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外部后视镜组件,尤其是不排他地涉及工业车辆用的外部后视镜组件。 已有的工业车辆外部后视镜组件通常包括一个大致呈“C”形的支承构件以及装在外壳中的一个镜片,所述支承构件的端部适于铰接在车体一侧,而所述外壳与支承构件中间部分相连;所述支承构件通常由一根金属管构成,因此具有圆形横截面,为镜片位置调节装置和除霜装置(如果存在的话)提供电力的电线就从管内通过。
支承构件与车体的至少一个连结点具有铰链,该铰链适于确定支承构件相对于车体的至少一个最佳稳定位置,此外,外壳与支承构件之间的连结还可在外壳后方的一个开口中通过横向连结件形成的孔中的金属管进行调节,所述横向连结件安装在外壳上并用螺钉固定在所述金属管上;当用户进行安装和调节时,所述外壳后方开口必须易于接近,而在平常用一个盖子盖住;所述支承构件的一些部分插入镜片外壳之中,所述插入部分必须密封,以便阻挡外部渗入物,通常在支承构件的这些插入部分使用环形密封垫。
上述传统组件具有许多缺点:当支承构件的横截面不呈圆形时,外壳不能与支承构件的尺寸较大部分同轴转动,因而造成密封垫变形,这不仅会阻滞转动,还削弱了密封垫的密封能力。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车辆外部后视镜组件的外壳和支承构件之间的气密连结元件,它能克服上述缺点,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通过下文介绍将更为清楚。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外部后视镜组件的气密连结元件,它位于一个外壳和一个支承构件之间,所述支承构件以其具有非圆横截面的部分插入所述外壳之中,其特征为,所述连结元件包括一个第一气密部分以及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气密部分围绕着所述支承构件,而所述第二部分安置在所述外壳中,它具有圆形横截面,该横截面与所述外壳相对于支承构件转动时的轴线同轴。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解释,本发明不受此实施例的限制,其中:
图1为工业车辆外部后视镜组件的后视图,该组件的外壳和支承构件之间装有本发明的气密连结元件;
图2为图1所示后视镜组件下部的局部剖出的侧视图;
图3为沿图1的Ⅲ-Ⅲ线剖切的后视镜组件剖视图。
先参见图1,适用于工业车辆的一个外部后视镜组件的整体用标号1表示。就已有结构而言,所述组件包括一个支承构件3以及一个镜片6(见图2)。该支承构件3用一上一下两个铰链组件铰接到车体凸起上,这两个铰链分别用4、5标出;而所述镜片6安装在一个与支承构件3连结的外壳7的一端;支承构件3由一根大致弯成“C”形的金属管制成,并包括一个垂直的中间部分8以及一上一下的一对近似水平的臂9和10。外壳7以可调节方式连结到所述中间部分8上,而臂9和10的自由端分别装有用波纹管12和13包覆的铰链组件4和5。
在支承构件3上装有两个护套15和15′,它们分别位于外壳7的上部和下部,具有与支承构件3的被包覆着的圆形横截面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具有在一项意大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介绍的最适用的样式,所述专利申请与本发明在同一天由同一申请人提出,题为“车辆外部后视镜组件的支承构件包覆护套”;该专利申请内容的必要部分一并写入此处,以供参考:所述护套15和15′最适用于用塑料制成,它具有梨状横截面(见图3),并包括一个第一圆筒形纵向孔18以及一个第二圆筒形纵向孔19。所述孔18位于装有支承构件3的所述护套15和15′横截面的较大区域内,而所述孔19的直径较小,用来调整镜片6的位置和温度或两者之一的供电装置的电线(图中未示出)可从中穿过。
