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车工具组合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车工具组合盘.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296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 C N 1 0 3 0 2 9 6 4 0 A *CN103029640A* (21)申请号 201210568980.6 (22)申请日 2012.12.25 B60R 11/06(2006.01) (71)申请人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经济 开发区天益路8号 (72)发明人韩进 顾晓峰 陈有源 林来顺 (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34 代理人徐萍 (54) 发明名称 随车工具组合盘 (57) 摘要 本案公开了一种随车工具组。
2、合盘,其底座凹 槽型腔与千斤顶的底座部分实施无松动卡合,下 支承臂组凹槽型腔、上支承臂组凹槽型腔分别与 千斤顶的下支承臂组和上支承臂组实施无松动卡 合,V字形型腔与螺杆扭转力传递环卡合,顶头凹 槽型腔与千斤顶的顶头部分实施无松动卡合;拖 钩环卡接凸台与拖车用拖钩环的吊环孔紧配合; 轮胎扳手内六角端头型腔与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 手的内六角端头部分卡接,并使轮胎扳手的后部 与轮胎扳手尾部型腔卡接配合;螺丝批与螺丝批 凹槽型腔卡合;千斤顶摇杆嵌入千斤顶摇杆凹槽 型腔,并使千斤顶摇杆的撬胎端与矩形通孔实施 卡合;工具组合盘串接螺栓通孔套入串接螺栓并 使螺纹副旋紧。使各工具既被固定又无震动噪音。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1 页 1/1页 2 1.一种随车工具组合盘,包括组合盘盘体(1)、千斤顶(2)、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 (3)、螺丝批(4)、拖车用拖钩环(5)、千斤顶摇杆(9)和组合盘固定板(6)、串接螺栓(7)、锁 紧螺母(8),其特征在于:组合盘盘体(1)内设有底座凹槽型腔(10)、下支承臂组凹槽型腔 (11)、螺杆凹槽型腔(12)、上支承臂组凹槽型腔(13)、顶头凹槽型腔(15)、拖钩环卡接凸台 (16)、千斤顶摇杆凹槽型腔(17)、工具组合盘。
4、串接螺栓通孔(18),在组合盘盘体(1)的底部 开设有第一内锥体型腔(19)、固定板结合平面(20)、大倒角(21)、第二内锥体型腔(22)、内 平面(23)、内圆柱孔(24)、矩形通孔(25)、轮胎扳手内六角端头型腔(26)、螺丝批凹槽型腔 (27)、V字形型腔(29)、轮胎扳手尾部型腔(30);所属组合盘盘体(1)的底座凹槽型腔(10) 与千斤顶(2)的底座部分实施无松动卡合,下支承臂组凹槽型腔(11)、上支承臂组凹槽型 腔(13)分别与千斤顶(2)的下支承臂组和上支承臂组实施无松动卡合,V字形型腔(29)与 螺杆扭转力传递环(14)卡合,顶头凹槽型腔(15)与千斤顶(2)的顶头部分实施无。
5、松动卡 合;拖钩环卡接凸台(16)与搁置在组合盘盘面上的拖车用拖钩环(5)的封闭状吊环孔紧配 合;轮胎扳手内六角端头型腔(26)与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3)的内六角端头部分卡接, 并使轮胎扳手(3)的后部与轮胎扳手尾部型腔(30)卡接配合;螺丝批(4)与螺丝批凹槽型 腔(27)卡合;千斤顶摇杆(9)的弯钩部分嵌入千斤顶摇杆凹槽型腔(17),并使千斤顶摇杆 的撬胎端(28)与矩形通孔(25)实施卡合;以随车工具组合盘盘体的工具组合盘串接螺栓 通孔(18)套入组合盘固定板(6)中间的串接螺栓(7)上,并使锁紧螺母(8)与位于组合盘 盘体之上方的串接螺栓(7)之头部外螺纹实施螺纹副旋紧。 2.根据权。
6、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工具组合盘,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组合盘盘体(1)上 的各配合型腔与被卡合的各相关工具的外轮廓为相似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工具组合盘,其特征还在于:整体的随车工具组合 盘中,千斤顶(2)的置放位于拖车用拖钩环(5)、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3)、螺丝批(4)、千 斤顶摇杆(9)这四件工具所在位置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工具组合盘,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组合盘固定板(6) 被预设并固定在所配套的车辆之车体内的适当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工具组合盘,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组合盘固定板 (6)的上凸部分被嵌入并贴合在组合盘盘体(1)的第一内。
7、锥体型腔(19)、固定板结合平面 (20)、第二内锥体型腔(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工具组合盘,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组合盘盘体(1)的 材质采用EPP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工具组合盘,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锁紧螺母(8)的材 质采用ABS工程塑料。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29640 A 1/3页 3 随车工具组合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辆随车维修保养用工具的集合装置,特别是属于一种小型轿车 的随车工具组合盘。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机动车辆使用中维修维护工作不可或缺的五金工具,通常具有千斤顶、千斤 顶摇杆、轮胎扳手、轮胎。
