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8688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91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5360.3

申请日:

1988.12.20

公开号:

CN1043581A

公开日:

1990.07.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G09B5/00

主分类号:

G09B5/00

申请人:

程安庆

发明人:

程安庆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口腔医院内科孙彤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夏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提高记忆效率的学习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数显定时的数字电路记忆装置。本实用新型由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组成。它以卡片作为信息载体,卡片放入若干卡片盒内,电器部分为带数显的数字电路,它可按循环记忆法的记忆顺序将若干卡片盒内的卡片自动弹出。供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记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具有趣味性。明显降低了记忆难度和枯燥程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者的记忆潜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它由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壳体17上部内有若干个卡片盒,各卡片盒中间下部都固有一个带卡口的卡柱16,若干卡钩15与对应的卡柱16的卡口相咬合,卡钩15离开对应的卡柱16的卡口靠对应的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吸力完成;b、由数字显示器显示倒计数定时的时间数据。
2: 按权利要求1的a所述的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卡片盒由壳体17上部内与壳体17连为一体的若干隔板18和卡片顶出横杆12组成,各卡片顶出横杆12的两端固有一对顶杆7,各顶杆下面装有弹簧21,顶杆7和弹簧21插在顶杆外框架8的对应孔内。
3: 按权利要求1的a所述的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若干对下揿凸头6穿过壳体17上若干对竖槽窗口19与对应的若干卡片顶出横杆12的两端面连接。
4: 按权利要求1的a所述的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若干卡柱16的下面有一弹片开关K 1 ,任一卡柱16的下压都使弹片开关K 1 接通。
5: 按权利要求1b所述的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记忆机。其特征在在于显示器及计数译码电路中可预置BCD加减计数器G 6 、G 7 的借位端C O 相或产生的①端信号作为可预置BCD加减计数器C 6 、G 7 自身预置控制端PE的控制信号。同时作为二进制计数器G 1 的计数脉冲以及 作为多通道数据选择器G 4 禁止端INH的控制信号;控制电路以双稳态G 3 为核心。双稳态G 3 的状态变换靠延时电路和二进制计数器G 1 的最后一个计数状态来实现。
6: 按权利要求1b所述的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开关K 3 、K 4 的分别接通,使双稳态G 3 的8端和13端分别变为O电平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暂停或复位功能。
7: 按权利要求1b所述的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循环记忆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双稳态G 3 的10端和11端电平的变换来控制发光二极管D 6 、D 8 的发光状况,以指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提高记忆效率的学习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数显定时的数字电路记忆装置。

    目前,人们在记忆外语单词和公式时,多用小本或抄写成小卡片来记忆,记忆效率不高。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曾有人创造出了循环记忆法。它的理论根据是:(1)按照生理学关于记忆特征的说明,只有通过合理地组织信息的整理、复习,才能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2)在新信息传入人脑、印象还没有消逝以前,及时进行整理,接着又在不同的时间内多次加以复习,是可以把传入的信息变成牢固的记忆的。它的事实根据是:(1)假如把一张卡片上的内容一口气念上3分钟,一定不如分6次,每次念半分钟记得牢固。(2)假如把一张卡片的内容一口气念5遍,一定不如分5次,在不同时间内各念一遍记得牢固。(3)对于已经记过的卡片再作复习整理时,在还没有遗忘之前去记,一定比遗忘之后去记要省力得多。

    它的记忆方法是:卡片分组,初学加复习,二二相进,循环记忆。

    它的记忆步骤是(以16个卡片组为例):

    (1)将若干卡片分成16个小组(用A~P组表示);

    (2)初学和复习A组;

    (3)初学和复习B组;

    (4)复习A和B组(小循环);

    (5)初学和复习C组;

    (6)初学和复习D组;

    (7)复习C和D组(小循环);

    (8)复习A至D组(中循环);

    (9)如上法处理E至H组(中循环);

    (10)复习A至H组(大循环);

    (11)如上法处理I至P组(大循环);

    (12)复习A至P组(终循环);

    (13)重复(12)。

    根据上面的记忆步骤即可得出循环记忆流程表,见表一所示,流程表与前面所述地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据相吻合。

