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0806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5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8462.X

申请日:

1990.10.13

公开号:

CN1050926A

公开日:

1991.04.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F16D 27/14申请日:19901013授权公告日:19930630期满终止日期:20101013|||保护期延长|||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16D27/10

主分类号:

F16D27/10

申请人:

三电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松下孝

地址:

日本群马县伊势崎市

优先权:

1989.10.13 JP 119152/8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一个电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U形断面的环形磁性外壳以容纳环形电磁线圈,一个牢固安置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部分的环状支承板和一个具有环形凹槽的橡胶件的垫圈。环形磁性外壳具有底部上的第一孔。环状支承板具有与第一孔同心的第二孔。第一孔直径大于第二孔直径,从而在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面处形成坚实的环状突出部份,与垫圈的环状凹槽啮合使垫圈可用作一个绝缘件、一个塞住第一孔的塞头和一个夹持电磁线圈引线的夹持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一个电磁装置,电磁装置包括一个具有U形断面的环形磁性外壳,一个在其上牢固地连接所述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部分的环状支承板和一个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一个环形凹槽的塞头元件, 啮合装置与所述塞头元件的所述环状凹槽相啮合, 所述啮合装置包括一个形成在所述环形磁性外壳的所述底端部分处的第一圆形孔和形成在所述环状支承板上的同心的第二圆形孔, 所述第一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形孔的直径,因而在所述环形磁性外壳的所述底端部分底端面处形成坚实的环状突出部分。
2: 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一个电磁装置,电磁装置包括一个具有U形断面的环形磁性外壳,一个在其上牢固地连接所述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部分的环状支承板和一个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一个环形凹槽的塞头元件, 啮合装置与所述塞头元件的所述环状凹槽相啮合, 所述啮合装置包括一个形成在所述环形磁性外壳的所述底端部分处的第一圆形孔和形成在所述环状支承板上的同心的第二圆形孔, 所述第一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形孔的直径,因而在所述环形磁性外壳的所述底端部分底端面处形成坚实的环状突出部分, 制造所述啮合装置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用冲压工艺形成所述第一圆形孔,和 用冲压工艺形成所述第二圆形孔。

说明书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电磁离合器,例如用于控制将动力从汽车发动机传送给汽车空调系统中冷冻压缩机的离合器,更加具体地说,是涉及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的结构。

    一种用于控制将动力从汽车发动机传送给汽车空调系统中冷冻剂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在授与Matsushita的美国专利4,799,578中已有叙述。如在该′578专利中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包括一个电磁装置,该电磁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一个环状电磁线圈的具有U形断面的环状磁性外壳,电磁线圈提供磁通量将一块电枢冲片吸向转子的一个轴向端板部分,该电磁装置还包括一个环状支承板,环状磁性外壳用,例如,点焊法牢固地固定在该板上。环状支承板用多个铆钉牢固地固定在压缩机外壳的轴向端面上。

    电磁线圈根据汽车空调的需要,间歇地被激励,因而间歇地供应磁通量将电枢冲片间歇地吸向转子的轴向端板部分。因此,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根据汽车空调的需要被间歇地通过电磁离合器传送到冷冻压缩机。

    为了产生磁通量,电磁线圈必须从安装在汽车发动机舱上的蓄电池通过电线获得直流电流,虽然在′578专利的附图中,蓄电池和电线都未被显示。因此,人们必须考虑用于将电线从电磁装置引出到电磁装置之外的结构。

    关于上述结构的一个现有技术实施例显示在图1和图2中。参看图1和图2,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100′包括具有U形断面的环形磁性外壳110,容纳在环形磁性外壳110内的电磁线圈120和将环形磁性外壳110用,例如,点焊法牢固地固定在其上地环状支承板130。环形磁性外壳110包括内环形圆筒部分111、外环形圆筒部分112和连接内和外环形圆筒部分111、112的环形底端部分113。环状支承板130用多个铆钉(未显示)牢固地固定在压缩机外壳的轴向端面(未显示)上。外壳110的内环形圆筒部分111的厚度应当设计成略大于外壳110的外环形圆筒部分112的厚度。孔114形成在环形磁性外壳110底端部分113的一定的部分处。与孔114同圆心的锪孔115用如图4中所示的切削工具400形成在底端面113处。锪孔115的底表面115a朝着其中心的方向略有倾斜。因而,从锪孔115的内侧壁115b向内延伸的环状凸缘116形成在环形磁性外壳110的底端部分113的一定部位处。

