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炉.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0957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3844

申请日:

1987.05.21

公开号:

CN87103844A

公开日:

1988.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24B5/02; F24B1/02

主分类号:

F24B5/02; F24B1/02

申请人:

安徽省当涂县喇叭炉厂

发明人:

王和

地址:

安徽省当涂县城关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马鞍山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奚志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煤炉,由炉衬、填充层、外壳组成炉膛,炉膛外壁与片式散热圈之间,其上部形成燃尽室,下部形成下旋式烟道,冬天煤炉用火时、火、烟沿锅底向环形燃尽室扩散,然后经下旋式烟道和排烟管道排出,既避免了炉膛外壁的散热损失,又可用余热加温空气,达到既蒸煮又取暖的目的,由于排出的烟气的温度略高于室温,则可使用非金属类排烟管道,多片式刀状炉栅可达到不取出炉膛内底层蜂窝煤而添加新的蜂窝煤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煤炉由炉衬(6)、填充层(5)、外壳(4)、炉膛(13)、排烟管道(7)、托座(8)、炉栅(9)、灰盒(10)、上座(14)组成,其特征在于: a、外壳(4)的外侧安装有片式散热圈(2)及外罩(1),外壳(4)与片式散热圈(2)之间,其上部形成环形燃尽室(3),下部形成360°下旋式烟道(12),片式散热圈(2)与外罩(1)之间形成若干上升气流带, b、炉栅(9)系圆周均布多片式刀状炉栅, c、排烟管道(7)采用纸、纤维布、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其内具有弹性内衬(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炉,其特征是片式散热圈(2)可更换成冷水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炉,其特征是排烟管道(7)的弹性内衬(11)是由线、片状弹性材料制成。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煤炉。

    现有煤炉在蒸煮、取暖时,高温烟气散布于室内,既浪费了热量又污染了生活环境,也有在煤炉上方增设管道排烟,但相当一部分热量被管道抽走,排入大气,致使热利用率降低,且排烟管道用金属制造,不但易腐蚀损坏而且不能任意弯出室外,夏天,煤炉产生的幅射热更使室温上升,恶化环境,大量热量被白白浪费,同时,现有煤炉必须从炉膛内取出烧尽的底层蜂窝煤后才能添加新的蜂窝煤,既不能按需要调整蜂窝煤在炉膛内的位置又往往弄得灰尘飞扬。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普通煤炉上增加附属装置进行余热的利用,加拿大专利申请CA    1094902提出一种具有外炉壳和内炉体的燃烧装置,外炉壳和内炉体之间为进气管道,进入炉体的空气在途经此通道时得到预热,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GG    85201047提出的家庭烹调采暖两用炉具有一个空腔形状的炉口水套和一个可转动的上部导流加热器,以增加关键部位的吸热面积,但加拿大专利申请CA    1094902所述燃烧装置仅预热了进入炉体内的空气,不但相应降低了燃烧温度,而且达不到利用余热取暖的目的,而我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GG    85201047所述家庭烹调采暖两用炉所具有的炉口水套和导流加热器结构复杂,维修困难,而且添加蜂窝煤仍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困难而设计的一种改进地煤炉,它除了保证正常的蒸煮等生活用火外,冬天利用余热取暖,管道排出的烟气仅略高于室温,使排烟管道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既易于修补又可随意弯曲伸出室外,夏天则利用余热来加热水,同时不必取出炉膛内底层燃尽的蜂窝煤就可添加新的燃料,并能压到合适的位置,以得到合适的炉膛容积和火焰高度,这样既提高了热利用率又改善了室内生活环境。

    本发明所提出的任务由以下措施来实现:由耐火炉衬、隔热填充层及外壳组成煤炉的炉膛,其外周装有片式散热圈和外罩,炉膛外壁与片式散热圈之间上部形成环形燃尽室,下部形成360°下旋式烟道,片式散热圈与外罩之间形成若干上升气流带,冬天,借助排烟管道的抽力,炉内火、烟在满足蒸煮等正常用火的同时,沿锅底向环形燃尽室扩散,然后进入下旋式烟道迴转一周排出,这样不仅避免了炉膛外壁的散热损失,有助于提高炉膛内燃烧温度和炉口的火焰温度,而且余热由片式散热圈吸收,以加温散热圈与外罩之间的空气,此热空气不断上升造成室内空气循环换热而逐渐使室温升高,达到取暖的目的。此时,管道排出的烟气的温度略高于室温,使排烟管道可用纸、纤维布、塑料等非金属制成,管道内衬以弹性圈环,既易于修补又可任意弯曲伸出室外,多片式刀状炉栅可达到不取出蜂窝煤就可添加新的蜂窝煤的目的,并将蜂窝煤压到合适的位置以得到合适的炉膛容积和火焰高度。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节省燃料又改善了生活环境。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煤炉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具体装置的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耐火炉衬(6)、隔热填充层(5)、外壳(4)、炉膛(13)、环形燃尽室(3)、下旋式烟道(12)、片式散热圈(2)、外罩(1)、排烟管道(7)、托座(8)、多片式刀状炉栅(9)、灰盒(10)、上座(14)等。当冬天用火时,借助排烟管道(7)的抽力,火、烟在满足蒸煮等正常用火的同时,沿锅底向环形燃尽室(3)扩散,然后进入下旋式烟道(12)迴转一周排出,这样不仅避免了炉膛(13)外壁的散热损失,有助于提高炉膛(13)内燃烧温度和炉口的火焰温度,而且余热由片式散热圈(2)吸收,以加温片式散热圈(2)与外罩(1)之间的空气,此热空气不断上升造成室内空气循环换热而逐渐使室温升高,达到取暖的目的,此时略高于室温的烟气经具有弹性内衬(11)的用纸、纤维布等制成的非金属类排烟管道(7)排出,这样达到了既蒸煮又取暖提高热利用率的目的。夏天,将片式散热圈(2)换成同体积的冷水套(图中未画出),则可利用余热来加热水,用适当的力向下添加新的蜂窝煤时,多片式刀状炉栅(9)使炉膛(13)内底燃尽之蜂窝煤破碎下漏于灰盒(10)中,使新添加的蜂窝煤压到合适的位置,以得到合适的炉膛容积和火焰高度,当烧煤球时,只须在刀状炉栅(9)上面另插入合适的炉栅。

煤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煤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煤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炉.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煤炉,由炉衬、填充层、外壳组成炉膛,炉膛外壁与片式散热圈之间,其上部形成燃尽室,下部形成下旋式烟道,冬天煤炉用火时、火、烟沿锅底向环形燃尽室扩散,然后经下旋式烟道和排烟管道排出,既避免了炉膛外壁的散热损失,又可用余热加温空气,达到既蒸煮又取暖的目的,由于排出的烟气的温度略高于室温,则可使用非金属类排烟管道,多片式刀状炉栅可达到不取出炉膛内底层蜂窝煤而添加新的蜂窝煤的目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