    但是由于循环记忆法的规律比较复杂,很长时期以来没有研制出利用这种循环记忆法的规律来帮助人们提高记忆效率的装置。最近,国内曾有人发明了一种循环记忆器(见专利号CN86202342),它就是利用循环记忆法的规律来帮助人们记忆的,它是由控制器控制一些安放在记忆板上的发光体的亮暗来指示记忆顺序,这种记忆器存在如下不足:

    (1)要记的内容需要写到记忆板上,这需要占用使用者很多的时间。

    (2)各个要记的内容同时展现在使用者的面前,彼此形成干扰,影响记忆效果。

    (3)体积大不便于随身携带。

    (4)记忆内容一次性,不能保存。

    (5)没有时间分档选择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使用者的最大记忆潜力。

    (6)记忆容量小(仅16个记忆内容),循环记忆法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它能够按照循环记忆法的顺序,将所要记忆的卡片组自动弹出,让人们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内记完,记忆效率可大大提高。

    本发明由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组成,其特点是:机械部分有若干卡片盒,若干卡片盒中间下部固有一带卡口的卡柱,卡柱的卡口与卡钩咬合,卡钩的一侧有电磁铁,当电磁铁通电时,对卡钩产生吸力使其离开卡柱的卡口;电器部分由电磁铁阵及其选控电路、选通译码电路、计数器、秒信号产生器、显示器及计数译码电路、预置数产生电路、时间分档选择地址产生电路及控制电路组成。

    下面结合附表及附图进一步描述。

    表一是循环记忆流程表;

    表二是时间分档表;

    表三是时序状态表;

    表四是地址码、预置数和时间分档的对应关系表;

    图1是本发明外形正面图;

    图2是图1的侧面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卡片顶出横杆示意图;

    图6是卡柱外框架三视图;

    图7是电磁铁框架三视图;

    图8是弹片开关及底板的三视图;

    图9是顶杆外框架三视图;

    图10是整机电路框图;

    图11是电磁铁选控电路原理图;

    图12是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图13是时间分档选择地址产生电路原理图;

    图14是预置数产生电路原理图;

    图15是波形图。

    如图1、2、3、4,本发明壳体17上部内有若干隔板18。若干隔板18与壳体17连为一体。隔板18为“”形。若干隔板18下部有若干卡片顶出横杆12。卡片顶出横杆12如图5所示。它两端和中间宽。其端部和中间部之间的部分较窄。略小于两隔板18之间的间距。各卡片顶出横杆12与相邻两隔板18及壳体17组成一个卡片盒。用来放置一组(1~20张)卡片;壳体17两侧上部对应有若干竖槽窗口19。每一对竖槽窗口19对应一个卡片盒。每一对下揿凸头6的一端穿过壳体两侧相对应的一对竖槽窗口19与对应的卡片盒底部的卡片顶出横杆12的两端连接;各卡片顶出横杆12中间下部各固定一根带卡口的卡柱16。若干卡柱16插入卡柱外框架9内。卡柱外框架9如图6所示。它固定在壳体17两内侧。卡柱外框架9底部凸出部分有若干槽口。若干卡钩15的底部插入对应的槽口并用轴连接。这样卡钩15可绕轴在卡柱外框架9底部的槽口内转动。卡钩15为“”形。其上端卡头穿过卡柱外框架9上端槽口插入对应卡柱16的卡口内。卡钩15的中间横杆插入电磁铁框架14底部的圆柱形孔内;电磁铁框架14如图7所示。它上部放入若干个电磁铁13。它下部有若干个圆柱形孔。每个圆柱形孔内放有一根小弹簧20。被若干卡钩15的中间横杆顶住;若干卡柱16的底面与弹片开关K1的若干弹片触头接触。弹片开关K1固定在底板10上。弹片开关K1和底板10如图8所示。底板10的两边各固定有一个顶杆外框架8。顶杆外框架8如图9所示。它有若干个通孔各孔内都放有弹簧21。每一根弹簧21都由顶杆7的下端压住。相对应的一对顶杆7的上端与对应的一根卡片顶出横杆12的两端固定连接。

