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可热胶凝的β-1,3-葡聚糖的方法,该葡聚糖可在食品及化学工业领域应用。 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含有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颗粒的细胞。例如,已经存在从眼虫属(一种原生动物属)回收这种葡聚糖颗粒的已知方法(日本专利公开号37279/1989)。这些葡聚糖颗粒结晶度很高,其特征是在热水中不溶胀(Carbohydrate Research,75(1979)231-242)。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由(例如)产碱杆菌属或土壤杆菌属的微生物胞外排泄的β-1,3-葡聚,已知有Curdlan,于热水中加热时,它会凝胶(New Food Industry,20,49,1978)。
如上所述,存在两种β-1,3-葡聚糖,即非热胶凝性的β-1,3-葡聚糖和可热胶凝性的β-1,3-葡聚糖。
非热胶凝性的β-1,3-葡聚糖在诸如凝胶性、保水性、粘合性等方面无法起到Curdlan的作用。目前还没有通过从细胞获得的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制备可热胶凝的β-1,3-葡聚糖的工业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可热胶凝的β-1,3-葡聚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溶于碱中,调节该溶液的pH,使其不超过10,从而沉淀出可热胶凝的β-1,3-葡聚糖。
本发明所用的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颗粒是通过常规方法从含有这种葡聚糖颗粒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地细胞中得到的。所述的细胞最好通过培养原生动物(如眼虫属)获取,眼虫属原生动物的实例包括Euglena gracilis和Euglena gyacilis Var bacillars.
具体讲,可以提到下列菌株,如Euglena gracilis Klebs NIES-47,Euglena gracilis Klebs NIES-48、Euglena gracilis Var baci-llaris Pringsheim NIES-49等。这些菌株是已知的原生动物,已保藏在Global Environmental Forum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lution Research。
这些眼虫属原生物在受到x射线、紫外线或其它辐射时,或用诱变剂处理时,很容易发生突变。这些突变体只要具备在其细胞内各界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的能力,也可以用于本发明方法。
关于眼虫属原生动物培养基,可以提到的有Koren-Hutner培养基(Koren,L.E.C.,Hutner,S.H.,Journal of Protozoology14,Supplement17,1967)、Kuragano培养基(日本专利公报号58064/1985)和Kitaoka培养基(日本专利公报号37297/1989)。通过令眼虫属原生动物在这种培养基中,或在该培养基的适当变体中生长,并收获该眼虫属原生动物细胞,可以得到含非热胶凝性的β-1,3-葡聚糖。
将含有一种β-1,3-葡聚糖的细胞湿法破裂,释放出非热胶凝性的β-1,3-葡聚糖颗粒。可采用压力为300-600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细胞分裂仪,或借助超声分裂仪实施上述破裂过程。然后用碱处理破裂的细胞,溶解非热胶凝性的β-1,3-葡聚糖颗粒。在进行这项处理时,可以事先将非热胶凝β-1,3-葡聚糖颗粒与破裂的细胞碎片相分离,也可以照原样使用既含所述葡聚糖颗粒又含破裂细胞的体系。在后一情况下,破裂细胞(它们是不溶性的)可以通过发泡工艺(下文将与碱溶解工艺一同介绍)去除,这种工艺具有适于工业生产的效率。实际上对所用的碱并没有任何限制,但一般采用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铵。溶解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颗粒所需的碱浓度一般不需要比1N高许多,但当体系中既含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又含细胞碎片时,3-5N的浓度是恰当的。因为这有助于产生泡沫。溶解工艺中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的优选浓度约为0.1-1%(重量)。
