠近头枕侧的靠背部SA,而将第二安全气囊4收纳于收纳空间有富余的位置 处,从而能。
25、够有效地对侧面安全气囊1进行收纳。 0056 此外,第一安全气囊3及第二安全气囊4的大小或形状并不必须限定于上述内容。 同样,连通通道5的大小或位置也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在靠背部的头枕侧能够保证收纳 空间的情况下,连通通道5可以位于头枕侧而不是落座部侧。此外,收纳有侧面安全气囊1 的座椅并不限定于车辆用。 0057 本发明可以用于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中。 说 明 书CN 102803026 A 1/7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3026 A 2/7页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3026 A 3/7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3026 A 10 4/7页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3026 A 11 5/7页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3026 A 12 6/7页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3026 A 13 7/7页 14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3026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