    用绝缘材料,例如一个橡胶件制成的垫圈140伸入并穿过孔114。垫圈140包括上圆筒部分141,连接在上圆筒部分141的底端的下圆筒部分142,连接在下圆筒部分142的底端的截顶玉米状部分143,轴向地从其中心穿过的孔144和在上圆筒部分141与下圆筒部分142之间的界限处形成的环形凹槽145。上圆筒部分141的直径设计成大于下圆筒部分142的直径。凹槽145的环状上表面145b稍许带些倾斜以配合锪孔115的底表面115a。凹槽145的环状底表面145a的直径设计成略大于孔114的直径。垫圈140上圆筒部分141的直径设计成略大于锪孔115内侧壁115b的直径。因此,利用橡胶件的弹性,垫圈140的上圆筒部分141贴切地配置在锪孔115之内,而垫圈140的环形凹槽145贴切地与环状凸缘116相啮合。

    环状支承板130包括在其上面限定凹口131的浅环状部位130a和从浅环状部位130a的周边径向延伸的环状部位130b。环状支承板130配置有半圆形的切除部分131a形成在其环状部位130b处。半圆形切除部分131a与孔114对准,以备当环形磁性外壳110的底端部分113牢固地固定在环状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上时,可以将垫圈140的下圆筒部分142配置在其内。环形磁性外壳110用点焊法牢固地固定在环状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上,因而形成多个点焊焊点踪迹132,如图1中所述。

    环状凸缘116和半圆形切除部分131a组成啮合机构200′,以便能与垫圈140的环形凹槽145相啮合。

    垫圈140的孔144包括在其上部的一个截顶圆锥形部分144a和在其下部的一个圆筒形部分144b。截顶圆锥形部分144a向下逐渐缩小并在其底端与圆筒形部分144b相接。

    由环形磁性外壳110和垫圈140所限定的空腔110a中充以加热的环氧树脂150,环氧树脂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后即行硬化,从而将线圈120牢固地安置于其内。

    如图1中所示,在环状支承板130的底端面上形成有一对小的同样的突出部分160,以便被容纳在冷冻剂压缩机外壳的轴向端面上形成的一对小的同样的凹口(未显示)之内。这样,电磁装置100′的旋转运动就被阻止了。

    从电磁线圈120的底端部分引出的电线170适配地穿过垫圈140的孔144。电线170的末端71连接在插头180上,插头又与另一条从一个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未显示)中引出的电线(未显示)的末端相连接。

    因此,垫圈140既用作绝缘体,又作为防止加热的环氧树脂150通过孔114从外壳110的内部漏出的塞子,还作为牢固地夹持电线170的夹持器。

    凭藉汽车空调系统中控制设备的操动,电磁线圈120根据汽车空调的需要,间歇地被激励。因此,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根据汽车空调的需要通过电磁离合器间歇地传送给冷冻剂压缩机。

    啮合机构200′的形成如下述。首先,参看图3和图4,孔114用冲压机在环形磁性外壳110的底端部分113处冲制出。然后,参看图4和图5,与孔114同圆心的锪孔115用切削工具400形成在环形磁性外壳110的底端部分113处。随之,环状凸缘116形成在环形磁性外壳110底端部分113的底端面处,如图5所示。下一步,参看图1和图2,半圆形切除部分131a用冲压机在环状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处冲制出。最后,外壳110的底端部分113以孔114与半圆形切除部分131a(如图1所示)对准用点焊法牢固地固定在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上。这样,啮合机构200′就形成在环形磁性外壳110底端部分113的底端面处,如图2所示。

    如上所述,在该现有技术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啮合机构200′,不仅需用冲压机还需用如图4中的切削工具400。因而,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100′的制造过程是复杂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为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提供一个简单的制造过程。