将该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颗粒溶解之后,去除碱不溶性部分。此不溶部分主要是眼虫属或其它细胞的碎片。通过向上述碱化体系鼓入空气,可产生泡沫,这些泡沫可将细胞碎片带走,从而高效率经济地除去不溶性物质。下文将更加详细地介绍这一工艺。
利用涡轮混合机或类似的机械,或借助于连续发泡机械,将空气压缩或鼓入含有破裂细胞的碱化淤浆中,从而产生泡沫。泡沫的体积一般不少于淤浆体积的30%,最好为50-70%。尽管在上述碱浓度下很容易产生泡沫,但为了稳该泡沫以便更加分散地将其除去,可以向体系中添加卵清蛋自(占淤浆体积的0.1-0.5%)或表面活性剂(如糖酯)。
最好于环境温度(20-30℃)对泡沫进行分离,形成离散界面所需的时间,即泡沫层形成时间,不大于3-4小时。可采用容器规模的间歇分离装置对泡沫进行分离,或者对于泡沫层或多或少有些不稳定的体系,采用包括细长容器的连续分离装置。
通过上述处理得到不含不溶物的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溶液。然后将此溶液pH调至10或低于10,使β-1,3-葡聚糖析出。在考虑对β-1,3-葡聚糖进行沉淀时,该沉淀过程宜在中性pH范围进行,最好在pH为6-6.5范围进行。尽管可以选择性地采用适当的pH调节剂,但一般使用无机酸较好,例如,盐酸、硫酸、硝酸和磷酸。上述沉淀出的β-1,3-葡聚糖是可热胶凝的,从商业角度考虑,最好将其进一步脱盐、浓缩并干燥,以便将其制成粉末。举例讲,用离心法对含有沉淀葡聚糖的上述溶液进行浓缩,用水洗涤,得到脱盐的浓缩物(2-4%)。可对此浓缩物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粉末,或者经冻干,在亲水有机溶剂中解冻,脱水,真空加热干燥,得到干燥粉末。
按本发明制备的β-1,3-葡聚糖是可热胶凝的,与副淀粉和其它已知的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不同。利用一特性,可将其更加有利地用于食品和化学工业。例如,它可以用于与Curdlan相同的应用领域。
下面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例1
向一个5升发酵缸中添加3升Koren-Hutner培养基,然后于121℃灭菌20分钟。用150毫升处于同样的培养基中的Euglena gracilis klebs NIES-48培养种接种该发酵缸。于28℃,400转/分的转速,1升/分通气量的条件下,于暗处培养96小时。两个发酵缸得到6.15升培养肉汤。细胞的产率为2%(以干重为基准),这种干产物含20%的β-1,3-葡聚糖。
(1)利用台式离心机(型号PS-18GL,Tomy Rrecision Industries,Ltd,Japan),于6000转/分转速下对5.0升上述培养肉汤进行离心浓缩,得到一千克浓缩的眼虫属膏状物。
(2)向此湿细胞膏状物添加足量的水,使总量达到2升,利用高压匀浆器(商品名:Manton-Gaulin,APV Gaulin,美国产)于300个大气压下对该混合物进行匀化,从而将该眼虫属细胞破碎,并释放出葡聚糖颗粒。
(3)向所得的含破裂细胞的浆液中添加30%氢氧化钠,使其浓度达到3N,将该混合物加热到60℃,所述β-1,3-葡聚糖于4小时内溶解。
(4)将此碱化的破裂细胞溶液(3.5升)冷却至约30℃。然后添0.2%(体积)非热胶凝性卵清蛋白(Takeda,Chemical Industries,Ltd.Japan出产)。在一个涡轮搅拌器(5升)中搅拌该混合物,以形成泡沫。当泡沫的体积达到进料体积的约50%时,停止搅拌,体系静置3-4小时。这样,原生动物细胞碎片和其它不溶物被吸收到泡沫中,并作为浮渣被除去。从该搅拌器的底部取出不含破裂细胞碎片的β-1,3-葡聚糖溶液(约3.0升)。
(5)用4N盐酸将该β-1,3-葡聚糖溶液的pH调为6-6.5,以便沉淀出β-1,3-葡聚糖。