8、撬棒、螺丝批、拖车用拖钩环。所述各工具在随车的方式上一般具有 以工具箱放置、以工具包包装,比较马虎的则有将随车各工具随便地放在机动车的车厢内。 显然,在车厢内的很不讲究的随意摆放维修工具,常会招致工具的丢失、车辆运行中随车工 具之间互相碰撞引发烦人的响声,而造成应急维修车辆时的不便以及影响人员驾驶和乘坐 的舒适,并成为各种不安全因素。 0003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针对如何在小型轿车中以恰当的方式将随车工 具固定,设计一种新的轿车工具组合盘,以形成下文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任务就在于明确:维修工具在随轿车运动中一要固定、集中,二要不发出 噪声,给人予舒适的。
9、坐车环境。这样在客观上就要求要形成一能固定各工具的工具盒,并能 将该工具盒可靠地固定于这种轿车的车体内。 0005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随车工具组合盘,包括组合盘盘体、千斤 顶、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螺丝批、拖车用拖钩环、千斤顶摇杆和组合盘固定板、串接螺 栓、锁紧螺母,其特征在于:组合盘盘体内设有底座凹槽型腔、下支承臂组凹槽型腔、螺杆凹 槽型腔、上支承臂组凹槽型腔、顶头凹槽型腔、拖钩环卡接凸台、千斤顶摇杆凹槽型腔、工具 组合盘串接螺栓通孔,在组合盘盘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内锥体型腔、固定板结合平面、大倒 角、第二内锥体型腔、内平面、内圆柱孔、矩形通孔、轮胎扳手内六角端头型腔、螺丝批凹。
10、槽 型腔、V字形型腔、轮胎扳手尾部型腔;所属组合盘盘体的底座凹槽型腔与千斤顶的底座部 分实施无松动卡合,下支承臂组凹槽型腔、上支承臂组凹槽型腔分别与千斤顶的下支承臂 组和上支承臂组实施无松动卡合,V字形型腔与螺杆扭转力传递环卡合,顶头凹槽型腔与千 斤顶的顶头部分实施无松动卡合;拖钩环卡接凸台与搁置在组合盘盘面上的拖车用拖钩环 的封闭状吊环孔紧配合;轮胎扳手内六角端头型腔与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的内六角端头 部分卡接,并使轮胎扳手的后部与轮胎扳手尾部型腔卡接配合;螺丝批与螺丝批凹槽型腔 卡合;千斤顶摇杆的弯钩部分嵌入千斤顶摇杆凹槽型腔,并使千斤顶摇杆的撬胎端与矩形 通孔实施卡合;以随车工具组合盘盘。
11、体的工具组合盘串接螺栓通孔套入组合盘固定板中间 的串接螺栓上,并使锁紧螺母与位于组合盘盘体之上方的串接螺栓之头部外螺纹实施螺纹 副旋紧。 0006 其中,所述组合盘盘体上的各配合型腔与被卡合的各相关工具的外轮廓为相似形 状。 说 明 书CN 103029640 A 2/3页 4 0007 其中,整体的随车工具组合盘中,千斤顶的置放位于拖车用拖钩环、兼具加力杆的 轮胎扳手、螺丝批、千斤顶摇杆这四件工具所在位置的下方。 0008 其中,所述组合盘固定板被预设并固定在所配套的车辆之车体内的适当位置。 0009 其中,所述组合盘固定板的上凸部分被嵌入并贴合在组合盘盘体的第一内锥体型 腔、固定板结合平面。
12、、第二内锥体型腔内。 0010 其中,所述组合盘盘体的材质采用EPP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 0011 其中,所述锁紧螺母的材质采用ABS工程塑料。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必需的随车工具紧紧地卡合 在以EPP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为材质的组合盘盘体中并整体固定在车辆的车体内,使工具 在随车过程中,实现了既被固定集中,又绝无由工具引发的噪音,是一种很环保的人性化设 计。 附图说明 0013 实施例的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之随车工具组合盘被固定于轿车内的立体状态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之组合盘固定板、串接螺栓和锁紧螺母三者的安装示意立体 图; 图3所示为本实。
13、施例之随车工具组合盘未被固定于轿车车体时的立体状态图; 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之组合盘盘体的主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图4上的“A-A”剖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在图4上的“B-B”剖视图; 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之组合盘盘体的立体图; 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之组合盘盘体在底部视角位置所见的立体图; 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千斤顶工具的立体图; 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拖车用拖钩环的立体图; 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立体图; 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螺丝批的立体图; 图13 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千斤顶摇杆的立体图; 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千斤顶与组合盘盘体相对安装位置关系。
