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085244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1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75950.0

申请日:

2012.11.21

公开号:

CN102991521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61F 5/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变更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泰山园区浦珠北路68号变更后: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泰山园区浦珠北路6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1F 5/24申请日:20121121|||公开

IPC分类号:

B61F5/24

主分类号:

B61F5/24

申请人: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弛; 胡基贵; 韦海菊; 李帅

地址: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泰山园区浦珠北路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代理人:

石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步骤如下:在枕梁下盖板上开设容第一腹板穿过的孔;将第一腹板从所述孔中插入,并使第一腹板上部通过其开口朝上的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插接;第一腹板上端与枕梁上盖板焊接,第一腹板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焊接,第一腹板中部与枕梁下盖板焊接;第二腹板上端与枕梁下盖板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插入第一、第二腹板下插槽中,沿下插槽的槽壁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本发明改善安装结构的受力情况,避免焊缝疲劳的出现;本发明将扭杆安装块落于腹板上,形成类似一种减振缓冲,将垂向力和弯矩产生的附加力分由两部分承担。本安装结构采用类似积木插接形式安装,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实现了防错安装。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所述抗侧滚扭杆座由第一腹板、第二腹板、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构成;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枕梁下盖板上开设容第一腹板穿过的孔;
第二步、将第一腹板从所述孔中插入,并使第一腹板上部通过其开口朝上的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插接;
第三步、第一腹板的上端与枕梁上盖板的下端面焊接,第一腹板上部的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焊接,第一腹板的中部与枕梁下盖板焊接;
第四步、将第二腹板的上端与枕梁下盖板焊接固定;
第五步、将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插入第一腹板、第二腹板下端开口朝下的下插槽中,并沿下插槽的槽壁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侧滚扭杆安装块的底部中央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两侧分别设置抗侧滚扭杆安装孔。

说明书

说明书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属于车体内装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枕梁抗侧滚扭杆在地铁及高铁车辆上被大量使用,对该重要受力部件的结构安装设计,其结构强度尤其是抗疲劳特性要求高,对该抗侧滚扭杆安装座的结构焊缝受力需特别考虑校核,结构设计上应尽量避免焊缝疲劳的出现。因此,诸如采用结构紧固件连接的型式亦有出现,采用紧固件自身冲击特性不是很高。在以往设计中,主要通过铸造座组焊于枕梁下盖板上,焊缝承受由弯曲产生的附加载荷力,受力情况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可以改善安装结构的受力情况,避免焊缝疲劳的出现。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所述抗侧滚扭杆座由第一腹板、第二腹板、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构成;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枕梁下盖板上开设容第一腹板穿过的孔;
第二步、将第一腹板从所述中孔插入,并使第一腹板上部通过其开口朝上的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插接;
第三步、第一腹板的上端与枕梁上盖板的下端面焊接,第一腹板上部的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焊接,第一腹板的中部与枕梁下盖板焊接;
第四步、将第二腹板的上端与枕梁下盖板焊接固定;
第五步、将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插入第一腹板、第二腹板下端开口朝下的下插槽中,并沿下插槽的槽壁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
进一步的,所述抗侧滚扭杆安装块的底部中央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两侧分别设置抗侧滚扭杆安装孔。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腹板插接在枕梁隔板上,其顶部与枕梁上盖板固接,中部与枕梁下盖板固接,第二腹板固接在枕梁下盖板上,采用了整体受力的结构,所以有效避免了焊缝疲劳的出现;同时,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设有开口向下的下插槽,抗侧滚扭杆安装块设有缺口,因此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了自重,也能够减少焊缝疲劳的出现。 
本发明将扭杆安装块落于腹板上,形成类似一种减振缓冲,将垂向力和弯矩产生的附加力分由两部分承担。本安装结构采用类似积木插接形式安装,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实现了防错安装。 
可见,本发明构思奇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改善了安装结构的受力情况,效果较好。本发明将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安装座安装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二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抗侧滚扭杆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所涉抗侧滚扭杆座由第一腹板1、第二腹板2、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构成,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的底部中央设有缺口,缺口两侧分别设置抗侧滚扭杆安装孔;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枕梁下盖板5上开设容第一腹板1穿过的孔;
第二步、将第一腹板1从所述孔中插入,并使第一腹板1上部通过其开口朝上的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6插接;
第三步、第一腹板1的上端与枕梁上盖板5的下端面焊接,第一腹板1上部的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6焊接,第一腹板1的中部与枕梁下盖板4焊接;
第四步、将第二腹板2的上端与枕梁下盖板4焊接固定;
第五步、将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插入第一腹板1、第二腹板2下端开口朝下的下插槽中,沿下插槽的槽壁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
如图1所示,第一腹板1、第二腹板2和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通过插接安装及坡口焊接等形式,形成一个整体受力结构,经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和实际项目应用测试,受力情况良好。 
本发明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安装座安装结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15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 N 1 0 2 9 9 1 5 2 1 A *CN102991521A* (21)申请号 201210475950.0 (22)申请日 2012.11.21 B61F 5/24(2006.01) (71)申请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地址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泰山园区浦珠北路68号 (72)发明人张弛 胡基贵 韦海菊 李帅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 32245 代理人石敏 (54) 发明名称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 (57) 摘要 轨道车。