    电磁铁13的电路接通后便对卡钩15产生吸力。卡钩15向电磁铁13方向移动。当卡钩15离开了卡柱16上的卡口时。卡片顶出横杆12在与其相连的顶杆7下面弹簧21的作用下立即上跳。放在卡片顶出横杆12上的这组卡片便被顶出。由于“”形隔板18对卡片顶出横杆12的限位作用。使这组卡片露出壳体之外的高度为卡片高度的一半。使用者对顶出的卡片组记忆完毕之后。用手指下揿两边的下揿凸头6。当按到底时卡住16底面顶在下面弹片开关K1的弹片上。使弹片与其下面的铜板接触。弹片开关K1便接通。这时卡钩15在电磁铁框架14下部孔内的小弹簧20的作用下。又卡入卡柱16的卡口内。手指离开下揿凸头6后。卡柱16上移一小段距离至卡钩15与卡柱16的卡口相咬合。这时弹片开关K1的弹片与铜板相分离。弹片开关K1便断开。

    本发明中。采用的是16组循环记忆方式。即选用16个卡片盒及相应的卡片顶出横杆12、下揿凸头6、竖槽窗口19、卡柱16、卡钩15、电磁铁13和顶杆7。十六个电磁铁13中任一个处于通电状态都将使对应的卡片盒内的一组卡片跳出。十六个卡片盒内卡片组跳出的顺序按照循环记忆流程表进行。见表一。由循环记忆流程表。本人根据长时间的实验观察得出各个循环阶段时间分档的经验数据,见表二。表二中横向分档供使用者自由选择。称之为外分档。由面板上手动开关K5、K6实现。K5、K6称之为时间分档选择开关。表二中纵向分档是由电路自动实现的时间分档。称之为内分档。由电路完成。根据循环记忆流程表的要求。本发明需作九十六次跳出操作,因此选用七位二进制计数器G1作为操作状态选择。十六个电磁铁13的选通控制用十六通道数据选择器G4(也可用两个八通道数据选择器级连组成)实现。

    综上。可得到本发明的序状态表。见表三,由表3得出图11中十六通道数据选择器G4的地址A0~A3相对于七位二进制计数器G1的输出Q0~Q6的逻辑方程如下:

    A1= Q6Q4Q3Q2+ Q6Q3Q2Q1+ Q6Q4Q3Q2+Q4Q1+Q6Q1

    A2=Q3Q2+ Q6Q4Q3+Q6Q5Q2

    A3=Q5+Q6Q3

    图11中的开关K2为定时工作选择开关。当b、c触点和b′、c′触点相通时。本发明被选定在定时工作状态。当a、b和a′、b′触点接通时。本发明被选定在不定时工作状态。

    时间的外分档选择由手动开关K5和K6来实现。时间的内分档选择由电路完成。两种分档选择组成了四位地址。四位地址端分别用B0~B3来表示。其逻辑方程如下:

    B0=K5

    B1=K6

    B2= Q6Q3Q2Q1+ Q6Q4Q2Q1+ Q6Q4Q3+Q6

    B3= Q6Q4Q3Q2+ Q6Q4Q3Q2+ Q6Q4Q3+Q6

    时间分档选择地址产生电路见图13,四位地址端B0~B3的逻辑变换,实现了对十六种时间分档的选择。本发明的定时过程是通过对图12中可预置数BCD加减计数器G6、G7的预置数端P0~P3所预置的时间数执行减计数的方式来完成的。通过四位地址端B0~B3的逻辑变换,可以得到与表二相对应的十六种时间分档的预置数。八位时间预置数分别用S0~S7表示,其逻辑方程如下:

    S0=B3B2B1B0

    S1= B3B2B1+B3B2B1+B2B1B0+B3B2B1B0

    S2= B3B2B0+B3B1B0+ B2B1B0+B3B2B0

    S3= B3B2B1B0+ B3B2B1B0+B3B2B1B0+B3B2B1B0

    S4= B1B0+ B3B2B1+B3B2B1+B2B1B0+B3B2B1

    S5= B3B1B0+ B3B2B0+ B3B1B0+B3B2B1B0

    S6= B3B2B0+ B3BB1+ B3B2B1B0

    S7= B3B2B1B0

    由上面的逻辑方程得出预置数产生电路。见图14。

    时间分档选择地址码B0=B3、时间预置数S0~S7和时间分档的时间秒数的对应关系见表四。

    整机工作过程如下。

    本发明电器部分的整机电路框图如图10所示。其中电磁铁阵及其选通电路、选控译码电路、计数器以及控制电路组成、电磁铁选控电路。如图11所示。秒信号产生器、显示器及计数译码电路组成显示器电路。如图12所示。预置数产生电路如图14所示。时间分档选择地址产生电路如图13所示。图11中,电磁铁阵及其选通电路由十六通道数据选择器G4、十六个开关三极管以及十六个电磁铁13(图11中用TA~TP表示)组成。它根据数据选择器G4的地址端A0~A3的数据变化通过十六个开关三极管来控制电磁铁阵TA~TP的选通;选控译码电路由反向器G2、与门G10~G13和二极管D9~D18组成。它将七位二进制计数器G1的输出码Q0~Q6按照表三的规律向数据选择器G4输出地址码A0~A3;计数器采用七位二进制计数器G1。它的计数输入端 CP的计数脉冲和清零端R的清零信号都来自于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开关K1~K4,二极管D1~D8,与非门G3、或门G14,以及由电阻R4、电容G1和电阻R10、电容C2构成的延时电路组成。它分别对计数器G1、数据选择器G4和显示器及计数译码电路进行实时控制。在图12中。显示器电路由秒信号产生器G5、显示器及计数译码电路,或门G30和二极管D47组成,显示器及计数译码电路由可预置BCD加减计数器G6、G7,二极管D19、D20,译码驱动器G8、G9和数码管显示器LED1、LED2组成。它可根据预置数S0~S7以秒信号作为计数脉冲执行倒计数并通过显示器作实时显示,其中可预置BCD加减计数器G6、G7的借位端CO经二极管D19、D20相或产生①信号端的信号送到控制电路的开关K2,同时经电阻R9、电容C3构成的微分电路微分后作为可预置BCD加减计数器G6、G7自身预置控制端PE的控制信号,可预置BCD加减计数器G6、G7的加减控制端u D接地处于减计数工作状态。C的计数允许端C1由控制电路的或门G30的输出信号控制。在图14中。预置产生电路由反向器G14、与门G15~G25和二极管D21~D44组成。它将时间分档选择地址产生电路送来的地址码B0~B3变换成对应的时间预置数S0~S7。在图13中,时间分档选择地址产生电路由或门G26、与门G27~G29、二极管D45、D46和开关K5、K6一起产生时间分档地址码B0~B3。各电路按图10所示的方式连接。