图2画出管状支承构件3的垂直中间部分8的一部分,所述支承构件3插入外壳7中,外壳7具有一个后端用罩27封闭的主零件26,所述罩27具有在一项意大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介绍的最适用的样式,所述专利申请与本发明在同一天由同一申请人提出,题为“车辆外部后视镜组件的外壳后方开口封闭罩”,该专利申请内容的必要部分也写入此处,以供参考:所述主零件26具有一个与安装镜片6的开口相对的后壁40,该后壁的外侧形成一个半圆筒形的垂直凹槽41,以便部分地容纳支承构件3的垂直中间部分8的相应部分,中间部分8通过其外部的一对横向连结件43安装在所述后壁40上,并用一对螺钉固定;所述螺钉位于横向连结件43外侧,穿过后壁40,拧入相应的横向连结件46,所述连结件46安装固定在外壳7开口内的壁40表面上。外部的横向连结件43也具有一个相应的半圆筒形凹槽44,以便嵌在垂直凹槽41外侧的管子中间部分8的表面上。罩27呈凹面形,最适于用塑料制成,并且要求比较薄以便易于弯曲;罩27还具有与外壳7的主零件26后壁40的轮廓相符的大体为长方形的轮廓(见图1和图3),以便与所述主零件26一起,构成外壳7的基本连续的外表面。从所述罩27的内表面主零件26伸出多条相互垂直、间隔均匀的加强筋,即水平筋50和垂直筋51,而所述罩具有一个垂直端棱边53以及三个均匀间隔开的附件54(见图1),每个附件54具有各自的附属物59,它们穿过开口进入主零件26的空腔,在主零件26上形成罩连结节点。从罩27的内表面还朝与所述棱边53相对的另一条垂直端棱边伸出三个接合附属物,它们与均匀间隔开的附件54相对,适于嵌入较宽的开口,该开口在主零件26的壁40中加工而成,面对着相应的垂直端棱边。
根据本发明,护套15′不仅包覆着支承构件3在外壳7下方的垂直部分8,还包覆着下臂10,护套15′的顶端终止于一个杯状物31中,所述杯状物最宜于用一种塑料来制造,它包括一个底面70,一个侧壁71以及一个向外凸出的上部环状边缘72,侧壁71的半径大致等于护套15′外表面到孔18的轴线A之间的最大距离,也即图3中所述轴线A到与凸底相对的弯曲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侧壁安置在一个相应的圆柱形孔74之中,所述孔74一部分位于外壳7的主零件26中,一部分位于盖27中,上边缘72镶嵌在一个相应的环形沟槽75中,此沟槽一部分位于主零件26的壁40中,一部分位于后盖27中,所述沟槽75中还装有一个环形密封垫76。
杯状物31的底面70有一个开口34,其形状与护套15′相同,但尺寸稍小,由于护套15′由较软的材料制成,因此两者相配就形成密封;所述底面70也具有曲线表面,以便在装入支承构件3和外壳7之间后,沿着外壳7的邻接表面(见图2)不会出现不连续现象。
护套15不仅包覆着支承构件3在外壳7上方的垂直部分8,还包覆着上臂9;护套15的顶端终止于一个与上文所述相同的杯状物31之中。
因此,所述杯状物31与包覆着支承构件3的各自的护套15、15′密封,并借助于边缘72安置在外壳7的主零件26的相应环状沟槽75中,于是可以合上盖27,将所述边缘72的端部锁住。
通过上文所述可清楚地看出,根据本发明的气密连结元件的优点尤其在于:所用元件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当外壳7围绕支承构件3的轴线A转动时,环状沟槽75绕所述轴线并相对于两个同轴边缘72同轴地转动,此处所述边缘是装在支承构件3上的杯状物31的边缘,于是获得了装有镜片6的所述外壳的符合需求的转动,这一转动没有任何障碍,也不产生导致外壳7内部密封损坏的变形;此外,由于护套15、15′以气密方式插入相应杯状物31的开口34,以及沟槽75中具有环形密封垫76,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密封。由于所述杯状物31具有弯曲底面70,就不需求改变外壳7外表面的轮廓形状,但所述底面70最好稍低于外壳表面,以便在外壳7相对于支承构件3稍作转动时,杯状物31不会从外壳7的表面轮廓凸出。
显而易见,对于上交介绍的气密连结元件最佳实施例可作多种改型和变化,例如可按需要改变零件的形状,这些改型和变化均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