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103844
1987.05.21
CN87103844A
1988.12.07
撤回
无权
||||||公开
F24B5/02; F24B1/02
安徽省当涂县喇叭炉厂
王和
安徽省当涂县城关镇
马鞍山专利事务所
奚志鹏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煤炉,由炉衬、填充层、外壳组成炉膛,炉膛外壁与片式散热圈之间,其上部形成燃尽室,下部形成下旋式烟道,冬天煤炉用火时、火、烟沿锅底向环形燃尽室扩散,然后经下旋式烟道和排烟管道排出,既避免了炉膛外壁的散热损失,又可用余热加温空气,达到既蒸煮又取暖的目的,由于排出的烟气的温度略高于室温,则可使用非金属类排烟管道,多片式刀状炉栅可达到不取出炉膛内底层蜂窝煤而添加新的蜂窝煤的目的。
1: 煤炉由炉衬(6)、填充层(5)、外壳(4)、炉膛(13)、排烟管道(7)、托座(8)、炉栅(9)、灰盒(10)、上座(14)组成,其特征在于: a、外壳(4)的外侧安装有片式散热圈(2)及外罩(1),外壳(4)与片式散热圈(2)之间,其上部形成环形燃尽室(3),下部形成360°下旋式烟道(12),片式散热圈(2)与外罩(1)之间形成若干上升气流带, b、炉栅(9)系圆周均布多片式刀状炉栅, c、排烟管道(7)采用纸、纤维布、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其内具有弹性内衬(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炉,其特征是片式散热圈(2)可更换成冷水套。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煤炉,其特征是排烟管道(7)的弹性内衬(11)是由线、片状弹性材料制成。
《煤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炉.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煤炉,由炉衬、填充层、外壳组成炉膛,炉膛外壁与片式散热圈之间,其上部形成燃尽室,下部形成下旋式烟道,冬天煤炉用火时、火、烟沿锅底向环形燃尽室扩散,然后经下旋式烟道和排烟管道排出,既避免了炉膛外壁的散热损失,又可用余热加温空气,达到既蒸煮又取暖的目的,由于排出的烟气的温度略高于室温,则可使用非金属类排烟管道,多片式刀状炉栅可达到不取出炉膛内底层蜂窝煤而添加新的蜂窝煤的目的。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