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0854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4216.4

申请日:

1989.06.19

公开号:

CN1048181A

公开日:

1991.01.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B23C3/08; B23G1/32

主分类号:

B23C3/08; B23G1/32

申请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发明人:

钱凯

地址:

上海市陕西北路8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董巧新;姜延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涉及安装在铣床上加工弧面蜗杆凸轮、柱面凸轮以及变距螺杆的装置。它由蜗轮、蜗杆、齿轮、间隙运动机构、挂轮机构、夹紧机构等组成。加工时,铣刀作铣削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因此在加工中不需靠模,而且具有工作可靠、成本低、精度高之优点,特别适用於大批量加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包括蜗杆(1)、(16)、蜗轮(2)、(17)、传动齿轮(3)、(4)、间隙运动机构(21)、挂轮机构(22)、夹紧机构(23)、壳体(20),蜗杆(1)、蜗轮(2)、齿轮(3)、(4)、间隙运动机构(21)、挂轮机构(22)、夹紧机构(23)分别安装在壳体(20)上,壳体(20)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其特征在於:蜗杆(16)连接在壳体(20)上,蜗轮(17)固定在铣床工作台上,蜗杆(1)作运动输入端,驱动蜗轮(2)转动,蜗轮(2)通过轴(24)带动齿轮(3)和夹紧机构(23),夹紧机构(23)带动工件作连续转动,齿轮(3)通过齿轮(4)驱动间隙运动机构(21),间隙运动机构(21)驱动挂轮机构(22),挂轮机构(22)驱动蜗杆(16),蜗杆(16)带动壳体(20)绕蜗轮(17)的轴线摆动。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於:间隙运动机构(21)由槽轮(7)、平面凸轮(6)、锁紧盘(8)、拨杆(5)、滑块(9)组成,槽轮(7)固定在运动输出轴(27)上,平面凸轮(6)固定在壳体(20)上,锁紧盘(8)、拨杆(5)固定在运动输入轴(26)上,滑块(9)一端安置在平面凸轮(6)的廓槽内,另一端安置在拨杆(5)的滑槽内。
3: 按权利要求1、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於:将蜗杆(16)、蜗轮(17)改为丝杠和螺母,构成一个可加工出变距螺杆的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特别是安装在铣床上加工弧面蜗杆凸轮、柱面凸轮以及变距螺杆的辅助装置。

    现有加工空间凸轮的方法,一般有直接用手工或数控机床来加工,也有间接地用仿形机床加工,采用直接加工法加工空间凸轮将受到工作可靠性差、效率低等方法的限制,而采用间接加工法加工空间凸轮的前提是需要一个把它的外形通过仿形装置转移给被加工凸轮的靠模,因此在加工中必然有其固有的和附加的仿形误差,而且对加工具有较复杂廓线的空间凸轮很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它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加工时铣刀单作铣削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由此,可方便地加工出弧面蜗杆凸轮、柱面凸轮以及变距螺杆,而且工作可靠、成本低、不需靠模。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包括两对蜗轮蜗杆、若干传动齿轮、间隙运动机构、挂轮机构、工件夹紧机构以及壳体,壳体安置在铣床工作台上,其特征在於:另一对蜗轮蜗杆中的蜗杆连接壳体,其蜗轮固定在铣床工作台上,一对蜗轮蜗杆中的蜗杆作运动输入端,驱动蜗轮转动,蜗轮同时带动齿轮和工件夹紧机构转动,工件夹紧机构带动工件转动,齿轮驱动间隙运动机构,间隙运动机构将输入的连续运动转变成能满足一定运动规律的间隙运动驱动挂轮机构,挂轮机构驱动另一对蜗轮蜗杆中的蜗杆,使蜗杆带动壳体绕蜗轮的轴线摆动,即工件绕蜗轮的轴线摆动。加工时,铣床工作台控制到所需切削深度后,铣刀作切削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即工件作连续旋转运动和间隙地摆动,由此可加工出弧面蜗杆凸轮和柱面凸轮。