2、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在枕梁下盖板上开设容第一腹板穿过的孔;将第 一腹板从所述孔中插入,并使第一腹板上部通过 其开口朝上的上插槽与枕梁内隔板插接;第一腹 板上端与枕梁上盖板焊接,第一腹板上插槽与枕 梁内隔板焊接,第一腹板中部与枕梁下盖板焊接; 第二腹板上端与枕梁下盖板焊接固定;抗侧滚扭 杆安装块插入第一、第二腹板下插槽中,沿下插槽 的槽壁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本发明改善 安装结构的受力情况,避免焊缝疲劳的出现;本 发明将扭杆安装块落于腹板上,形成类似一种减 振缓冲,将垂向力和弯矩产生的附加力分由两部 分承担。本安装结构采用类似积木插接形式安装, 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实现了防错安。

3、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所述抗侧滚扭杆座由第一腹板、第二腹板、 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构成;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枕梁下盖板上开设容第一腹板穿过的孔; 第二步、将第一腹板从所述孔中插入,并使第一腹板上部通过其开口朝上的上插槽与 枕梁内隔板插接; 第三步、第一腹板的上端与枕梁上盖板的下端面焊接,第一腹板上部的上插槽与枕梁 内隔板焊接,第一腹板的中部与枕梁下盖板焊接; 第四步、将第二腹板。

4、的上端与枕梁下盖板焊接固定; 第五步、将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插入第一腹板、第二腹板下端开口朝下的下插槽中,并沿 下插槽的槽壁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侧滚 扭杆安装块的底部中央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两侧分别设置抗侧滚扭杆安装孔。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91521 A 1/2页 3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法,属于车体内装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枕梁抗侧滚扭杆在地铁及高铁车辆上被大量使用,对该重要受力部件的结构安装 设计,其结构强度尤其是抗疲。

5、劳特性要求高,对该抗侧滚扭杆安装座的结构焊缝受力需特 别考虑校核,结构设计上应尽量避免焊缝疲劳的出现。因此,诸如采用结构紧固件连接的型 式亦有出现,采用紧固件自身冲击特性不是很高。在以往设计中,主要通过铸造座组焊于枕 梁下盖板上,焊缝承受由弯曲产生的附加载荷力,受力情况不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轨道车辆抗侧 滚扭杆座安装方法,可以改善安装结构的受力情况,避免焊缝疲劳的出现。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座安装方 法,所述抗侧滚扭杆座由第一腹板、第二腹板、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构成;安装方法包括如下 。

6、步骤: 第一步、在枕梁下盖板上开设容第一腹板穿过的孔; 第二步、将第一腹板从所述中孔插入,并使第一腹板上部通过其开口朝上的上插槽与 枕梁内隔板插接; 第三步、第一腹板的上端与枕梁上盖板的下端面焊接,第一腹板上部的上插槽与枕梁 内隔板焊接,第一腹板的中部与枕梁下盖板焊接; 第四步、将第二腹板的上端与枕梁下盖板焊接固定; 第五步、将抗侧滚扭杆安装块插入第一腹板、第二腹板下端开口朝下的下插槽中,并沿 下插槽的槽壁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 0005 进一步的,所述抗侧滚扭杆安装块的底部中央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两侧分别设置 抗侧滚扭杆安装孔。 0006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腹板插接在枕梁隔板。

7、上,其顶部与枕梁上盖 板固接,中部与枕梁下盖板固接,第二腹板固接在枕梁下盖板上,采用了整体受力的结构, 所以有效避免了焊缝疲劳的出现;同时,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设有开口向下的下插槽,抗 侧滚扭杆安装块设有缺口,因此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了自重,也能够减少焊缝疲劳的出 现。 0007 本发明将扭杆安装块落于腹板上,形成类似一种减振缓冲,将垂向力和弯矩产生 的附加力分由两部分承担。本安装结构采用类似积木插接形式安装,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实 现了防错安装。 0008 可见,本发明构思奇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改善了安装结构的受力情况,效 果较好。本发明将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

8、景。 说 明 书CN 102991521 A 2/2页 4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安装座安装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二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实施例的抗侧滚扭杆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所涉抗侧滚扭杆座由第一腹板1、 第二腹板2、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构成,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的底部中央设有缺口,缺口两侧 分别设置抗侧滚扭杆安装孔;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枕。

9、梁下盖板5上开设容第一腹板1穿过的孔; 第二步、将第一腹板1从所述孔中插入,并使第一腹板1上部通过其开口朝上的上插槽 与枕梁内隔板6插接; 第三步、第一腹板1的上端与枕梁上盖板5的下端面焊接,第一腹板1上部的上插槽与 枕梁内隔板6焊接,第一腹板1的中部与枕梁下盖板4焊接; 第四步、将第二腹板2的上端与枕梁下盖板4焊接固定; 第五步、将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插入第一腹板1、第二腹板2下端开口朝下的下插槽中, 沿下插槽的槽壁焊接固定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 0015 如图1所示,第一腹板1、第二腹板2和抗侧滚扭杆安装块3通过插接安装及坡口 焊接等形式,形成一个整体受力结构,经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和实际项目应用测试,受力情况 良好。 0016 本发明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安装座安装结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 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2991521 A 1/3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1521 A 2/3页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1521 A 3/3页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1521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