    一个电磁离合器包括一个电磁装置,电磁装置包括一个具有U形断面的环形磁性外壳,一个在其上牢固地连接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部分的环状支承板和一个在其外周面上具有一个环形凹槽的塞头元件。一个啮合机构与塞头元件的环状凹槽相啮合。啮合机构包括一个形成在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部分处的第一圆形孔和形成在环状支承板上的同圆心的第二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形孔的直径,因而在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部分的底端机处形成坚实的环状突出部分。第一和第二圆形孔都是用冲压机冲压成形的。

    图1是根据一个现有技术实施例的电磁离合器中一个电磁装置的底视平面图。

    图2是截自图1中2-2线的局部放大垂直剖视图。

    图3-5说明现有技术实施例的在每一制造过程中的U形环形磁性外壳。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磁离合器中一个电磁装置的底视平面图。

    图7是截自图6中7-7线的局部放大垂直剖视图。

    图8-10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每一制造过程中的电磁装置。

    图6和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磁离合器中一个电磁装置的结构。在图6和图7中,凡是与图1和图2中相对应的元件都用相同的标号标示,从而不需再对其作出说明。

    参看图6和图7,一个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10包括具有形成在其底端部分113上的孔114的环形磁性外壳110和穿过孔114的垫圈24。由绝缘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垫圈24包括圆筒部分241,截顶圆锥形部分242,轴向中心钻透的孔144和在圆筒动分241与截顶圆锥形部分242之间的界限处形成的环形凹槽243。

    环状支承板130在其环状部位130b处开有圆形孔133。环形磁性外壳110用点焊法牢固地固定在环状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上,孔114与孔133同心对准。孔133的直径设计成小于孔114的直径。因此,在外壳110底端部分113的底端面处形成一个从孔114的内周面上突出的坚实的环状突出部分134。坚实的环状突出部分134的作用与现有技术实施例中啮合机构200′的作用相似。因此,孔114和133构成了啮合机构200。

    圆形孔133的直径设计成略大于凹槽243的底端面243a的直径。凹槽243的宽度设计成略小于环状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的厚度。此外,垫圈24的圆筒部分241的直径设计成略大于孔114的直径。因此,利用橡胶体的弹性,垫圈24的圆筒部分241可以很贴切地配置在孔114之内,而垫圈24的环形凹槽243适配地与坚实的环状突出部分134相啮合。

    啮合机构200的形成如下述。首先,参看图3和图8,孔114用冲压机在外壳110的底端部份113处冲制出。然后,参看图9,孔133的成形是用冲压机在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处冲制出。最后,外壳110的底端部分113以孔114与孔133同心地对准用点焊法牢固地固定在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上。因此,从孔114的内周面突出的坚实的环状突出部分134就形成在外壳110底端部分113的底端面处,如图9所示。这样,啮合机构200就形成在外壳110底端部分113的底端面处,如图9所示。

    此外,参看图9和图10,利用橡胶体的弹性,垫圈24的圆筒部分241可以很贴切地配置在孔114之内而垫圈24的环形凹槽243适配地与坚实的环状突出部分134相啮合。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啮合机构200并不需要应用如图4中所示的切削工具400,只需用冲压机就行了。因此,制造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的过程就简化多了。

    还有,由于支承板130的圆形孔133的直径设计为略小于垫圈24的凹槽243底端面243a的直径,构成圆形孔133的切除部位的面积与现有技术实施例中构成支承板半圆形切除部分131a的切除部位的面积相比就减少很多了。因此,支承板130的强度与现有技术实施例的支承板相比就增大了。此外,点焊工作可以在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处进一步进行,如图6所示。因而,外壳110的底端部分113就更进一步牢固地固定在支承板130的环状部位130b处。

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一个电磁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U形断面的环形磁性外壳以容纳环形电磁线圈,一个牢固安置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部分的环状支承板和一个具有环形凹槽的橡胶件的垫圈。环形磁性外壳具有底部上的第一孔。环状支承板具有与第一孔同心的第二孔。第一孔直径大于第二孔直径,从而在环形磁性外壳底端面处形成坚实的环状突出部份,与垫圈的环状凹槽啮合使垫圈可用作一个绝缘件、一个塞住第一孔的塞头和一个夹持电磁线圈引线的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