    上述地间隙运动机构由槽轮、平面凸轮、锁紧盘、拨杆、滑块组成,槽轮固定在运动输出轴上,平面凸轮固定在壳体上,锁紧盘和拨杆连成一体固定在运动输入轴上,滑块一端安置在平面凸轮廓槽内,另一端安置在拨杆的滑槽内,当拨杆转动时,滑块既沿着平面凸轮的廓槽内运动,又沿着拨杆的滑槽内滑动,此时槽轮处於静止状态,当拨杆继续转动使滑块进入槽轮的滑槽内时,滑块即沿着平面凸轮廓槽内运动,又沿着拨杆和槽轮的滑槽内滑动,同时驱动槽轮转动。

    根据上述的装置,将另一对蜗轮蜗杆改为丝杆和螺母,加工时,铣刀作铣削运动,工件即绕其轴线作连续转动,又沿其轴向作间隙移动,由此构成一个可加工出变距螺杆的装置。

    由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可知,它的优点在於:工件相对铣刀作满足所需运动规律的进给运动,因此在加工中不需靠模,消除了靠模本身的精度误差,具有精度高、工作可靠、成本低,特别适用批量加工。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及附图。

    图1.表示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的传动链示意图。

    图2.表示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中的间隙运动机构图。

    蜗杆(1)固定在轴(24)上,蜗轮(2)、夹头(18)、齿轮(3)分别固定在轴(25)上,齿轮(4)、拨杆(5)、锁紧盘(8)固定在轴(26)上,平面凸轮(6)固定在壳体(20)上,滑块(9)一端位於平面凸轮(6)的廓槽内,另一端位於拨杆(5)的滑槽内或槽轮(7)的滑槽和拨杆(5)滑槽内,槽轮(7)、齿轮(10)分别固定在轴(27)上,齿轮(11)、(12)固定在轴(28)上,齿轮(13)、(14)固定在轴(29)上,齿轮(15)、蜗杆(16)固定在轴(30)上,蜗轮(20)固定在铣床的工作台上,顶针(21)、轴(24)、(25)、(26)、(27)、(28)、(29)、(30)分别固定在壳体(20)上,壳体(20)连接在铣床的工作台上。加工时,先使夹头(18)夹住凸轮毛坯、顶针(19)顶住凸轮毛坯,铣床工作台进给到所需切削深度,铣刀作转动,然后驱动蜗杆(1)使蜗轮(2)、齿轮(3)和夹头(18)作连续转动,此时,凸轮毛坯开始被铣刀逐渐铣出所需深度的非工作的廓槽。齿轮(3)驱动齿轮(4)使拨杆(5)和锁紧盘(8)转动,拨杆(5)通过其滑槽驱动滑块(9)沿着平面凸轮(6)的廓槽内运动,当凸轮毛坯转过所需的转角后,滑块(9)进入槽轮(7)的滑槽内,同时开始驱动槽轮(7)转动,槽轮(7)通过齿轮(10)、(11)、(12)、(13)、(14)、(15)带动蜗杆(16),使蜗杆(16)绕蜗轮(17)的轴线摆动。此时凸轮毛坯既作转动又绕蜗轮(17)的轴线摆动,由此铣刀铣出凸轮工作段的廓槽。当凸轮毛坯又转过所需的转角后,滑块(9)退出槽轮(7)的滑槽,此时凸轮毛坯只作转动,铣刀继续铣出凸轮的非工作段廓槽。当凸轮毛坯转过一周,即加工完毕。

    加工弧面蜗杆凸轮时,其凸轮毛坯的外形应呈弧面状,加工柱面凸轮时,其凸轮毛坯的外形应呈柱面状。

    加工变距螺杆时,需将蜗杆(16)、蜗轮(17)改为丝杆和螺母传动。驱动蜗杆(1)使工件绕其轴线转动,当转过所需转角后,通过间隙运动机构(21)、挂轮机构(22)使工件既绕其轴线转动,又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如此重复即可加工出变距螺杆。

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空间凸轮的辅助装置,涉及安装在铣床上加工弧面蜗杆凸轮、柱面凸轮以及变距螺杆的装置。它由蜗轮、蜗杆、齿轮、间隙运动机构、挂轮机构、夹紧机构等组成。加工时,铣刀作铣削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因此在加工中不需靠模,而且具有工作可靠、成本低、精度高之优点,特别适用於大批量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