14、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拖车用拖钩环、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螺丝批、千斤顶摇杆 分别与组合盘盘体相对应安装位置关系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0014 附图各标号所示零部件及相关几何要素名称如下: 1组合盘盘体,2千斤顶,3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4螺丝批,5拖车用拖钩环,6组合盘 固定板,7串接螺栓,8锁紧螺母,9千斤顶摇杆,10底座凹槽型腔,11下支承臂组凹槽型腔, 12螺杆凹槽型腔,13上支承臂组凹槽型腔,14螺杆扭转力传递环,15顶头凹槽型腔,16拖 钩环卡接凸台,17千斤顶摇杆凹槽型腔,18工具组合盘串接螺栓通孔,19第一内锥体型腔 ,20 固定板结合平面 ,21大倒角,22。
15、第二内锥体型腔,23内平面,24内圆柱孔,25矩形通 孔,26轮胎扳手内六角端头型腔,27螺丝批凹槽型腔,28千斤顶摇杆的撬胎端,29 V字形型 说 明 书CN 103029640 A 3/3页 5 腔,30轮胎扳手尾部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将有助于公众对本案技术内容 和效果的理解,但对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案构思所作 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案技术方案的范畴。 0016 由各附图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是以新设计形成的随车组合工具盘的组合盘盘体为 基础,按随车工具应有的合理配置优化地组合了千斤顶2、兼具加。
16、力杆的轮胎扳手3、螺丝 批4、拖车用拖钩环5、千斤顶摇杆9和组合盘固定板6、串接螺栓7、锁紧螺母8各工具及结 构件进而形成了本发明实施例之技术方案,在组合盘盘体1内设有底座凹槽型腔10、下支 承臂组凹槽型腔11、螺杆凹槽型腔12、上支承臂组凹槽型腔13、顶头凹槽型腔15、拖钩环卡 接凸台16、千斤顶摇杆凹槽型腔17、工具组合盘串接螺栓通孔18,在组合盘盘体1的底部开 设有第一内锥体型腔19、固定板结合平面20、大倒角21、第二内锥体型腔22、内平面23、内 圆柱孔24、矩形通孔25、轮胎扳手内六角端头型腔26、螺丝批凹槽型腔27、V字形型腔29、 轮胎扳手尾部型腔30;所属组合盘盘体1的底座凹。
17、槽型腔10与千斤顶2的底座部分实施 无松动卡合,下支承臂组凹槽型腔11、上支承臂组凹槽型腔13分别与千斤顶2的下支承臂 组和上支承臂组实施无松动卡合,V字形型腔29与螺杆扭转力传递环14卡合,顶头凹槽型 腔15与千斤顶2的顶头部分实施无松动卡合;拖钩环卡接凸台16与搁置在组合盘盘面上 的拖车用拖钩环5的封闭状吊环孔紧配合;轮胎扳手内六角端头型腔26与兼具加力杆的 轮胎扳手3的内六角端头部分卡接,并使轮胎扳手3的后部与轮胎扳手尾部型腔30卡接 配合;螺丝批4与螺丝批凹槽型腔27卡合;千斤顶摇杆9的弯钩部分嵌入千斤顶摇杆凹槽 型腔17,并使千斤顶摇杆的撬胎端28与矩形通孔25实施卡合;以随车工具组。
18、合盘盘体的 工具组合盘串接螺栓通孔18套入组合盘固定板6中间的串接螺栓7上,并使锁紧螺母8与 位于组合盘盘体之上方的串接螺栓7之头部外螺纹实施螺纹副旋紧;所述组合盘盘体1上 的各配合型腔与被卡合的各相关工具的外轮廓为相似形状;整体的随车工具组合盘中,千 斤顶2的置放位于拖车用拖钩环5、兼具加力杆的轮胎扳手3、螺丝批4、千斤顶摇杆9这四 件工具所在位置的下方;所述组合盘固定板6被预设并固定在所配套的车辆之车体内的适 当位置;所述组合盘固定板6的上凸部分被嵌入及贴合在组合盘盘体1的第一内锥体型腔 19、固定板结合平面20、第二内锥体型腔22内;所述组合盘盘体1的材质采用EPP聚丙烯 塑料发泡材料,。
19、所述锁紧螺母8的材质采用ABS工程塑料,由于组合盘盘体1的材质很具有 弹性,当以锁紧螺母8将随车工具组合盘固定在车体上后,锁紧螺母8与工具组合盘串接螺 栓7的螺纹副也就自然地实施了防松联接,因而随车工具组合盘便被实现了与车体的稳定 联结;随车工具组合盘中的各必需的随车工具紧紧地卡合在具有较好弹性的组合盘盘体1 的对应型腔中并进一步将随车工具组合盘整体固定在车辆的车体内,使所集合的各工具在 随车过程中,实现了既被固定集中,又没有由工具震动、碰撞而引发的噪音,让在所配套车 辆上的驾乘人员享受平稳、安全和舒适的旅途过程。 说 明 书CN 103029640 A 1/11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
20、图CN 103029640 A 2/11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3/11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4/11页 9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5/11页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10 6/11页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11 7/11页 12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12 8/11页 13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13 9/11页 14 图11 图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14 10/11页 15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15 11/11页 16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29640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