    当电源开关K接通后。VDD为1电平。图12中的秒信号产生器G5开始工作。图11中双稳态G3的8端立刻变为1电平。因电阻R4和电容C1并联接地所起的延时作用。双稳态G3的13端变为1电平要滞后于8端。因此10端维持在0电平。11端维持在1电平。这时红色发光二极管D6不亮。绿色发光二极管D8亮。指示本发明进入循环记忆工作状态。如果定时工作选择开关K2事先选定在定时状态。图12中的可预置BCD加减计数器G6计数允许端Ci为0电平。允许秒脉冲输入执行减计数。在第一个秒脉冲还没有到达加减计数器G6的时钟输入端CL之前。图12中的①信号端、加减计数器G6、G7的预置控制端PE。以及图11中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均为0电平。这时数码管显示器LED1、LED2显示零。计数器G1的各输出端Q0~Q6均为0电平。数据选择器G4的Y0通道被选通。电磁铁TA线路导通产生吸力。使对应的卡钩15的上端卡头离开对应的卡柱16的卡口。对应的卡片顶出横杆12与其相连接的顶杆7下面的弹簧21的作用下立即上跳。A组卡片便跳出。当第一个秒脉冲到来时。图12中①信号端由0电平变为1电平。①信号端电平的变化经电阻R9和C3微分后在加减计数器G6、G7的预置控制端PE上产生上跳的尖脉冲。第一组时间预置数便进入了加减计数器G6、G7中。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由0电平变为1电平。数据选择器G4的所有通道被关闭。由于计数器G1的计数脉冲输入端 CP仅在输入信号的下降沿到来时。计数器G1才计数。因此这时计数器G1的各输出端Q0~Q6仍均为0。当执行减计数的加减计数器G6和G7的预置数减完时。①信号端产生一个负方波、负方波的下降沿到来时。计数器G1计一个数,计数器G1的输出端Q0~Q6由全0变成Q0位为1而其余位为0的状态。时间分档选择地址B0~B3和时间预置数S0~S7即刻进行了相应的变换。与此同时,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由1电平变为0电平,数据选择器G4的Y1通道被选通,B组卡片便跳出。①信号端输出的负方波的上升沿到来时。加减计数器G6、G7的预置控制端PE产生一个上跳尖脉冲。对应的时间预置数被预置到加减计数器G6、G7中。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由0电平变成1电平。其所有通道被关闭。依次类推,本发明一直工作下去。加卡片组跳出的顺序和限定的时间与表三相符合。当加减计数器G6、G7中所预置的第九十六次跳出的卡片组对应的时间预置数减完时。计数器G1的输出端Q5和Q6均为高电平。与非门G3的3端由1电平变成0电平。双稳态G3的10端由0电平变成1电平。加减计数器G6的计数C1由0电平变成1电平。使加减计数器G6的时钟输入端CL封闭不再计数。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便一直处于1电平。数据选择器G4的各通道Y0~Y15封闭。与非门G3的4端输出一个正脉冲使计数器G1清零。这时显示器显示零。绿色发光二极管D8不亮。红色发光二极管D6亮。指示一个完整的循环记忆周期已完成。各电路主要波形如图15所示。如果定时工作选择开关K2选定在不定时状态。电源接通后加减计数器G6的计数允许端C1便一直处于1电平。显示器及计数译码电路(见图12)不工作。显示器的显示始终是零。计数器G1的计数脉冲来自于卡柱16下面的弹片开关K1。对已跳出的卡片组所对应的一对下揿凸头6作下揿操作一次。弹片开关K1便接通一次。计数器G1便计一个数。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便出现一个与弹片开关K1的接通时间相同的0电平信号。下一个对应的卡片组便跳出。这样按照表三的顺序一直操作下去。直到最后一组卡片记完后。下揿该组卡片对应的下揿凸头6。这时计数器G1的Q5、Q6均为1电平。双稳态G3的10端由0电平变为1电平。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一直处于1电平关闭了各个通道。各卡片组均不再跳出。红色发光二极管D6亮。指示一个完整的循环记忆过程已完成。

    本发明具有暂停控制功能。用于定时状态下。在工作过程中若急需暂停时。可揿一下微动开关K3。这时双稳态G3的10端由0电平变为1电平。加减计数器G6的计数允许端C1和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关闭。本发明便处于暂停状态。若要复位时。揿一下微动开关K4。本发明又接着暂停前的工作状态继续工作下去。

    本发明以卡片作为信息载体。卡片可根据所学内容成套印刷。因而可大大节省使用者的时间。卡片的内容可上下及正反面相互对应。便于保存和多次使用。本发明具有定时操作功能。起到了强迫记忆的作用。还具有时间分档选择功能。可自由选择。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使用者的记忆潜力。本发明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具有趣味性,明显地降低了记忆难度和枯燥程度。还可用来作智力检测。能对人们的记忆能力作精确测定,具有广阔的前景。

    实施例:本发明的电源开关K。定时工作选择开关K2。暂停开关K3、复位开关K4和时间分档选择开关K5、K6以及发光二极管D6、D8和显示器3都安装在面板上(见图1)。卡片可贮存在卡片贮藏盒2内。电源用5号干电池1。电源板11安置在壳体17的下部(见图3)。在本发明中。七位二进制计数器G1采用4024十六通道数据选择器采用4067(或两个4051级联)。秒信号产生器G5采用CH279。可预置BCD加减计数器G6、G7采用4510。译码驱动器G8、G9采用4511。数码管显示器LED1、LED2采用TLG312。

    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每组卡片的数量和时间外分档的选择。要根据使用者所要记忆的卡片数量。自己的记忆能力来确定。刚开始使用本发明时。每组以3~4张卡片和选用限定时间较长的时间分档为宜。以后随着词汇量和使用本发明的熟悉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增加各组的卡片数量甚至可以增加到每组15~20张。事实上只有把每组的卡片量增加到6~12张时。效果最好。也就是达到了记忆的最佳容量。只有各组的卡片量不断增加。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本发明的高效率。以3张卡片为最低限。以15张卡片为最高限。这样即有十十三种分组。十三种分组与四种时间分档相排列。即可排列成五十二种组合。任何使用者总可以从中选出一种最能充分发挥自己记忆潜力的组合来。