(6)用上述Tomy离心机对此含有沉淀葡聚糖的溶液进行离心浓缩(8000转/分,10分钟),得到一种中性浓缩物(含固量2.5%)。添加足量的水(使总体积达到3升)重新将此浓缩物淤浆化,得到脱盐的中性浓缩物(含固量3%)。再次用水稀释该浓缩物,经过与上述相同的操作,得到300克中性浓缩物(含固量3%)。
(7)于-20℃将上述浓缩物(300克)分批冻干,添加两倍于其体积的醇于室温将该浓缩物融化,接着用玻璃过滤器真空脱水,得到24克脱水产物(含固量为25%)。将此脱水产物于60℃真空干燥,得到干燥的絮片。然后用台式粉碎机对该干絮片进行粉碎,得到7克β-1,3-葡聚糖粉末。
这种β-1,3-葡聚糖粉末(样品1)的品质参数与碱处理之前的β-1,3-葡聚糖颗粒(样品2)的品质参数均列于表1。
表1 粉末的品质参数
样品2 样品1
平均粒度(μ) 3 70
湿度(%) 2 5
溶解性(光学密度,660nm) - 80
燃烧后的残余量(%) 0.05 1.2
凝胶强度(克/平方厘米):
2%浓度 不凝胶 160
3%浓度 不凝胶 400
4%浓度 不凝胶 750
凝胶强度:向β-1,3-葡聚糖添加10毫升水,使之达到指定的浓度,用Potter′s均混器对该混合物进行均化,并真脱气。将匀浆置于试管(直径1.6厘米)中,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用自来水将试管冷却30分钟,将所得的凝胶切成10毫米高。用凝乳计(Iio Type,Iio Elect-ric Co.,Japan)测定此试样的凝胶强度。
从表1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到,得自眼虫属培养肉汤(属名:副淀粉)的β-1,3-葡聚糖是非热胶凝性的,本发明方法制备的β-1,3-葡聚糖是可热胶凝的,其凝胶强度可与通常的凝胶剂(琼脂,明胶,Curdlan等)相比。
例2
采用5升发酵缸,按与例1相同的方式培养Euglena glacilis klebs NIES-48,得3.1升培养肉汤。用自立式离心机(8000转/分,10分钟)对2升上述肉汤进行离心浓缩,得到上述细胞的膏状物。用水稀释该细胞膏状物,使总体积达400毫升,并用近距离声波定位器(T-A-4280,10kc,10分钟)进行处理,以便将细胞粉碎。
(1)向200毫升该淤浆中添加30%氢氧化钠,使其浓度达到3N,β-1,3-葡聚糖颗粒于60℃在约5小时内被溶解。用Tomy离心机(8000转/分,10分钟)对该溶液进行离心分离,以除去不溶物。用35%HCl将所得溶液中和至pH为6.0,将此中性溶液脱盐,并用Tomy离心机(8000转/分,10分钟)进行浓缩,得到约12克膏状物。用水稀释该膏状物,使总体积达200毫升,经两次脱盐和浓缩,得12克脱盐的浓缩物。于-20℃冻干浓缩的膏状物,然后添加两倍于其体积的醇将其融化,经Nutsche真空过滤脱水后,得1.4克脱水产物。此脱水产物进一步于50℃真空干燥,得到一种多孔的淡绿色干燥产物。然后在研钵中对其进行粉碎,得0.5克粉末。
(2)在上述步骤(1)中进行碱溶之前,用100%体积的99%乙醇对该淤浆进行脱色,并用Tomy离心机进行离心浓缩,得到脱色的破裂细胞膏状物。用水重新将该膏状物淤浆化,使总体积达200毫升,用100%体积的正己烷对其进行脱脂。水层经与步骤(1)相同的处理,得0.5克多孔白色粉末。
分别将粉末(1)和粉末(2)分散在水中,制成2%分散液,然后进行均化,于100℃加热,冷却至环境温度。这些凝胶的凝胶强度分别为150克/平方厘米和180克/平方厘米。
按照上述方法,可从由眼虫属得到的非热胶凝性β-1,3-葡聚糖制备可热胶凝的β-1,3-葡聚糖。
例3
在200毫升1N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溶解2克副淀粉粉末,同时进行搅拌,用4N盐酸将该溶液的pH调至6.0,从而沉淀出β-1,3-葡聚糖。用Tomy离心机(8000转/分,10分钟)离心浓缩所得的中性淤浆,用200毫升水重新将浓缩物配成浆液。按与上述相同的方式离心浓缩此淤浆,得50克膏状物。于-20℃冻干此膏状物,添加200%体积的乙醇将其融化,接着通过滤纸进行吸滤,得8克脱水产物。此产物进一步于60℃真空干燥,得2克多孔干燥产物。
按前述方法测定所得β-1,3-葡聚糖粉末的凝胶强度,浓度为2%时其值为200克/平方厘米。因此这种葡聚糖粉末是可热胶凝的,原料副淀粉没有凝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