    卡片可按下面的格式印刷。

    其中NC1-20表示本张卡片是《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20课的单词。

    本发明可工作在定时状态也可工作在不定时状态。

    1、工作在定时状态。

    定时工作选择开关K2打在定时状态。图11中K2的b、c触点和b′、c′触点相通。下面以时间分档选择在第一档(时间分档选择开关K5、K6均不揿下。时间分档选择地址端B1B0处于00状态)为例说明。

    电源开关K一接通。秒信号产生器G5开始工作。输出秒脉冲。图11中电阻R4和电容C1并联接地所产生的延时作用。使双稳态G3的13端由0电平变为1电平要滞后于G3的8端。因此双稳态G3的10端被稳定在0电平。这时绿色发光二极管D8亮。红色发光二极管D6不亮。指示本发明处于工作状态。加减计数器G6的计数允许端为0电平。允许秒时钟输入执行减计数。在第一个秒脉冲还没有到来之前。加减计数器G6的时钟输入端CL因还没有秒脉冲到来。加减计数器G6、G7的各输出端Q0~Q3均为0电平。显示器LED1、LED2显示为0。图11中①信号端为0电平。计数器G1的各输出端Q0~Q6均为0电平,时间分档选择地址端B0~B3均为0。加在加减计数器G6和G7预置数端P0~P3的时间预置数为96秒。数据选择器G4的各地端A0~A3均为0电平G4的禁止端INH为0电平。G4的Y0通道被选通输出高电平使对应的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电磁铁TA线路导通产生吸力使对应的卡钩15离开对应卡柱16的卡口。对应于A组卡片的卡片顶出横杆12在与其两端部相连的两个顶杆7下面的弹簧21的作用下立即上跳。这时A组卡片跳出;当第一个秒脉冲到来时。①信号端立即由0电平变为1电平。经电阻R9和电容C3微分后在加减计数器G6、G7的预置控制端PE上产生上跳的尖脉冲。96秒的时间预置数便被预置到加减计数器G6、G7中。显示器显示96。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由0电平变为1电平。G4的各通道Y0~Y15被关闭。由于计数器G1只有当计数信号的下降沿到达其时钟输入端 CP时才计数。因此计数器G1的各输出端Q0~Q6状态不变仍均为0电平。记忆机处于A组卡片的学习加复习阶段。当第二个秒脉冲到来时。加减计数器G6、G7的输出数据(96)被减一,显示器显示95。随着秒脉冲的不断到来。显示器显示的秒数不断减少。当所预置的时间数被减完时。①信号端出现一个负方波。负方波的下降沿使计数器G1计一个数。使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由1电平变为0电平。G4的地址端A0A1A2A3变1000。G4的Y1通道被选通。这时B组卡片跳出。加在加减计数器G6、G7预置数仍为96。①信号的负方波的上升沿到来时。加减计数器G6、G7的预置控制端PE又来一个上跳的尖脉冲。显示器又显示96秒。这时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由0电平变为1电平。G4的各通道被关闭。G4的选通时间等于负方波的宽度。再过96秒。预置的时间数又被减完。①信号端又产生一个负方波。负方波的下降沿又使计数器G1计一个数。这时数据选择器G4的地址端A0~A3变为0000。加在加减计数器G6、G7预置数端的时间预置数变为48秒。负脉冲的上升沿使48秒时间预置数置到加减计数器G6、G7中。在负方波的持续时间内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为0电平。这次跳出的又是A组卡片。但这次所给的记忆时间是48秒。这样记忆机一直工作下去。其时序操作过程见表三。当最后一组卡片所给的记忆时间用完时,①信号端产生的最后一个负方波的下降沿使计数器G1的输出端Q5、Q6均为1电平。控制电路中双稳态G3的端10端由0电平变为1电平。数据选择器G4的各通道Y0~Y15关闭。加减计数器G6的计数允许端Ci关闭。显示器显示为0。红色发光二极管D6亮,绿色发光二极管D8不亮。指示一个完整的循环记忆过程已完毕。

    图11中的电阻R10和电容C2构成延时电路。使①信号端送来的负方波的下降沿到达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要滞后于G4地址端A0~A3地址码的变换,从而消除了已记过的卡片组紧接着再次跳出的可能性。

    2、工作在不定时状态

    定时工作选择开关K2打在不定时状态。图11中K2的a、b触点和a′、b′触点相通。电源接通后。双稳态G3的10、11端的状态及发光二极管D6、D8的状态与记忆机工作在定时状态下的情况一样。加减计数允许端Ci始终为0电平。G6的时钟输入端CL始终关闭。显示器始终显示0。①信号端的信号始终为0电平。不起任何作用。计数器G1的脉冲和数据选择器G4禁止端INH的控制脉冲来自于弹片开关K1。其脉冲宽度等于K1的接通时间。电源一接通。计数器G1的各输出端Q0~Q6均为0电平。数据选择器的地址端A0~A3均为0电平。由于电阻R10和C2所起的延时作用,数据选择器G4的禁止端INH由0电平变为1电平要滞后于VDD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G4的Y0通道被选通。A组卡片跳出。A组卡片记完之后。下揿与A组卡片对应的下揿凸头6。对应的卡柱16的底面下压使弹片开关K1接通。这样计数器G1计一个数。数据选择器G4的Y1通道被选通。B组卡片跳出。一直操作下去。其卡片组跳出的顺序按照表三的次序进行。当对最后一组卡片所对应的下揿凸头6作下揿操作时。即K1第九十六次接通时。不再有卡片组跳出。红色发光二极管D6亮。指示一个完整的循环记忆过程已完毕。

    各个时间分档对应的循环记忆全过程所需的总时间如下:

    时间分档(K6、K5) 总时间

    1(0    0)    3456秒(57.6分)

    2(0    0)    2592秒(43.2分)

    3(0    0)    2160秒(36.0分)

    4(1    1)    1728秒(28.8分)

    各卡片组卡片的数量和时间分档的选择可按下面的方法确定。

    各卡片组的卡片量和时间分档选择是两个变量。使用者可先确定一个变量。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使用者如果每天可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记外语单词。即可选用时间分档的第一档。使用者如果在96秒钟之内能把10张外语单词卡片学习和复习一遍。并且能保持在96秒钟过后的144秒钟(2.4分钟)之内刚好还没忘记。则每组卡片的数量即可确定为10张。这样一个小时之内可记住160个外语单词,如果10个已学习和复习一遍的外语单词能被记住的时间大于144秒。则可逐步增加每组卡片的数量直到刚好在144秒之内还没忘记为止。同样如果在144秒之内已有部分单词忘记。则可逐步减少每组卡片的数量直到刚好在144秒钟之内还没有忘记为止,其它时间分档下的每组卡片数量的确定方法同上。

    对跳出的卡片组的记忆可按下面的方法进行。

    由于已跳出的卡片组仅跳出一半。因此使用者只能看到该组第一张卡片的上半部分,对上半部分上的写和发音进行记忆。记忆之后抽出第一张卡片,使用者便可看到卡片下半部分上的中文意思和词性这时使用者即可把本张卡片的上下部分的外文和中文对应起来记忆。第一张卡片记完之后。把该张卡片从上至下翻转180°后插到该组最后一张卡片的后面。紧接着按照同样的方法记忆第二张卡片。直至该组的最后一张卡片。这样该组卡片的学习阶段便完成。这时该组的第一张卡片又排到了最前面。但这时是中文在上。外文在下。使用者可根据中文来想外文的发音和写。记完之后再作180°翻转插到最后一张卡片的后面,按照上述方法、使用者便可一直记忆下去。如果使用者仅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各卡片可不作180°的翻转。这样各卡片始终是外文单词在上、中文在下。

    循环记忆法的详细内容请看徐竹生同志编写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的《英语单词记忆法》一书。

    表一    循环记忆流程表

    表二    时间分档表(单位为秒)

    表三    时序状态表

    表四    地址码、预置数和时间分档的对应关系表

    

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显倒计数定时式卡片循环记忆机.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提高记忆效率的学习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数显定时的数字电路记忆装置。本实用新型由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组成。它以卡片作为信息载体,卡片放入若干卡片盒内,电器部分为带数显的数字电路,它可按循环记忆法的记忆顺序将若干卡片盒内的卡片自动弹出。供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记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具有趣味性。明显降低了记忆难度和枯燥程度,能最大限度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